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

 学习快乐 2014-02-13

铜鼓县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

 (讨论稿)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全面落实《纲要》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根据《江西省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铜鼓县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提高,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性发展,根据本学校实际和利用当地教育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与必修课 选修课互为补充的校本课程。

   二、 目标和原则

   (一)开发原则:

   1、全面发展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要求,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从他们的健康发展出发,突出德育为首。

   2、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发展其收集、筛选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生活、劳动技能。

   3、互补性原则。校本课程应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伸,必须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

   4、以校为本原则。校本课程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本校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本校教师的专业结构和专业水平以及本校学生的学业基础和兴趣特长。

    (二)开发目标

   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和需要评估,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的审议,拟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尊重个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弘扬特色教育,提高办学品味。

   具体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发展目标: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上确保一致的前提下,激励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选择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主动学习,培养人文素养,激发科学精神,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2、教师发展目标: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发挥教师教育才智和个性特长,培养出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学者型老师。

   3、学校发展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发具有时代特征、我校特色、我校特点的校本课程,鼓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研发,开发出一套能促进社区、学校、教师、学生等协调发展的校本教材,总结提炼出校本教材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改进机制,从而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结构与门类

   依据我校“全面发展、特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我们拟定的校本课程有以下几大模块:

   1、德育人文类:红色教育,客家文化,县史、校史等。

   2、学科拓展类:建筑应用数学,身边的生物学,专业技能竞赛等。

   3、技术技能类:当地企业、行业技术,科技小发明制作,信息技术运用等。

   4、实践活动类:体育竞技、文艺表演、书画对联、社会实践等。

   5、思维方式类: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思维训练等。

   四、开设与管理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组织机构。经学校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和校本课程研究开发领导小组。

  1. 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

主任:张保善

副主任:黄合龙

成员:叶松源 高珊 帅水平

教师代表:各科室负责人、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社区代表、学生家长

   2、校本课程研究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帅水平

      副组长:张国强 王蔚

      成员:教务、科教副主任  教研组长  年级组长

   (二)开发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经过学生需求评估和资源分析,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自主开发。开发程序:

    1.定题:明确开发的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要考虑以下因素:(1)学生的内在需要;(2)相应的资料信息。开设的课程要根植于社区和学校现有的课题资源中。

     2.申报: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必经提交《课程申报书》,并编写《课程纲要》,交给学校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 初审。“课程纲要”包括以下内容:课程题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安排、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

     3.审定:教师提交的《申报书》及《课程纲要》由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经初审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上课。同时申报教师为该课程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要根据“课程纲要”编写详细的课程讲义或课程实施方案,对整个课程的教学实施做科学的安排。一门校本课程 一般可设计一个(或几个)模块,一个模块设计18学时,学生学完 一个模块记1学分。

     4.开题:即在该校本课程开设前,首先进行开题。学校每学期开学时,凡是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每人给15分钟左右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该课选学人数达20人以上方开设此校本课程。

     5、开课。开题后,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和学校实际,最后由校本课审定委员会作开课审定。凡同意开课的校本课课目,由教务处纳入课表开课;同时,按常规课计算授课教师的工作量(课时)。

   (三)考核评价

   1、常规评估

   (1)对课程开发教师的评价。一是学生选课人数多少,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情况。由学校校本课程评委会和领导小组综合以上几方面作出最终评价,分别按a、b、c、d等次在教师年终考核中记4、3、2、1 分。

   (2)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学分制。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占40%;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占30%;三是学习客观效果,教师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占30%。采用百分制,总分达80以上者,记1学分。学生高中三年至少应获校本选修课6个学分。

   2、奖惩制度

  1. 教师方面:
  • 学校每学期末对校本课程教学作出评价,对教学效果突出的任课教师提出表彰,评选出一、二、三等校本课程教学奖,分别发给奖金100、50、30元。
  • 编写的校本教材或所开设的校本课程经校审委会认定为学校精品校本课的教师,发给校本精品课开发奖,奖金200元。
  • 所编校本课程(含教材)获省级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400、300、200元;市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300、200、100元;县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200、100、50元。

   (2)学生方面:

   ①凡在国家、省级、市级各类竞赛活动与资格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的学生,经课程评审委员会认定,可获得奖励学分,并可免修相应类别的校本选修课程。

   ②学生出勤率未达到规定课程的80%者,或无故缺勤两节(含两节)以上者,不能获得该科学分。

   ③凡不能修满最低校本课学分的学生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五、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学习

   学校要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新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关文件及材料,采取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做法,不断提高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促进校本课程顺利发展。

   2、制度保证,政策配套

   在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分析课程开发内外环境的同时,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方案,成立开发机构,制定开发规章制度,对组织机构、负责分工、课程性质、课程计划、教学原则要求、学习要求、课程评价、课程调控、研究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责任制度、档案管理、课程推广、经费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列入教师业绩考核,年度评优评先、晋升职称之中。

   3、加大投入,争取支持

   对课程开发与建设中必须的设备、经费、器材、时间、场地、服务等资源,应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统一调配,提供保障,充分利用。学校应投入一定经费切实加强图书室、网络、计算机室、活动室、实训室的建设,使承担课程的教师、学习课程的学生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建立起共享的课程资源体系。同时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督导与支持。

 

 

 余日山起草

2010.4.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