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压痛点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疗效

 jxskyy 2014-02-12

压痛点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疾病,是腰腿痛常见的重要原因。临床实践表明,非手术疗 
 
法能使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缓解,以致痊愈。推拿疗法是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治疗
 
手段,但是由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认识不同而使操作手法各异。我院在“宣蛰人软组织
 
外科学理论”及“多项卡压学说”的指导下采用“压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
 
好的中远期疗效。现将我院2005年8月~2008年11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并随访一年以上的难治性
 
(病程6个月以上,反复发作两次以上,在他院住院治疗一次以上)48例病例总结如下。
 
   一.病案资料
 
   1.一般资料
 
   在我院门诊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年龄35~54岁之间,平均45岁。病程最长12年,
 
最短6个月,3年以上案例25例。均因此病在他院住院治疗一次以上,最多住院治疗5次。 均经他
 
院CT 或MRI检查并按传统诊断标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腰4~5椎间盘突出15例,腰
 
5~骶1椎间盘突出18例,腰4~5与腰5~骶1椎间盘均突出15例;向左突出19例,向右有突出21
 
例,中央型8例。
 
   2.阳性体征情况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单侧36例,双侧3例),小腿后外侧痛觉减弱(单侧28例),膝跳反射减
 
弱(单侧13例),腰椎侧弯19例。
 
   3.痛点分布情况
 
   使用宣蛰人压痛压痛检查方法检查“压痛点 ”[1] 。痛点分布情况如下:
 
   骶棘肌起点总腱(单侧32例,双侧16例),腰椎横突(单侧30例)、双侧18例),髂棘高点
 
(单侧19例,双侧9例),臀上皮神经(单侧30例,双侧18例),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单
 
侧40例,双侧8例)。坐骨大切迹处(单侧40例,双侧8例),髂翼外三肌压痛点(单侧42例),
 
阔筋膜张肌痛点(单侧32例),股内收肌群附着点(单侧35例),腓总神经出口处(单侧29
 
例),腓浅神经出口处(单侧13例)。
 
   二.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先用揉法和滚法放松局部肌肉3分钟。发现痛点则用痛点刺激手法(我们称为弹
 
按结合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但能引出明显酸胀痛为度,每弹拨30下后用揉法或
 
滚法放松局部30秒然后再用指尖或肘尖持续按压30秒)根据患者忍受情况,每个痛点重复以上操
 
作3~5次,根据患者病情每次治疗30到60分钟,隔天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观察
 
   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尤其是压痛点消失),能从事原本工作及一般体育
 
活动,一年以上未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压痛点减轻),能从事原来工作,
 
一年内未复发,或复发经治疗后缓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多大变化或好转后又很快复
 
发,再次治疗,效果不明显。
 
   四.结果:本组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治愈38例,占79.2%,有效8例,占16.6%;无效2
 
例,占4.2%。总有效率95.8%治疗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
 
   五.讨论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
    
   1.1传统认识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腰腿痛的机理,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三种学说:1.机械性压迫学说、2
 
化学性神经根炎症学说、3自身免疫学说[2]。
  
   1.2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的观点
     
   软组织外科学的核心理论是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宣蛰人提出所有的椎
 
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都由无菌性炎症引起,先天性或后天性骨骼畸形、骨刺不会引起痛,腰
 
椎间盘单纯急性机械性压迫所产生的神经刺激表现为麻木至麻痹,只有继发或并发椎管内鞘膜外
 
脂肪结缔组织无菌性炎性病变时,其化学性刺激作用于鞘膜外神经末梢才会出现疼痛[1]。
 
   1.3神经的多源性卡压学说
  
   外周神经的每一单处压迫都可以引起轴浆的减少,但可能不足以单独引起临床症状,而多处压
 
迫的叠加将出现功能障碍并形成恶性循环。1973年Upton和McComas首次提出了“双卡综合
 
征”(Double Crush Syndrome)的概念,认为由神经近端受压,可导致轴浆流变慢,从而使同
 
一神经的其他部位对卡压的易感性增高。而且一个轻微卡压引起的轴浆流减少不至于引起神经退
 
行性变,但当第二个卡压慢慢出现就可加重轴浆流的减少,从而使神经慢慢出现“瓦勒氏变
 
性”,从而出现临床症状。Dahin等经试验研究,远端神经卡压可引轴浆流逆向运输障碍而引起
 
神经胞体变化,从而可导致近端神经的再次卡压,由此提出“逆向双卡”(RDCS)的理论。
 
Mackinnon定义“多卡综合症”(MCS)为:一根神经可以在多处卡压,也可以在单一解剖部位
 
的多点受压,其中任何一点均不引起症状,然而它们结合在一起就是会引起明显的神经压迫症状
 
[3],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发病机制。
 
   1.4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的重新认识
 
   宣蛰人认为形成腰腿痛的根本原因是无菌性炎症和肌肉痉挛之间的恶性循环(所谓“因痉致
 
痛”)。形成无菌性炎症的原因是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和不明原因的其他全身性因素,单
 
纯机械性压迫不会引起疼痛。机械性压迫能否或如何继发无菌性炎症却没进一步阐明。而“多卡
 
综合症”理论能很好解释这一问题,神经轴浆流的减少是形成无菌性炎症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
 
机械性压迫和无菌性炎症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在一定时候可以相互转换。外周神经的多处压
 
迫(包括机械性压迫和肌肉痉挛造成的神经周围压力增高)会导致神经轴浆流的减少继而形成无
 
菌性炎症,而无菌性炎症又引起肌肉痉挛造成的神经周围压力增高形成新的压迫。即压迫和无菌
 
性炎症之间的恶性循环。这也许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这样就能解释临床诸多现象。
 
临床所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都有慢性腰臀部肌肉劳损,即对周围神经有卡压(下位卡
 
压)现象。一但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出现神经根无菌性炎症或机械
 
性压迫就会出现继发卡压(上位卡压),从而出现严重、广泛无菌性炎症及肌肉痉挛的恶性循
 
环,这就是初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形成腰腿痛的机理。
 
   而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这样理解,突出的腰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是原发性卡压(上
 
位卡压),而当外周有扭伤或劳损的时,下位神经出现继发性卡压(下位卡压),当原发性卡
 
压、继发性卡压对神经轴浆流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及肌肉痉挛的恶心循环。这样
 
就可以解释大部分椎间盘突出患者平时无明显症状,而劳损及轻度扭伤就出现典型腰椎间盘突出
 
症表现,而CT 或MRI显示突出物无变化。
 
   2.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重新认识
 
   2.1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传统认识
 
   综合各类文献研究,各种不同推拿操作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疗效主要是通过以下途
 
径:使突出物还纳;减轻椎管内压力的作用;解除腰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变神经根与椎间
 
盘的位置关系;松解神经根粘连作用;缓解炎症刺激;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和体液,提高痛阈的作
 
用,调节血液动力平衡的作用,恢复脊椎力学平衡的作用[2].
 
   2.2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传统认识的不足
 
   自从1934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被提出来以后,很多学者认为机械性压迫是引起腰腿痛的主
 
要原因。所以一切治疗均针对突出物大做文章,推拿治疗也不例外。有文献报道,推拿手法通过
 
对突出髓核的还纳、复位破裂、萎缩变性来解除神经根的机械压迫[4].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
 
明,事实并非如此。胡有谷等[2]通过手法治疗前后CT和MRI对比研究发现,突出的形态、大小
 
和部位仍同推拿前,从而说明缓解症状的原因并非椎间盘复位。张显崧等[5]通过腰椎旋转复位手
 
法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前后MRI结果进行前后对比测量,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突出物的大小、位置
 
无明显差异。表明推拿手法并不能使突出物的髓核还纳,也不能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的位置关
 
系。
 
   2.3压痛点推拿治疗腰突出症机理的新认识
 
   腰椎间盘突出是多源性卡压的结果,神经轴浆流是双向性的,上位卡压可以影响下位轴流,下
 
位卡压同样卡压影响上位的轴流。上位卡压的纠正可以改善下位的轴流,而下位卡压的纠正亦可
 
以改善上位的轴流[3]。压痛点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主要是松解周围性卡压(压痛
 
点),改善神经上下位之轴流,消除无菌性炎症和肌肉痉挛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使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症状体征逐渐缓解、乃至消失。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推拿治疗后,复查CT突出物大小无改
 
变,而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根据这一理论,推拿从解除周围性卡压(主要是消除外周的痛点,
 
缓解外周肌肉痉挛)入手治疗腰突症,在治疗腰椎间盘突症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主要易卡部
 
位(关键压痛点)入手,这样就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也可以防止复发。
 
   六.参考文献:
 
   1.宣蛰人。[M]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文汇出版社,2002,307,308.
 
   2.胡有谷。[M]腰椎间盘突出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425
 
   3.郑杰,杨米雄。周围神经双卡、多卡综合征研究进展[J ]。颈腰痛杂志,2004,25( 4):
 
288.
 
   4.蒋位庄,周卫,李星,等. 腰后关节紊乱症的病机和手法治疗生物力学研究[J ] . 中国骨
 
伤,1994 ,7 (3) :528.
 
   5.张显崧,章莹,汪青春,等. 腰椎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J ] . 中医正骨,1993 ,5 
 
(3) :5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