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精选:生女当若林徽因

 昵称535749 2014-02-11
2014-02-10 21:34

马年的春节愿来想可能就这样在明媚的阳光悄然离去,就像一位毛头的小伙儿站在梦中人的窗前却又不敢惊扰她的春梦,就这样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却不曾想到洁白的新娘在他失意彷徨之时,意外的飘落到人间,回眸一笑百媚生,于是北方的冬便恢复了他的灵性、恢复了他的诗意,恢复了他的激情。

这雪白莫不是那江南碧水中的白莲,那样的纯洁,那样的清雅,于是便想念,想念烟雨迷蒙的江南,想念碧波荡漾的杭城,想念那个如白莲般美丽的女子。她诗意的一生虽然永远定格在人间四月天,却宛若满湖盛开的荷花,淡淡的花香随着水波的涟漪弥漫散开,沁人心脾让人陶醉,愿意将这种感觉留在心底最洁净的角落永远地珍藏。

如果说世间真的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话,我们情愿那片落叶,那朵流云就是她。上苍同时赐于她高贵的出身、惊人的美貌、精湛的建筑业成就、无以伦比的文学才华。世间美貌女子千千万万,有才有貌者也不乏其人,但只有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守望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也让直至今天多少代女子艳羡了一生。

美丽来自天生更养于后天

自古江南出美女,江南是每个男人的情梦,事实上不仅男人会迷醉于江南的美人,江南也是女人一生的梦想。行走在林徽因的故乡杭州时,导游曾经说过,杭州的女孩子从小盖的是蚕丝被,用的是太湖水产的珍珠粉,喝得是清明节前采摘的龙井新茶。生长在细雨霏霏的青山碧水之中,这样的晓堤柳岸,这样的秋月春风,这样的雨露甘霖滋养下,又岂能不美?

林徽因是上天的宠儿也是勤奋的代表,出身在诗情画意的江南书香世家,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先后任南京政府参议院秘书长、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等职务,十五六岁的她跟着父亲远渡重洋,整个欧洲都走了一遍,后来又留学英国和美国,取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术学士学位。

记得第一次看到她身着学生服的黑白照片,便惊为天人,没想到在那个年代竟有如此雅致美丽之人,高贵典雅中透着睿智与清秀,她不似张爱玲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孤傲清高,也不像陆小曼锦衣玉食的妩媚妖娆,她就像江南的几场梅雨,几卷荷风,几丝青萝,透着江南女子的柔婉与水润,恰如六月盛开的白莲,纯净而清灵,清丽而脱俗。

有人说女人就像是一本书,封面就是她的容颜,书的内容则是她的心灵,没有人会无休止地盯着书的封面,吸引大家的地方还是书的内容。有的书虽然包装华丽但内容苍白,有的书虽然包装简单却内涵丰富,林徽因无疑是那本既有着漂亮的封面又有着精彩内容的精装读本,一旦捧起就不愿放下,任凭岁月的流逝却历久弥香。

不知在哪看过这样一句话:“女人三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之后则靠后天的修炼。”外表的美丽如同昙花,总有凋谢的时刻,再多的钱再高的科技水平也只能是延缓衰老的进程。所谓“相由心生”,当容颜渐渐老去之时,书便成了女人最好的“化妆品”,学识、阅历、气质、品行、世界观,独立的精神与美好的心灵润物无声,才会让女人散发出恒久的魅力和风情。林徽因最初让人惊叹的是她如出水芙蓉般的美貌,但更让人永远也难以忘怀的是她兼具专业、外语与文学艺术修养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以至于直到当代,人们宁愿将她的形象永远定格在她最美的花季中。

爱情来自邂逅更源于魅力

席慕容曾在诗中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这一段尘缘。”蓦然回首中,相遇是美丽的,但能够相知相守更需要相惜。对于林徽因,最为传奇的也许是围绕在她身边的三个极品男人,一个是她的丈夫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初恋情人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平日里,我们看多了“宁愿在宝马中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宣言,看多了许多宁肯孤守空房也要强颜欢笑维持婚姻空壳的女人,也看多了三四五六为男人做备胎女人的爱情悲剧,所有女人穷其一生不过是想得到一个男人永远的爱,但往往事与愿违,也许这位白莲般的女子能让我们能找到女性爱情与婚姻的最好答案。

记得有位情感女作家说过:“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不是拼命对一个人好,那人就会拼命爱你,你有价值,你的付出才有人重视。”林徽因并没有刻意去征服谁,但她秀外慧中的气质却让身边的男人为之倾倒,她在爱情面前的智慧与清醒更值得许多女人学习。

在康河的柔波上,她纵然爱徐志摩之深切,但她并不愿意去伤害那位无辜的女人,她不想让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因此她的转身是如此的决绝,尽管在康桥上只留下徐志摩悲痛欲绝、孤独徘徊的身影。其实后来我们发现,浪漫的徐志摩与浪漫的陆小曼历经千难万险才走进的婚姻生活也未必像看上去那么美。徐志摩飞机失事后,陆小曼在的后半生在痛苦与悔恨中度过,用鸦片麻醉自己,终身再未嫁,贫困潦倒、孤苦终老,过得并不幸福。

有时候很佩服张爱玲,她只用红白两朵玫瑰就能把男人对女人的情感之事分析地如此透彻。蚊子血和饭黏子再怎么样也比不过“床前明月光”和“胸口的朱砂痣”,对于男人而言,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迷倒无数女人的徐志摩将得不到的她紧紧珍藏于心,也是为了赶上参加她的讲学乘坐飞机而殒命蓝天。其实,论外貌比才学,粗通英法两国语言的陆小曼丝毫不比林徽因逊色,但成也自由败也自由,在人生的前半场她们平分秋色,在人生的后半场,陆小曼输的很惨。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林徽因,在浪漫与生活面前,她冷静地选择了后者,事实也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如果说林徽因对徐志摩是刻骨的爱恋,对梁思成是亲人般的守候,那么对金岳霖就更多的是感动。这位中国20世纪着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这位曾经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的清华教授,这位当时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高富帅,这位活了88岁的老人一直追随着林徽因而终身未娶。此情只应天上有,今闻竟在人世间,金老对林徽因的爱让人感动,也更让人感到心酸,不知道多少个凄风冷雨的夜晚、多少个温馨的团圆佳节,他只身一人是如何度过的?也许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心中只有林徽因,除此便再也放不下任何人,林徽因的魅力由此可见。

幸福不单是物质更在于独立

“我如果爱你,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林徽因就像舒婷笔下的木棉,与橡树相互依偎又各自独立。

女人或许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有一个深爱自己的丈夫,有事业有财富,组建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为了这个目标多少人却最终迷失了自己。在当代社会,我们经常会看到,为了房子、车子、为了名牌的服饰、包包等物质上的欲望,为了自己不用努力奋斗,一些年轻的女孩子像《蜗居》里的海藻一样,刚大学毕业就走进了已婚男人为其织好的“金丝鸟笼”,在终日的无所事事中打发着无聊的光阴,得其善终者微乎其微。而有些女人被家庭表面的光彩所蒙蔽,日夜操劳忘记自身的价值,一旦被真相击中便很难爬起来。娜拉的出走曾经是女性觉醒的代表,但出走之后呢,她的出路无非是鲁迅先生替她设计好的,或沦落风尘就此堕落,或哭啼啼地敲门而归,或在外流浪直至饿死。虽然时代已经不同,大多数女性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可另一个极端也出现了,每天的无数个电话殷勤问候,时不时再来个突击查岗,有的甚至还雇佣私家侦探跟踪监视,记得有位母亲告诉女儿的话:“婚姻就像捧在手里的沙子,你不抓紧它,它就是圆圆满满的,不会撒落,你越想抓紧它,沙子就会从指缝中撒落,你再打开,沙子就没了。”

林徽因之所以吸引人,是在她美丽纤弱的外表之下追求个人价值的女性独立意识。那样的显赫家境,她完全不用辛苦读书便可坐享其成;嫁给梁思成那般优秀的丈夫,也大可不必跟着风餐露宿,历经千难万险。在张清平的长篇传记文学《林徽因》中说道:“她放弃了在北京舒适的生活,和丈夫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那时候交通非常不便,乘着驴车,有时候连驴车都没有,全靠步行,跳蚤、虱子、土匪出没。到了四十年代,在李庄的时候,林徽因更是贫病交加,而且几乎都断绝了经济来源,天天要靠典当度日。”历经民国的动乱到新中国的成立,她行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在病床上整理撰写了一大批建筑学专着,让人刮目相看。

在林徽因身上有几个响当当的称号,中国现代着名学者胡适称她为“中国第一才女”,她还是中国着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在这许多光环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她对事业执着的爱与坚持。在许多写林徽因的专作中都提到,她无论走到哪,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每天总会抽出点时间来看看书,所以不难理解之所以她能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包括建筑史科学都能比较高的成就,与一生都在坚持的良好读书习惯不无原因。

她在专业上取得的成就已经让人尊敬,而同时在文学上的造诣则更加让人仰慕。“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想必爱好文学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这首诗歌就如同林志摩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在许多诗歌朗诵会上被奉为经典,传诵至今。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是所有女人生命追求的一个高度。虽然我们平凡之人终其一身也难以企及,但从这位如白莲般美丽的女子身上,我们或许能够学会,少一些奢望多一份淡然,少一些抱怨多一份从容、少一些依赖多一份独立。懂得善待自己、赞美别人、感恩生活,从此行走在红尘陌上,坐看花开花落,品一茗茶香、读几本好书、伴几位好友,岁月静好,优雅的老去,岂不也是一种幸福!(文/梦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