配色: 字号:
英国历任女王
2014-02-07 | 阅:  转:  |  分享 
  
英国历任女王“九日女王”简格雷简·格雷(1537-1554)(英格兰国王1553)(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儿。外祖母玛丽是亨利八世的妹妹。嫁给诺森伯兰公爵之子达德利。诺森伯兰公爵伪造遗嘱让简·格雷继承王位。后阴谋败露,简·格雷被玛丽女王废黜,关入伦敦塔后斩首)玛丽一世玛丽一世,(Mary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时)。她是都铎王朝的第四任也是倒数第二位君主。她主要事迹是曾努力把英国从新教恢复到罗马天主教(1555年)。为此,她曾处决了差不多三百个反对者。於是而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Mary)。从此以后,Bloody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但是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继任者伊莉莎白一世所颠倒。伊莉莎白一世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萨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她即位时英格兰处於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莉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安妮女王安妮女王(AnneofGreatBritain又译为安女王,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英国女王。安妮是詹姆斯二世与王后安妮·海德的次女。1683年,与丹麦王子乔治结婚。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嗣位法」,安妮成为威廉三世的继承人。1702年,安妮即位为英国女王。1707年,英格兰议会与苏格兰议会合并,实现两个国家真正的联合。由於安妮身体虚弱和无后嗣的忧虑,托利党领袖、国务大臣博林布洛克子爵曾与安妮的弟弟、老王位觊觎者詹姆斯·爱德华联系,希望他能以放弃天主教信仰来换取王位继承权,但遭到拒绝。1714年,安妮女王在驾崩前任命施鲁斯伯里公爵为政府中至关重要的财政大臣,确保了王位由信仰新教的汉诺瓦选帝侯乔治继承。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维多利亚时代」,1914年以后,英国开始走向衰落。伊莉莎白二世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II,1926年4月21日—),全名伊莉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AlexandraMaryWindsor),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英联邦(TheCommonwealth)以及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国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她的头衔全称为「托上帝洪福,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国家元首,在她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度中大约生活着1.25亿人。

献花(0)
+1
(本文系新虞舜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