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辽代佛塔(一)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4-02-09

15、辽代佛塔(一)

 

辽(9071125年)是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起来的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政权,史称辽国。它与五代同时开始,又和北宋几乎同时结束。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它却深受着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辽代各代皇帝都崇信佛教,在其统治地区的五京城和各州城内,均依照汉族式样建造了数量甚多的佛寺和佛塔,足以说明当时佛教发展的繁盛景象。我们综观辽塔:一都是佛塔,在塔身上雕刻出佛龛、佛像、金刚力士、飞天等等,体现佛教要求,充满佛教观念。二塔的形制基本是密檐式实心砖塔,平面大都为八角形。有繁复的基座,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满布雕饰。上部层层密檐,顶部安装高大的金属刹。三凡在寺院内部建塔,都建在寺院的中轴线上,或大雄宝殿的前面,或山门之内,将塔作为主要崇拜对象,完全依照唐代佛寺布局。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幻,辽塔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谱写了中国古塔的又一辉煌篇章。宗教的内在感召力,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而在中国佛塔史上辽塔无疑是体现佛教观念的典范。从以下的塔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外在形制的表现几乎达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1、实心密檐式辽塔

辽塔中绝大部分为此类形制,其平面为八角形,塔的基座高大,平座与莲花座成为一体,雕刻繁复。第一层塔身高大,且满布佛教内容的雕饰,乃全塔之精华所在。上部层层密檐,塔身极短,各层檐子主要用叠涩出檐。顶部安装高大的金属刹。由于辽国位于北方,寒冷时间长,且多风沙,不适于登塔眺望,故而多建成实心密檐式塔。

 

 

                  7、辽代佛塔(一)
                   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辽上京南塔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辽上京遗址,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为辽代五京之首。在城址附近现存辽代砖塔两座。一座位于城址东南约 3公里的山坡上,俗称南塔,为八角密檐式,残高约20米,尚存7层塔身及塔基,塔刹及檐椽都已塌毁。塔身第1层每面镶嵌高浮雕石刻佛、菩萨、天王、力士和飞天像。塔东南约50米处有辽上京南塔重修于开悟寺遗址,此塔当是开悟寺塔。另一座位于城址北约 1.5公里,俗称北塔,为六角密檐式,仅存5层塔身,残高约6米,传为辽代宝积寺塔。

 

 

                7、辽代佛塔(一) 
                 内蒙古宁城辽中京大明塔 (上世纪八十年代赤峰市邮票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内城的正南门——阳德门外东侧。塔为八角形十三层砖砌密檐式,筑于高约6的夯土台基上,总高80.22高度上该塔仅次于陕西泾阳的崇文塔和河北定县的料敌塔,为全国第三高塔,体积则全国第一,在现存辽塔中雄居魁首。
  大明塔兴建于辽统和二十五年到寿昌四年(1007年—1098)第一层大檐下塔身高近11,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跌坐佛像,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二截塔的造型。佛塔各层有木檐,一层大檐下有仿木构石枋,斗拱只出一跳。二层以上木檐下全部是砖叠涩。整个大塔建筑宏伟。由于近千年的风吹雨打,特别是1976年唐山地震,塔顶倾斜,风铎、铜鉴大部坠落。历史上对大塔可能有过多次维修,但未见史料记载。1981全面维修,于1984全部竣工。



                  7、辽代佛塔(一)
                        辽宁沈阳白塔寺白塔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白塔寺, 又名崇寿寺 。原址位于沈阳小北关城门外。清末民初寺庙始渐破落,以致庙宇荡然无存,仅剩古塔。而古塔也因年久失修,于19574月被拆除。拆塔时所获文物和塔的建筑结构都证明,白塔是辽代乾统八年(1108年)建。
     
 古塔八角形,密檐11层,全为青砖筑,实心,高约25.88,直径9。基座坚固,上缘嵌有横铺一周的凸雕莲花砖。塔身第一层,每面有1佛龛,内置1坐佛。塔身第一层壁面的每面都立有一方字砖,由东南向西回绕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第十一层檐上顶正中,又升起八面形塔顶。今天,这座古塔虽已不复存在,但以此塔命名的白塔路、白塔小学,远近闻名。

 


7、辽代佛塔(一)
                        辽宁辽阳塔湾塔 1987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塔湾塔位于辽宁省辽阳县甜水满族乡塔湾村的一座山冈上。塔高22.6米,为八角形七级密檐式实心塔,据考证建于辽代晚期。塔的基座上有勾栏平座,座上建立第一级塔身,塔身各面有砖雕一佛像二飞天,每面都立有倚柱,柱上有阑额及普柏枋。枋上有四铺作斗拱。斗拱可分转角及铺间二种,上承橑檐枋及第一层塔檐。在第一级塔身之上建立矮塔身及第二层塔檐。连建六层至顶。塔顶刹座及刹杆已无。

 


                 7、辽代佛塔(一)

     辽宁铁岭圆通寺塔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铁岭白塔,原名圆通寺塔。此塔位于铁岭市区内银州贸易城路东南侧。该塔在明万历十九年,予以修缮。此塔为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高32米。塔身为青砖垒造,略成锥形。塔顶刹杆有铜盘和宝珠,塔座八面嵌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8个大字,八面各有浮雕佛像一尊,并饰宝盖。第一级塔身南部是神佛像,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塔基和塔身有砖雕装饰。每层塔檐都悬挂铜镜和铃锋,塔身涂白,故称白塔。

19752月海城地震波及铁岭,将白塔上面串葫塔尖震落,因刹杆有铁链相系,故刹尖斜插入第三级塔身南侧檐上。1987年,对塔进行修复。

 


7、辽代佛塔(一)
                       辽宁锦州广济寺塔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7、辽代佛塔(一)
                         辽宁锦州广济寺塔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7、辽代佛塔(一)
                       辽宁锦州广济寺塔 1989年锦州市邮票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广济寺位于锦州市内古塔区北街,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507年),建在寺院内的中轴线上。广济寺塔存高57米,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砖塔。底部为高大的须弥座,束腰由蜀柱、壶门及角神组成。壶门内置坐佛一座。束腰之上为构栏平座,平座之上是一个巨大的仰莲承托着塔身,第一层塔身的各面设圆形倚柱,券顶佛龛,龛内有一尊坐佛。各面的坐佛除正面的著冠外,其他均为螺发高髻。佛龛的两侧各有一尊立佛。上方有飞天,四周装饰着吉祥的云纹。塔檐共十三层,每层各角原来都有楠木挑梁,上托檐角,下缀铜铃,现多已脱落,仅西北角还剩11根。塔顶早在永乐年间被明军用炮打落。塔上砖雕的梁、柱、斗拱和花饰等也多半脱落。广济寺塔自建成以来,后世很少修缮,基本保持原貌。

 


                 7、辽代佛塔(一)
                     辽宁沈阳无垢净光舍利塔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7、辽代佛塔(一)
                        辽宁沈阳无垢净光舍利塔 1987年沈阳邮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沈阳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称塔湾舍利塔,因佛塔内供藏1548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清崇德五年(1640)重修。该塔为13层密檐八角形砖塔,高约33。塔座为八角形仰伏莲须弥座,通体砖砌,周边嵌石条;塔身每面都辟佛龛,龛上雕有卷草、海棠花纹图案及造型美观的伞盖、飞天等,龛内凸起的莲座上有身披袈裟的坐佛,龛两侧立有协侍。塔檐下有砖雕斗拱,上有瓦垄,角脊有套兽、坐兽,13层塔檐层层内收,最后成八角攒尖的塔顶。塔顶立金属刹杆,串有葫芦形宝珠,以8条铁索连着角脊。1985年维修时,发现此塔为空心,为同类建筑中所仅见。

 


                 7、辽代佛塔(一)
                         辽宁义县广胜寺塔(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7、辽代佛塔(一)
                      辽宁义县广胜寺塔 1995年锦州市邮票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塔位于辽宁锦州义县城内西南隅。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为八角形密檐式实心塔,十三层,高约42.5米,塔座为须弥式,束腰比较宽大,中间有灰砖伎乐天浮雕。塔身建在地伏莲座上,八面都有浮雕。就正南一面在西角柱中间有一拱式龛门,里面有一尊菩萨,两旁各有一名协侍,其它各面有大同小异的座佛。整个塔檐共有十三层,运用叠涩出檐法,两檐之间有排列整齐的三面铜镜,部分脱落,每个檐角上都有垂脊;由下向上尚存八层塔檐,上面还有好几层,与塔的刹座和项轮、宝瓶等已经无存了

 


7、辽代佛塔(一)
                 辽宁抚顺高尔山塔(下为观阁音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7、辽代佛塔(一)
                      辽宁抚顺高尔山塔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抚顺高尔山塔建于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在抚顺市城北高尔山西峰。其基座平素无华,没有任何装饰纹样。塔身八角形,九级密檐,塔身向上逐级缩小,通高14.1米。塔身高自下而上,用密檐、斗拱分出比例匀称的层次,每层又用磨砌立柱,构成8个对称的圆弧犄角。在八面塔身上各有深约15公分的长方形佛龛,上有砖雕宝盖,龛下有飞天拱托,各自组成一幅完整的浮雕图案。塔下有明代修建的观音阁。

 


                 7、辽代佛塔(一)
                         辽宁凌源十八里堡塔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此塔位于凌源县凌河乡十五里堡村十八里堡屯内,大凌河西支流北端。系辽代所建,为八角七级密檐实心砖塔,顶部已残破,存高约24米左右。须弥座上部周边砖雕巨大的双层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各面正中有一券门,门内嵌有浮雕菩萨像,端坐于仰莲之上,其两侧各有一胁侍立像,雕像顶部为飞天、华盖,转角处均雕出金刚圆柱,塔身顶部以砖雕仿木斗拱支撑第一层塔檐,以上各层为叠涩出檐,并以次内收。此塔现还在,塔基座部有近代石砌保护工程,但整体依旧残破。

 


                7、辽代佛塔(一)
                          辽宁北镇崇兴寺双塔 1989年锦州邮票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崇兴寺双塔坐落于辽宁省北镇县城内的东北隅。崇兴寺双塔始建于辽代,元、明、清三代历经多次的修葺,至今保存完好。因塔的后面有明代所修建的崇兴寺,故名“崇兴寺双塔”。

两塔东西相峙,都是八角十三层的密檐式砖塔,形制也基本一致。东塔通高43.85,西塔通高42.63,两塔间距43。塔座上有砖雕斗拱、曲水万字栏板和仰莲等,塔座的每角均刻有一力士,作负重状。塔身每面的中心都有拱形龛,龛中雕刻有坐佛,龛外的两旁各立有一个胁侍佛像,龛上有宝盖、飞天等雕刻,雕工精细,保存也较为完好。塔底层的檐下有砖雕的斗拱,以上各层都用砖砌叠涩出檐,并逐层向上内收。塔顶有莲座、宝瓶及刹杆、宝珠等构件。两塔都经过后代的重修,但仍保留有原来的建筑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