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中考化学】连载之6、拔高

 月明星空111 2014-02-13
   拔高模块--选择技巧与计算

   中考选择题20-25往往会有1-2个看似复杂的计算让同学们异常挠头,其实只要选对方法,它也不过是只纸老虎而已。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选择技巧与计算的5种常用方法,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1、平均值型计算选择题
例1 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 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1 g,则这种混合物中的两种金避可能是(    )
A.Mg和Al    B.Zn和Fe    C.Mg和Fe    D.Al和Fe
解析:由题意可知,题中提供的金属有四种,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Mg+H2SO4=MgSO4+H2↑
24                2
Fe+H2SO4=FeSO4+H2↑
56              2
2Al+3H2SO4=Al2(SO4)3+3H2↑
18                   3
Zn+H2SO4=ZnSO4+H2↑
65               2
无论是哪一个化学方程式,我们都可以使氢气前的化学计量数为1,使氢气下面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设金属混合物的化学式为R(在其化合物中显+2价),其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有:         
                                                   R+2HCl === RCl2+H2↑
                        x                2
                        30 g              1 g
                        x/30g = 2/1g      解得x=60
即得金属混合的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60。
由题目所提供的答案我们可以分析出答案为B,因为对于A来说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Al的相对原子质量虽为27,但当氢气下的相应相对分子质量为2时,我们可以把Al的相对原子质量看成是18。而24和18相混合,所得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只能是大于18且小于24。
如此类推,B中Zn、Fe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5、56,则它们混合后所得的混合的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小于65且大于56的数。题中x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正好在这一数当中,故选B。
C中,Mg、Fe相混合后,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应为一个小于56且大于24的数;D中Al、Fe相混合,其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小于56且大于18的数。
注意:①要理解Al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为27,为什么这里说可以看作为18。②Al与酸(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很容易出错。
解答:选B
总结:抓住题目中所提供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抓住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实质,然后解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估算型选择题
例2:20 g  20%的NaOH溶液与20 g  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是(    )
A.蓝色    B.紫色    C.红    D.无色
    解析:此题考察中和反应中反应物间量的关系及指示剂变色的情况,本题的解题关键是NaOH与H2SO4反应生成NaSO4和H2O,若NaOH有剩余,则溶液显碱性,滴入紫色蕊溶液显蓝色;若H2SO4有剩余,则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为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此色。此题有下列解法。
解法1:设NaOH适量,可与质量为x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则:
图片1.png
所以NaOH剩余,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故A为正确答案。
解法2:设H2SO4适量,可与质量为yNaOH恰好完全反应。
图片2.png
所以NaOH有剩余,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故正确答案为A
解法3:此题可用估算法。等质量的碱酸中和时,谁的相对分子质量总量小,溶液就显该性。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总量小,最后溶液显酸性;碱的相对分子质量总量小,最后溶液显碱性。因此有:2NaOH + H2SO4 === Na2SO4+2H2O
                80      98
因为80<98,所以溶液显碱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由以上三种解法可知:思路一样,但解法最为简单的是第三种方法——估算法,所以估算法的解题方法掌握了的话,可以节省解题的时间。加快解题的速度。
解答:选A
总结:计算型选择题与计算题的区别之一是,前者不必写出计算过程,因此可以根据特征数据进行估算,有时也可将题目的某些数据简化,进行近似计算。
3、差量型选择题
例3  现有铜化氧化铜的混合的5.6 g,与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4.8克,则原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0.2% B.20.4% C.28.6% D.40%
解析:与CO发生反应。由于是充分反应,所以生成物中没有CuO;得到的固体物质全部是Cu的质量,这4.8 g的Cu应是原混合的中混有的Cu的质量和生成的Cu的质量之和。此题的解法很多。
解法一:用差量法解题,设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g,则铜为(5.6-x)g有:
CO+CuO △ Cu+CO2 质量变化
80    64     80-64=16
xg          5.6g-4.8g=0.8g
铜的质量为:5.6g-4g=1.6g
其中差量16为CuO转变为Cu时的失氧量,也就是反应前后固体的质的质量差。
所以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单质铜的质量/ 混合物的质量 ) 100%=(1.6g/5.6g) 100%=28.6%
故本题答案为C。
解法二;代数法求解,设原混合的中的单质铜的质量为xg,则CuO质量为(5.6-x)g生成的Cu的质量为(4.8-x)g则有:
CO+CuO △ Cu+CO2
80    64
5.6g-x  4.8g-x
80/(5.6g-x) = 64/(4.8-x) ,   解得x=1.6g
所以混合的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6g/5.6g×100%=28.6%    故正确答案为C。
注意:本题的解法有多种,我们在解此题时应该用什么方法,可以由我们自己去确定。关键是要理解各方法的原理以及含义,明白解题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晰、明确。
总结:找准物质量之间的关系,抓住物质间的关纱来解题,能使我们很快地解出结果,而且计算过程简洁明了。
4.规律特殊型选择题
例4  相同质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的是(    )
A.镁 B.铝 C.锌 D.铁
解析:本题如果抓了规律,则解题十分简洁。本题为已知等质量的不同金属,比较它们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的大小,解这类题目只需找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的关系即可。不需逐一写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求解。
设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化合价为+a价。
2R+2aHCl===2RCla+aH2↑
2r          2a
m(金属) m(H2)
2r:2a=m(金属):m(H2)
解得:m(H2)= a / r m(金属)
即:m(H2)= (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m(金属)
设本题中等质量的金属为1 g,所以有
A.m(H2)= (2 /24)×1g=1/12 g B.m(H2)= (3 / 27)×1g =1/9 g
C.m(H2)= (2/ 65 )×1g=1/25.5 g  D.m(H2)= (2/ 56)×1g=1/28 g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注意:本题得出和运有的规律是等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成正比,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本题根据常规解法如下:设金属的质量为a g,生成的氢气按A、B、C、D、依次为x1g、x2g、x3g、x4g,则:
Mg+2HCl===MgCl2 + H2↑   2Al+6HCl===2AlCl3 + 3H2↑
24                               2         54                               6
a                                 x1       a                                 x2
24:2=ag:x1g,解得x1= a/12; 54:6=ag:x2g,解得x2= 6a/54 = a/9 。
Zn+2HCl === ZnCl2+H2↑ Fe+2HCl === FeCl2+H2↑
65 2     56 2
a    x3      a x4
65:2=ag:x3g,解得x3= a/32.5 ; 56:2=ag:x4g,x4=a/28 。
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商值越大。故相同质量的镁、铝、锌、铁中与足量HCl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铝。即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解答:选B
总结:化学知识有许多规律,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解题;化学解题方法有许多特殊法,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殊之所在,并运有于解题,可以简化解题步骤,可以从繁中悟出简,从难中觅出易。
5、综合分析型选择题
例5 取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B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质量相等,则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1:1 B.1:2 C.28:44 D.181:209
解析:题中涉及的反应有:CO2+Ba(OH)2 === BaCO3↓+H2O,由题意知:m(CO)+m(CO2)=m(BaCO3),因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7,不妨设生成的BaCO3的质量为197 g,则CO和CO2的总质量也为197g,然后利用有关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式即可求解。因为CO2+Ba(OH)2=BaCO3↓+H2O,由题给条件m(BaCO3)=(CO)+m(CO2),设生成BaCO3质量为197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质量为44g,CO质量为:197 g—44 g=153 g。
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 153/ 28 :44 /44 =153:28
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81:209
解答:选D
本题为无数据计算题,既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又考查了分子、原子个数比的计算,综合性强,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反握物质(或元素)质量与分子(或原子)个数间的关系。
对于这种无数据的计算题,我们要抓住变化的本质、透彻审题,把握题设中关键的要点,根据题给等量关系,巧妙选取有关纯净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作为特殊值,便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有句话我经常会跟我的学生分享:“如果遇到哪个选择题中特别复杂的计算选择,那就一定是选错方法了,选择题总有选择题的技巧!”只要选对方法,一切难题都是纸老虎。








【解秘中考化学】连载之5、拔高模块--陌生信息题

【解密中考化学】连载之4、知识模块--实验操作与装置改进

【解密中考化学】连载之3、知识模块--基础选填与计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