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步走从休闲转型竞技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1-22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丁伟涛
□专题策划 郑少山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丁伟涛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随着城市工业发展迅速,适合休闲野钓的水库湖泊也慢慢减少,因此从休闲野钓转为竞技钓的钓友逐渐增多。不过,他们在转型当中却遇到一个最为困难的问题:许多钓友把休闲野钓的钓法照搬到竞技赛里面去,渔获变得寥寥无几,钓鱼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也渐渐减少。 其实,休闲野钓和竞技钓鱼有着天壤之别,技术运用不可相提并论。阳光钓鱼网的版主,同时担任钓鱼学堂技术指导的广东垂钓大师黄益峰,将会为大家教导转型的时候该如何把休闲钓法结合到竞技比赛中。
转型先从装备入手
竞技钓鱼的技术含量很高,从各种型号的钓竿、线组的搭配、浮漂挑选、鱼钩的选用和小配件的合理采用,各项细节的处理都极为重要。对于不太了解的钓友而言,就要先从其思想和装备上着手,思想上一定要放弃那些野钓过程中的惰性,注重灵活变通;而装备上则要结合竞技钓法中的灵巧要求。其中,首先要检查各种装备的灵巧性,比较常见的就有: 竿架,平时很多钓友野钓的竿架比较重和购置时不注重灵活性,购置那些不能随意调整长短的竿架,这就对使用不同竿长的场次造成不便。通常钓鱼比赛一天下来就是4场,每打完一场就要抽签换位;如果各种装备加起来重量过大,对人的体力就消耗很大。如此高强度的比赛必定要注重体能储备,体能消耗过大对于钓鱼过程中对鱼的控制就会力不从心,容易造成跑鱼。 钓竿,休闲用的钓竿一般要求比较低,通常是一些低碳含量的产品;自身比较重,各种调性分配比例要求不高。而竞技钓竿要求高碳身轻、腰力好、调性合理。 线组,野钓中因为对水域的鱼类品种及个体大小掌握不透,恐防遇到大鱼,往往选用较大的线组来防备。在竞技池中的鱼类品种和个体通常比较固定,因此就要选用较为合理的线组,线组过大会影响鱼情,过细即容易造成断线跑鱼。 浮漂,浮漂性能的高低主要表现在翻身、下沉稳定性、信号的稳定性几个方面。竞技钓鱼要求使用性能高的浮漂,保证翻身快,下沉稳定及能过滤假信号保证信号稳定性,提高中鱼率。 小配件和鱼钩,休闲的配置以粗壮为主,竞技比赛要以精细为准。
抛竿手法很重要
各种装备搭配完善之后,就是对抛竿手法的调整。很多钓友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水里的鱼都是活动的,抛竿时手法不稳定或遇到风吹影响就“东抛一竿西抛一竿”,不注重饵料落点的准确性。但在竞技当中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做窝,每次抛竿落点准确,双钩饵料散落在水底较为密集局域,形成一个窝子,就更有利于聚鱼。 抛竿的准确性对竞技比赛来说是非常的重要,因为竞技比赛不能手抛窝,无论在任何气候环境下,一定要以“准”字为目标,达到以钓做窝、边钓边做的效果。所以要想打好竞技比赛一定要从练抛竿准确性开始。
开饵技巧有讲究
抛竿手法过关后就是开饵,饵料的状态必须随着天气、鱼情、鱼个体大小转变。饵料的状态主要分两类,一个是雾化状态一个是膨化状态。饵料由于过粘或者过散都会造成鱼饵状态不佳,鱼儿适口性不好;很多钓友老是开不出一份好的拉丝饵料,开出来的饵料不是拉不起就是残留太多,总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要想开好一份好状态的拉丝饵料,首先要对自己所使用的饵料成分有细致的认识,使用的饵料本身是否含有小麦蛋白,将直接关系到添加拉丝粉时的比例。另外,就是了解饵料到底是商品饵还是原塘颗粒,一般的商品饵中都有拉丝粉成分,而原塘颗粒就没有。 正因如此,一般开拉饵的时候商品饵加入拉丝粉的比例为20%~25%,原塘颗粒因为本身不含拉丝粉成分,加入的比例就会相对提高,大概在30%~35%左右。开的时候先把饵料和拉丝粉充分搅拌均匀,按每种饵料的比例进行加水并快速搅拌均匀放置15分钟,然后揉成一团,这就是一份非常好的拉丝饵。 开饵前必须认真按比例加水,偏多偏少都直接影响到开出饵料的状态,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钓鲫鱼时要求更高。丝多了会挡嘴,导致鱼钩吸不进去;丝少了拉不出饵或饵料太散,一下水就融散掉,没有着钩性。 另外,很多钓友在开饵的过程中不注意手法,加水后搅拌时间过长,导致添加拉丝粉的比例不对。
学懂判断浮漂信号
较多钓友在垂钓过程中只要浮漂出现动作就提杆,结果很多时候都导致不中鱼或者挂身跑鱼。 其实竞技钓法当中对判断浮漂的信号要求很高,结合个人对所使用的浮漂性能,应该要做到能读懂每支浮漂所发出来的信号,判断出哪一口是吸食、哪一口是擦线,以此提高上鱼率。 钓友们刚开始接触竞技钓法的时候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断脚线甚至断主线。通常野钓的线组搭配较大,提杆的力度很大也不会断线。但是竞技钓法中线组的搭配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可以说是细线钓大鱼,对提杆刺鱼的动作力度的要求是轻柔连贯。 当中鱼后,溜鱼时要做到收放自如,不能只拉不放;特别是大鱼上钩时,提杆要快力度要轻,再利用钓竿的调性把鱼儿带回来,最后快速把鱼抄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