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生活用电用220V的电压,而不是用36V的更加安全的电压?

 pgl147258 2014-02-12

显然,220V很容易死人,如果用更低点的,尤其低于36V的话,那基本就不会死人了,这不更好吗?

       家用电器的话,也尽量设计的不需要那么高的电压,实在不行的,就内部带个小变压器,让电器内部的电压达到220V或者更高不就行了吗?

       一个问题需要分清除,输电其实用的电压还高,都要多少KV的,具体我也不知道。它是到了居民区,又通过变压器,变成了220V,所以问题是,问什么不在这个时候,变成36V的。

       49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用多高的电压?

HowieTsui的回答(11票)】:

简单说一下。

  • 民用电36V的话很多大功率电器还是电压不够的。
  • 交流36V安全的话也就是个说法,不是绝对的。
  • 电力系统经过发电、输电、配电,如果一步降压到36V配电的话,无论变压器损耗,还是线路损耗,都是划不来的。
  • 说到220V,也没有特别的数学含义。美国通行的是110V/60HZ,欧洲是220V/50HZ,我国也是。这里的电压是有效值,不是峰值。
  • 问主说的线路降压,电器升压,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第一不经济,第二更不安全。说不安全,是因为我们看大部分的电器,都是将变压部分(主要是降压)和整流部分(直流供电)安排在主机之外的。因为这类设备的发热和电动力会影响电器本身的工作。变压器本身也会对带来一定的电磁污染。
 

可能简单了,有问题欢迎指出,我会继续修改补充的。

【Alexandrus的回答(5票)】:

不可能使用36V这么低的电压,首要原因是输电成本会大幅增加。此外电力从电厂出来都是kV级别,要使用36V的话变电所也将更加难以设计和保证安全。 

另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业习惯,这是比个人习惯更难改变的一样东西。1893年建成的从德国劳丰到法兰克福的世界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就是高压电,此后也没有人想过改变。 

【李跃竟的回答(1票)】:

相比220v电压这个数据,50hz的频率更容易致死,记得上课时我们老师给我们看过一个数据,就是在相同电压下,50hz的致死率最高,而且高出很多,120hz这样就很低了,220v会受伤、烧伤,但不致死。因20-80赫最接近于人的心肌最高振颤频率,故最容易因起心肌被动性振颤麻痹而导致心跳骤停,其中频率在40~60HZ时最易至人死亡。但现在想要稍微改动一下电力的参数,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聂齐的回答(1票)】:

改成36v,你想想电流要多大吧,电死你

【张杰的回答(0票)】:

除了成本高,消耗大不用36V之外。

因为我国的很多技术以前都是引进苏联的,包括电压,因此就沿用了苏联220V的标准。

【程历的回答(0票)】:

电压越高,传输成本越低.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