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爱爱医资源-诱导痰的研究进展
2014-02-08 | 阅:  转:  |  分享 
  
垦丛堕堂堕噬丕堕坌盟!!!!生箜!!鲞箜!塑曼!生墅!些!墨!!旦!!!鲤坚盟墨生:!!!:!!!!!y!!:;!:盟!:!

诱导痰的研究进展

姜晓红李超乾

诱导痰(inducedsputum,IS)是以高渗盐水雾化

吸入诱导无痰或少痰受检者产生足量痰液,以对下

气道分泌物中的细胞及其它液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

的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Bicherman于1958年最

早将此方法应用于肺部肿瘤的诊断,之后又应用于

结核和机会菌引发的肺部炎症的诊断。1992年,Pin

等[I]首次将诱导痰用于哮喘的研究,扩大了诱导痰

的应用范围。诱导痰具有经济、无创、精确、重复性

较好等优点,能客观地反映气道状态且与气道活检

的病理改变一致。能早期敏感地发现病情变化,并

可借此深入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干

预。目前,这种检测技术已较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1诱导痰的研究方法

1.1诱导痰的机制高渗盐水诱导痰的机制不完

全清楚,多数人认为可能与其高渗透压促使气道内

水分外渗,刺激咳嗽反射,直接刺激气道加速黏液纤

毛清除,腺体分泌增加等有关。而高渗盐水本身对

气道是否具有炎性刺激?Pavord等认为:高渗盐水

的浓度与诱导痰操作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影响该方法

可重复性的关键因素。通常多数研究者采用的高盐

水浓度均不超过7%,该浓度对健康受试者或有气道

高反应者,均不致引起气道炎症。

1.2诱导痰的操作步骤高渗盐水诱导痰的具体

操作步骤目前多采用Pin改良法[1],测第一秒用力

呼气容积(FEV。)及肺活量(VC)以确定气道受限的

存在程度,吸入8: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200弘g,预

先吸入沙丁胺醇不影响诱导痰是否成功,但可以抑

制雾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道狭窄),20分钟后再测

FEV。,如果FEV。>预计值则继续操作,3%盐水

7roll用Fisoneb超声雾化仪雾化,再测FEV。,如果

FEV。下降≥20%及绝对值<预计值的60%或有难

以忍受的症状则需停止操作。如果FEV,下降<

10%,有痰则擤鼻涕、漱口、吞水、清理鼻咽后留痰。

可重复雾化直到收集到足够多的痰标本,可用4%或

作者单位: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5%的盐水重复操作。

1.3诱导痰的方法诱导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

固定的时间内吸入浓度渐增(3%、4%、5%)的高渗

盐水,每次间隔7分钟;二是吸人高渗盐水的浓度固

定,逐渐延长吸入时间。但两种方法均应按标准步

骤进行。目前多采用第二种方法。最近的研究丧

明:痰液诱导的时间不同,其检测结果也不同。Ta。ja

等[23对8例哮喘患者行痰液诱导15分钟,每隔5分

钟收集痰液一次并立刻检测其细胞因子和炎症细

胞。结果发现:IL-4、IL-5的水平以及T细胞、嗜酸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的含量都

不同。后5分钟痰样本中的IL一4、IL-5水平及嗜酸

粒细胞数目明显高于前5分钟痰样本。而中性粒细

胞计数在前5分钟明显高于后5分钟。T细胞、巨

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在两个样本中没有明显的区别。

Kelley等[33研究发现,患者对高输出量雾化器

耐受时间较短,为(12.7±2.0)min而低输出量雾化

器的耐受时间为(16.5±1.8)rain(P一0.02)。在

细胞计数及炎症介质的表达上两者无明显差异。

1.4诱导痰的选取及处理

1.4.1痰液的选取痰液的选取有两种方法:一是

选择痰,为减少唾液鳞状上皮细胞污染,只选黏稠部

分;二是全痰,包括唾液在内。

为确保痰液来自下呼吸道,并尽量减少唾液污

染,Pin等对诱导痰的质量制定了以下评分标准:一

是肉眼观察和倒置显微镜检查,无痰栓者为0;痰栓

≤4.5×9mill者,为1;痰栓>4.5×9mIIl者为2;二

是鳞状上皮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10%者为0;≤

10%者为1;;0%者为2;以上两项之和如评分≥4

分,可认为痰标本是合格的;评分为3分可认为痰标

本可使用;而评分≤2分者,则认为痰标本不合格。

1.4.2痰液的处理方法痰液一般应在2小时内

处理,测定合格痰体积后,加入4倍体积的0.1%二

硫苏糖醇(dithiotreitolDTT),旋涡振荡器振荡15

秒钟,摇床摇15分钟后,加入等体积二硫苏糖醇的

磷酸缓冲盐液,振荡5分钟,用尼龙纱布过滤,

790r/min离心10分钟,留取上清液储存,以备检测万方数据

垦丛匿堂壁堡丕堕坌婴!!!!生箜!!鲞笙!塑墅堕垦塑2生兰坚旦型g垒丛鲤璺生!』!!:!!!!!∑!!:!!:塑!:!

可溶性物质的浓度,将沉淀的细胞悬浮于磷酸缓冲

盐液中做细胞分类计数等其它操作。用0.1%的二

硫苏糖醇液化痰标本是痰处理的一大改进。二硫苏

糖醇使糖蛋白纤维丝之间交联的二硫链断开,从而

使痰液均化。Louis等Ⅲ发现,二硫苏糖醇使嗜酸粒

细胞阳离子蛋白,类胰蛋白酶,免疫球蛋白A等物质

的检测值升高,使组胺的检测值降低,对白介素一8

(IL一8)检测结果没有影响。

1.5诱导痰的正常指标诱导痰检测结果的解释,

有赖于首先对健康人正常值的确认。既往文献有小

样本的正常对照值,可信度较低。Belda等[5]对118

例健康人(无鼻、胸部疾病、无哮喘或慢性呼吸系统

疾病史、无过去或现在吸烟史、无气道高反应性)作

诱导痰检测,旨在取得其细胞总数及分类的正常值,

96例诱导成功,取得的痰标本平均重2-91mg,70%

细胞存活,痰呈黏液状,有4%的鳞状上皮细胞,亦说

明其来自下呼吸道。结果显示:健康人诱导痰中细

胞分类以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居多,细胞总数为

4.129±4.814,巨噬细胞为2.126±2.027,中性粒细

胞为0.043±0.069,异染性细胞为0.000±0.001,支

气管上皮细胞为0.014±0.037。

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与炎症因子包括ECP、髓

磷脂碱性蛋白(MBP)、EDN、白蛋白、纤维蛋白原、

eotaxin以及极晚期活化抗原一4(VLA一4)呈正相关,

这些指标的重复性良好。异染细胞计数常与胰肽酶

相关。其它的IL一6、IL一8、IgE等细胞因子与介质也

是可靠的评价炎症的痰液指标。但是对于某些可溶

性介质如IL一5,由于诱导痰中黏液成分遮蔽抗原决

定簇,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仅能达到26.1%的

检测水平,而以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则可达84.5%。

2诱导痰的临床应用

诱导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已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

及疗效的判断。同时也用于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

断。

2.1诱导痰与哮喘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非特

异性炎症,目前用诱导痰技术监测气道炎症已在国

内外进行了较广泛地研究。Gereng等[61发现哮喘

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与血液检测

结果一致,嗜酸粒细胞是临床上反应气道慢性炎症

的重要标志。

Eotaxin(CCLll)属于C-C趋化因子亚家族,是

一种强有力的化学趋化剂,通过嗜酸粒细胞、嗜碱粒

细胞、Th2细胞上的CCR3起作用。近年来已成为

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热点,研究显示[7],eotaxin

在哮喘患者的诱导痰中含量亦明显增高,且仅在未

接受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稳定期患者其含量与EOS/

Leu%呈正相关,在非稳定期患者则不存在直线相

关。更近的研究显示[8],处理诱导痰时使用

dithioerythritol(DTE)可能会使eotaxin上的抗原

发生不可逆变性,进行免疫检测时eotaxin不能与免

疫抗体结合,因而不易被检测到。而使用PBS处理

痰液,eotaxin测定结果准确。

过度氧化是过敏性疾病譬如过敏性鼻炎、哮喘

的发病机制之一。谷胱甘肽则是肺抗氧化防御的关

键物质。Beier等[91将轻中度哮喘患者(均未经类固

醇激素治疗)与健康人(无过敏体质、无吸烟)相比发

现,诱导痰中总谷胱甘肽水平明显增加。

2.2诱导痰与肺癌Agusti等口叩对60例疑有周

围性肺病变但支气管镜检正常的患者,在镜检前后

分别取6份痰样本(3份自发痰和3份诱导痰),其中

42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肺癌。18例诊断为肺良性肿

瘤。在痰中发现肿瘤细胞的2l例患者中,最终诊断

为肺癌者20例。另1例最后确诊为肺炎性假瘤(痰

表现为假阳性由自发性痰诊断)。被诊断为肺癌患

者中,有18例是通过诱导痰诊断的,而14例通过自

发痰诊断,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直径≤2cm

1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5例经诱导痰发现癌细胞

(38%),仅1例经自发痰发现癌细胞(8%)。由此可

见,在诊断肺部小肿块性病变时,诱导痰明显优于自

发性痰,同时,对于肺的周围性病变、在不宜手术、合

并有严重心肾疾病患者也值得应用诱导痰技术。

2.3诱导痰与COPDTzanakis等[11]对36例吸烟

患COPD、25例吸烟未患COPD、10例健康对照者

(无吸烟)行诱导痰检查。经phorbol—myristate-

acetate(佛波醇一十四烷酸盐)处理痰液后,用免疫细

胞化学方法测定CD4+、CD8+及CD8+INF-7

(Thl)、CD8+IL4(Tc2),结果发现:吸烟患COPD

组与吸烟未患COPD组及对照组比较痰中CD8+明

显增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c2在吸烟COPD组及

吸烟但无COPD组中均减少,但Thl仅在COPD吸

烟组减少。同时在吸烟COPD患者中发现Th2/

Thl与FEV。有相关性。说明在吸烟人群中T细胞

亚群(CD4/CD8)及CD8+Thl/Th2失衡在COPD万方数据

垦丛堕堂哩咝蚕丝坌婴!!!!芏筮!!鲞箜!塑兰壁!垦!!逝!曼坚旦望!g!坚塑墅!:!!!:;!!!!∑!!:!!:盟!:!

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Chrysofakis等口幻研究发现,

在吸烟并患COPD患者中,不仅有CD8+数量的增

加,并且发现CD8+活化,有高水平穿孑L素的表达。

这些研究表明CD8+T细胞在COPD炎症反应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

2.4诱导痰与肺结核McWilliams等[13]对129例

无痰或痰涂阴性的疑似肺结核患者行诱导痰检查或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仅在两次诱导痰涂片阴性患者

行该检查),仅通过纤支镜确诊的为1例,而仅依靠

诱导痰确诊的有13例,且这13例患者其它检查结

果均为阳性。诱导痰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纤支镜

(20/63,32%),诱导痰检查费用明显低于纤支镜。

因此,对于无痰或痰涂阴性的活动期或稳定期肺结

核患者最有效的方法是行诱导痰检查,而不是行纤

支镜检查。

2.5诱导痰与职业性肺病诱导痰的检测与

BALF对研究职业性肺患者群暴露于有害粉尘的性

质和程度良好的相关性,因而有可能替代BALF用

于普查职业性肺病、监测大气中有害粉尘的含量及

其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在监测城市人群污染大气

侵害程度时,痰液中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计数的改

变发生于肺功能改变之前,而且与污染程度相关,因

而,也有可能用诱导痰来评价城市户外工作人群呼

吸道健康状况。

2.6诱导痰与其它疾病痰液中特殊细胞有助于

诊断与鉴别诊断。如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的存在能

帮助鉴别急性左心衰竭与急性肺功能不全。Fabry’

s病作为一种罕见遗传代谢病可引起多个器官损害,

既往肺受累需作支气管纤维镜镜检或刷片,而如能

在诱导痰中找到支气管上皮内层状包涵体也可作为

诊断依据。

’诱导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靠、敏感、经济的

检测手段,与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检查结果相

关性好,在国内外已广泛引用于临床和科研。目前

存在的问题是应规范诱导痰操作技术,积累更多的

样本,使之能普及于临床。

参考文献

1PinI,GibsonPG,KolendowiczR,eta1.Useofinducedsputum

cellcountstOinvestigateairwayinflammationinasthma.

Thorax,1992,47(1):25—29.

2TahaR,HamidQ,OlivensteinR.Fractionalanalysisofth2-type

cytokinesinsequentialsamplesofinducedsputum。CanRespirJ,

2004,11(2):146—150.

3KellyMG,BrownV,MartinSL,eta1.Comparisonofsputum

inductionusinghigh—-outputandlow—-outputultrasonicnebulizers

innormalSUbjectsandpatientswithCOPD.Chest,2002,122

(3):955-959.

4LouisR,ShuteJ,GoldringK,eta1.Theeffectofprocessingon

inflammatorymarkersinInducedsputum.EurRespirJ,1999,13

(3):660-667.

5BeldaJ,LeighR,ParameswaranK,eta1.Inducedsputumcell

countsinhealthyadults.AmJRespirCritCareMed,2000,I6I

(2):457‘478.

6GerengEA,SukhodoloIV,PleshkoRI,eta1.Comparativestudy

ofeosinophilsinthebloodandInducedsputumduringbronchial

asthma.BullExpBiolMed,2004,137(1):50—52.

7YamadaH,YamaguchiM,YamamotoK,eta1.Eoxtaxinin

inducedsputumofasthmatics:relationshipwitheosinophilsand

eosinopilcationicproteininsputum.Allergy,2000,55(4):392—

397.

8HadjicharalambousC,DentG,MayRD,eta1.Measurementof

eotaxin(CCLll)ininducedsputumsupernatants:validationand

detectioninasthma.JAlleryClinImmunol,2004,113(4):657—

662.

9BeierJ,BeehKM,SemmlerD,eta1.Increasedconcen“‘ationsof

glutathioneininducedsputumofpatientswithmildormoderate

allergicasthma.AnnAllergyAsthmaImmunol,2004,92(4):

459-463.

10AgustiC,XaubetA,MontonC,eta1.Inducedsputuminthe

diagnosisofperipherallungcancernotvisibleendoscopically.

RespirMed,2001,95(10):822—828.

11TzanakisN,ChrysofakisG,TsoumakidouM,eta1.Induced

sputumCD8+T-lymphocytesubpopulationsin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RespirMed,2004,98(1):57—65.

12ChrysofakisG,TzanakisN,KyriakoyD,eta1.Perforin

expressionandeytotoxicactivityofsputumCD8+lymphocytes

inpatientswithCOPD.Chest,2004,125(I):7卜76.

13McWilliamsT,WeUsAU,HarrisonAC,eta1.Inducedsputum

andbronchoscopyinthediagnosisofpulmonarytuberculosis.

Thorax,2002,57(12):1010-1014.

(收稿日期:2004—05-24)

万方数据

诱导痰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晓红,李超乾

作者单位: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刊名: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英文刊名:SECTIONOFRESPIRATORYSYSTEMFOREIGNMEDICALSCIENCES

年,卷(期):2005,25(6)

被引用次数:18次



参考文献(13条)

1.PinI;GibsonPG;KolendowiczRUseofinducedsputumcellcountstoinvestigateairwayinflammation

inasthma[外文期刊]1992(01)

2.TahaR;HamidQ;OlivensteinRFractionalanalysisofth2-typecytokinesinsequentialsamplesof

inducedsputum2004

3.KellyMG;BrownV;MartinSLComparisonofsputuminductionusinghigh-outputandlow-output

ultrasonicnebulizersinnormalsubjectsandpatientswithCOPD[外文期刊]2002

4.LouisR;ShuteJ;GoldringKTheeffectofprocessingoninflammatorymarkersinInducedsputum[外文

期刊]1999(03)

5.BeldaJ;LeighR;ParameswaranKInducedsputumcellcountsinhealthyadults[外文期刊]2000(02)

6.GerengEA;SukhodoloⅣ;PleshkoRIComparativestudyofeosinophilsinthebloodandInducedsputum

duringbronchialasthma[外文期刊]2004

7.YamadaH;YamaguchiM;YamamotoKEoxtaxinininducedsputumofasthmatics:relationshipwith

eosinophilsandeosinopilcationicproteininsputum[外文期刊]2000(04)

8.HadjicharalambousC;DentG;MayRDMeasurementofeotaxin(CCL11)ininducedsputumsupernatants:

validationanddetectioninasthma[外文期刊]2004(04)

9.BeierJ;BeehKM;SemmlerDIncreasedconcentrationsofglutathioneininducedsputumofpatients

withmildormoderateallergicasthma[外文期刊]2004

10.AgustiC;XaubetA;MontonCInducedsputuminthediagnosisofperipherallungcancernotvisible

endoscopically[外文期刊]2001(10)

11.TzanakisN;ChrysofakisG;TsoumakidouMInducedsputumCD8+T-lymphocytesubpopulationsin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外文期刊]2004(01)

12.ChrysofakisG;TzanakisN;KyriakoyDPerforinexpressionandcytotoxicactivityofsputumCD8+

lymphocytesinpatientswithCOPD[外文期刊]2004

13.McWilliamsT;WellsAU;HarrisonACInducedsputumandbronchoscopyinthediagnosisofpulmonary

tuberculosis[外文期刊]2002(1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秀丽.李淑兰诱导痰与呼吸系统疾病[期刊论文]-临床内科杂志2008,25(8)

2.姜晓红.李超乾.JIANGXiao-hong.LIChao-qian肺γδT细胞与气道反应性关系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际呼

吸杂志2007,27(13)

3.孙标龙.邵洁.马德卿.俞善昌痰液诱导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应用和临床意义[期刊论文]-临床

儿科杂志2003,21(11)

4.李志毅.LiZhiyi哮喘患者诱导痰液安全性分析[期刊论文]-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4)

5.许新举两种浓度NaCl溶液雾化吸入在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山东医药2010,50(23)

6.高蔚.李敏COPD患者诱导痰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期刊论文]-临床肺科杂志2011,16(3)

7.程国强.洪建国.李臻.李晓青.王乃礼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NO-3/NO-2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期刊论文]-临床儿科

杂志2001,19(6)

8.魏敦双.曾晓敬.WEIDun-shuang.ZENGXiao-jing诱导痰炎性标志物评价哮喘分期和程度分级的临床价值[期刊

论文]-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

9.胡建平诱导痰技术对肺癌细胞学的诊断作用[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4)

10.叶丽红.尚云晓.韩晓华哮喘患儿支气管诱导痰液中炎细胞变化的临床研究[会议论文]-2006



引证文献(19条)

1.刘丽高渗盐水泵雾化吸入方法在儿科病人痰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5)

2.居朝霞痰诱导技术在无痰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临床肺科杂志2011(4)

3.谢绍洽.谭志雄.郑创建洛美沙星与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热带医学2009(7)

4.朱聪.陈春棉.王爱霞痰诱导技术在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2008(5)

5.侯春风.王伟.赵海潇.孙宏昌.王姝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

临床实用医学2007(11)

6.郑伟.丁勇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3)

7.成静.潘瑶.吴晓冰.麦颖霞.骆华莲.陈淑君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方法在痰标本采集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期刊论文]-

广州医学院学报2006(4)

8.温志红.胡琼燕.周薇雅.农生洲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Clara细胞分泌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期刊论文]-中国临床

新医学2012(9)

9.方进.钱郡痰标本采集困难病人诱导排痰法的效果探讨[期刊论文]-临床护理杂志2008(5)

10.高衍新.万恩广.王瑞.范兆宾矽肺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6含量测定及其意义[期刊论文]-

预防医学论坛2008(7)

11.高衍新.王瑞痰液诱导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职业医学2007(5)

12.王伟良.蒋世峰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河北医学

2007(10)

13.梁慧军.祝建军诱导痰Clara细胞分泌蛋白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检测在儿童哮喘发作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期刊论文]-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3)

14.宋秀婵儿科不同痰标本采样法的对比[期刊论文]-华夏医学2008(6)

15.陈丽.叶盛开诱导痰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2008(6)

16.温志红.农生洲.谢庆玲.杜华.陈芳.胡琼燕.周薇雅哮喘儿童血清、诱导痰Clara细胞分泌蛋白的相关研究[期刊

论文]-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15)

17.林敏.林志宇.陈凤玲.慕容小霞关于影响雾化诱导痰术效果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2(8)

18.荣燕.江智霞.张天宏.曾芬莲.田晓波.宋凌霞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对痰液成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

护士进修杂志2011(2)

19.马建岭祛风宣肺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学位论文]硕士200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wyx-hxxt200506015.aspx

献花(0)
+1
(本文系河南咳喘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