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抛妻弃子 半生流亡

 木柳书屋 2014-02-16

 

 四季风景美如画 - 静静的港湾 - 静静的港湾的博客

  

张大千:抛妻弃子

半生流亡

张大千 资料图

  本网专栏作者:谭端

  1949年夏天,解放军已过江,远在西南的张大千感觉到蜀内政局诡谲多变,充满了不确定感。这个时候的张大千跟许多资本家、富人和右倾人士一样,来到台湾,他想亲自看看是否台湾是个可以长久居住的地方。这时的台北表面上安定,但肃杀气氛弥漫。国民党政权已在台湾展开清理中共和台共地下党行动,不少共产党地下党,左倾思想的学生、教授受到牵连被捕入狱,死于非命。

  解放军渡江后,日行千里,势如破竹,大军很快征服两广,直通巴蜀。速度快到张大千都来不及反应。

  张大千的家是成都的望族。但与其说是他的家庭背景使他反共,还不如说是他的生活哲学使然。张大千一生酷爱美酒美食,风流成性,喜欢名画,名花,奇木怪石,他挥金如土,一副名士作派。同时他也遵守中国道统,敬老尊贤,长幼有序,直到中年他见到长久不见的长辈还会行跪叩大礼。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无法容忍骗自己,认为必须直视自身内外的宇宙世界。张大千最不能接受当时共产党一贯认为传统是旧社会文化的这种看法。他也看不惯共产党那种严明的纪律,为大我而牺牲小我的这种所谓爱国主张。张大千完全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他相信只有自己过得好,社会才能过得好,国家才能真的好。

  他并非不爱国,虽与日本往来密切,但因日本侵华,为民族尊严,他从不学日语,年轻时他到日本读书甚至都带着翻译上课。后来他更断下豪语,要在海外让中国水墨画扬名世界。他完全不能同意共产党那一套集体主义的思想,张大千终其一生都没改变自己的看法。

  1949年夏天他原本想先来台湾看看生活环境,回头再接上一家老小,举家迁台。但解放军挺进的速度超过了张大千的预期。他还没决定是否要留下来,老家成都的政局便已不保。

  张大千赶回家,接上老小,但万万没有想到,机位不够。

  老友张群只给他三个位子。于是张大千只带了四太太徐雯波,以及三岁的幼女张心沛。张心沛是他与二太太黄凝素所生。本来他没打算带小孩,也并未打算只带四太太走,他考虑到徐雯波只有二十多岁,阅历不足,一个人恐怕无法应付他未来在海外开拓疆土的场面。

  大太太曾庆蓉是名门之女,是一旧时代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为张大千生了一个女儿。张大千在外闯荡多年,她都在家,主政一家大小事务。二太太黄凝素不像大太太一样是奉父母之命成婚,是张大千主动追求她的。黄凝素是个美人,云鬓花颜,柳腰细眉,年轻时为张大千生下许多子女。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古画时,黄凝素还陪伴着他,他们确确实实有过一段恩爱的岁月。三太太叫杨宛君,当年张大千在北平时,一时寂寞,到城南听戏,见到杨宛君弹唱大鼓,彩袖舞衫,立即给迷住了。杨宛君那双手凝脂玉肤,纤秾合度,张大千画仕女图就是看着三太太的手画的。张大千有一首诗写的正是三太太:

  飞琼阿姐妹双成,阿母瑶窗笑语频;

  欲向麻姑乞陵谷,妆台不共海扬尘。

  抗战胜利后,三太太身患重病,卧病在床;二太太黄凝素后来与张大千感情不合,寄情麻将;张大千手边现在有了徐雯波。有三个机位,怎么办? 带谁走? 如果不能全家走,大太太也不能走,她必要留下来坐镇。正犹豫不决时,二太太生的女儿张心沛缠着要跟爸爸走,情急之下张大千便让徐雯波抱了心沛上车赶赴机场。徐雯波自己亲生的一女一子却留在了老家没有跟出来。
     张大千走后,张家像往常一样的过日子。路上敲锣打鼓欢欣鼓舞,只有衬托出男主人抛弃一切远走高飞后留下的一室寂寥。没有人知道,很快的,这场政治的变局将掀起巨浪,吞噬所有的一切。

  在海峡这边,刚到台湾只住了不到二十天,张大千就发现台湾当局进行出入境管制让他不舒服。他毕竟是个自由惯的人,出师后便云游四海,二十多年从不为任何事所困。不管你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谁也别想束缚张大千。为了方便旅行,同时为了与家人通信,张大千又带着徐雯波和孩子移往香港。香港有许多张大千的朋友,他与他们语言相通,生活上没有什么不便,但他随即又觉得香港小,人口多,人物复杂,不宜久居。刚好这个时候,他接到印度新德里美术会邀请到印度举行画展。他便到印度去,顺道去旅行。旅行到大吉岭,他被当地风景迷住了。打算长住下来。但后来吃惊于当地的地震和落后的医疗,才又回到香港。

  1950底年张大千回到香港,租了九龙一处院落住了下来。没多久四太太徐雯波便生下一男婴,张大千取名为心印。差不多在这个时候中共放出张大千四个儿子,包括张心智、张心一、张心澄、张心夷到香港劝张大千回大陆。

  张大千原本见到儿子们开心极了,但随即觉得不对,这些孩子怎么一个个都积极劝他回去。张大千最恨人不真不诚,更别说自己的孩子变成“政治工具”,立即怒目凶道: 你们究竟是要我这个老头子,还是要什么人民政府?要老头子就留下来跟着我,要跟什么人民政府,马上就滚蛋!总之你们休想骗老子跟你们回去!

  儿子们听到父亲大怒,吓得全跪了下来,哭作一团。一家大大小小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又心痛又心酸。他们心想,若不回去,成都的几个老母岂非再被遗弃一次?第一次是作丈夫的,第二次是被儿子遗弃。

  张大千见他们还不“弃暗投明”仍在作什子地犹豫,更加愤怒,他大哭叫道: 在这儿,你们还能叫我爸爸,真要回去了,苦日子还在后头呢!总有一天,你们连我这个爸爸想认都不敢认了!

  生离死别的挣扎下,最后张大千用亲情为自己打赢了这场统战。儿子决定不回大陆了。张大千携家带眷展开了三十年的全球流亡生涯,从印度、到阿根廷,到巴西,到美国,最后落叶归根台湾。

  在巴西期间,中共曾放出了张大千最钟爱的四女张心瑞到巴西看张大千。张心瑞探视张大千,请张大千回国看看,被张大千严正拒绝。张大千迁往台北后,张心瑞和夫婿萧建初先后获准到美国。张心瑞没有台湾的入境许可,无法去摩耶精舍看父亲。萧建初原是张的入室弟子,曾追随张大千在敦煌工作。张心瑞上次到巴西争取父亲对祖国的向心,张大千很不谅解。事实上在女儿和女婿赴美前,张大千已经读过他们曾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月刊》上发表一篇评论父亲画作的文章《张大千先生的画业》。张大千在这篇文章中读不到一丝亲情。注重传统伦理的张大千认为,儿女来评父亲的画作,全不带感情,这种事是大不敬,他打趣的说,这是唱平剧的鸿鸾禧吶!  他们夫妇来耍我这老丈人了。所以这次心瑞和建初出来想探自己,张大千也并无什么想象。他吩咐说:愿意在“自由世界”住下来最好,等过了若干时期,取得美国的居留权了,自然也就可以申请台湾的入境签证,那时候顺理成章就可以来台湾看爸爸。

  当时台湾还没有解严,大陆籍人士不能自由进出台湾。张家也不知是哪个人,提出要在老太爷过寿这一天请四散在巴西的,以及美国的儿孙辈都齐聚美国欢聚一堂,也算一家团圆。

  此话一出,张大千立即吹胡子瞪眼道: 有孝心的儿孙,自古只有你们来给老太爷拜寿的道理,如今怪了,竟叫我这老头子不远千里远渡重洋来凑合你们!这算是哪门子的规矩?

  张大千这一骂,谁也不敢再出什么馊主意了。

  张大千到辞世之前,从未更改过自己热爱自由的生活信仰,也从未对外提起,他思念被他遗弃的、与他共过患难、痴心于他的三位妻子。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