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2-13

找(附照片)


  张炜仑
  书桌被弄得一团乱糟,考卷和书本,零零碎碎地散落了一地,杂物堆成了座座小山。我跪在地上一层一层地扒着书包,尽力地翻开每一处空隙,仔仔细细地找,找得战战兢兢、找得天昏地暗……任由我双眉紧锁,大汗淋漓地倒腾个底朝天,偏偏还是没找。
  我终于还是没有找到我所需要的“那样东西”,双腿有些发麻,汗毛竖立,感觉身体在微微地颤抖着,那样东西对我太重要了!没了它,我的任务不是白做了吗!
  怎么老是丢东西呢……太粗心大意了,下次绝对要吸取这个教训……
  最近的我有些不对劲。就连爸妈也常常对我这样嗔怪着:天天浑浑噩噩的回家,吃饭、做作业、休息、抽出空子上网聊天,其余的时间,尽是花在找遗失的东西上。
  我想找的“东西”到底在哪里呢?我是怎么了?
  在我这看似有序的生活里,似乎暗藏了太多的无序,每天有规律的生活却莫名其妙地被无数枝节的小物件填塞得满满的,我没有丝毫的井然,却感到拥挤,窒息……
  我揉了揉太阳穴,绞尽脑汁回忆“那样东西”到底在哪儿……除了几个模糊的轮廓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其他的……
  在学校里,我是否把它放哪儿了?我的脑子里浮现出近期学的知识点。数学物理化学老师告诉我,这几道难题非常重要,各种竞赛和自主招生都要考,想考名校一定要把它弄懂;历史地理政治老师告诉我,这几个概念非常重要,不管是会考毕业考都要涉及,想要得A一定要把它背出;对了,英语老师让我把背的课文回忆一下;信息老师最近让我把图像转化为二进制……
  我怎么记住了这么多,就是“那样东西”没想起来呢?
  在家里,我是否把它落在哪儿了?我的脑子里闪动着聊天界面的提示。有个朋友迫不及待地通知我最近有个明星又发新唱片了,顺便分享了几个搞笑八卦的视频;有个同学向我倾诉最近班级又有“是非之人”了,顺便分享了她如何指责抄作业而被孤立的经过;对了,有个刚认识的校友最近赞叹我能力强,知识面广,想要见我一面……
  “那样东西”还是没找到啊!
  在街上,我是否把它丢在哪了?我的脑子里跃动起霓虹斑驳的街口。一个美丽的时尚女郎夹着LV的皮包,拿着一款iPhone手机从走着猫步经过;一个老乞丐披裹着破布衫,浑身臭气地拄着拐杖经过;对了,几位老阿姨在高兴着谈论自己的儿女攒了钱买了一套二手房,嘀咕着“结婚关键要硬底子”……
  可怜的我呵!唯独记着了这些,关于我渴求的、苦苦寻找的、至关重要的,却凭空消失在我的生活里了!
  我在漫漫的人潮里向前走,我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却因为人太多,只好跟着人群涌向一个又一个路口。最后去了哪些地方,自己也记不得了。忽然间想起还有什么事去办,又一次转向狂奔。
  我像是在战后的废墟里摸黑寻找,空耗了整整一下午。
  我虽然找到了一些碎片,但它们对于有迫切需求的我没有一点意义可言。而唯一能让我因寻找未果而稍稍慰藉的“笑容”、“快乐”,却看不分明。
  再一次问自己:“我到底是怎么了?”
  我太浮躁了,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的乐趣低俗,我的行为肆无忌惮,我可以无所畏惧地接受碎片信息,再转手传播出去,得到一份肯定和认同;我太功利了,在考试的指挥棒下,我的梦想枯萎,我的目光短浅,我可以为了竞争放弃正义和纯真的友谊,换来成功和成就;我太麻木了,在现实的大社会里,我的怜悯缺失,我的思想拜金,我可以对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对陌生的人不闻不问。
  被硬生生地从回忆和自责里扯回来,我尝试着把乱糟糟的房间清理好。无意中找到一本《帕斯卡尔思想录》,随意翻看,发现这样一句话——那是写在《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一章里的第一句话:“人们缺少心灵,他们不肯和心灵交朋友。”
  我可不信“二元论”……
  又过了半天,我终究没有找到“那样东西”,稍加整理思绪,准备努力再来一次“大扫荡”。
  等等!天!我不会把心丢了吧!
  
【点评】
  我的东西丢了——我找我找我找——“我终于还是没有找到我所需要的‘那样东西’”——“我渴求的、苦苦寻找的、至关重要的,却凭空消失在我的生活里了”——“天!我不会把心丢了吧”!太妙了,我真佩服炜仑有这样的奇思妙想。生活成就了他。他几乎整天就处于“找”这样一种忙乱的生活状态中。没想到竟能忙中生思,忙中出智——赋予“找”以象征意味,让个体的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或生活状态,成为一个社会现状或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有意识的描述,并构成一个值得引发集体思索的哲学命题,真难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