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经脉循行: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青灵),下至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道、通里、阴郗、神门),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少府),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本经从胸走手,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分布于腋下、上臂及前臂的尺侧、手腕部,左右各9个穴位。 二、脏腑经络病候: 经脉病候: ①外经病候:身热,头痛,目痛,膺背疼痛,咽干,口渴引饮,手心热痛,手足逆冷,肩胛及前臂内侧痛。 ②内脏病候:心痛,胸胁支满疼痛,胁下痛,心烦,气急,卧不安,眩晕昏仆,精神失常。 三、穴位分述: <1> 极泉 Jíquán [穴名]尽处为极,水之高而有源者为泉。 [定位]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功能]疏经活络。 [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腋臭,瘰疬,肩臂疼痛,上肢不遂 。 [明理]本穴为心经的始穴,为心经最高处。 <2>少海 Shàohǎi [穴名]少指手少阴心经,汇合之处为海。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功能]宁心安神、舒络止痛。 [主治]心痛,肘臂挛痛,手颤,手挛,瘰疬,头项痛,腋胁痛 ,癫狂,失眠。 [明理]为本经之合水穴。 <3>神门 Shénmén [穴名]出入之处为门。心藏神,针此穴可开郁使心神有所依附,因名 [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功能]宁心安神、宽胸理气。 [主治]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 。 [明理]为本经原穴。 <4>少冲 Shàochōng [穴名]少指小,冲有动的含义。 [定位]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功能]开窍苏厥、泻热醒神。 [主治]心悸,心痛,胸胁痛,目赤肿痛,癫狂,中风,热病,昏迷 。 [明理]为本经之井木,经气由此冲出小指。 一笑 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