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花池村:鲶鱼养殖成特色

 老刻刀 2014-02-15

四川花池村:鲶鱼养殖成特色

2007-11-29 9:29:00 来源:-  作者:-

    东坡区思蒙镇花池村是远近闻名的特色鲶鱼村,省道103线、成乐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通讯十分便利。花池村素有养鱼的传统,村民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打破淡水鱼养殖格局,立足本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沟鲶繁养殖,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0
23日上午10时,东坡区思蒙镇花池村一组鱼苗繁殖大户洪方林正在种鱼池边观察种鱼(鲶鱼)情况。57岁的洪方林主搞鱼苗繁殖,繁殖面积55亩,孵化池600平方米。今年,他以鲶鱼苗20元一万尾、斑点叉尾鮰300元一万尾、黄颡鱼100元一万尾的价格,发放2千万尾鱼苗,经经销商发往成都双流机场运往全国各地。洪方林不无骄傲地说:全村一年大概要发放1亿尾左右的鱼苗出去,我就占了五分之一,光远销这项,除去各种开销,净赚2万元。

    
他的繁殖场装备先进,变压器、锅炉、深井、增氧设施、柴油发电机一应俱全,是全市利用锅炉增温抢早繁殖鲶鱼苗的第一人,鲶鱼强化驯食配合饲料的带头人,2006年创渔业纯收入20万元以上。

    
方格鱼池里,村民正在捕捞长大的鲶鱼。一辆停在路边的水产专用运输车旁,村民们挑着活蹦乱跳的鲶鱼,过秤、记账、装车。已是下午两点,来花池村一组洪启达的鱼塘边装鱼的罐罐车依然络绎不绝。

    30
出头的洪启达是花池村专业合作社营销部成员之一。在花池村,数他的养殖规模最大、鲶鱼养得最好。他承包了村里50亩宜养田,用于鲶鱼养殖,从洪方林处购买鱼苗。艺高人胆大的洪启达大胆尝试强化转食配合饲料喂养鲶鱼,获得成功,这使他的鲶鱼饲料来源有保障、投饲方便、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由于管理有方,技术得法,他的1亩田产两季,一季产150公斤以上,一亩田一年纯收入6—7千元左右。

    
如今的洪启达,集销售、治鱼病、卖饲料一体化,年纯收入起码在50万元以上。

    
今年5月,合村并组后的花池村现有耕地面积2439亩,养鱼面积1600亩,鱼苗繁育场180余亩,水产养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全村总户数718户,养鱼农户500户,占农户总数的70%以上。鱼苗的繁育促进了渔业的发展,花池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鲶鱼村

    
为了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方便车辆来回运输购鲶,10月初由村两委提议,采取村民集资、村上垫资的方式,把1.5米宽的村道加宽扩建为4米,可以同时容纳两辆反方向的车辆通行,畅通了物流外运渠道。

    
今年,花池村一组土地面积全部开发完了,不少村民嫌自家的鱼池太小,不能更好地发家致富,纷纷到邻村去租地发展。一组的蹇永奇为了扩大鲶鱼养殖规模,到正楠村承包了12亩土地,投资近10万元修建鱼塘。目前,花池村养鱼户一共在外租用土地165亩,租期长达20年。

    
村子里靠鲶鱼养殖发财、年渔业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已经有20户。花池村渔业,形成了以鲶鱼为主的优势水产品和规模化的精品渔业生产格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