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浪屿滨海地带的变迁

 馱夫 2014-02-13

鼓浪屿滨海地带的变迁

 

陈 全 忠

 

 

  鼓浪屿滨海地带范围,其东南端自大德记沿田尾、港仔后,通过鼓声洞隧道而至五个牌。其西北部北起燕尾山,自右向左沿内厝澳康泰垵至旧庵河。上述地域的变迁,沧海桑田。兹就所知和调查所得,整理记述成文。

 

一、大德记滨海地带的变迁

 

  大德记滨海地带,是指左起昔时的慈勤女学,沿漳州路而上至英国领事馆官邸而言。

 

  (一)英商德记洋行经理住宅楼,位于慈勤女学越过马路的山坡地(今皓月园内之西隅),始建年代未详。该楼为德记洋行“大写”(相当于经理的称呼)的公馆,故人们称其地为“大德记”。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该楼地下室,还作为被洋人拐骗的“猪仔”关押处。该楼房早已倒塌,仅留下地名“大德记”。

 

  (二)慈勤女子学校,座落于岛上东南端。面临鹭江,编为今漳州路 14 号。该校1921 年设于四丛榕(今鼓新路 62 号内),是岛上富侨黄奕住为纪念其母而创办的,并以其母之名而命名。20 世纪 30

年代初,该校迁址此处。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未几作为同文中学(含附小)校舍。太平洋战争后停课,校舍长期闲置。

 

  (三)厦门解放后,厦门市委利用慈勤空置校舍设立中共厦门市党校。党校迁至厦门后,校舍改为厦门市经济贸易干部学校,兼作中共厦门市贸易发展委员会党校、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培训中心、厦门外派劳务培训中心等,经过改建与扩建,目前总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已初具规模。

 

  (四)英商汇丰银行经理寓所位于漳州路 18 号,始建年代不详,为面宽四开间、进深三开间的三层红砖结构。其右旁还有一个园地。该楼房的底层为原汇丰银行职员家属居住。改革开放后,市房管局征用该园地建起一幢四个店面的三层楼房,市经贸干校征用该园地右旁土地建设一座宽五开间、进深三开间的二层半楼房作为餐厅。

 

  (五)改革开放后,在漳州路过道临海处新建了一系列楼房。1、建于漳州路 1 号之一的有两幢:一幢是部队新建的三层半楼房,另一幢是福建省工商银行接管贷款户的三层楼房(土地使用权为部队)。2、大德记餐厅为二层楼房,总建筑面积 380 平方米,以及大德记浴场的三间冲洗室,均为厦门市旅游局所建,编为漳州路 3 号之一,租给个人承包经营;3、厦门电业局大德记开关站楼房,未编门牌;4、漳州路门牌 7 号楼房、铁门紧闭、无从了解业主为谁;5、厦门市自来公司休养所,现编为漳州路 24 号(系利用对面自来水蓄水池楼房的门牌号)。

 

  (六)英国领事馆官邸位于大德记右边小山上,现编漳州路 5 号。该官邸建于 1844 11 月间,系英国驻厦第二任领事阿礼国所建,总占地面积 4600 多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 980 多方米。为单层西欧式建筑,供历任英国领事住宿,系岛上最早西洋建筑之一。20 世纪60 年代初曾维修,作为招待所;“文革”中遭受破坏,长期空置,成为危楼。

 

  (七)金泉钱币博物馆,20 世纪90 年代后,国务院外交部派员修葺英国领事官邸,使之再现昔时风貌。于 2001 年初将它租给金泉钱币博物馆(租期签定 30 年)。该博物馆展出上自原始社会,下至 1949 年的钱币 5200 多种。

 

 

二、田尾滨海地段的变迁

 

  尾滨海地带的范围,包括昔时海关税务司(含副税务司)公馆、毓德女子学校、太古写字楼、观海园、大北电报公司、园窗楼与今鼓浪屿干部疗养院等单位的房产与土地。

 

  (一)海关副税务司公馆位于今漳州路 9 号及 11 号。系 1865 年购自英商,于1923年至翌年改建为西式 2 层红砖结构,大小 7 间,为历任副税务司公馆。11 号楼为大帮办楼,1870 年购买,1923 年至翌年改建为西式 2 层红砖结构,大小 6 间,为历任分管查缉的副税务司公馆。副税务司公馆界址东至英国领事馆官邸,西至毓德女学,南至日本会馆,东至漳州路,总占地 12.475 亩。

 

  解放后,公馆一度作为海关职工宿舍。1958 年,借给福建省干部休养所使用。海关保留房地产权。1984 年,转由观海园度假村使用。现该公馆已封闭停止使用。

 

  (二)毓德女学的前身是美国归正教会于 1845 年设于厦门寮仔后的一个小学女学堂,1880 年始迁鼓浪屿,校长为打马利·马利亚。人称她为二姑娘。该学堂当时称田尾女学堂,经由小学发展到中学,但中、小学校舍隔开,分别编为漳州路 13 号、15 号。1925 年,设在东山仔顶的寻源中学迁漳州,校舍归毓德女中使用。其址今为音乐中学。1942 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校停办。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毓德女小复办、并在临田尾东路之处新建两幢二层红砖教学楼。1952 年,毓德校舍归厦门师范使用,1960 年,厦师迁往他处,该校舍转由省干休所使用;1984 年又转由观海园度假村使用迄今。

 

 

  (三)英商太古洋行经理住宅楼原在田尾东路左边临海处。始建年代未详。解放后,该楼长期空置失修,于 1959 年被强台风毁坏。

 

  (四)万国俱乐部原建于福建路黄秀烺的楼址,业主为一外国人,因觉地点不理想,乃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将该产业卖给黄秀烺,再到田尾东路左边临近海滨山坡地,建筑一座多功能的俱乐部,内设舞厅、酒店、台球室、外文书籍阅览室与交际厅,还有露天板球场、网球场等设施,专供外国领事馆人员及洋行老板与高级职员休闲、娱乐,故称“群乐楼”,鼓浪屿人则称其为“万国俱乐部”,亦称“大球间”。该楼房于 1964 年改作省干休所,1984 年归观海园度假村使用至今。

 

   (五)法国领事馆始建于 1886 年,其址在田尾东路右边临海处。20 世纪 20 年代移到法籍华人黄仲训建于田尾地段的楼房。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后,即被日军封闭,抗战胜利后复办。解放后空置。日渐破毁而拆除。

 

  (六)黄仲训及其在田尾地段开发的房地产业。黄仲训,祖籍南安县,后其祖辈移居厦门文灶社,称“文灶黄”。他年青时随父赴安南(今越南)开发房地产业致富,1918年回厦门建“黄荣远堂”,经营房地产业。曾在田尾地段建造 8 幢西洋式二层楼房,因他系法国籍民,故将靠海的一幢楼房献给法国驻厦领事馆,一幢给亲属居住,其余出租。20世纪 30 年代末,黄仲训重返安南,二次世界大战时死于异乡。他在田尾地段遗留的产业,于 1952 年由厦门师范学校使用,1960 年由省干休所使用,1998 年由厦门鼓浪屿干部疗养院改建使用。

 

  (七)观海别墅位于田尾地段西隅的海礁上,始建于 1918 年,原系丹麦大北电报公司经理的寓所。1926 年,黄奕住买下这幢房产,稍为修葺,并在楼前增建一小花圃、迷宫及观海台,取名“观海别墅”,作为休养观海听涛之所。别墅为法国式单层平房,设有地下隔潮层,造型美观,立足观海台上,缭望大海无垠,天水一色,而远处的大担、二担、三担、青屿、浯屿诸小岛一字横列,江山如画,令人心旷神冶。别墅过马路对面原有一幢二层小楼,曾作法国领事馆,于 1930 年倒塌,后曾重建,卖给黄奕住。黄氏将观海园作为其聚亲会友观海娱乐的休闲场所,并安置其妾住于小楼。解放后,观海别墅与小楼先后由省干休所、观海园度假村使用。近年落实华侨房屋政策后,别墅与小楼归还业主的代理人黄长溪进行维修,恢复昔日风貌。

 

  (八)大北电报公司电报房位于观海园之右边,始建于 1869 年。为一欧式单层造型。该公司擅自敷设厦沪、厦港的海底电缆计长 1574 公里,并将电缆于 1874 4 月间引入电报房,开始非法经营收发电报。迨清光绪九年(1883 年),始与我国电政部门签定借用厦门电报局水陆联络线 20 年的经营权,后又延长至 1930 年底。借用期满后,我国电信局职工即截断其借用的联络线,后又撤销电报房收发处的营业权,只准其转接来自上海、香港的电报。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封闭该电报房,该房即长期空置。1998 年,经国务院外交部派员维修后,现租给海上花园。

 

  (九)日本小学(即厦门日本国民学校鼓浪屿分校)创办于 1931 年,校址设在田尾西路的日本会馆内。1934 年始在该地建成一幢三层新校舍,专收旅厦日侨子弟,教员全是日本人,教材、教学也纯用日文、日语。1937 年秋停办。1938 年秋复办,1945 年抗战胜利、日本投降,该校宣告结束。校舍于 1952 年由厦门师范使用。1964 年转由省干部休养所使用。

 

  (十)厦门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厦师)于 1950 年秋创办在原怀仁小学(后改称人民小学)、至 1952 年春搬至田尾续办。当时系利用毓德女学与日本小学的校舍上课。1960 年;厦师搬往同安。

 

  (十一)福建省干部休养所(以下简称为“省休”)成立于 1964 年,其使用范围涵盖海关副税务司、毓德女学、万国俱乐部、黄仲训在田尾的产业、观海别墅及小楼、日本小学等单位的房地产业。总占地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内有楼房 38 座,总建筑面积 20692平方米(含加层),造型各异,绿树成荫,又有海水浴场,潋滟秀丽,一派南国风光。该所在极左思潮干扰下,于 1970 年被撒销。1972 年复办后,新建食堂等两座楼房,对旧房、环境进行修葺整理,供省内体弱有病的干部疗养。1984 年组建观海园度假村时,“省休”拨出田尾东路以东的大部分楼房给度假村使用。1998 年因体制改革;改称“厦门市鼓浪屿干部疗养院”(以下简称“疗养院”)。隶属厦门市委老干部局领导,同时重新改建。至 2000 建成,楼房均为古罗马式别墅,总占地面积 1.6 万平方米,拥有星级标准房 70 多间,豪华套房和特色家居疗养房若干套,共 180 张床位。还有大、中、小会议厅及健身房、舞厅、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与阅览室组成的娱乐场所。

 

  (十二)厦门鼓浪屿观海园度假村:1984 年,厦门市旅游局顺应鼓浪屿旅游业发展的前景,与有关单位合作组成“厦门鼓浪屿观海园度假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度假村”)。度假村使用占地 6 万多平方米。均系原省干休所使用过的建筑群。在田尾东路以东的楼房、及田尾东路以西的 6 幢楼房,亦系从“省休”调整归其使用的。并于 1985 年在观海别墅之南自建长约 100 多米的码头。以方便旅客出入岛。观海别墅已于近年落实华侨房产业政策,归还业主后裔。

 

  (十三)园窗楼系海关总船主住宅楼,座落于岛上田尾地段,现编为田尾路 25 号。原有旧房一座,总占地面积 5.257 亩。始建年代未详、1888 年,海关向英国商人购得该产业,于 1903 年改建成为大小 5间的西式二层半楼房。作为缉私舰长住宅。抗战胜利后改为验估员居住。解放后,该楼仍作为海关职员宿舍。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改建为两幢四层楼房。

 

  (十四)海关税务司公馆又称吡吐庐,座落于岛上石勘顶内,今编田尾路 27 号。该庐占地面积 22.303 亩,原为英籍船长菲茨吉本于 1860 年建筑,1862 年租给海关。1865 7 月间,业主代理人斯特罗纳奇牧师将它卖给海关,海关于同年年底将该庐改建为西式2 层砖木结构,计大小 9 间。1888 4 月间,海关又向洪平等人购得该庐东侧 4.96 亩菜园地,即现编田尾路 54 号(曾编列田尾路 13 号)。1952 年,该地经海关总署批复移交厦门市人民政府用于开办厦门师范。

 

  解放后该处由部队借用。1956 年部队归还后由厦门运输公司租用,作为工人疗养所。1966 5 月间,厦门市人民委员会通知,该庐无偿拨给运输公司使用;海关保留房地产权。

 

  (十五)海上花园酒店(以下简称酒店)的前身是税务司公馆。1992 年,厦门海关向厦门运输公司收回该公馆的使用权。经海关总署与厦门海关共同投资于 1996 年进行改建,成为海关总署厦门教育培训基地,隶属于海关总署的事业单位。2001 10 月该单位注册为“鹭海宾馆”。2003 1 月间对外改称为“海上花园酒店”。该酒店占地总面积18039 平方米,有 8 大幢欧陆式建筑群,总建筑面积加层合计 13091 平方米。其中有标准套房 84 间、豪华套房 3 间,合计 87 间,163 张床位。还有富丽堂皇的大堂、五洲会议厅及风格各异的大小会议室、商务中心、中西餐厅、咖啡厅;以及各种现代化娱乐设施。

 

 

三、港后路滨海地带的变迁

 

  港后路(昔称港仔后路)滨海地带的范围涵盖菽庄花园(含钢琴博物馆)、延平公园、港后路堤岸,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和鼓声洞隧道。

 

  (一)位于岛上东南海滨的菽庄花园:为台湾富商林尔嘉 (18751951)于 1913 年创建,并先后于 1919 年、1931年及 1933 年进行修葺与扩建,始具规模。现存“四十四桥”的石刻,隐含主人建桥时值 44 岁的意思。该园由补山园与藏海园组成。补山园有: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等 5 景;藏海有: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等 5 景。其中“十二洞天”的假山洞室,还是请德国工程师设计的。该花园建设费总投资 25 万块银圆(约可购买 6 千两黄金)。花园建成后除星期日及春节对外开放,平时园主常于园内会聚亲友吟咏饮宴休闲。主人曾欲修建石桥通往其亲家黄奕住的观海别墅,事为石磡顶的海关税务司所阻未果。1951 年,林尔嘉逝世后,由于年久失修,眉寿堂与听涛楼因破毁不堪,前者拆除,后者改为平屋。1956 年,园主人眷属将该园献给国家,厦门园林管理处设计钢筋水泥仿木结构,再现昔日眉寿堂的建筑风貌,其他亦作一些修整。改革开放后,该园为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将听涛楼平屋改建为厕所,另于左旁山顶上新建听涛轩与花展馆,十二洞天规模扩大一倍,于假山之左侧、壬秋阁之后的小广场,重新矗立园主人林尔嘉的全身铜铸造像。于眉寿堂前增辟音乐广场,壬秋阁增设钢琴演奏厅,园内展示千姿百态的盆景,给游览者带来雅俗共赏的艺术享受。2000 年,

与鼓浪屿旅澳华侨、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合作,分别在“听涛轩”与“花展馆”内设立了“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举办世界古钢琴展览。四十四桥的枕留石上刻着“海阔天空”,为园内增一胜景。全园极具天然与人文景观之妙,令游客流连忘返。

 

  (二)延平公园:延平公园背靠日光岩,面临九龙江出海处,占地总面积约 6 亩多,于晃岩路凹下处有一口井,俗称“国姓井”,传说为郑成功所挖的,已立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该公园原为黄仲训的地产,1927 12 月间,由鼓浪屿华人议事会议员孙印川、林幸福、李家麒等人牵头,组成“鼓浪屿延平公园筹备会”,与黄仲训几经交涉,由洪晓春等地方人士调解黄将上述地产全部捐赠,辟为延平公园。未几,抗战发生,黄仲训出洋,调解人亦各自避难他乡,此事不了了之。该地在抗战前,常作游行集会的地点。大约 1936 年,中国银行于靠近菽庄花园的马路旁,建设一座三层红砖楼作为职工宿舍,1941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楼房被日军占领,作为关押交战国的国民之所。解放后,楼屋作为厦门宾馆五号楼使用。该楼前原有一池溏,面积约 200 多平方米,于 1956 年填没。与宾馆毗邻处还建有“碰碰车游乐场”供儿童娱乐。其右边建设一座“国姓泉餐厅”,供游客就餐。右邻还有一座“茶文化交流中心”。以上建筑物于 2003 4 月底拆除。跨越通道是菽庄花园的办公楼,楼之前为其所属的“港仔后浴场服务处”。2003 4 月整治岛上环境时,国姓泉餐厅亦迁入菽庄花园办公楼的围墙内。

 

  (三)昔时港仔后的堤岸起自菽庄花园靠马路的角头,一直至现存海滩上的碉堡(碉堡筑于堤岸上),再稍弯至现今的望海楼。楼之位置为斜坡,原有一条上坡路称为旗山路通往鼓声路口(后因建设封闭)。从菽庄花园右边至现今南京军区疗养院之左前侧的堤岸上离海 5 处,原筑有三座横列面海的二层楼房:一为岛上名人田渊登住宅;二为华侨银行行长洪朝焕住宅;三为外国人寓所。这三座楼房均遭 1959 年“8·23”强台风袭击摧毁。堤岸亦同时被冲跨,还有在今南京军区疗养院之右的英雄山麓石壁亦被风浪冲击整片塌方,石壁如刀削,蔚为奇观。而今的堤岸是台风过后重建,成为左旁凹弯而右边稍直延伸至转角头的碉堡。并从碉堡筑一堤岸通至鼓声洞口。而今所见在凹弯的堤岸上有一条状似彩带的石构柱的通道露天走廊,是 1996 年香港金带旅游公司投资兴建的。

 

  (四)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位于岛上旗仔尾山(后改称英雄山)东南麓。昔时,英商亚细亚洋行、美商美孚洋行和荷兰的渣华轮船公司等外国洋行与公司的经理均租住于岛上旗仔尾山东南麓。该房产业主为卓绵成等人。解放后,上述房地产进行房屋改造,收归厦门房地产管理局管理。并将位于旗尾山路与晃岸路的房地产拨给海军,作为海军鼓浪屿疗养院(以下简称“海疗”)院址;又将位于港后路的房地产拨给陆军,作为陆军鼓浪屿疗养院(以下简称“陆疗”)院址。海疗与陆疗均先后进行部分改建与扩建。21 世纪后,两个疗养院合并组成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

 

  (五)鼓声洞隧道:位于岛上英雄山南隅。该洞隧道未开凿前,从港仔后靠近英雄山的角头要到五个牌(美华)无路可通,须等海水退潮时绕海滩走过去。原本设计依英雄山旁建筑一座桥通行。1987

9 月,鼓浪屿人民防空办公室开凿了该隧道。隧道全长 110 。路面平坦,便于行车,大大方便了岛上南部与西部的交通运输,居民与游客均称便利。

 

 

四、五个牌滨海地带的变迁

 

  五个牌是岛上古老的地名,因在清代有五个古墓墓碑并列得名。该地段范围包括倒流岭、华侨亚热带引种园、美华学校、鼓浪别墅酒店、永顺海上娱乐公司场所、鼓浪石、宝记写字楼和王仔添石窟等。

 

  (一)倒流岭有个掌故,是因抗日战争前,常有尸体于退潮时被潮水冲至九龙江与鹭江汇合处。迨涨潮时又受潮水的推动,倒流至英雄山脚的海滩上浮现。故称为“倒流岭”。而鼓声洞口一带,亦称王仔添石窟。

 

  (二)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以下简称“引种园”)位于岛上鸡母山至美华一带。引种园的前身是 1959 年成立的“亚热带作物引种试验点”。后划归“亚热带植物引种场”管理。“文革”期间,引种场被撤销。1976 年下半年复办。1984 年,经福建省及厦门市人民政府批准,将“亚热带植物引种场”划归厦门市科委、侨委双重领导。改名“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

 

  引种园占地总面积 8.9 万平方米。园内建有科技综合楼 1600 平方米,还有一系列科研配套建设与职工生活所需的设施。该园依山傍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种植了多种棕榈科植物及珍贵稀有果树,形成绿树成荫,具有亚热带风光的独特环境,成为鼓浪屿旅游景观新景点。

 

  (三)美华学校座落于岛上西南隅的五个牌地域。为基督教全球安息日会派遗 B.L. 安理顺来鼓工作期间(含回美国募资)建置的产业。包括三幢红砖楼与一幢石砌楼。分别编为鼓声路 10 号——16 号。12 号为三层教学楼(后因台风刮倒一层),余均为二层。1909年成立美华中学男生部,并正式招生,首任校长陈金方,学生有 100 多人,大部分为闽南地区教友的子弟。学制 12 年(附小学),采用普通中学课本,加设圣经课。每周上课 5 日,星期六进行礼拜等宗教活动。该校还开设农场与牛奶场,供学生课外勤工俭学,劳动收入可抵生活费与学杂费。

 

  安息日会还于 1934 年在今鸡山路 18 号建置一座占地总面积 3000 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 195.3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三层合计)586 平方米的房屋作为女生部校舍。为纪念安理顺牧师的业绩,故称该楼为“安献楼”。美华学校经过公共租界、日占期间、国民党统治和解放初期的历次变革,最后于 1952 年停办。

 

  现今美华的校舍,除 14 号楼已被鼓浪别墅酒店征用拆除外(设于楼下的礼拜迁建于鸡山路 5 号内),其中 10 号楼与 12 号楼均空置,16 号楼于“文革”时被房改,房管所将其租给居民。现产权虽已归还教会,但住户尚未迁出,鸡山路 18 号的“安献楼”已改作基督教厦门美华老人疗养院。

 

  (四)美华浴场休闲娱乐设施:1987 年,鼓浪屿区建设局于美华临海处建两座船型的二层房屋,作为美华浴场服务处。鼓浪屿区人防办亦于鼓声洞口建一家为游客服务的商店,引种园亦于滨海处建一幢小商店,永顺海上娱乐公司于该处设置 10 几只小快艇。以上设施供游客更衣游泳及浴后冲洗、餐饮购物、泡茶休闲听涛和在海上乘快艇娱乐。

 

  (五)鼓浪别墅酒店座落于浪荡山南麓,现编鼓声路 14 号。1984 年设厦门中旅社接待站。1988 年与香港中旅社、福建中旅社三家合作,于 1989 11 月份征用日本人公墓地及美华学校 14 号楼的土地建房。酒店设计造型依山势布局,错落有序,现有 67 间客房、会议室、餐厅及其他娱乐场所。环顾四周青山环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涛声、沙滩、浴场,充满诗情画意。现有规模占地总面积约 8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含加层)约 4000 平方米。还有自建码头,每日自 8 10 分至 22 10 分,每隔 1 小时有一班电船往来厦鼓之间。

 

  (六)鼓浪石在鼓浪别墅酒店前面的海滩上。据有关文献表明,鼓浪屿昔时为一荒岛,宋末元初始有渔民在现今旧庵河畔(昔称内厝澳)搭草棚避风,初称“圆沙洲”、“圆洲仔”。其后有黄姓居民在今美华的海滩上发现一块巨礁石,中有天然洞穴,海浪冲击时发出擂鼓般的“隆隆”声,故称其石为“鼓浪石”。并改称“圆沙洲”为“鼓浪”,此为鼓浪屿得名的由来。

 

  对外开放后,鼓浪屿区有关部门于昔时巨礁石穴的海滩上树立“鼓浪石”碑记,碑记之字为著名书法家高怀所书。

 

  (七)宝记写字楼位于鼓声路 28 号。始建年代未详,是一座 L 字型的二层楼房,靠海一列有 5 个店面进深二间,总建筑面积约 400 平方米。楼上为德国宝记洋行写字仔(相当于经理)的办公楼与宿舍,故称“宝记写字楼”。楼下为一大厅式的造型,专供外国人学习唐人语(闽南话)与娱乐的场所。房屋原为英联邦马来亚的产业。后转为新加坡国家的产业。解放后楼下房屋全部房改。二层部分房屋亦房改,保留部份房屋给业主代管人居住。

 

  (八)王仔添石窟位于浪荡山西南端延伸入海的小山头石坡处。王仔添为华侨,在鼓浪屿置买不少房产,约 20 世纪初,他在现址创办石雕厂,雇工就地开采花岗石,并填海造地建房作为厂房。聘请石雕匠精工雕刻用于各种造墓的石件,产品出口南洋各地,业务颇发达。未几在今鼓声洞口亦开采一石窟,此两处后人均称之为“王仔添石窟”。他致富后在岛上福建路黄秀烺之楼房的隔马路购建一座楼房,还在三丘田码头填海造地建筑一系列房屋。他逝世后石窟停业。解放后石窟房屋房改,归市房管局租给住户。

 

 

五、燕尾山滨海的变迁

 

  燕尾山又称燕尾头,位于岛上的北部,隔江与厦门第一码头相望。因山楣有个凹入的江湾,把山分成两叉,犹如燕子的尾巴,故名“燕尾山”。山上有些石头,其中有一块名闻遐迩的风景石——僧帽石,除山之东南麓于 1898 年开发为救世医院的房地产外,其余大部分山坡地带为冢仔埔。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发了下列的变迁:

 

  (一)厦门海关曾于燕尾山顶平坡处设置一尊大炮,每星期六午间 12 点正鸣炮一响,藉以通知市民对准时间。与此同时,设于鼓浪屿鹿耳礁的天主教堂,亦敲钟十二声。其钟是该教堂的主教从意大利罗马买来的。据说该钟的音响极好,可传遍鼓浪屿全岛。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大炮停止鸣放,亦不知去向。

 

  (二)燕尾山西北部靠近屠宰场的下坡处,矗立着一块天然巨石,状似和尚帽、维妙维肖,故称僧帽石,又称纱帽石。每年夏季炎热时节,岛上有些居民带草席至僧帽石下避暑休闲。1944 年初日本占领期间,有天夜晚,同盟国(美国)飞机空袭时,僧帽石被炸弹炸毁一角,而被炸的石块,飞向空中坠落美国领事馆附近,并击毁了该领事馆南面的红砖围墙。一时传为笑料。1955 年因建设海堤需要,僧帽石被开凿,不复存在。燕尾山的自然景观“僧帽石”遂告消失。

 

  (三)燕尾山原为墓地冢仔埔。1935 年工部局为加强对屠宰业的管理,始于燕尾山西北麓濒海处建造屠宰场,还设有专用的“猪垄”码头。并通告全岛屠宰猪、牛、羊,均集中于该处,离开该处屠宰即属违法,一经查觉,严加惩罚。同时还从今厦门邮电招待所东隅,开辟一条道路通往屠宰场。有趣的是由于被屠宰的猪大部分是从兴化(今莆田)买来的,故称该条路为兴化路,屠宰场编为兴化路 1 号,成为岛上仅有一个门牌号的一条路。1956 年后,由于鼓浪屿屠宰业集中到厦门屠宰场,燕尾头屠宰场长期空置,年久失修。

 

  (四)1949 年五六月,国民党军刘汝明部败退厦门,其驻鼓浪屿的部队在沿海构筑了一系列的钢筋水泥雕堡,尤其是燕尾山突出的地带,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故亦于该海滨构筑一系列雕堡,重兵驻防,企图以此顽抗解放军进攻。1949 10 15 日解放厦门战役打响之后,解放军虽在攻占鼓岛时受挫,但于 17 日晨的进攻中,解放军第 31 93 273 团二营向鼓浪屿再次发动进攻,4 连在鼓浪屿北端登陆成功,抢占燕尾山,敌人纷纷登舰逃往金门,4 连穷追不舍,向登舰逃窜的敌人猛列攻击,俘虏了逃走不及的国民党军官兵 1400 余人,最后于上午11 时解放鼓浪屿。

 

  (五)厦门解放后,国民党军飞机常来骚扰。1954 年,驻防厦门的解放军高射炮团,为更有效的歼击敌机,选定了在鼓浪屿燕尾山的制高点,建造了四座高射炮掩体与一间简易营房。此一对空射击设施,在射击敌机的战斗中发挥较大的作用。该炮团虽已撤离燕尾山数十年,但其建造的建筑物,至今仍保留完好,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场所。

 

  (六)鼓岛开发后,燕尾山即成为“冢仔埔”。历代以来墓葬有增无减。每逢清明时节,从国内外赶来扫墓者络绎不绝。1997 年,厦门市殡葬管理所通告迁移旧市区各山地墓葬,燕尾山的“冢仔埔”从此消失。

 

 

六、内厝澳滨海地带的变迁

 

  内厝澳滨海地带的界定,是指在岛上的西北隅右起燕尾山麓,沿海滨堤岸向左绕行至大石尾山(后改称兆和山)东麓的海滨而言。

 

 

  (一)九十九间大院宅位于鼓浪屿笔架山西麓的内厝澳濒海处。该大院宅为岛上富商黄高升所建。黄高升(l8231902年),中年时在台湾淡水经营茶园,经过较长时间的持续发展,成为鼓浪屿的大富翁。于 1891 年斥资在上述地点建筑一座砖木结构的四落两边各有两落护厝的大院宅。尤其是西边的后列护厝与第四落厝后的一横列护厝均为二层楼房。又在第四落楼房的东南角头与宅院前西北角头,各筑一枪楼,以供守望防盗匪。宅院四周筑有围墙,宅院的大门内为石路,两边为花圃。花圃两边各有一列平屋,为勤杂人员住所。第一落房屋门额嵌砌着“资政第”的石匾,表明高升的上辈当过文官。第一落房屋之后为

大石埕,两旁各有一株龙眼树。进入第二落房屋的大厅可排四张桌举行宴会。厅后正中的壁上悬挂着“仰桂堂”的匾额,为业主祠堂的堂号。整座宅院每一落大厝的纵深,随地形而筑,逐落高升,错落有序,背山面海,蔚为壮观。成为鼓浪屿历史上最早、占地面积最大(1.44 万多平方米)、开间最多的古式建筑物。号称“九十九间”的大院宅。堪称当时最宏伟的建筑景观。高升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逝世,享年 80 岁。

 

  1938 5 月间,日本军攻占厦门,大批市民逃至鼓岛避难,“九十九间”业主腾出部分房间,作为临时避难所。1944 年间,该大院宅被同盟国飞机误炸破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业主的海外侨汇断绝,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拆下房屋的木料出售,以度难关。“九十九间”因此仅存残墙断壁。解放后,国家征用该宅院土地,建为厦门造船厂鼓浪屿工地和厦门第三塑料厂。“九十九间”虽从此消失,但其名气犹存,厦鼓老一辈居民对它都怀存深刻的印象。

 

  (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由陈天恩倡议,并得黄廷元、廖中和、章永顺支持,组成淘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化公司),设厂部于鼓浪屿内厝澳毗邻燕尾山西麓的海滨,专门生产酱油、酱料等食品,起初资本为 1.5 万银元,后增至 7.5 万银元。淘化公司还购买十几头荷兰奶牛,同时供应鲜牛奶。初办时产品均为散装瓶装。1913 年,高薪聘请美国罐头制作技师罗克,并购买了全套自动化制罐机器,自办进口白铁皮,制罐车间设于燕尾山西麓濒海处。酱油车间设于厂部濒海处,此外,还扩大地盘,将位于厂部左旁跨海的小山头铲平填海造地,建为酿造酱油、酱料,腌制各种瓜菜的场地。又在现编内厝澳421号处开设“淘化公司酱料门市部”,以便利内厝澳附近居民购买。而与门市部毗邻的一大片土地,亦为该公司作为生产酱料与奶牛场的用地。该厂所生产之菜类、瓜类、豆类、肉类罐头,远销南洋及欧美各国。为避免与同业大同公司竞争,淘化公司董事长黄廷元与大同公司董事长黄世金,经过友好协商,组成淘化大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为86.25 万银元,推黄廷元为董事长,郑炳伦为总经理,合并后公司盈利甚丰。1929 年至 1933 年,该公司又先后在九龙、香港,增设工厂与设立发行所,其营业范围扩展至南洋群岛与欧美一些地方。

 

  1938 5 13 日,日军攻占厦门,数万难民涌至鼓浪屿避难,有不少难民生活无着,鼓浪屿各界组织难民救济会,该公司煮粥与配菜料施账数月,救人无数,为鼓浪屿的慈善事业作了贡献。因受战争影响,1938 5 月间,该公司总部迁往香港。最初设在鼓浪屿的淘大厂维持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歇业。

 

  (三)梅园大楼院座落于笔架山西麓濒海处、“九十九间”之右边。该楼院为安溪人林宏德所建。他早年经营林金泰茶行,茶品远销马来亚,赢利甚多,于民国三年(1914年)斥资在上述地址购买地皮面积计 5799 平方米,建了一座占地面积 700 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总建筑面积约 2100 多平方米。楼院设计为砖木结构,略呈长方形。其建筑规模在当时仅次于“九十九间”与八卦楼。1956 年,全市进行房改时,该楼房除第三层留一部分给林宏德的后裔林文穆居住外,其余进行房改,成为厦门造船厂职工宿舍。梅园始建迄今历经90 载沧桑,由于年久失修已有部分破毁。

 

  (四)厦门造船厂鼓浪屿工场的始建应从福州军区水兵师第二造船厂谈起。1949 年冬,解放军为解放金门修造船只,在鼓浪屿内厝澳避风岛附近成立“福州军区水兵师第二造船厂”。厂部设于燕尾山西麓(原淘化大同制罐车间),主要是为军民修造木壳船。1958年该造船厂与海军 103 造船厂、厦门港务局、厦门航管局及高集海堤造船厂合并为厦门造船厂鼓浪屿分厂,厂部设于原淘化酱油厂厂部。下设船体车间与动力车间,前者设于原淘化酱油厂制罐车间。后者设于原“九十九间”遗址。最多时职工有 500 多人。后来因体制改革,只剩下船体车间,称为厦门造船厂鼓浪屿工场,直到 1997 年搬迁到海沧排头新建

的工厂。

 

  (五)1954 年,国营厦门玻璃厂利用鼓浪屿原兆和酱油厂厂房加以扩建。1975 年,该厂将大石尾山衔接义美石厂(今康泰路 17 号)处的一大段山脊的土石方开凿至地平面,利用开凿石方在该处建造一幢二层办公楼。并利用开凿碎石及土方填海造地建筑一幢办公大楼,又在该楼后面建一幢招待所。1996 年该厂迁出岛外后,该楼房一度空置,至 2003年初,始拨作鼓区市政环卫管理处使用。

 

  (六)从“九十九间”通往今康泰小区的右旁是濒临海滩的堤岸。淘化厂铲平近邻小山头填海造地。解放后,区政府于该处设立垃圾场,利用全区的垃圾与建筑土头填海扩地。2001 年建筑环岛路时,改造内厝澳旧避风坞为新避风坞,并将其余海滩地填为陆地。

 

 

七、康泰垵滨海地带的变迁

 

  康泰垵滨海地带指自大石尾山的西麓沿左边的海岸,至今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养殖场。因这一带的海滩昔时盛产蚣 ,故名蚣 垵,后据闽南语谐音,读作康泰垵。

 

  (一)大石尾山位于岛上的北部,它自义美石厂高地延伸至现今的环岛路的海岸,形成一座状似小半岛的山头,昔时在山头濒海处建筑一座祀奉关羽的小庙,还建有饷馆及一列缉查走私的小屋(均已废)。鼓浪屿中华电气公司设在电灯巷,后因黄家渡发生大火灾,该发电厂乃移至大石尾山西北麓重建一座安装 6 台发电机组的车间、一座工程师楼。后来该电气公司与厦门电厂合并,并从厦门向鼓岛供电。电厂房屋被玻璃厂用作化验室。玻璃厂迁出后,鼓区市政环卫管理处于 2000 年,在其原址建一座绿化办公室及公厕。1997 年,在原玻璃厂铸造车,建造垃圾码头。

 

  (二)1927 年由黄钦书、陈荣芳等倡议集资 30 万元创办了兆和酱油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厂址设于大石尾山的西麓,因其地山坡多是石质,缺少平地建厂房,故用 34 年时间开采山坡的石头填筑海滩,整理出一大片土地用于建造厂房。厂之大门是设在义美石厂对面的山脊上,再筑一条下坡路通往厂区,并建造了 20 多间厂房,还筑有码头。1940 6 月间,设在兆和厂里的抗日地下组织机构,被汉汗洪文忠告发,日本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此案不但惨死了 30 多人,兆和厂亦因此破产。

 

  (三)义美石雕厂座落于现今康泰路 17 号,该厂系惠安人王 九于 1933 年买地兴建的产业。并于其产业内创办石雕厂。1958 年,该厂参与公私合营。其楼房迄今犹在。

 

  (四)1921 年,印尼华侨陈森炎集资 14 万元,在康泰垵创办“南洲有限公司花砖厂”,经营 20 多年,至 1948 年停业。

 

  (五)1930 年海澄(今龙海)白水营人黄天景(18811961)从印尼回鼓后,租用康泰垵黄氏祠堂的土地,创办康泰酱油厂,并在龙头市场口开设门市部,产品畅销,与淘化、兆和并称为鼓浪屿三大酱油厂。1954 年歇业。

 

  (六)玻璃厂利用设在大石尾山西麓的兆和酱油厂旧址,填海扩建至现今的环鼓路。总占地面积 7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4 万平方米,主要生产供应酒厂、罐头厂、鱼肝油厂、酱油厂的酒瓶、药瓶等,全盛时期职工有 1580 多人。后于 1996 年因污染拆除。

 

  (七)1957 年,从厦门玻璃厂调 300 多人分设玻璃纤维厂,在南洲花砖厂旧址建玻璃车间,1963 6 月间脱离玻璃厂成立厦门灯泡厂,后来职工增至 1200 多人,并先后征用了康泰酱油厂及附近菜农的土地,又填海造地扩展到现今的汇景园围墙脚与环岛路。该厂生产各类灯泡,产品远销国内外。1996 年迁出岛外。

 

  (八)鼓浪屿高频厂始建于 1958 年,原设在福音堂与日光岩寺。1978 年在康泰垵征用土地建设厂房,生产无线电零件。于 1995 年迁出岛外。

 

  (九)1998 年,厦门高信汇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斌等人,合资购买了高频厂迁出后的地块,在康泰路之左建 6 4 层公寓式楼房;在该路之右建 6 4 层别墅式楼房。总占地面积 9537.71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3657 平方米

 

  (十)1997 年,厦门永顺观光车有限公司投资在康泰路 111 号之 1 的左边建设职工宿舍及停车场。该处总占地面积 112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三层半合计)400 平方米

 

  (十一)2002 年,鼓区建设部门在造船厂、塑料厂、玻璃厂和灯泡厂迁出的空地,经过平整用于种树栽花植草的面积计 7.6 万多平方米,以绿化上述地带。加上环鼓路经该处海滨周边的绿化面积 6 万多平方米。合计绿化面积 13.6 万多平方米。

 

  ( 十二)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的前身是鹭潮美术学校。1952 年创办于八卦楼。1958年在康泰垵征用土地,建设教学楼及师生宿舍等,校门设于鸡山路。1960 年改称厦门工艺美术学校。1963 年改称福建工艺美术学校。1993 年改称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40 多年来,陆续扩建的主要建筑物有:教学综合楼,教学主、副楼、礼堂、教育中心、餐厅、师生宿舍楼等。现有规模,东至鸡山路,西至康泰路 151 号的校门,南至华能宾馆,北邻汇景园,总占地面积 54.5 亩。总建筑面积 27876 平方米

 

  (十三)1957 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利用福建硝皮厂空置厂房,并将厂房后面距离海上约 50 的小山头(俗称“枪城”的建筑物)改建为水塔,并填地连接机房。同时于楼房北隅筑一大湾堤岸。堤内为养殖水产池塘。始具现有规模。

 

 

八、旧庵河畔及祖公河湾的变迁

 

  旧庵河畔及祖公河湾的界定,是指自旧庵河流向祖公河入海海湾的附近地域而言,包括旧庵河畔自然村、渔民新村、华能宾馆、西苑苗圃、大窠内等。

 

  (一)据有关文献表明,鼓浪屿旧庵河两畔的村落,是鼓浪屿最早的自然村。即黄姓首先入鼓开发的聚居地。黄姓族人后来分衍到康泰垵、鸡山路和内厝澳一带发展。至于旧庵河的来历,是因旧庵河西畔于明天启元年之前建一种德宫,迨清小刀会波及鼓浪屿时被烧毁。黄姓居民即于内厝澳建新宫,亦名种德宫。从此,称旧种德宫之地为旧庵河。

 

  旧庵河西有一面包石,其上原有一石,风吹时石会摇动,故称“风动石”。1917 年,美国水兵的顽皮者用大铁绳捆住风动石,并将其拖落以博一笑。从此鼓浪屿减少了一天然的自然景观。这对现今鼓浪屿发展为旅游区来说,实令人感觉极大的婉惜。

 

  该处 1930 年有 20 多家住户,从事饲牛养猪及家禽,开设豆腐作坊,浸发豆芽菜等作业。这可从该地老住户周天来家门的联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来加以印证,联句中的“一水”是指旧庵河的细水长流,“两山”是指鸡母山与浪荡山排列的形势。

 

  1958 年,厦门工艺美术学校征用旧庵河东畔土地建校舍。1966 年之后,旧庵宫又被鼓浪屿电器社改作工场。1993 年,鼓浪屿房管所在附近建一幢五层红砖楼,并将使用权卖给住户。1998 年,鼓浪屿公安分局内厝派出所在靠近鸡山路的墓地上建设 1 4 层办公楼房,2 幢各 6 层的职工宿舍楼。该地段旧房现今仍住约 20 户居民。

 

  (二)在旧庵河中段的西畔,原为种植空心菜、芋头、高丽菜等作物的良田。1985年,鼓浪屿渔业公司为解决渔民建房用地,征用旧庵河中段及西畔的田地,占地总面积约8000 多平方米。经填没河流及平整土地后,兴建了 11 4 层的楼房,总建筑面积约9000多平方米。卖给 150 多户渔民居住,称为“渔民新村”。

 

  (三)l995 年,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投资在祖公河附近兴建一座三星级庭院式具为多功能的培训中心,简称为“华能宾馆”。该馆征用并填没祖公河及附近土地,占地总面积约 15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约 1200 多平方米(含加层)。该培训中心拥有豪华套房2 间、单人房 3 间、标准房 38 间、3 人房 6 间、双人套房 5 间、共 115 个床位。还有餐厅、舞厅、健身房、棋牌室等设施。

 

  (四)1985 年,厦门市人民政府批准鼓浪屿设临时苗圃用地 1.7 万多平方米,其四至界限:东邻渔民新村、南至浪荡山麓、北至西苑路、西至环岛路。苗圃内培植四季花卉,用于配合市政绿化,点缀景观,及布置会场,美化环境。

 

  (五)大窠内的位置南起浪荡山延伸至滨海的小山头(王仔添石窟背后)、北至上述的枪城、东靠浪荡山、西临海滩。在这凹入的海湾是一个避风修葺船的船坞。昔时通往美华要绕王仔添石窟才有路,或从王仔添石窟后的小山头中间之低凹处走小路。后来经市政历次建设开凿降低小山路的高坡度。始成为现今的环岛路。

 

  大约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佛教单位于浪荡山半山腰建一座火化场,早已废用。1984 年,原在大德记海滩的鼓浪屿渔业造船厂,迁建于王仔添背后小山滨海处,总占地面积约 3000 多平方米。厂房建筑占地面积约 300 平方米,二层合计建筑面积约 600多平方米。1996 年扩大占地面积至 9000 多平方米(含造船厂及开山填海面积),并投资近 1 千万元建造“海洋乐园”。该园的建筑占地 2200 多平方米。因资金尚未到位,暂停工待建。

 

 

注:

  本文写作过程中,先后采访周天来、梁永泰、李亚海、高怀、伊胜华、吴永才、陈联富、刘东光、陈青城、洪秋慧、陈玉队、洪声文、刘世宗、张惠群、张金锁、吴基利、张宾、陈水木、黄凯亿、林文穆、白永盛、汪温州、张大目、陈耀川、黄阿培、王维帮、张胜安、许一心、卢民洪、阮万岩、曹金兰、王震宇、刘焕生等鼓浪屿老居民,谨对上述各位表示谢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