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谭》

 山佳国学谭 2014-02-12

《道德谭》

一、“道”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首先从“道”开始谈起。“道”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就如同我们人类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之“道”,这条生存之“道”本来就存在的,可是当我们人类走错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死路;走对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活路,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经过多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发展的道路上,这就是“道”。整个宇宙同理,“道”就是宇宙的本源。可是这个“道”,又不是寻常所说的道路的那个“道”。只好用道这个“名”字吧!可是这个“名”字,又不是平常对某个东西随意命“名”的那样。正可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按佛教讲那是:道,非道,非非道,名是道呀。

二、“道”本“无”——宇宙之源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道”的这个变化的过程,本是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大无小、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的。从这个“无”中才能观察到宇宙初始时,和宇宙变化的无穷奥妙。“道”本“无”就是宇宙之源。正可谓是:“无,名天地之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三、“道”变“有”——万物之母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道”这个变化的过程,变中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有”。从这个“有”中才能观察到我们人类所感觉到的宇宙万物,和宇宙万物变化的无穷过程。“道”变“有”——万物之母。正可谓是:“有,名万物之母。常有,欲以观其徼。

四、宇宙的“本源”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我们人类生存的这个宇宙的“本源”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宇宙大爆炸前的那个原点是个“变化的过程”;当今宇宙的膨胀是个“变化的过程”;我们现在认识的所有物质同样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近来科学发现的宇宙中的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道”。 

五、人类的生存之“道”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在我们人类还处于类人猿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之“道”,这条生存之“道”在大爆炸前的那个原点的“道”中本来就存在的,只是按着“道”的要求,在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中,在宇宙的演变过程中,产生了银河系中的太阳系,又经过了上百亿年的演变,产生了地球这个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在这个自然环境中,当我们人类走错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死路,其结果:就是如同当今的猩猩一样不可能进化成为我们的人类;走对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活路,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经过无数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上了那本来就存在的人类生存发展之“道”;在未来的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同样是,当我们人类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欲望,违背了“道”的要求,那就是一条死路,其结果:就是走向恐龙的毁灭之路,如果我们人类能够顺应“道”的要求,走上那继续发展之“道”,那就有可能会自由的生活在那无穷的浩瀚的宇宙之中吧......。 

六、宇宙变化过程的内容——阴阳之“道”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宇宙在变化过程中,总是有两种力量在左右着的。那就是:一个是生(死的开始)、一个是死(生的开始)。也就是一个是阴(死)、一个是阳(生)。阴阳的变化左右着宇宙的诞生,左右着宇宙的演变。

七、宇宙阴阳“变化适中”之“道”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宇宙的本原——根源和本质是“道”,是观察宇宙的世界观的问题;阴阳“变化适中”是“道”的基本属性,可以说是认识宇宙的方法论的问题。“道”是在阴阳“变化适中”中存在和作用的。“道”实质上始终就是个阴阳“变化适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阴阳“变化是永恒的,阴阳“适中是相对的。阴阳“变化是在“中”的制约下的变化,而“中”的那一点又是无限的,只能是制约在一个范围,所以叫做“适中”。如,冰、水、气的变化,温度下降为“阴”,温度上升为“阳”,此升彼降“变化适中”而发生质的变化。固体的冰在其是固体性质的那个“中”的制约下是冰;由于,外界温度有了升高的变化,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这个变化失去了冰的那个“中”的制约时(一定范围内的温度),就会否定了冰的固体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成其为了水;同样之理,随着外界温度升高的变化,水也会发生变化,当这个变化失去了水的那个“中”的制约时(一定范围内的温度),就会否定了水的液体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成其为了气;反之同理。整个宇宙就是“道”如此这般的一个,阴阳“变化适中”的过程。

八、宇宙大爆炸阴阳“变化适中”之“道”

——《道德谭》

宇宙大爆炸前的那个原点,就是在那个原点“中”的制约下,包含着“阳”的以“阴”为主的变化中,当那个“阳”逐渐的上升到失去了那个原点“中”的制约(形成原点条件的一定范围)就发生质变的大爆炸。同时在包含着“阴”的以“阳”为主的变化中。在“阳”继续上升的作用下形成了不断膨胀的宇宙。我们人类当今正是生活在这不断膨胀的宇宙之中。当在这个“阳”逐渐的上升到“中”制约的一定的程度时(形成宇宙膨胀条件的一定范围),那么,这个“阳”中包含的“阴”也会发生上升的变化,当这个变化过程达到了失去了那个“中”的制约(形成宇宙膨胀条件的一定范围),就发生质变的大坍塌、大收缩。那也就是涅磐的新生。那又是结束又是开始。

九、宇宙只不过是一个“道”的阴阳“变化适中”的过程

——《道德谭》

    整个宇宙是在生生死死(阴阳)的“道”的“变化适中”中;每个星系同样是在生生死死的“道”的“变化适中”中;太阳系也是在生生死死的“道”的“变化适中”中;我们生活的地球同样是在生生死死的“道”的“变化适中”中;我们生活周围的山川、空气、包括石头等都是在生生死死的“道”的“变化适中”中;我们的人类还有与我们同生的动植物都是在生生死死的“道”的“变化适中”中。只不过区别是:有的变化我们能够观察到;有的变化我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有的变化我们需要借助有关工具,如显微镜与望远镜等才能观察到;有的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感觉到。因此,整个宇宙中的一切都不过只是一个过程,一个“道”的“变化适中”的过程。

十、“道”阴阳“变化适中”过程中的特性

——《道德谭》

    “道”阴阳“变化适中”过程中具有如下特性:1、永变性——阴阳是永远在变化中,整个宇宙是没有不变化的事物;2、相对性——阴阳是相对对方而存在,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3、互有性——阴阳相互含有对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没有极阴极阳;4、对立性——阴阳是相互对立的,阴阳虽然相互含有对方,但那只是含有对方,而不是融化了对方,阴阳永远是相互对立的;5、统一性——阴阳是统一于一个事物中的,整个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存在着阴阳的变化适中;6、中和性——阴阳永远是在“中”的制约下,达到相对的平衡,那就是“和”;7、极变性——阴阳变化达到了失去“中"制约的极点,就会使其所在的事物发生质的变化。宇宙的本原——“道”就是“阴阳”如此这般的在“变化适中”的过程。 

十一、美和善都是在“道”的作用下中产生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世界的美和善都是在“道”的作用下中自然产生的,在生长过程的难易中自然完成的,在时间长短的相比较中自然展现的,在品味的高低中自然倾向的,在天籁之音中自然发出声,在四季前后中相跟随大自然变化的。因此,天下为了美(有为)而人为地美(就是伪美),就是不美;为了善(有为)而人为地善(就是伪善),就是不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汉字——人为是——伪。)

十二、“道”保证了万物的和谐生存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在“道”作用,会化解万物(包括人类,下同)阻碍它物生长的那个物的欲望,会化解万物中相互影响生存的纷扰;就如同万物赖以生存的阳光和环境一样,保证了万物的和谐生存。在人类社会中要崇尚“虚其心”——不要贪心(化解万物中阻碍它物生长的那个物的欲望);“实其腹”——均要吃饱(就如同万物赖以生存的阳光一样机会均等);“弱其志”——遏制恶欲(化解万物中相互影响生存的纷扰);“强其骨”——全民的健康(就如同万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样机会均等)。方可建设“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的和谐社会。

十三、人定胜天之辩

——《道德谭》

    对“人定胜天”有一段时间误解甚至妄谈是“征服自然”的意思。因此有了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对自然资源为所欲为的索取,甚至杀鸡取卵式掠夺。这已经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也就是“道”的调整。其实“人定胜天”恰恰是“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天有“道”,人在“道”中。安新说:天有规律,人在规律中。人定——其本质上是:人类生存之“道”客观的要求:经济安“定”、社会安“定”、人心安“定”、政治安“定”;而胜天——其本质上是:“道”对人类社会的的客观调整,即人“定”的重要性高于“天”,重于“天”,可以说是“人心安定高于一切”,那就是人类生存之“道”的客观要求。

十四、“道”不可违——为无为

——《道德谭》

    新说的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下同)就是“道”。规律是看不见的——“道”本“无”;规律又是无处不在的——“道”用“有”。违背了规律就要受到惩罚——那就是“道”在调整万物(包括人类)的和谐生存。因此,人类不可为了满足一己私利的欲望,而做出违背规律的有所作为,否则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那就是“道”的调整。面对着“道”,人类只有适应遵循——那就是“为无为”

十五、“道”的自行调整

——《道德谭》

    “道”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万物(包括人类),并不是产的越多越好,而是“适中”的一定范围内;产生的每一种“物”(包括人类)也不是越多越好,还是“适中”的一定范围内。当超出了“适中”的范围,“道”就要自行进行调整(包括惩罚),其调整的手段包括“毁灭”超出了“适中”范围的“物”(如恐龙的灭绝,星球、星系的毁灭等)。正可谓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十六、“神”在人心中

——《道德谭》

    古今中外所有的“神”,大多数都是真有其人的。其人在生前是能以“道”义为己任,遵“道”而行。无私无欲,行不言之教,为无为之事,在人群中一路领先率先垂范,备受拥戴称为圣人。身后其言行思想流芳千古,光耀万代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那就是“神”。同样是人生存之“道”的客观要求。

十七、“道”——水之“道”

——《道德谭》

    水是最能体现“道”的作用了,可称之为:水之“道”——上善若水。其中的“善”字,不能解释成为善良的意思,从《道德经》“道”的前后思想来看,可理解为是“完好”“全面”的意思。“上善若水”的含义,可理解为:最能完好的全面的体现“道”的作用的,就好像是“水”了。被众人拥戴为圣人的人就要像“水”一样完好的体现“道”的作用:至柔至刚——滴水穿石;至容至渊——海纳百川;至仁至能——滋生万物;至谦至信——甘居下位;当“水”存在时——谁都不在乎其的存在;当“水”不存在了——才知道其须臾不可离开。这就是——“水”之道。

十八、如何悟“道”——探索规律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就是使自己获得知识,知道应该止住了;就是老子讲的“致虚极”;佛教讲的“性空”,无私无欲。才有了“定”下来的神态;而后方能静下心来;方能安下神来;方能聚精会神的思考万物的本末、宇宙的始终、知其先后;方能得到——悟“道”之理。正想“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十九、“道”就在身边

——《道德谭》

    “道”就是自然规律。深知其“道”的人,会被人们拥戴为圣人;次一等的人,是相信“道”的作用,通过祭拜天地,经常亲近“道”;再次一等的人,他也许不明白“道”,但是内心却无形中却感到对“道”的畏惧;又下一等的人,不管天高地厚,不但根本不信有“道”,反而,对”道“表示轻蔑。对此“道”会做出不同的调整的。“道”是悠然自得的,天下万物(包括人类)都在其中,却是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学“道”并没有什么秘密的,只要你程度够,诚心向学,才能一层一层地进到内部的核心,并表现出具体的功用来,这之间层次深浅不同,事功的大小也就有别,等到事情有所成就,久而久之,大家习惯成自然,就会说“道就在身边呀”,“道”法自然么!

二十、大道废,有仁义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由于人类的私欲,在人类社会中“道”就会逐渐的衰微了,致使后来的人们便提倡仁义道德,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但是,面对“道”衰微的乱世,也只有真诚的仁义可近乎于“道”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假仁假义。由于,人的的智慧往往是服务于人的欲望,尤其是服务于少数人(诸侯王等)的恶欲,那么就有了伪仁义。随之而来的是所造成六亲不和,就出现了提倡父慈子孝的重要;由于,有“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大伪仁义,造成了国家的昏乱,就出现了提倡忠臣的重要。看来“老子”面对着当时的社会状态,并不是反对“仁义”,而是认为“大道废”也就只有“仁义”近乎于“道”了。而恰恰因此出现了大伪仁义。愿全天下返朴归真可能么?那是倒退?还是进步那?两千五多百年了!!!。

二十一、修“道”之人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既然人类的的智慧往往是服务于人的欲望,尤其是服务于少数人(诸侯王等)的恶欲,那么也就有了伪仁义。如此的学问不如不要。对此学问,专心与迎合,没有什么区别;对此学问,做的好与做的不好,没有多少距离。因为,人人都怕学不好此学问,人人都不可不怕此学问。因此,人类对此学问的忧虑,就像荒芜的大地一样无边无际永远没有尽头呀!人类在那熙熙攘攘的尘世中,忙忙碌碌为了满足一己私利的欲望争名夺利,自认为就如同是在享受祭祀的牛羊烹饪的美味佳肴,如同春游一样愉悦。而修“道”之人,却独自淡泊名利对其没有感觉,就像初生婴儿般的纯洁,就连一点孩子气都没有,不知其然而不知未来的归宿。世人都有所收获,唯独修“道”之人就像是被尘世所遗忘了一样。外人看来,修“道”之人就是一个愚昧之人呀!一天总是糊里糊涂的。世人都是自以为是明明白白,却认为修“道”之人是昏昏沉沉,普通人对任何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但是修“道”之人倒是笨笨的。其实,一个修“道”人的胸襟,恬淡寡欲的就要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其思想深邃融远就像那海风一样永无息止。众人皆以为有所得,而修“道”之人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个性而鄙视世人的所得。修“道”之人如此的处世态度,虽然和众人不同,却不是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而是如同婴儿一样吸取着母亲的乳汁——“道”。

二十二、大德——惟道是从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就是说:人类社会真正的大德,只有按照“道”的要求去做。这就将为下篇——“德”留下了伏笔。(“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因为,“道”是光明灿烂的又是飘然无形。在那光明灿烂而又飘然无形中千变万化;在那光明灿烂而又飘然无形中时隐时现。那是极其深远而又深奥,其中的精髓是真实的,是可信的。自古及今其名一直为“道”的那个“道”,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着,察看着万物(包括人类)的生生死死,万物惟道是从——大“德”也。

二十三、惟道是从——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圣人惟道是从的生活方式是:顺从大势曲中求全;惟道是从过枉取直;虚空低位洼则盈满;不惧衰败除旧迎新;不计得失少方能得;不贪不奢多反疑惑;不只自见故能明理;不以为是故能益彰;不自居功故能有功;不自傲尊故有进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

二十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道”新说:就是规律。天下(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生生不息又没有那一件不是“道”的作用,也就是说都是在按照一定的规律生生不息的不知不觉的变化着,因此,并不感觉到“道”的作用,对此,“道”常常表现为“无为”。其实,并不是“道无为”,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道)生生不息的不知不觉的变化着的万物,不感觉到“道”的作用而已。当万物中的某一“物”(尤其是我们人类)一旦违背了规律,也就是违背了“道”,对此,“道”就要进行调整、制约、惩罚,体现出“道”的“无不为”。圣人得“道”——无为也。

二十五、何为“上德”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从本篇开始谈“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老子这段著名的话,提出了一个“上德”的问题。何为“上德”,古今中外之说芸芸。在下认为应该从老子对“道”与“德”的连贯性上来体会。首先,“德”只是体现在人类的求生存中。“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其次,“上德”就是“道”作用在人的本性、品德上的体现,可称为“人道”;再其次,“人道”就是“道”调整人类脱离动物、有别与动物的本性、品德。是用来制约人近似动物的欲望,是在人类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最后,“道”调整人类脱离动物的本性,也就是人性——就是“善”。“人之初性本善”么,其内容就是孟子所讲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此为“上德”也。

二十六、何为“下德”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针对“上德”就提出了个“下德”的问题。首先,人类的本性“善”,是有一个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过程的(现在仍然在完善过程中)。在人性善完善的过程中,人们的欲望会冲破人性善的制约而泛滥,在一定的时期会丧失人性“善’的,形成了“道”衰败的社会;其次,在“道”衰败的社会,人们为了维系社会而不得不提出最近乎于“道”的“仁义”之“德”。也就是孟子所说“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再其次,由此人为的“仁义礼智”,再繁衍出众多的人类品德,来维系“道”已经衰败了的社会;最后,由于人类社会“道”逐渐的衰败,致使后来的人们便提倡仁义道德,其结果适得其反,越强调是越糟糕。就随之出现了“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伪仁伪义。那就是:正如“道”篇所讲“大道废,有仁义”的“下德”。

二十七、上德、下德——何为有德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在弄懂了“上德”“下德”之后,再来看看老子想告诉我们什么。具有“上德”的人,会遵循人“道”——本性善去行事。而不会人为的有意的去遵守,人为制定的品德——也就是“下德”,那也是有“德”的;没有“上德”的人,根本就不会遵循人“道”——本性善去行事。只好人为的有意的去遵守,人为制定的品德——也就是“下德”,虽然表现出没有失去人为制定的品德,但那是为了私欲而装出来的,其本质是无“德”的.所以,人世间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下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此时的——礼,已经是失去了“道”的“礼”,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摧残人本性善的“礼”了。最崇尚“礼”的人,往往是忠信不足,而且是人世间祸乱的开端。 

二十八、得“道”之“德”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得“道”之“德”为上德。天得“道”以清明为“德”;地得“道”以安宁为“德”;神得“道”以灵验为“德”;谷地得“道”以充盈为“德”;万物得“道”以生息为“德”;诸侯王得“道”以天道为“德”。否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演变。向相反的方向演变,那是“道”在调整的作用。天下万物遵循得“道”之“德”而行,就不会感觉到“道”的作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么。

二十九、“道”生万物之“德”的过程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道”生万物之“德”的过程。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下作如下理解:道生一——“道”的变化的过程,产生了一个世界;一生二——这个世界归根结底就是有两种因素组成,命名为:阴、阳;二生三——阴、阳通过组合,产生一个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太极;三生万物——太极生万物。因此,天下万物背着阴而抱着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冲突和融合的交流中而和谐于一体。 

三十、天下之至柔之上德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最能体现“道”之“德”的,莫过于水“德”。普天下最柔弱的水,日复一日的由高向低处流去,似乎是无为的,但是水驰骋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山石间;这种“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水:不求名利,清清白白;水:无私无欲,干干净净;水:能直能曲,不屈不饶;水:知足不辱,海纳百川;水:大巧若拙,滴水穿石;水:大辩若讷,横行天下;水:知止不殆,源远流长。真是:天下之至柔之上德也。

三十一、“道”生万物,“德”育万物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老子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尊贵,就是由于“道”生成了天下万物,而不居为己有、不加以主宰;“德”养育了天下万物,而不自恃有功、不加以干涉。顺其常态自然。“道”生长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又长时间的对万物进行调节,才使万物得以开花结果。这就是所谓的深奥玄妙的上德——是谓玄德。

三十二、“道”之子必守其“上德”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天地起始于“道”,因“道”的作用,成为了产生万物(包括人类下同)之母。这样万物就成为“道”之子。那么万物遵循固守产生天地万物之母的“道”之“上德”,就成为了必然。否则就会有危险了的。遵循固守产生天地万物之母的“道”之“上德”,人类必须逐渐的完善人之“道”,也就是本性善之“上德”,制约其欲望的横行,就可以处无为而无不为。否则,就将受到“道”的调整,而受到惩罚。因此,人类要遵循固守“道”之“上德”,必须从小事做起,时刻警惕不要违背了“上德”,而走错了“道”。要善于坚守“道”而不动摇;要善于持守“上德”而不违背。把这个道理,付诸于修身,那么人的“上德”就会是真诚的;也就能通过无为而治,来实现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十三、知德者玄同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真正懂得“上德”的人是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是不懂得“上德”的人。懂得“上德”的人,会堵塞住私人欲望的无底之洞,关闭私人欲望的门户;会挫去私人为了名利的锋芒,解脱私人为了名利的纷争;会中和众人的长处,混同到众人的尘世中,这就是深奥的大同,也就是“和而不同”——谓之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不可能有太亲近的人,也不可能有太疏远的人;不可能得到多大的利益,也不可能受到多大的损害;不可能是特别尊贵的,也不可能是非常卑贱的;所以,更会为天下人所尊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么。

三十四、治大国与烹小鲜同“道”也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说明天下的“道”都是同理。宇宙之道——是总“道”也就是总的规律;宇宙的演变过程,在总的“道”(规律下同)制约下,会有不同时期的“道”;那么,在总“道”的制约下,万物又是个有其“道”;人类社会有人“道”,人类社会的不同文化又有不同文化之“道”,不同历史时期又有不同历史时期之“道”,各个行业又有各个行业之“道”,每件事情又有每件事情之“道’.总之是各有其“道”。但是,又是都在总“道”的制约下的各行其“道”。这样就不难理解“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含义了。

三十五、正“以德报怨”误解千年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以德报怨”的基本解释是,德:恩惠;怨:仇恨。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在下为何说是误解哪?先看出处。首先是《老子》的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把《德》篇前后联系起来应作如下理解:本文中前三句的第一个字应该是动词:有为、做事、品味,那么前三句就应该理解为:有无为之为,做无事之事,品无味之味。对此,无论大事小事、事多事少,对所听到的埋怨,都要始终坚持“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德”。那就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再加一句“德无德”之“上德”。不应是“恩惠”的意思,而是,人之“道”——真诚的本性善。其次,《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的“以德报怨”是不是《老子》的的“报怨以德”演变而来不得而知。但是,孔子讲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与《老子》讲的含义到是趋于相同:“直”就是真诚的“上德”;“怨”也是埋怨。那么, 孔子讲的 可解释为:为什么要报德哪?以真诚对待埋怨,就是以德报德。为此,在下真是不知能否起到——正“以德报怨”误解千年。

三十六、不敢为天下先辩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当今对“不敢为天下先”一般理解为:老子主张为人处世宜守拙韬晦,莫作先行者。此种理解在下认为是曲解了老子之原意。首先,从《德》篇的全文联系起来看,这不是为人处事的学问,而是遵人之“道”有“上德”的人生观;这不是韬晦的手段,而是真诚的人性;这不是不敢做先行者,而是不敢违背人之“道的“上德”。其次,看原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可理解为:一是人之“道”本性善的世界观——慈也;二是人之行清心寡欲品德俭约的真诚的人性——也;三是“天”就是“道”,“天下”就是“上德”,就是不敢违背人之“道的“上德”,也就是本性善的“慈德”,言行俭的“俭德”。再其次,因为本性善的“慈德”,所以能勇敢;因为言行俭的“俭德”,所以能用之不尽;因为不敢违背人之“道的“上德”,所以人方能成为天下万物的长者。

三十七、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谭》还是从《老子》说起吧!

    在《老子》将要结束时讲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意思是说:天“道”对天下万物没有任何偏爱,永远帮助有上“德”本性善的人。因为,具有性本善“上德’的人,如水一样的柔弱,弱胜过强,柔胜过刚,滴水穿石;从来都是“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普天下是没有任何人不知道,也是没有什么人能够做到的。真是“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上德”之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而怀里却揣着美玉。而貌似强大的统治者,所谓的强人总是要走向奄奄一息,因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天之“道”,是公平的,天之“道”作用天下万物生生不息,而从不伤害天下万物。人之“上德”不争而善胜,做什么事都是为了天下众人,而从不与天下众人争利。那是,“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看似柔弱的,反而日益蒸蒸日上。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呀!

三十八、道德简论

——《道德谭》

“道”就是宇宙的本源。宇宙的本源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道”。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来讲,“道”是先天就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德”是“道”在人类求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作用和体现,是随着人类逐渐脱离动物的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的本性善,被老子称为“上德”,现在还在形成过程之中,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我们人类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之道,这条生存之道本来就存在的,可是当我们人类走错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死路;走对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活路,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经过多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发展的道路上。整个宇宙与其中万物的变化过程是同于此理的。正可谓是:“道可道,非常道。

    当我们人类经过多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人类生存发展的这条“道”上的同时,“道”同时在调整着我们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调整客观的体现在我们人类的本性善的形成过程中,这就是老子所讲的“上德”。也就是这个“上德”制约着我们人类经过多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发展的道路上的。正可谓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同时我们人类经过多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人类生存发展的这条“道”上的过程中,人们的欲望会不时的冲破人本性善的制约而泛滥,形成了“道”衰败的社会;人们为了维系社会而不得不提出最近乎于“道”的“仁义”之“德”。也就是孟子所说“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由此人为的再繁衍出众多的人类品德,来维系“道”已经衰败了的社会;也就是后来的人们提倡的道德,老子称其为“下德”,其结果是,在老子那个时代是适得其反,越强调是越糟糕。就随之出现了伪仁伪义。正可谓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但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的本性善也同时在逐渐的日臻完善成熟,人们的品德,也就是被老子称为的“下德”,也逐渐的接近被老子称为的“上德”,更加文明的人类社会必将推动整个人类的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