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平平平平 2014-02-12
最近在某微信平台上看到这个活动,让大家各自推送自己2013年看过的最好的十本书,我无聊了也想掺一脚,权当回顾一下自己一年当中看过的书了。

我不是什么书痴,一年大概也就看个四十来本书(专业书教科书不算,尽管这类书是看的最多的),其中一半是“烂书”所谓烂书,我的定义是边看边鄙视自己智商、看完以后直接捐出去、换出去、delete的那种书,比如13年我看过一本书叫《微微一笑很倾城》,忍了30%,内心千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实在受不了了,直接跳到了90%处,把结尾给看了,看完一肚子气,睡前读了几段话给我妈听,两个人一通吐槽,然后我就delete了。

当然后来我跟几个姑娘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她们一致表示这本书挺好看的,我都很无奈又识相地跳过了这个话题……

 

去掉那一半“烂书”,大概还剩下20本左右的书给我选,选10本,并不难,难是难在该怎么给他们排序,一二名很好定,后面的那些实在纠结了我很久啊。

好了,废话不扯了,开始列书单。

 

第十名: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对,你没看错,我第一本上榜的是一本言情书,这也极有可能成为我的最后一本言情书。

这本书讲述了学渣耿耿误打误撞考进了全市最好的学校,遇到了学霸同桌余淮,并展开一段简单到只见青春不见爱的故事。书本身写得非常流畅,笔触自然,作为北大光华的高材生,其对耿耿的心思刻画让人读来无比真实,至少我曾有过一模一样的心境。

八月长安对于学生时代的还原总是令人有满满的共鸣,尤其是她的“青春三部曲”第一部《你好,旧时光》,一不小心在各大书市上崭露头角,引发了一代人的集体追忆。但其第二部作品《橘生淮南·暗恋》,对不起,被我丢入了“烂书”行列,而作为三部曲的收尾之作,前两部的男女主角也都有登场,说是耿耿与余淮的故事,不如说是从另一个视角重新描述了所有人的故事,这也是我钟爱这本书的原因,其纪念意义远大过书本身的艺术价值。

但是这本温暖的言情书比起《你好,旧时光》还是差得太远,尤其是其明明已经分开,却突然若干年后再相逢,最后男女主角道出自己的心思而修成正果的结局,我不太喜欢这样的结局,高中的同桌,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求而不得在我看来才是最美的。

 

第九名:托马斯·曼《威尼斯之死》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我高中的时候第一次在梁文道的《我执》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就萌生了找来看的念头,但始终觉得晦涩,今年终于坚持着看完,才长舒一口气,这书既有对爱情的刻画,又有对水乡威尼斯的描绘,都美到极致了,怎么能用“晦涩”形容?

一个几乎“禁欲主义”的作家因为找不到写作灵感而误入威尼斯,当他走在路上时,却看到了一个小男生,从此对他极尽暗恋和追逐——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梗概,一个发生在梦幻城市的老男人对小男生的畸形暗恋,但读完这个故事,我并没有觉得那种爱是畸形的,说真的,这本书薄薄一本,大量的文字都用来描写景色和深陷爱情的心思,大段的铺陈排比让人觉得那个美好的威尼斯少年和城市本身有着完全相溶的美感,这是是宇宙的语言书写的爱,跨性别跨年龄跨国界,塔齐奥是指引阿申巴赫向往爱与美的亮光,是他从理智至死的深渊跌入纵欲无度欲仙欲死的万艾可。

 

第八名: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必须先谈谈《史记》,是当年受尽辱刑的司马迁写的人物传记集,我不是个喜欢古文的人,但是《史记》里的人物故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作为西方版的《史记》,《人类群星闪耀时》给我的冲击是一样的,在这本书里,茨威格用一个故事讲述一个人,一个瞬间决定一段历史,那些人,往往在即将被载入史册的那一刻都意识不到自己有多么重要,所以临场“掉链子”的大有人在,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起历史的嘱托,一切命运看似无常,实则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但那些人,无论成败,他们都推动着历史前进,让世界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我们该向他们致敬。

 

第七名:村上春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这本书上榜理由主要在于村上君的风格蜕变。首先,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好,不像《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或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那样有着瑰丽的世界架构,充满了层层隐喻,这个故事简单、轻松、连贯、且层层剥离;另外,男主人公的角色变化很大,村上君所有小说的主角都带有若有似无的出世感,在外人眼里他们总是过着单调重复无聊孤独的生活,但他们自己往往因为没有追求所以满足,而多崎作因为一个莫名的变故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圈,虽然他也曾觉得痛苦却在岁月浇灌下逆来顺受,但在其女朋友的指引下他还是主动寻求了变化,他对女朋友和朋友的珍视、以及其积极主动寻求变化都是在村上各大男主里少见的行为。

这是一本简单的书,讲述了一个自觉平庸的家伙如何觉醒,如何争取一个有趣的人生,也许也有诡丽梦境,甚至不乏梦中交合、同性之恋、意淫与强奸这样的情节,可他们都不会阻断男主对有色生活的向往与争取,人的每一次自省都是带着痛苦与肮脏的,村上君只是把这些故事用更加吊诡的方式血淋淋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罢了。

 

第六名:卤猫《找到这颗星球》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最早认识卤猫,是在豆瓣上无意间看到了他的相册,简单清新的画风一下就攫住了我的心,而后来听说他要出书,我当时想都没多想,就决定买回来,毕竟,绘图本这种类型的读物电子书是无法满足的。

在看《找到这颗星球》之前我很少看绘图本,至多逛图书馆的时候,会在图书馆翻一翻,看完就塞回书架上,那时候总是看重绘者名气,比如会去看几米的书,可往往共鸣不大,很多语句都觉得是在故作文艺和矫情,反不如多看看朱德庸的《绝对小孩》,起码看完还能会心一笑。

但《找到这颗星球》是全然没有做作成分的,里面的故事都是一个个简单的与动物有关的新闻,比如一个孩子看到动物园里的熊很寂寞,就努力攒钱为其捐了一棵树;一个孩子觉得自家烟囱太窄会卡住圣诞老人,便告知父母来找人拓宽……这样的故事一个个串联起来,最终给了我清新自然治愈满满的感动,心情不好时,随手翻开一页,看到姑娘们为企鹅打毛衣,看到人们为了与北极熊一起玩就把自己装扮成熊的样子,那种人与动物相知相惜的感情无时不刻不贯穿在书里,打动着每一个读者。我相信卤猫一定是个很懂爱的人。

 

第五名:圣艾修伯里《小王子》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小王子》是一本给大人看的童话书。今年雅思口语考试时,我抽到的题目是描述别人介绍给你的一本书,我就说了《小王子》,让对面的外国老头深有共鸣,而对“驯服”和“代沟”的深刻描绘也让老头对我对书的解读和流畅的口语赞不绝口。

《小王子》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在于开头的小孩画了一个蛇吞象的轮廓,大人们都问他画个帽子干什么,只有小王子可以感受到他画了一条蛇吞了一头大象,觉得那很可怕,这就是大人童心和想象力的丧失。

很多人都说童话书是给孩子看的,这话大概只有中国家长说得出来,真正优秀的童话,应该饱含生活的哲理,甚至暗含讽刺,譬如我高中时重看了《安徒生童话》,不算薄的一本书,我放弃了整个周六做作业的时间读完了它,那种重温时的不同感受让我无法自拔,而读《小王子》时也是如此,为了考雅思,我还特地看了《小王子》的英文版,甚至恨不得立刻去学法语而看懂原版,《小王子》的故事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靠的就是这种简单的隐喻,我已将其推荐给了好几个父母,可那些父母们都不屑看,只是听我说得好,便买了一本给自己孩子,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么伟大的作品,就像永远也看不到蛇肚里的大象一样。

 

第四名: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没错,是村上春树,又是村上春树,他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作家,每年我都要看好几本他的书,但是最厚的《奇鸟行状录》一直未敢染指,直到今年暑假终于下定决心解决这部大部头,看完之后深刻觉得这本书就是村上君最接近诺贝尔的作品了

与《无色多崎》简单到平淡的故事截然不同,《奇鸟行状录》是由多个故事组合而成,年代与人物的环环相扣,让我一度看得晕头转向,脑子根本理不顺谁跟谁是什么关系,直到看到后面,村上把所有该出场的人物都交代完了,终于厚道地用一句话表明了所有人的关系,也让我把这个重重叠叠的故事理清了头绪:我和“客人”们由于这块痣联系在一起。我由于这块痣和肉桂的外祖父(肉豆蔻的父亲)联系在一起。肉桂的外祖父同间宫中尉因新京那座城市联系在一起。满蒙边境的特殊任务将间宫中尉和占卜师本田先生联系在一起。我和久美子通过绵谷升介绍而同本田先生相识。而我和间宫中尉因井底联系在一起。间宫中尉的井在蒙古,我的井在这座住宅的院内。这里曾有中国派谴军的指挥官住过。这一切连成一个圆圈,位于圆圈中央的是战前的满洲,是中国大陆,是一九三九年的诺门坎战役。

这个故事就如同一个迷宫,而上面那段话根本不是迷宫的终结,不过是展开了迷宫的全貌,至于出口在哪,读者还要顺着找很久,所以,很多人喜欢村上,却很少有人敢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奇鸟行状录》,因为这个庞大的世界设定已经吓傻了无数人。

《奇鸟行状录》是一部政治隐喻书,村上君本人对政治阶级的研究非常透彻,所以敢于驾驭这样的题材,这是我2013年看得最费脑的一本闲书,但是那种没能完全读懂却完全沦陷的感受经久不衰,书看到最后,“我”不顾一切救出久美子,毁灭了绵谷升的势力,世界恢复平静,井还是井,May依旧简单地聊着天,他们的日子恢复如常,我却好想好想下井去待几天,不这样,我总觉得自己实在无法参透村上君的脑子里到底存在着多少世界,那些世界一个比一个吊诡,但每一个都逻辑严谨,联系紧密,让人不住地害怕,“这样的政治局势是存在的”——我仿佛听见村上君这样说着,可这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声音实在让我后脊发凉。

 

第三名:《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得到这本书是个巧合,彼时我考完二专,想着总要买点什么来犒劳一下自己,因为没有什么必需品,又想买书,恰巧卓越满99送畅销书,往常我从来瞧不起卓越送的书,唯独这一次,《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再也没能忘掉它容颜。

我跟慧慧提起这本书的梗概时,慧慧告诉我这本书跟《相约星期二》很像,所以看完这本书,我又补完了《相约星期二》,可两本书的差别简直是天上地下。虽然同样是讲发现绝症到死亡前的最后交流,可是《生命》中作者用与母亲的日常聊天内容和谈书两条线自然贯穿,母亲本身是个坚强事业型女人,关心世界和平、人间正义,很多语句,是作者穿插着母亲过去做过的事与如今看过的书的主题写成,那种不经意地转换浑然天成,而母亲的精神与情怀也自始至终都在温暖着我的心灵,融化着我内心别扭固执的坚冰。

而《相约星期二》则是一本说教书,许是有很多人都渴望听到临终老人说的话,而恰巧这次的老人是一名教授,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所以在生命的尽头处留下了尽可能多的人生感悟,这种感悟也许能感动很多人,但对现在的我早就失去了吸引力了。

相信这本书里出现过的许多书名也将成为未来我要一个个划掉的名字。

 

第二名:柴静《看见》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说实话,第一次知道柴静要出书时,我很小人地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觉得又是人红了之后的圈钱之作,直到我仍旧按捺不住好奇、抱着吐槽的心态买了一本回来的时候,第一个故事看完,我的脸就红了,我是有多幼稚,才能菲薄这样一个女人出书的动机?

我一直想做一名记者,走在危险的前线,遭受巨大的压力,做调查新闻、深度报道,性格不必强势,却在话语间自然而然练就一番温柔却掷地有声的气场——直到我遇到柴静,我就知道我不是在形容未来的自己,我是在形容她,看着《看见》里那一个个艰难的新闻幕后,我竟然动容了,虽然我知道,这些故事里多少有些放大和戏剧化,而且一个真正合格的记者要接触那么多人,根本就不应该有如此强的同理心,不然迟早有一天会被周围人的故事困扰至死,可我还是动容了,为那些只描述故事不讲述道理的简单短句动容,为里面的故事动容,为柴静的心境动容……我在《看见》一书上写满了批注,书摘多得若是打出来,估计又够出本书;在家的时候,老妈做饭,我便读里面的故事给她听,听得两人俱是唏嘘。

后来我回学校,老妈晚上失眠便把《看见》拿来看,边看边哭,为里面的故事哭,也为记者的生活哭,她说,一想到将来我也要顶着那么大的压力进入那么艰难的行业,她实在很难放心。可我却在《看见》的文字间,读出了一种自豪感,我想,那就是我要做的工作,每一步每一步,都在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努力。

我的批注总是出现“爱”“自由”“正义”“思考”这样的字眼,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柴静的追求,但我知道那是现在社会最稀缺的品质,也是我最看重最向往的美好。曾经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想留在中国,我说,因为中国不够好,而我希望能见证它变得更好,如果这番见证里,能有我一点点微薄的贡献,我就会无比满足。

 

第一名:弗洛姆《爱的艺术》

2013我最喜欢的十本书 - D调de玄小鹤 - D小鹤de文字作坊

看这本书,多半也是巧合,那时候心情不好,在高二连看五部卡耐基著作之后多年不看鸡汤书的我竟然又看起了鸡汤书,譬如《和时间做朋友》《少有人走的路》,两本书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心智”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一直在向别人强调的东西,自然,都是好书,语言和事例都写得很好,但里面的道理我大多已经悟出来了,所以看完共鸣不大,充其量是背出来里面的句子以方便下次跟别人讲道理的时候震住对方,而同样抱着这样的心态我无意中翻开了《爱的艺术》,本以为又是一部说教书,但,我再一次为我先入为主的幼稚道歉。

《爱的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把简单的道理讲给普罗大众听,毫不客气地说,它几乎可以作为一本关于爱的教材,旁征引博,将“爱”的理论进行分解重构,讲述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博爱一部分将我深深引入一个我从没思考过的世界;母爱部分让我发觉了许多我父母曾经犯过的错误,却也对我青春期的叛逆进行了自我解脱和原谅;性爱部分既不刻意下流赚眼球,也不处处避讳装纯洁,它把性爱剖析成一件极其正常的、应该予以正视和学习的单元进行讲解;而自爱,我最喜欢的部分,则已经成为我现在的处事原则,我相信,所有人都该学会理解、接受、宽容,自爱不是自恋,更不是自私,不会爱自己的人注定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幸福;神爱,同样带我进入了一个我从没了解过的世界。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弗洛姆是谁,但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就发现我的生活里总能出现他的名字,弗洛姆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批判继承,也成为了自成一派的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这本书,不直白,不晦涩,是一个学者以平和的心态,本着科学的、不讨好读者的原则写成的一本书,它出版于1956年,却依旧能够解决今天的很多难题,爱的问题,源远流长,世世代代都会遭遇,而且每代人虽有每代人的不同,爱的问题却有着很多共性,这本老书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

 

十本书都罗列完毕,接下来做个简单的统计:(我果然是理科女,哈哈)

1、十本书中小说5本,非小说5本,这样的比例基本可以反映我平时看书的比例。

2、小说中,言情书一本,童话一部,两部村上春树,这个数据,基本反映出我平时读的最多的小说作者是谁,另外也可以说明我涉猎广泛吧

3、排前三名的都是非小说类,这也基本符合我的判断,小说中的垃圾我觉得远比非小说要多,少看小说有利于提高智商,不过其实我承认它是最难驾驭的题材,能写出好小说的人远比写那些社科、自然科学等书的人文学水平要高很多,但是,的确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驾驭得好,村上春树是个天才

4、十本书中,有六本是通过电子书形式阅读,剩下四本分别是《看见》《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找到这颗星球》《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这个比例也基本反映出现在电子书在我的阅读上扮演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而且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的形式已经完全不能影响我看书的感受了

5、十本书中,有四本我在博客上专门写过书评或摘抄,这个数字略大于我看过的书和发书评书摘的比例,不过,这十本书基本都在我的博文中曾经出现过,这两点都算是我喜欢一本书的证明,我一直觉得为烂书写文字是件很浪费的事

 

=====后记=====

1、《看见》我推荐给了三个女生看,普遍反应是非常难得的题材和好书

2、《找到这颗星球》我给四个人看过,三男一女,无一不说既好看又治愈,我已将其作为宝贝侄女的生日礼物送给她了,希望她能从中获得纯粹的快乐

3、电子书中《爱的艺术》我后来又买了纸质书来勾勾画画收藏摘抄,另外买过《小王子》送给其他小朋友

4、其实特别想买一套八月长安的青春三部曲,但我至今还没花钱买过言情书,连当年那么喜欢《致青春》,反复看得基本能背下来了还是没买,实在下不了这个手,等自己有了房子和大书柜再说吧

5、觉得读书的乐趣其实跟书搭子也有很大关系,与品位相投的人同看一本书的感觉也很美好呢,感谢笔友、洪姐、娟儿、慧慧,还有我老妈,也欢迎大家看过书的一起讨论讨论,要是有人愿意一起读书,我更是求不不得,有些恐怖的大部头不相互督促还真不一定能有勇气读完

 

最近觉得想看的书越来越多,但是看得却越来越慢,我觉得这里面除了有我拖延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太喜欢反复看自己喜欢的书,或是反复做摘抄、看摘抄,所以看新书进度明显变慢,当然太喜欢看完书逼着自己写点什么也是影响自己读书进度的一大原因。不过我想,这些习惯,保留着是很棒的,带笔读书有助于思考,所以,我唯一要克服的就是——拖!延!症!

争取明年能达到每周一本,嗷,学了文,应该会看很多书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