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民间说“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思乡情88 2014-02-14


  男女性能力和性欲的年龄变化(粉红曲线代表男性,绿色曲线代表女性)
    

    我曾对民间的“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说法感到好奇,请教过数位男性,普遍的回答是“这个年龄的女人没有年轻时那么矜持,放下了面子。”那么,“年轻时的矜持”又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到了中年就“放下了面子”而在年轻时就不“放下面子”?既然“食色,性也”,女性的吃饭行为总不会“年轻时浅尝轻酌,中年时就狼吞虎咽”吧!

   从生物进化论、现代性医学的观点,或大多数中国人由初中、大学乃至学位考试,都熏陶灌输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观点出发,都强调人类的性行为是自然的生物本能。既然是人人都有的生物本能,那么对性的感受、生理功能表现应该都不会有太大差异,如同每个人天生都会吮吸奶嘴、会张嘴吃饭一样(会咀嚼、吞咽)。但事实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世界角落、不同宗教群体、不同家庭中的每个人、每个人的不同年龄阶段,这些人群中的性角色、性目的、性需求都大相径庭。中国也经历了文革的忽略性的时代、发展到六十年代的敢说 “我爱你”、再到今天会因为性问题咨询求医、开始谈论关注女性的性感受,也许将来朝向更开放、宽容地接受多元的性行为。而反观我们的另一生物本能--“食”的生理感受、功能表现--并未有这么大的变化。

   怎么来解释这两种的生物本能行为差异呢?

   针对“年轻时的矜持”这一现象的原因深究下去,会发现我们自以为的自然本能其实并不“自然”。在我们的身体之外,还存在一个影响力更大的“大自然”—社会文化,还存在我们从自身行为后果的感受中的反馈学习。这些影响同样跟人的生理变化一样,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在生命早期的学习、反馈,这整个过程我们未必都能清晰地意识到,或者很少去思考过。根据这一性学习过程,女性年轻时的性“矜持”和中年的“如狼似虎”很可能是学习来的。

  可是,既然是性是学习来的,那为什么女性,也包括男性,在婴幼儿时期、童年期,就没有学习到性行为、表现出像成年一样的性行为,而在进入青春期后才表现出来呢?难道青春期之后的孩子才学会而之前的孩子学不会?!别忘了,我们的父母、或身为父母的我们,大多数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才给予一些有意识的性教育,并且性教育是出于防止怀孕、生殖器清洁卫生的目的,而不包括此外的其他性知识。而在此之前,在多数家长看来,性对于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

    的确,我们大多数人开始意识到性的存在或做出性行为,大多从青春期开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以此之前,性生理反应就不存在。有一点我们可能忽略了,我们对性发育成熟的判断是按以生育为目的的功能来判断的,女性进入青春期开始排卵、月经初潮,男性进入青春期开始有遗精、勃起反应。这些是能带来生育后果的性功能表现,但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性生理功能—性的生理解剖学反应,诸如性快感所伴随的心跳呼吸加快、生殖器充血肿胀、节律性收缩。研究表明,这些性生理反应早在婴儿期就开始出现,为人父母的可能有不少人看到过儿童期孩子的类似自慰的行为,有的父母采取转移注意力、置之不理,或禁止孩子触摸自己的生殖器,民主一点的家长会询问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孩子常常回答说“这样感觉很舒服”。

   如此看来,其实每个人从小都进行着性的学习,青年女性的“矜持”也许来源于家庭、社会的性角色、性目的、性别刻板效应,而中年女性的“如狼似虎”是由于婚后的性生活的“操练、学习”和社会文化的宽容,或者生育任务完成后的放松。假如女性生活在不同的性文化社会中,女性说不定在青年时、甚至更早时就“如狼似虎”了。

   这一解释对我们性生活的意义何在呢?如果女性不过份受到性压抑文化影响、并开放地接受性的学习,也许与男性生理年龄阶段的性欲旺盛期就珠联璧合、阴阳平衡了,能与配偶在更多的生命时光彼此共享性爱快乐,减少了由于性欲、性功能表现的差距而导致中年期配偶离婚的可能性。这也将带来女性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女性的确需要性的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