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皇镇

 崇皇秦悦琴行 2014-02-13

崇皇镇

你没有草原的宽广;

也没有大山的巍毅;

也没有大海的巨浪;

更没有大江的狂奔。

你有黄土高原的气息;

你有泾渭河的滋润。

是谁把形容词都用尽,

我无法比喻你的美。

对你的一切对你的思念,

谁又能把我改变。

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变迁,

是谁把崇皇庙给砸烂。

在历史的记忆中,

谁又能抹去那几位皇帝的印迹。

这就是我的家乡—崇皇镇。

从小我在这里嬉戏在这里扎根,

长大后再也离不开我的家乡—崇皇镇。

有多少生命在这里延续,

有多少建设者们在改变着你。

这是一块宝地啊!

改革开放又把你吹绿。

高楼大厦工厂林立,

你又有了新的生机。

一个新的古镇又一次仰入人们的眼里,

含有古韵的地方又一次让人们唱起。

我满怀信心在整理着思维,

鼓足勇劲把我的所学发挥。

我的家乡明天一定会更美,

我怎么会离开我的家乡啊,

又怎么会离开我心中的崇皇镇!

 星期四写

注:下面是崇皇镇的简介,



传薄后诞汉文帝于此。又传唐明皇两幸崇皇寺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城西南7.2公里崇皇乡政府驻地处。秦、汉时官邸,唐初置佛寺。相1崇皇寺编辑

宋太宗敕赐名崇皇寺,有瑞楼云塔。明嘉靖二十二年(1553),该寺所立“临济宗派碑”记载,地基南北二十六丈,东西十九丈,内陆二十亩。清同治年间(1862—1874)时废毁。建国后,出土有秦石制残像。

崇皇寺遗址 [崇皇乡程家村'唐一明'县文物保护单位]寺建于唐代,明代重修。寺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采集有唐舞女俑、素面条砖、外素面内布纹板瓦残片等。存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重修崇皇寺碑”方首,座佚,高2.08米,宽0.74米,厚0 17米。碑文楷书,记载崇皇寺兴衰沿革,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吕楠撰文。(参见《高陵县志》)

2崇皇寺镇编辑

崇皇寺(自然镇) 位于县城西南7.2公里的奉正塬南麓。高茹公路从镇中穿越。

崇皇寺系历史名地。秦时,为泾河渡口之一,建有官舍。相传汉文帝诞生此地。诗云:“崇皇古寺昔年留,地势灵龟载瑞楼。左边青龙高数丈,右边白虎如斗牛。朱雀楹门立岸口,后边玄武靠山丘。翠柏林中生太子,金銮殿上辖诸侯”。唐宋时佛事盛行。又传唐明皇两幸于此。清同治元年(1862)时被毁。后寺旁乡民捐款重修焚毁的寺庙,使沿袭千年的庙会得以恢复。

建国后,1953年,县政府在此地立集,并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办物资交流大会。自此,农历每旬一、六为市集日。从1954年起,建有崇皇粮站、高陵三中、棉绒加工厂、兽医站、地段医院、税务所、工商所、信用社、收购站、药店、农行营业所、公安派出所、农机修造厂、面粉厂、榨油厂、农技站、拖拉机站等个体、集体工商企业近60家。80年代,东西街道沿高菇公路向北发展与东西县干6号公路相接。街道两旁植有法桐、刺槐、泡桐等行道树。街宽18米,长约900米,沥青路面。集镇内农户、居民多用自备水井。机关学校等单位饮用自来水。排水依街道地形,由路两侧阳沟自然排放到镇南排水渠。

于此,故又名重皇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