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91.质疑万有引力

 王东镇 2014-02-12

3291.质疑万有引力

2014.2.12

现代物理关于万有引力的解释如下:万有引力,又称重力相互作用,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其大小与两物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吸引作用。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运动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后,才正式把研究天体的运动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天体力学。

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是现代物理公认的基本作用力,可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即力的统一始终没有实现。

通过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相互关系的分析,我发现了正负电荷对偶存在的现象。通过离子现象和去离子现象的分析,我发现了同电相聚现象,分子的形成可能由于去离子过程中同电相聚形成的核外电子共轭。将原子的研究与星系的研究结合起来会发现核力的作用,而星球的形成可能源于同电相聚,星系的形成可能源于正负电荷对偶存在。所谓核力就是同电相聚与正负电荷对偶存在,加上电磁作用力的统一。其中吸引力和强作用力源于同电相聚和电磁作用力,弱作用力与正负电荷对偶存在相关,万有引力还剩下什么了?

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存在可能是电荷的基本物理属性,光子是正负电荷对偶存在的一般形态,光子密度和频率是温差形成的物质基础,能量是物质的。

正负电荷可以聚变为光子,光子可以聚变为原子,原子也可以裂变为光子,光子裂变为正负电荷,正负电荷的存在是所有物质形态存在的基础,正负电荷的基本物理属性是所谓力的基础,所谓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不过是电荷基本物理属性的表现形式。

浩瀚太空完全独立的物体之间没有作用力,也没有重力,重力只存在于系统之中,即星系内部和关联物体之间,所以宇宙才没有聚集在一起。

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自由天体很多,星系不会因此增加成员。质子携带偏电荷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核外电子的数量和质量,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存在及交流可能是星球和星系形成、发育的基本原因。

物质的质量决定弱电磁作用力的大小,偏电荷的程度决定同电相聚产生的引力强弱,月球与太阳之间可能没有吸引力,只有排斥力,牛顿的认识虽然带来了物理界的革命,仍然存在偏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