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中的双层交往法

 女儿家家 2014-02-17

我们到一个场合,比如到一个地方开会,前面坐的那排人一般地位都会高一点儿。我通常也会坐在这一排,换名片、聊天是我们第一排的常见活动。

作为我的助理,如果你自己从后边一下子蹿过来,说:“请问李书记,能不能跟你换一下名片?”李书记也会跟你换名片,但是你跟李书记换名片,不如跟李书记的秘书换名片。我跟你讲的这个原理,在社会交往中叫“双层交往法。”

老板和老板交往,秘书和秘书交往,助理和助理交往。等到老板坐到主席台的时候,助理基本上就闲着没事了。人家的助理看着你屁颠屁颠地跟他老板攀谈,就会想:“还拍我老板的马屁,我老板不一定理你。”如果这个时候,你很热情地跟他换名片,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另外,可以坦率地说,最了解老板的就是助理。

我对助理的要求是,我有多少老板朋友,我的助理就必须有多少助理朋友。老板和老板不一定有时间聊天,我的助理就要有空没空跟他的助理聊聊天,QQ、MSN、什么方式都要用。平时,助理要随时跟他保持联系,下回我们再有活动的话,比如要请著名的老总来参加活动,这个都不需要我出面,我的助理出面就可以,助理搞定助理就相当于搞定了半个老板。这就是平行交往法。

对于年轻人来说,因为没有那么深的资历,如果你要跟李开复换名片,也许你能换到,但是,他一天拿到1200张名片,哪有功夫看你的名片。李开复的助理就拿不到那么多,她最多拿到20张名片,这个时候你跟她换名片,她还能记住你。如果你跟她说两句话,讲个笑话或故事,当你再次跟她交往、走动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

还有,晚上在一个谈合同的场合中,你会注意到要不要跟客户喝酒?什么时候喝酒?是签合同之前喝,还是签完之后喝?为什么老板本来挺能喝的,但是今天就坚持不喝了呢?后来快签合同的时候,却突然喝了呢?喝到最后快醉的时候,合同就签了呢?你还发现到另外一个场合的时候,就不这样了,他是签了之后才喝的。为什么这个地方要先醉再签,那个地方要先签再醉呢?

如果每个人都有两组老师,一组专门教你营销理论知识,另一组是职业营销人员,、企业管理者,那你的水平就不同凡响了。

平常,大家很少有机会跟一个公司的老板接触。如果你做过助理,哪怕只是一天,你也能知道,职场的老板是怎么做的。等你跟了三个老板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不同的行业还不一样。尽管这种体会不是全面的,但那是真实的,它会给你一种刺激和感知。人是需要从行为作出改变的,但改变需要诱因,需要受刺激。

很多人在选在良师益友时的最大误区,是爱以名人和大忙人为对象,其实这两类人都没有空教导你。想想看,有这么多人想找他们交朋友、说事,就算他们很愿意跟你指点一下,那也就只有两分钟吧。像那些公司的大老板,他们所考虑的事情或考虑问题的层次,可能不会让年轻人直接得到帮助,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事物跟你们是不同的。事实上,你们偶尔听他们说一点儿东西就足够了。

其实,在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比如单位的业务骨干、老会计,或者资深员工。他们往往是按照职业层面的要求,掌握了某些专属于职业的行动型知识,他们不一定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却是在社会上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如果在你的生活里有若干这样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对你生活的改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于那些名人,拍一张照片,寒暄一下就可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