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春的城墙

 宽街兰舍 2014-02-13

 

古代的长春没有城墙,清同治四年(1865年)中秋,以商人为主,民间集资修了城墙。当时马傻子(马振隆)、王洛七、许占一、乌痣李等部的农民军聚众而攻,在十分仓促的情况下,把原有的商民院墙连接起来,拼凑成一座无以名之而又不得不名之为城墙的城墙。

200多年前,宽城子不过是一个蒙地上较大的村落,形成较早,与其他的村落一样,都是自然发展起来的。当时除集市外,既没有宽阔的街道,也没有城墙。村落是由大小不等的农家院落组成的。后来陆续出现了手工业作坊、旅店、商业店铺和钱庄的院落。院落之间,为了适应集市的发展,打通了一些通道,形成了一批面对街道的“门面房间”(即后来通称的门市房)。宽城子因为在地理上处于柳条边外垦区的中心,伊通河还可通航小型民船,所以商贾向这里聚集。到道光五年(1825年)长春厅治北迁宽城子时,此地已经成为近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经济中心。垦区里出产的农产品,来自东部山区的木材、山货,本地加工的农具、车具、马具、豆油、豆饼、烧酒等,以及来自关内的布匹杂货,都在这里集散,宽城子还有东北最有名的牲畜市场之一的“长春马市”,哲里木盟各旗出产的马牛羊多到此出售,垦区里农家耕畜也都集中到这里调换。随着商业发展,兴起的还有钱庄、当铺和银炉。因为是交通中心,宽城子有很多旅店、车马店和货栈;还有镖局一类承办保险与托运的行业。这些经济活动,使宽城子(长春)成为这个地区财富集中的地方,以便获得补充休整,以及长春商民仓促筑城的历史背景。

近几十年来,除地方志以外,报刊上也常见有关长春城墙的文章,沦陷期间日本人也有过一些有关的著述。这些前前后后的记述,说法颇不相同,不论是城墙、城门、城壕,还是修筑废毁的过程,都有很大歧异,其中还包括很多讹传和误记。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究。

 

一、城   

 

都说1865年秋仓促修筑的是“木板城垣”,但并非一律。原因是很大部分利用了农家与商铺的院墙。而这种院墙多是土墙(包括夯土或土坯墙),间有砖墙,故不能说全是木板城垣。

木板城垣既易朽败而且难抗纵火,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几年之后就陆续改筑,大部分改为夯土的土墙。但城门上有城楼、女墙,夯土是修不成的,所以城门两翼都各有一段砖墙,以便与土墙连接,又可聊壮观瞻。

城墙是民间集资修的,不能按照清代的营造标准,也非经某一商家承建,所以全靠一时能够拿得出来的人力物力而定,有的则靠就近的商民便宜行事。据乡土老人的记忆,所见墙体中杂有垡子墙、土坯墙和“泥拉哈”(用草束浸沾泥浆编成并抹以泥土的墙)。

到了20世纪初,土墙也经历了30年的风雨,开始发生颓坍倒塌的事。起初,商民们还尽力修复,后来就逐渐地松懈下来了。原因不过是已经时过境迁,外国人成批进入长春,农民军攻城的危险已经过去了。尤其1907年起北门外开辟商埠,在城北修了新街道,北墙就不但无用而且成了障碍。从此以后,虽不能拆除净尽,但也再维修了。首先废弃北墙,是从1912年开始的,但是与辛亥革命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根本原因是城市交通的需要,城市不能再受土城墙的束缚了。

城墙的最终消失,大体都是因为修路:北墙西段是在旧墙基本上修了平治街;东段填平城壕以后修成了东长春大街;平毁西墙之后修成了民康路。东墙面对伊通河,墙外是“东菜园子”,住户稀少,残墙和墙基,直到沦陷以后修筑城东一带马路时才彻底消失。

当长春城墙完好无缺时,大体是:北墙西段沿现在的平治街,东段沿现在的东长春大街至东门,长约2300。西墙北起今平治街与民康路口,沿民康路路西,直至永安门,长约1550。从永安门至大南门,算是南墙,仅长550左右。东墙北起东门的房,止于大南门,曲折甚多,长约1850。总长约为6250。百余年来,人们都按《吉林通志》所记:“周二十里”,《长春县志》也转引此说。按这个里,应为清里,合公制11520,虽为概数,但与实际相距太远,也可见此说的不足信。

 

二、城   

 

长春城外有城壕,有人工开挖的,也有利用天然沟渠的,但又未能完全环绕城墙。其中,西墙外是一条天然的小河,即今流经白山公园、牡丹园,并在儿童公园内合流的黄瓜沟,当时通称“西河沟”,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这条河,自1952年建成民康路暗渠,已没入地下。黄瓜沟在城西南角折向东流时,与兴隆沟(流经今动植物园的小河)合流,经永安桥注入伊通河。这一段,是城南的城壕。城东也有过城壕,但《长春县志》说:“旧有之池已湮为平地……已无迹可寻矣。”

因为环城有壕,所以西、北、南三面的城门外都架有木桥,多至9座。经过百年来的变迁,只有当年大南门外的全安桥(即今长春大桥)、西南门外的永安桥还在,但早是永久性的桥梁了。

 

三、城   

 

长春城墙先后共有过大小12座门,其中与城墙同时修成的6门,后来拆墙补开的4门,加修的内门2门。现据文献资料、早期地图、社会调查和师弟考察,综合概述如下:

北门(永兴门)  原址在今大马路与长春大街路口南,大马路96号门前西。北门内旧称北大街(今统称大马路),1912年修筑商埠大马路,通连城内北大街,北门妨碍修路因之拆除。当时长春府与商会还有过展宽重建之议,终因已无实际意义而作罢。这是拆除的第一座城门,城墙废毁亦自此开始。北门是通往农安、德惠,尤其是连接商埠地与“南满”、中东两车站的必经之地。

南门(全安门)  原址在南大街(今大马路)南端,今长春大桥(旧名全安桥)桥西,解放大路7号门前。南门朝向东南,面对长春大桥,是通往双阳的必经之路。1930年整修城内南北大街时拆去。

西安门(永安门)  原址在今大经路174号门前,大经路、全安街口,永安桥西北。门外有两座西河沟与兴隆沟上的桥:西桥通向西桥外的朱家大屯(今吉顺街东,通化路、至善路东段一带)。南桥即永安桥,是通往南岭大营的必经之路。1926年夏,吉林督军张作相来长检阅南岭大营驻军,嫌西南门窄小,下令拆去。

西门(聚宝门)  原址在西三道接西头,原“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今蓓蕾宫)偏西的地方,面对西河沟上的西双桥。当时是通往孟家屯车站(今长春南站)、怀德、梨树、通江口(辽河码头)等地的必经之路。

东门(崇德门)  通称“大东门”。原址在今东门里路3号门前,虽名叫东门,实际位置在城的东北角,因当年处于通往东大桥及城北各村要道,故置东门于此。这是一座拆除最晚的城门,与1952年整修东门里路时拆去。

西北门(乾佑门)  原址在今民康路与平治街口。沦陷后拆除北墙西段修筑平治街时拆去。

以上6门为原有城门。

马号门  原址在今大经路、平治街路口偏西,大经路591号处。是面向城北的一座便门,因邻近长春厅的马厩(即厅衙马队驻地),为方便出入所开,故名。民国初年即渐颓毁,于19145月拆去。

小东北门  原址在今原声街2号附近,沦陷前拆去。

小东门  原址在今东头道街一胡同5号兴盛小学附近,沦陷前已拆去。

小西门  原址在西二道街西头,西河沟东沿,今西二道街47号门前。沦陷前已拆去。

以上4门为筑城后拆墙所开的便门。

东双门  原址在东门内,今东门里路452号。原为木结构的牌坊式的木门,1921年因门柱断裂拆去。

西双门(金安门)  原址在西门内,形制与东双门相同,沦陷后拆去。

以上2门均为内门,即东、西两门内的第二道门。修建于民国初年,并无防御意义。

长春的商民和官府,在拆去北门之后,对城门仍很重视。1923年至1925年,还先后补修过东门、西门和西北门,这也是东门能存留到1952年还没有坍塌的缘故。在城墙已经残破的情况下,有些城门还昼开夜闭,有人看管,持续多年。

另外应该提到的是:在长春城墙之外,还有一座西门,但不是本文前述的聚宝门,而且两门相距约600700米。为区别这两座西门,通称后者为“大西门”,以便区别。1913年,当年政府奉命呈报《长春城厢区域全图》时,考虑到西关已有许多商号,城北早已开辟商埠,因此“图内西北两方悉据今日之形势”而不“拘泥固有之界线”。这个“固有之界线”即指原有的城墙。在这张图上,竟只有在大西门的位置上注明“西门”,而把真的西门(聚宝门)隐去。这样,就使长春城向西扩大许多,把西岭与五户屯(也写作“五虎屯”,城外的一座村落,今平阳街北端至树勋小学一带)等地画入城内。由于官方如此上报,导致中外上下对此事的理解发上混乱。后来有的人误以为大西门就是西门,日本人绘制并刊印出版过的长春城镇地图,也以为大西门就是西门。

 

 

长春城外的城门——大西门

 

匆忙地修起长春城,是1865年的事,距今已经百余年了。到最后一座城门——东门,在解放后拓宽东门路时拆除,也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关于长春城和城门,近年来常见一些有关文章刊载在本地的报刊上,年轻的读者也因之略有所知,但城外的另一座城门——大西门,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这座大西门不包括在长春城的12座城门之内,而是在远离城墙数百米之外的一座门。据70年前在附近居住过的乡土老人回忆,这座门旧址在现今的解放大路上。约略地说,在吉林省展览馆大厦南、长春税务学院黄楼宿舍北,大体上就是现在的解放大路的路中间。这座门和其他12座门不同,没有城楼,也没有像南门(全安门)、北门(永兴门)和东门(崇德门)那样在城楼上设胡仙堂。大西门的朝向是西南,因为不与城墙相连,所以只在门的两侧建有各约10长的翼墙,北侧翼墙再往北,是一条由南向北注入黄瓜沟的一条小沟。门里有一条道,大体是东西向的,在路经现在的树勋小学东侧时折向东北,过城外西河沟上的双桥子,在现在的西三道街街口附近入长春城的西门。大西门里路北,西起第一家是烧饼铺。第二家是个小杂货店,因为店主人姓张明全,所以市面上通称为“张全小铺”。再往东,即第三家是义和公粮米铺,是一个铺面稍大的商号,兼营油坊,附近居民和大西门外的菜农们都到这里买粮买油。它的东临是两个大院,西院是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这个学校,从本世纪初到东北沦陷以前,是长春的最高学府,还是最早在长春传播过马列主义思想的地方。东院是一所小学校,先后改过几次校名,曾经叫长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长春县城区第一小学、吉林省立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和第十小学等。小学校的对面,即路南是一家养花户,主人姓华,通称“华家花园”,邻近还有几家农户,有如一座小村落。由此往东,直至双桥子西头之间,除了一家染坊之外,夹道都是一些大院,全是规模较大的粮栈,兼营油坊、少过或大车店。这就是《长春县志》(1941年排印本)里所说的“西岭八大家”。前面所说的这些,是20世纪20年代初大西门一带的街道面貌。在这些店铺和学校之中,至今除树勋小学校园里还剩下当年遗留下来的一座正房和一座东厢房外,已经再没有旧迹可寻了。

大西门孤悬在长春城墙之外,按一般常识来看有些不合情理。准确的修建年代也没有文献可考。有关地方志的一些资料也没有提到过它。近年来求教于八旬老人,也只能说在他们童年时就来往于这座门,始建年代已经说不清楚。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可以知道的是:自从1861年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国被迫开放营口港,从此,长春古今的粮豆和土产经辽河南运到营口外销,这些农产品开始进入了国际市场。因为长春是周围广大地区农产品和土特产品的集中地,再加上来自西欧、北美、日本的洋货也从这里扩散到周围地区,所以商业上曾经繁荣一时。那时,长春出现了许多粮栈和车店,一条从长春城到辽河干流江口的商路也就形成了。每年入冬以后,许多大车成群结队地从长春南下,把农产品和土特产品运往辽河码头,再把洋货和我国南方的杂货运回来。这条商路的起点,就是从长春城西门经过大西门的这条道。那时,长春城内已经显得狭小了,一些粮商才在西门外(也就是双桥子外)开办起粮栈、油坊、车店和货栈,这就是“西岭八大家”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个历史时期大约起源于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到20世纪初俄国人修成了哈尔滨至大连的中东铁路南线为止,先后共有20几年至30年。开始时上距修筑长春城的1865年为时不久,本地商人对前些年马振隆(即“马傻子”)为首的农民军攻打长春还记忆犹新,西门外既然有了一些商家,就只好设法保护,修建大西门大约就在这了历史时期开头的年代,即19世纪79年代的事。这也是现在在世的老人们没有人见过修门的情景的原因。

西门到大西门之间的这条街,繁荣了大约二三十年,铁路通车之后很快就衰落了。大批粮食的外运与洋货的入境,都转移到经过北门直通中东铁路宽城子(今二道沟)车站的道上去了,不过这条街,在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从俄国手中接管长春——大连铁路的初期,即1906年至1907年的这个短暂期间,又热闹过一次。这一次是因为日俄为宽城子车站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争议,一时又难以解决,日本的“满铁”就不得不在已经由日本接管的孟家屯车站开办营运。这样一来,大西门又成了长春城到孟家屯的交通要道,进出的货物就又经过这座门了。可是,这一次为时不长,因为一年以后日俄铁路谈判结束,日本开始修建南满铁路长春站(即现在的长春车站),中国的地方政府又被迫在长春北门外至头道沟之间开辟商埠地,随之商业上的往来又回到城北去了。

辛亥革命以后的1913年(民国二年),民国政府指示各地划清城厢区域的界限,并且指示原则上按原有城墙划界。这样,长春府(当时沿袭清代的建置,尚未改成长春县)的城厢界限就出了问题。因为大西门已经修筑了多年,自1907年开辟商埠以后,已经在北门外修建了道台衙门、劝学所和一些学校,城厢早已超过了城内的范围。为此,当时的长春府向吉林省呈请把商埠地和大西门的地段划在城厢的范围之内。1913年长春府报送吉林省的《长春城厢区域全图》(现存长春市档案馆)所附的说明中:“……至于城西旧界,向以双桥子为限,然去大西门尚半里余。其门铺户繁多,又在城门以内,如果拘泥固有之界线,一旦将大西门割弃,城区又失之不全。……”还说:“此次复迭本郡士绅公同会议允协,谨再绘图贴说声明理由,恭呈鉴核”。这个报告的意思是:地方上都认为大西门也是城门,大西门里就是城里,所以大西门里应该划归城区。

东北沦陷后的1933年,伪满洲国的“国都建设局”开始在大西门一带修建吉林大路的西段,因为大西门在这条路的中心,所以开工以后就拆掉了。19359月,在施工中于大西门旧址发掘出来一门大炮,是同治九年(1870年)铸造的,炮身长1.68,口径为9厘米,这无疑是守备大西门的火器。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大西门没有了,但它曾经是长春地方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长春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演变,曾经是有过密切关系的。

 

 

(节选自《长春史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