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心伟:2014春节云南游——洱海边上的双廊 2 这天午饭到“挖色”,洱海边上的一个村子,儿子网上搜的地方,吃鱼!!离双廊12公里。 海边!!没说得!
再看日落
它因杨丽萍而出名,这里的建筑又因玉几岛的村长带头而出名。 这天晚上我们到村长八旬在另一处开的餐馆吃晚饭,本来要坐船去,风浪太大。我们在儿子的朋友两个美女加一个帅小伙穿过小镇走过去。尽管他们已经去过,在这没规律的小街中还是迷了路。
我们坐在八旬的餐馆中,装修很漂亮。不时有美女美男们走过。儿子的朋友指着闪过去的长发飘飘的少女背影说:这是小彩旗,那时我不知道小彩旗是谁。 他们介绍这个玉几岛村长的背景和故事,我看了他的这几个建筑作品,立即佩服的五体投地。出自一个农民的手啊!我们和他合了张影。 这两天下午,我看见一个长发,穿着奇特但另类的男子在“双墅“中走过,也有一个漂亮女子和其他人在楼下公共厅中聊天,我请她们吃开心果,不知道他合她就是村长和夫人。 饭间,我才知道:杨丽萍的小妹嫁给了这个村长赵八旬,那个在舞台上旋转了4个多小时的女孩小彩旗就是他们的女儿。她在2岁多时就跟着杨丽萍。
看他有50岁光景,牙齿却掉了许多。问年龄,才是1971年生。朋友说他和一个台湾女孩结婚,很漂亮。我说:那你该结束你的流浪生活了。他说是的。他给我们朗诵了一首他自己做的诗: “……这是一位70年代出生的男人,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夜里,躺在床上,流着眼泪,去寻找他那些早已沉睡的回忆,在思考有关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湛乱处地?。” 很感动人的诗!他们几个年轻人都是70年代出身的。我们当然也是熟悉那个年代。 第二天我和儿子出门,遇见他村口的地摊,儿子买了几张碟子,说很好听。后来儿子说,村长收留了他。(这位诗人讲他不住村长家,住在一个月900元的客栈里)
村长八旬进来聊天。我看着他的打扮,会想到他是个艺术家。他介绍自己才初中毕业文化,没进过专业学校,这些建筑都是他想象出来的,晚上睡觉,一个设想出来就会坐立不安,立即和施工人讲。许多没图纸。他先想像做结构,把架子搭起来,才一点点加入他想象的元素。我想他可能还是受到周边艺术人的影响,包括他学画的夫人和画家朋友赵青。 他是这玉几岛上的村长,可以说是他带领着这岛上甚至影响到圈双廊镇上的发展,发财。这两年连地方政府都感到惊讶:这里发展快到不认得了。 我的第一个问题当然就是关心小镇的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问题。比如说下水道的设计和能力,小小的镇一下扩展成这么多规模,人员猛多的商旅店,废物废水能不排到洱海中吗?他说,有污水处理厂,这事政府应当管,不是他一个小村做得了得。 他说已经不想当村长了,现在已经不需要他了,按着自然规律走下去了。他能做的,就是以自己的建筑作品,建筑概念,实物去影响大家的观念。这一点我们很有共同语言,我知道中国人没有独创精神,但很会攀比。你搞好的,他要搞得更高档。这个有示范作用。他说,就像他的打扮,在村里是很另类的,刚开始大家不习惯,后来大家习惯了,觉得也很好看,有人就模仿了。 我们住的“双墅”一共只有13间房,三间他们自己住,可租出的10间,但把沿洱海一侧搞成许多公共环境,使你在里面很舒服,客房内部不豪华。有人劝他搞卡拉OK店,这小镇上目前还缺,是好的商机。他坚持自己不搞。他说我不搞总有人会搞,我就是不搞。他要搞一个杨丽萍的舞蹈艺术中心。 ……可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这个地方坚持不下去的,我想再过几年,这里又会像拥挤的大理或丽江、凤凰古镇?我和村长又有相同观点:城里的人想出来,寻找荒野,寻找原始,寻找呼吸的新鲜空气,农村的人急于改善他们的贫困落后,急于盖高楼,又有什么能抵挡得住他们的被利益诱惑,或他们迈向理想的步伐呢??听船工讲,外来开发人和这里农民的交易,基本是租地18年,后面把房子交还土地拥有者本人。 我问村长,他这个村,一共500多人,而双廊镇一共一万多人。以前他们这里打渔为生,现在也没有什么人外流到达城市打工。 是呀!如仙境般的地方,也能挣钱,位什么要出去流浪呢? 我问起这村里——基本是一个家族姓赵,后来有10%姓杨的,家属内通婚的人很多,但基本上没有太多近亲结缘的后遗症。
第三天,我们继续沉浸在这湖光山色和新鲜空气和阳光中。美妙的享受! 昨晚和村长谈话,我激动之处说:我还要带朋友来,带哪些搞建筑搞室内设计得校友们来看看,来住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