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黔兰可比黔酒香

 2009妙手空空 2014-02-11
  一提起黔省贵州,鼻子里就条件反射地好像一下子就闻到了黔酒的酱香。贵州出名酒,品牌多,历史悠久,什么茅台呀,贵州醇呀,习酒呀,多为酱香型的,到处香喷喷的,贵州,可说是个酒省。可难道贵州就只有酒香可闻吗?                
            千禧年的二月中旬,我应邀到贵州毕节地区参加贵州省第五届(毕节)兰花博览会,在贵阳、毕节等地观赏了贵州土生土长的兰花,同贵州省林业厅、毕节地区、毕节市的领导、兰友交谈,方知贵州岂止有酒香,还有烟香,兰香。贵州的烤烟完全可与云烟比香,据说今年春节前后黔省名烟盒装黄果树在贵州的销售量已超过滇省名烟红塔山。贵州的春兰、春剑、莲瓣兰等更是幽香扑鼻,不闻不知道,一闻方知黔兰可比黔酒香。贵州不只是一个酒省,还可以说是一个酒香、烟香、兰香的三香之省。                
            要说贵州的兰花,至少有这么三个特点:一是分布广,资源丰富;二是品种多,开发潜力大;三是色与香均有特色,可跻身兰花大省。过去一说起贵州,就想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俗谚口碑,这话原是对贵州地理、气候环境的贬说。这次入黔赏兰,作为爱兰的人听来,这话却完全是另一番情调。“天元三日晴”这不是湿度大吗,“地无三里平”,这不是山地多,排水好吗?湿度大,排水又好,山地又多,这不正是宜兰之地吗?何来贬意。对于兰来说,正中下怀,这话不也是对贵州地理气候环境宜兰的赞语么。贵州面积不算大,比云南、四川乃至广东、广西都小,可全省山地均产兰,兰花资源分布广且丰富。贵州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大西南的中部,周围各省云南、四川、广西所产的兰花在贵州都可找到同类或类似的品种,贵州的兰花品种可谓多矣,除主产的春兰、春剑、建兰外,还可找到墨兰、蕙兰、莲瓣兰、寒兰、虎头兰、套叶兰等,野生的石斛兰、兜兰也不少。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贵州的兰花,其色与香均比周围各产区浓重。其花色多为浓艳,以其春兰的花色为最,有点类似日本、韩国的春兰花色,而比日本韩国的春兰香(日、韩春兰一般无香味),其春兰的复色花色彩比江浙春兰也鲜浓湿润。而其香型也常带酱香的香浓,令人想起茅台酒,这可能与黔省的水土有关。其莲瓣兰的花瓣则比云南的窄而娇,色彩也较之明快。黔兰确有特色。

            黔省这么丰富的兰花资源,这么有特色的兰花,可惜尚未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开发。说起来,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对兰花信息重视不够,信息传播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只知兰花可卖钱,不知哪些兰花能卖到好价钱,哪些兰花不值钱,多年来滥采乱挖,采光拔光,卖不出就随意丢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黔省很少见到兰书、兰花杂志,黔省传媒也少准确报道兰事。兰花既有传统,也有时尚,如何形成本省的赏兰传统,保持其良性循环,如何迎合时尚,及时得到经济效益,这些都需要信息传播。在黔省,有时好兰没及时赶上时尚,在外地已不时尚的兰义还以为是时尚,这些都会造成经济损失。                
            再是没及时把本省的好兰选拔出来,并加紧繁殖,大力宣传。我们一提起云南,就想起大小雪素、碧龙蝶、碧龙菊,一提起广东,就想起金银黑白(金嘴墨、大银边墨、企黑墨、白墨素)、神州奇、仁化白等,一提起浙江,就想起宋梅、西神梅、绿云等,一提起贵州,不知想起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并非贵州无兰,乃因贵兰无名也。笔者曾对贵州兰友戏说:“有些地方的兰是有名无实,你们贵州的兰是有实无名。”的确,有些地方把当地的兰花宣传得天花乱坠,到那里一看,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此谓有名无实。而贵州的确有些好兰,但由于没有很好选拔、规范、宣传,致使有实无名。有的黔产的兰流进四川、云南,被云、川兰友所规范,所宣传,被编进云、川的兰书,竟然变成了四川兰花或云南兰花,令贵州的兰友看到了不禁哑然失笑。这在贵州的酒类中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三是栽培问题,黔省的兰花栽培普遍仍停留于传统的大瓦盆、腐殖土的栽培法,既重又脏,不便于管理和流通,繁殖也较慢。在栽培、管理和流通上还应作重大改革。                
            我想,既然黔兰可比黔酒香,随着我国西部的大开发,在贵州各地领导和兰友的努力下,黔兰用不了多久,就会实至而名归,成为令海内外兰友喜爱的兰花,贵州的兰花将香飘四海、名扬九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