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昌沦陷,将军殉国,枣宜会战下--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四十四

 风语塔拉 2014-02-17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四十四--宜昌沦陷,将军殉国,枣宜会战下(新抗战系列之六十五) [原创 2014-2-16 21:36:21]   
我顶 字号: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李宗仁的命令一下,各路大军立即行动。

除了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和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立即南下合围第3师团主力以外,更有负责截断敌人退路的重要工作。

这个工作,主要由张自忠的33集团军来完成,另外还有川军两个集团军。

 

自然,名义上川军也归属张自忠指挥,实际上,张只有自己的一个集团军而已。


危险的任务

 

相比起来,虽然各部都将在敌后作战,但川军的情况比较好。因为他们背靠大洪山,即使阻击失败,遭遇日军猛攻,他们只要退到山区就没什么危险了。

山区面积广大,日军如果向进行大规模的围剿,没有重兵和一个月时间是不可能的。

百团大战以后,日军开始重视八路军,经过2年激战,伤亡近一半,从40多万给达成20多万,到1943年八路军几乎都上了山。日军对山区扫荡不可能很彻底,也不可能长期扫荡,八路军由此坚持到1944年。后乘着鬼子大举南下太平洋和打国军的机会,一举恢复了元气。这都是一个道理!

 

我们宣称八路军和新四军牵制了七成还是八成在华日军,通过1945年日军师团分布我们可以看到。

在八路军控制的华北地区,日军仅有47110114115118师团。其中除了47师团以外,其余4个都是战斗力不值得一提的丁种师团。

47师团也在19454月抽调南下参加通过国军的湘西会战,并且遭受惨败。

至于那四个丁种师团是什么玩意?

就是对付八路军的师团。这种师团各方面都极差,兵员是从本来就极烂的独立步兵旅团和混成旅团,甚至后勤人员处拼凑起来,里面出了日本人以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朝鲜人,甚至台湾人。整个师团兵力为12000人左右!

武器装备极差,和垃圾的丙级师团都无法相比。

丁种师团重武器几乎没有,火炮基本不存在,甚至重机枪数量也极少。这种师团步兵大队下属的重机枪中队,居然仅有4挺重机枪,而一般步兵大队都有12挺重机枪!

重武器不足,轻武器也够呛。丁种师团步兵小队仅有1挺轻机枪和1个掷弹筒,仅仅相当于其他部队的一半,有的甚至连掷弹筒都不装备。

也就是说,满打满算,华北日军仅有5个师团(包括后期调走的47师团)!

而华中和华南对付国民的日军高达21个师团!

这牵制七八成日军,从何谈起?

其实5个师团总数才多少人?6万多!

而八路军在1945年已经有正规军60万,地方部队至少40万,总数已经百万人。就算抛去地方部队不谈,就是八路军正规军相比日军也有101的优势!

扯远了,回来继续说。

 

 

 

所以,实际上最危险的还是张自忠,他的33集团军必须渡过汉水,强攻日军后方,切断襄花公路和京钟公路,完成合围部署。

 

 

一旦日军集中主力反扑,张自忠集团军就很危险,因为他们都在汉水东侧,短时间是很难撤退成功的,只能就地苦战。如果坚持不住,只能暂时转移,和日军躲猫猫,在日军夹缝中突围。

 

钟毅的173师仅有1个师,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被日军合围,凭借地形优势和运气,以及凌云上团长的经验和勇气,这才有效保存了一半有生力量。

 

1731个师目标很小,应该是比较容易突围的,尚且如此困难,那么33集团军几个师2万多人如此大的目标,想在日军10万重兵勉强转战,是极为困难的。

 

当时第33集团军主力在会战开始的时候,大部在汉水以东。但遭遇日军猛攻后,一部被迫退回汉水以西,一部则尾追北上去了。

此时李宗仁下达拦截的命令以后,33集团军一部已经奉命已经渡过汉水,杀向大洪山地区和枣阳地区。

下辖的77132师杀进长寿店,切断了从长寿店到襄阳的公路;77179师和5938师越过长寿店,尾追日军北上。59180师和骑兵9师则向东北杀向枣阳,同川军配合切断襄花公路。

 

各部从4日开始,就同和日军殿后部队遭遇,开始了激战。

 

对于此次反攻,蒋介石是非常支持的,并且明确发出追击的命令,李宗仁自然百分之二百支持。其实就像郭汝瑰说的那样,追击本身没有错,也是必须的,任何一个指挥官都会这么做。

 

枣宜会战的问题不在于张自忠渡过汉水迎敌,关键在于后来的拉走江防军主力北上作战,导致江防空虚。无论蒋介石也好,李宗仁也罢,都忽视了日军有可能会进攻宜昌,才会调动江防军。

至于张自忠亲自率部渡过汉水作战,也是必须的,更是伟大的,只是因为张部经过长期征战,兵力虚弱,此去敌众我寡,相当危险。

但难道有危险,有困难,就不打仗了吧?

希特勒说过一句名言: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往往都是冒险的结果。

所以,虽然此次渡过汉水截击日军可能出现一定危险,但从军事上说,是必要的,这一点是毫无异议的。

之前随枣会战期间,张自忠也是这样渡过汉水,重创了日军侧翼,导致日军重大的伤亡和被迫全线撤退,显然渡河没有问题1

 

5日,59军最有战斗力的38师北上田家集猛击日军。日军并没有准备,措手不及,伤亡近千人。

日军吃了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立即纠集周边的部队3000多人向38师冲击,一部绕道侧后试图切断其退路。

 

此时,33集团军其他各师都在和日军激战,已经没有部队能够增援38师。38师此战的目的是为了截击和骚扰日军,并非和日军做战略决战。所以经过一日苦战后,38师怕后路被日军切断合围,主动放弃阵地南撤,日军尾随追击。

 

鉴于汉水以东的各部吃紧,急需要支援,李宗仁在征得蒋介石同意下,下令江防军3个军中的75军和94军归属张自忠指挥,准备渡过汉水给予支援。

 

此举才是具有很大的问题的,江防军当时仅有3个军,这两个主力军调走以后,江防的力量瞬间变得非常空虚。

这点点兵力,如何能够抵御后来日军3个师团的重兵?

之所以这样部署,在当时看来似乎是必须的,因为张自忠的兵力太少,无法顺利完成任务。

但如果纵观全局,应该考虑到日军有可能会攻占宜昌。

随枣会战中,虽然随枣方面已经吃紧,但江防军始终不动。

而此次江防军却动了,但却没有直接增援张自忠,而后又被李宗仁拉到北面新野一线和日军决战,这为之后宜昌的沦陷打下了伏笔。

 

 

6日,张自忠和这两个江防军的中央军师长见面,但这辆军目前还在汉水以西,调动过来需要几天时间,远水救不了近火。

鉴于一线战况紧急,张自忠毅然决定,他率领仅剩的33集团军预备队,也就是5574师渡河给予增援。

 

这是张自忠第四次要求渡过汉水攻击敌人,之前包括随枣会战,冬季攻势,他已经亲自渡过几次了,自然,每次都是很危险的。

这次,他的参谋长李文田和高级参谋张敬等人仍然持坚决反对!

为什么呢?因为此时汉水以东实在是非常危险。国军和日军处于混战中,而日军兵力和战斗力都优于国军,国军部队是在艰苦转战,谁也保不住不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当时77179师师部就在和日军的混战中被打散,副师长吴振声差点中弹,在警卫排的掩护下暂时突围到山里。这段时间师部几乎瘫痪,依靠参谋长勉强指挥。

 

 

可是,此时战局险恶,第33集团军河东部队都陷入苦战,以现有兵力肯定是坚持不住的,必须立即给予增援。

 

张自忠却毅然决定将亲自率领74师一部渡过汉水,是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来,目前33集团军兵力单薄,现有部队作战极为艰苦,必须给予援军。74师作为集团军预备队,虽然仅仅有2个团可用,多少也是一支生力军。这个节骨眼上,别说多两个团,多两个营也是帮助。

二来,战局险恶,变化极快,集团军司令部在汉水以西虽然安全,却无法及时掌握战局的变化,还是到一线指挥比较方便。

三来,第33集团军从徐州会战开始,历经数次大规模会战,每次伤亡都在三分之以一到三分之二,目前集团军的老兵已经不多,战斗力有相当的减弱,部队的凝聚力也有较大减弱。此次会战,国军局势不利,如果不能强烈鼓舞33集团军官兵士气,获胜是很困难的。张自忠一直认为,打仗如果将领不带头,做出榜样,士兵根本不可能尽全力。所以,他毅然将指挥部转移到凶险的第一线,可以大大鼓舞士气,说不定就可以获得胜利。

 

 

张自忠有过数百场大规模战斗经验,自然知道此行极为凶险。在渡过汉水之前,他就布置好了后事,但后事不是关于自己的,而是关于军队的。

他留信给威望仅次于他的77军军长冯治安,明确告诉他,如果自己殉国,由冯接手指挥:

仰之我弟如晤: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能如与三十八D(注:师的代号)、一七九D取得联络, 即率两部与马师(注:即七十四师,代师长马贯一)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若与一七九D、三十八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 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做出这个英勇的决定,其实还有别的因素。

19404月,西北军领袖宋哲元在四川病逝,张自忠亲自赶到四川绵阳参加了葬礼。在葬礼上,张自忠感慨良多。

宋哲元作为西北军的第一领袖,曾经的爱国将领,辉煌一生,却没有想到死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在抗战初期,宋为了保住29军这个小团体,做了一系列错事。

他为了自己团体的利益,不做战备,妄图和日军苟合,最终结果是军队一溃千里,还留下千古骂名。

随后宋哲元还想命令部下保住实力,不要和日军火拼,但部下再也不愿意继续撤退,在河南境内几乎要兵变。宋哲元仓皇离开部队,被老蒋顺势取消军权,最终郁郁不乐的病死在四川。

一个身经百战的名将,最终就落得这个下场。

张自忠暗地里想:宋长官与其这样死,还不如在1937年力战死于卢沟桥,这样还留个抗日英雄的好名声。其实,他也就多活了2年多而已!

张由此对部下说:只要是人,都是要死的!早死20多年,迟死20多年,没有大的不同!我们作为军人,战死沙场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唯一归宿。

显然,张自忠当时就下定决心,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像宋哲元一样,灰溜溜的死在床上。

 

 

由此,7日,张自忠依然带领74师两个团和他的特务营渡过汉水。

 

刚渡过汉水,张自忠就得到情报,38师已经击溃日军的拦截,暂时南下准备和他的部队回合。

而其他几个师仍在和日军的激战中,战况非常惨烈!

 

 

张自忠率部渡河以后,立即赶赴38师处,对官兵进行视察和鼓励。

目前38师就是33集团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了,是唯一一支可以硬碰硬的部队。

张自忠来到一一四团第三营仔细视察,然后询问他的老熟人,栾升堂营长:你们现在还有多少人?

栾升堂营长:全营目前还有六百九十五人!

张又问:你们一共携带弹药有多少?

栾升堂营长回答:步兵每人带步枪子弹200发,手榴弹4枚,枪榴弹2个;轻机枪每挺带子弹两千发;重机枪携带子弹四千发。迫击炮每门携带炮弹150枚!!!

张自忠非常满意,赞许:你们能带这么多子弹,确实动了不少脑经。这一次,咱们深入敌后作战,补充不容易,你们多带弹药,是有远见的。虽然带的弹药不少,但战斗还不知道要打多久,你们要教育士兵节省弹药。

栾升堂营长立即回答:我们的班长排长都是老兵,经验丰富,已经让士兵不要盲目射击,远距离不射击,瞄不准不射击。

张自忠很高兴的拍着他的肩膀说:栾升堂,你带兵带的不错。本来今年我要送你去陆军大学(黄埔军校),但前线吃紧,实在走不开。下面有机会再去吧。

 

栾升堂当时才35岁,和张自忠还是山东临清县的老乡,西北军陆军干部学校出生,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张自忠转身要走,突然想起什么,问:最近有家信要捎回去吗(张自忠有时候会往家里写信)?

栾升堂回答:没有!

后来担任38师师长的栾升堂回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谈话,竟然是同他最后一次诀别。

 

张自忠率部渡过汉水,除了立即切断了钟祥到京山的公路交通,更有效整合在在河东的33集团军各部,顿时对日军造成相当巨大的威胁。

由于日军主力都北上包抄去了,此处日军兵力较为薄弱,尤其还有一些后勤辎重部队和兵站只有少量的兵力保护。

张自忠率部渡河以后,立即调整部队,所部5个师四面出击,深入敌后近百公里,打的日军鸡飞狗跳,一度也切断了襄花公路。

 

战斗力虚弱的骑兵9师,居然在12日伏击了日军2000多人的辎重部队,歼灭数百人。该部日军没什么卫戍部队,无力反击,只得放弃辎重仓皇逃窜,国军缴获大量物资。

 

38师因74师在其侧后协同,帮他稳住了阵脚,该部立即转而继续向北猛攻。在1314日,38师将13师团殿后一部重创,经过苦战,一举歼灭日军1500多人。

 

栾升堂营长回忆38师的这场战斗:我们发现公路上有日军的大部队。从敌人队伍看来,有很多乘马的人员,有几部电台,还有大行李和辎重,非战斗人员不少,战斗部队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二。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敌军的指挥部。我军奉命出击的各连队,都像离弦之箭,利用地形飞速的奔向敌军。到了接近敌人的时候,我轻重机枪突然向敌人开火,打的敌人措手不及。第一一二团的狙击手们,几分钟就打掉了乘马的十多名敌人军官,该团的机枪又打死打伤二十多匹战马,眼看着敌人的指挥系统被打乱了。当时敌人步兵都去掩护他们的指挥部,我两个团的步兵乘机向敌分头截击,战场上到处都发生激烈的战斗。。。。。我军越打越勇,敌军也猖狂反扑,战斗十分激烈。由于我军主动袭击敌人,战斗一开始,我军就处于有利地位,又因为我军人多气盛,张自忠,黄维纲都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进展非常顺利。经过四个小时激战,共打死打伤敌人一千五百多人,俘获轻重机枪十多挺。我38师伤亡官兵五百多人!

 

而刚刚渡过河的74师,也在张自忠率领下拦截13师团突围的残部数百人!当时下着大雨,74师官兵在雨水中苦战。

张自忠此时严重的痢疾病复发,症状主要是腹泻,身体很虚弱。张却仍然装作没事一样,在暴雨中赶到一线,大声鼓励战士们:弟兄们,小鬼子不行了,大家要把他们拦住,一个都别放走。

由此,该部残兵数百人几乎被74师全歼!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日军向北方进攻,张自忠乘虚攻击其侧后。日军辎重部队和殿后的作战部队被打的一团乱,这才回头猛攻。日军一度补给断绝,仅靠空投补给。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壮士一去不复还

 

33集团军另外77179师和59180师也都奉命在敌后四面攻击,打的也很惨烈!

77179师在欧集家和日军39师团辎重部队混战,歼灭了不少日军,仅仅缴获的日军背包就有2500多个(日军急行军时,部分背包留给辎重部队携带,以减轻步兵负重),钢笔400多支(当时钢笔很值钱的),还有钢盔,手枪,衣物等大量物资。

39师团吃了亏,立即调动主力反击,一度将179师师部包围,将师部打散。

179师副师长吴振声在手枪排掩护下奋力突围,一时联系不上部队。179师各团在参谋长徐廷瑞指挥下,奋力苦战,伤亡不轻。有的一个营的三个连长一天之内全部殉国!

 

 

180师在老河口一线截击日军,战斗也极为艰苦。180师电告张自忠告急:师部在老河口附近,各团在黄龙垱附近受敌阻击围攻,多处阵地被敌突破。

 

一时间,日军后方四处都被攻击,至于11集团军凌云上率领一个团连续打掉日军的几个兵站和两个汽车运输部队,就算是小胜利了!

 

33集团军这一系列的攻击,除了切断日军后勤补给线以外,更造成日军后方的大混乱。

 

这些作战,打乱了日军的部署。

 

这也是之前随枣会战的翻版,当时张自忠也让日军吃了大苦头。

 

鉴于此,日军11军司令部认为,无论从哪个目的出发,必须首先回师击溃33集团军,打开和后方的联系。

不然,不要说继续进攻,恐怕顺利撤退都不可能,会重蹈随枣会战末期,在国军拦截下伤亡数千人,狼狈逃窜的惨状。

 

而在7日,日军已经完成包围圈,却一无所获,仅仅重创了殿后的桂军173师两个团而已。

鉴于此,园部和一郎立即命令合围失败的13师团和39师团,立即回头猛攻33集团军,务必打通交通线。

这个部署,让处于最前方的第3师团孤零零的突在最前,结果被国军合围,歼灭了4000多人。

但日军不顾一切的向后方猛击,这下就轮到33集团军在河东的部队不敌了。

 

13师团和39师团加上配属的部队,总兵力约为4万人,而33集团军在河东的5个师,总兵力仅仅2万多人,装备更是天差地远,双方实力悬殊。

不过,日军兵力虽然强大,想要歼灭33集团军这5个师,也是很难的。因为这里毕竟是国军的控制区,国军对地形很熟悉,民众也是绝对支持国军。

日军就像一头笨重的巨蟒,张部就像一头灵活的狸猫,巨蟒虽然强大,但想要抓住狸猫是极为困难的。

这点日军也心知肚明,如果他们采用大规模的合围,很难有效歼灭33集团军。一来日军兵力实则有限,包围圈肯定漏洞百出。二来随枣地区地形也相对比较复杂,不可能有很完美的包围圈。第三国军有民众的支持,大不了化整为零撤退。日军最终肯定还是一场空,反而会让自己四处遭受伏击,损兵折将。

如果真正形成了一个很小很严密的包围圈,日军集中兵力歼灭1,2个师,倒是完全不费事。毕竟国军要2个军才能和日军一个师团抗衡,日军一个师团重创国军一个军,问题也不大。

但以日军两个师团(相当于2个中国主力军的兵力)去围歼国军1个区区3000兵力的师,显然是不合算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性价比极低的,属于牛刀小用,恐怕会被传为笑柄。

这就是左右为难的地方。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次日军却就准备歼灭国军1个师而已,而且这个师就是74师。为什么呢?因为日军已经知道33集团军指挥部的具体位置,知道他和74师在一起。

 

33集团军总司令部,从宜城地区东渡汉水,日军 11军的情报部门,从电台的发射攻率、周率、拍发电码的手法,与上级、下属电台的联络呼号及方法等,并通过电波测向,一直掌握着33集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台的对外联络情况。

 

根据电台均设于司令部驻地附近这一特点,日军大致知道33集团军总司令部已经渡过汉水,目前位于宜城东北约10公里的一带地区。

 

其实无线电定位在二战中并非什么高深技术,也有对付的办法。只是因为国军是一支落后的部队,通讯技术和设备都是从西方引进,早已落后世界多年,所以被日军占了便宜。这就像后来日军的密码被美军破译,导致山本五十六毙命一样,都是技术上的差距。

 

园部和一郎认为,此刻日军西面的退路已经被切断,极为危险,全面合围国军主力不可能,但不消灭国军主力,单纯靠武力打通漫长的交通线也不可能,此刻最实际的应该是直接攻击第33集团军的司令部。一旦消灭33集团军司令部,33集团军的实力就会大减,甚至会因为失去指挥官全线崩溃,日军就占有极大的优势了。

 

 

所以,园部和一郎命令中路日军主力第39师团和第13师团,放弃次要目标,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师团主力歼灭第33集团军司令部。

预计张自忠只有最多2,3个团兵力,不超过3000人,日军可以集中的兵力高达23万人。

日军重武器是张自忠部的十倍有余,火力至少也是5,6倍,所以打张自忠这点兵力还是十拿九稳的。

 

此时,张自忠继续整合河东的部队,他为了接应179师,180师,下命令把部队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左路由38师师长黄维纲指挥,先带38师接应179师,然后向新街、田家集一线追击;右路由张自忠亲自指挥,先令74师接应180师到方家集集中,然后进罐子口沿襄河东岸向南追击。

 

 

 

其实刚刚一渡过汉水,张自忠就感到了局势的严重性。此次日军攻势之猛烈,不同于随枣会战和冬季攻势,看来是日军破釜沉舟,倾巢出动了。

张自忠此时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危险,已经抱定了战死的决心。

58日,张自忠赶赴38师召开军官会议的时候,发现杨干三团长急着赶来,只背了一个手枪套,却没有佩戴手枪。

张严肃的对杨说:现在是作战期间,每一个军官随时随地都要准备战斗。作为一个指挥官,必须经常佩戴手枪,第一是自卫保身,第二要杀身成仁。

杨干三深感羞愧,立即命卫兵去拿手枪。

 

 

 

而日军13师团和39师团已经放弃对其他国军的打击,尤其39师团放弃对38师的合围,全力南下,准备攻击33集团军司令部。

 

514日,张自忠率领的742个团和1个特务营,在方家集和39师团先锋部队遭遇。

日军发现74师以后,立即以猛烈的炮火轰击,随后用大批步兵发动冲锋。

方家集是一个小镇子,为了对付土匪,四面都有土围墙。

可惜,日军岂是有土枪的土匪可比的。在日军十几门火炮的炮击下,仅仅半个小时,方家集就成为一片废墟。

张自忠仔细观察地形,命令指挥74师固守一个高地。

日军攻到中午,双方伤亡都很大,战斗非常激烈。

日军39师团师团长要求空军支援,很快日军数架飞机赶到,对高地来回扫射投弹。

74师本来就有一定伤亡,在日军空袭下,一度顶不住。

74师本来是军阀韩复榘的部队,山东兵和西北兵各占一半,战斗力在西北军中也只属于中流。

 

划归张自忠麾下后,由于该师历经数次大战,伤亡大,补充的新兵多,战斗力只在33集团军处于中下水平,作为集团军预备队使用。

该师唯一的好处在于各级军官,大部分是张自忠的老部下,比如师长马贯一从当大头兵开始,就是张自忠的部下。

1921年,马贯一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学兵团学习,张自忠时任团长。

马颇有能力,升的很快。1929年他就担任任韩复渠2986旅一团上校团长,1930年任74222旅少将旅长。

 

发现74师力所不及,部分阵地崩溃,张自忠立即命令总部特务营支援。

特务营营长杜兰喆是59军大名鼎鼎的战斗英雄(其实杜兰喆本人长的非常斯文,像书生一样)。

在张自忠对杜兰喆布置任务的时候,突然日军一发重炮炮弹落下,将张和杜傍边不到50米的一栋土墙炸塌,泥土和碎石如雨点一样落在两人身上。

张却连眉毛都没眨一下,说:杜营长,你马上带人上去,从侧翼猛攻鬼子。鬼子侧翼空虚,你一冲,他们肯定支持不住!

杜兰喆立即回答:总司令,我们一定完成任务。但这里太危险,您要赶快向后方转移!

张自忠哈哈一笑:你别看鬼子现在凶,一到晚上他们就蔫了。

 

杜兰喆领命以后,率领精锐的特务营(西北军中也叫做手枪营),猛攻上去。

日军措手不及,果然一击就溃,加上此时天色已晚,日军就退到附近几个村子去了。

 

一日战斗非常激烈,张自忠部下3000多人中,伤亡1000多人,余部仅剩2000人,74师团长李颜嘴、团附刘泽膏、营长郭猷荫、文魁等均负重伤。

而日军伤亡也近千人!

 

通过日军这一天的猛攻,张自忠感觉情况不对。

因为74师并不是什么强有力的部队,兵力只有2个团,又没有占据战略交通枢纽,日军集中这么多部队进攻,并没有道理。

 

 

此时,38师黄维纲师长发来电报,告知日军突然放弃对38师的进攻,全军转而南下。

日军如此集中兵力南下,又绕过兵力更多的38师不顾,显然是有目的而来。不是为了歼灭74师和集团军司令部,就是试图打通交通线,甚至可能是渡过汉水偷袭宜昌的。

 

张自忠紧急和参谋长李文田、高级参谋张敬、李致远、吴光辽、徐惟烈及苏联顾问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情况严峻。

苏联顾问认为,敌人有明显合围74师和33集团军司令部的目的,应该考虑立即撤退。

参谋长李文田认为:目前74师兵力单薄,骑九师又不能和日军正面碰,不可久陷于此,应带74师、骑九师回到西岸

但张敬、李致远他们则认为:目前这两个师仍应留在河东,坚持外线积极防御。因为河东战事正在最紧要的关头,我三个主力师尚在与敌作殊死搏斗。如果这个时候,总部撤退过河,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致远还说:就算我们退回西岸,沿河消极防守。日军如果此时强攻宜昌,我们有如何能够守得住?以我们区区两个师扼守120里防线,兵力显然不敷分配;再说,留在河东与敌周旋就是最好的防守,敌一日不把我河东部队驱逐干净,便一日不敢贸然渡河,我军可截其后路,令其首尾受敌,于我有利。

 

当时张自忠就面临一个选择,现在如果放弃截击,率领74师全军退回汉水西岸,也许还是来得及的。但这样一来,枣宜会战最关键的截击日军歼灭这个阶段,也就失败了。日军可以从容退回自己的占领区,或者得到充分补给后,继续反攻第五战区,甚至渡河进攻宜昌(实际上日军也是这么做的),那么之前国军的牺牲就毫无意义。

 

如果继续在汉水以东作战,自然可以起到截击日军的作用。就算敌众我寡,日军想彻底击溃33集团军并不容易,这样就为国军其他重兵围歼日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只要33集团军还在汉水东岸作战,日军就不可能随便渡过汉水南下进攻宜昌。

 

经过再三思考,张自忠决定不能为了自己保命,像胆小鬼一样逃回汉水以西,从而破坏整个会战的部署。

 

 

虽然如此,张自忠也知道此次日军势头猛烈,如果真是要合围33集团军司令部,那确实有一定的危险,也必须做出应对部署。

 

所以在14日晚,张自忠除命令一部夜袭方家集的日军,骑兵六师留下警戒以外,余部连夜转移到东面的南瓜店,让开大路,防止被日军合围。

没想到的是,15日一天,74师都在和日军不断交火,日军火力和兵力越来越强。

在较远的地方,可以看到到处尘土飞扬,显然是日军大部队在穿插调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日军为了此次枣宜会战,准备多时,进攻部队总数高达20万,装备大量重武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血战南瓜店

 

15日下午,张自忠率领74师两个团和特务营,经过一连串战斗,辗转赶到了南瓜店。

南瓜店属于宜城县新街乡,它的名字由来很有意思。

传说清末民初,当地农民何氏兄弟在此开客店为生。因为当地非常贫穷,何氏兄弟并没有酒肉可卖,只得出售当地盛产的南瓜。

南瓜这种东西,一般是农家的食物,用于粮食不足季节的救命之物,来往的客商自然都是不常吃的。

所以,这些客商对何氏兄弟的这家店有深刻的印象,就将这个地方叫做南瓜店。

 

南瓜店是个小地方,如果不是张自忠在此处殉国,估计普通中国老百姓一辈子也不会听到。

南瓜店此处唯一的特点是,交通也还方便。这里东通新街,西达王家集,北出罐子口,南至宜城县城的交叉路口。

 

 

经过15日一天战斗,74师和特务营又有一定的损失,兵力锐减到1500人。

 

由于部队一边战斗一边行军,直到黄昏才都先后赶到南瓜店。

 

下午4点,张自忠登上南瓜店的一座小山用望远镜四面查看,发现周边都是日军生火的火光。

张自忠心里一沉,他明白部队已经陷入重围。

 

张自忠将总部人员、特务营、74师主要干部集合起来训话:不瞒大家,我们目前已经陷入重围,情况是相当吃紧了。不过,我们身为军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处乱不惊,团结一致。只要大家不脱离部队,总会有办法的。

 

张自忠随即向38师师长黄维纲下令,命令他尽快南下支援。但黄维纲当时正在和日军激战,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赶到的。

张自忠又向黄琪翔11集团军请求支援,但当时11集团军正在向北撤退,174师师长钟毅因为殿后殉国,显然也帮不了他了。

现在唯一靠近的的就是骑兵六师,但这个骑兵师其实并没有马匹,而且全师几乎都是新兵,兵力也很少,仅能作为破袭,游击,警戒,策应等使用,根本不能和日军主力正面对抗,是帮不了什么忙的。

 

16日是最关键的一天!

天刚刚亮,日军39师团就发动了全面进攻。为什么日军如此着急,因为15日晚,日军总部再次通过无线电侦测,确定了33集团军司令部就在南瓜店,所以下达了务必短期间歼灭的命令。

此次,39师团除了投入5000多兵力以外,更有桑名卓男的第3飞行团,特别是轻轰炸第44、第75战队,独立侦察第17中队的支持。

这样一来,日军在兵力上有3倍优势,火力上的优势更是极大。

 

南瓜店是个小地方,仅有几个小山,无险可守,也无纵深。日军距离张自忠的指挥部也仅有2,3公里,山炮都可以直接打到。

 

张自忠将74师两个团分守东西两路,特务营负责守北面。

张自忠因为痢疾复发,身体虚弱,加上军情紧急,这几天整夜都在观察地形,判断局势,几乎都没有入睡。所以直到4点多,张自忠才勉强入睡。

没想到,刚刚睡下不到半个小时,日军就集中重兵,先攻打西边的毛家湾。

毛家湾同张自忠的司令部之间,只有2个小山包,74440团负责防守这一面。

日军此次攻势不同往日,猛烈的无法形容。重炮炮弹如雨点一样落到440团阵地上,炮弹硝烟还未散去,大批日军已经冲锋上来。

440团苦苦支撑二个小时,一线阵地终于被日军突破。440团只得向后撤退,日军尾随追击。440团被日军追的站不住脚,日军一度连续占领了两个山包。

此时张自忠背着手枪,带着参谋长李文田,高参张敬,苏联顾问赶到前线。见440团不敌日军,张自忠立即命令440团还留在后面的一个营,立即反攻支援。

这个营拼死冲锋,中日两军在第二个小山包上正面遭遇。由于两军距离太近,开枪已经来不及,只能靠肉搏。

国军74师虽然不是33集团军一流部队,但也身经百战。战士们拔出大刀,冲入日军队伍中就砍杀。

39师团的武器强大,官兵素质很高,各方面都不错,但肉搏战就弱了一些。毕竟这个师团组建时间不长,还不到1年,官兵肉搏经验有限。

所以被74440团一个猛烈的肉搏反攻,日军就垮了,伤亡了上百人,余者溃败下去。

440团控制住了一个小山包,但立足未稳,日军又发动反扑,440团用手榴弹狠狠的将日军砸了下去。

没想到,此次日军真的是疯了,他们前仆后继,在短短1小时候冲锋了数次,每次都被手榴弹砸下来,伤亡不轻。

双方激战到上午10点,440团暂时阻挡了日军的进攻,但情况很不利。日军以大量兵力反复冲击,440团誓死苦战。

 

西边如此,东面也不好过。日军猛攻罗家榨房的74444团。该团也是苦苦支撑数小时,驻守的阵地四次被日军占领,他们四次反攻夺回来。每一次反攻,中日两军都留下大量尸体,不大的阵地上横七竖八倒满了人。

 

74师渡过汉水以后,就没有弹药补给,虽然之前带了不少,经过3天激战的消耗,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此次由于日军进攻特别猛烈,74师的弹药消耗量很大,还没到中午,一部分阵地就没什么弹药了。

 

74师师长马贯一派人向张自忠请求弹药补充,但既然已经被包围,哪里还有补充呢。

张自忠命李文田参谋长用电话向马师长传达指示说:对敌人要狠 狠地打!子弹打完了用剌刀拼,剌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

随后,他又亲笔写了一个字条给马师长:马贯一,你当兵就跟着我,我绝不会亏待你。现在到了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正是我们军人杀敌报国之时。这次对敌作战,你只管拼命打,打好了完全是你的功,打不好我完全负责。

马贯一看到这个字条,知道到了最后时刻,立即带着卫兵赶到一线指挥去了。

 

在得知74师和33集团军司令部被日军合围以后,率领一个工兵营留在渡口的74师副师长李益智,非常着急。他从工兵营中抽调了180多人,由工兵营营长赵德志带领,赶去南瓜店增援。

 

100多人目标很小,加上有熟悉地形,经过小规模的战斗,居然一举冲进了南瓜店。

李益智的意思是让张自忠立即撤退,由这180多人作为掩护。没想到张自忠却对赵德志说:现在战况恶化,我们为祖国牺牲是理所当然,我不会走。

不过张自忠又看了一眼部下和苏联顾问,对参谋长李文田说:但我们总不能让朋友在此流血,你派人陪同苏联顾问随74师领任务的参谋下去吧。

 

当然,张自忠想保护的不仅仅是苏联顾问,还有他的部下。

随后,张自忠又说:总部和政治部有枪的留下,空手的到山背后西北方向集合!准备撤退。

 

李文田参谋长命令司令部高级参谋李致远,带着苏联顾问和非战斗人员立即撤退。

李致远也是33集团军的老臣子,他奉命带着非战斗人员和苏联顾问撤退前,偷偷跟李文田参谋长说:总司令的性格我们都知道。我走后,你和杜兰喆营长一定要好好保护总司令。如果他还是不愿意撤,无论如何也要劝他暂时转移到南山上去。

 

李致远率领100多非战斗人员,在440团一部掩护下奋力突围。日军很快就发现了这批人,立即调动兵力猛烈拦截。

这数百人中有枪的不到一半,实在抵抗不住日军的攻击。440团掩护部队负责留下阻击,战斗经经半小时,就伤亡大半。突围的非战斗人员因为日军拦截,完全被打散,但好歹还有一半人突围出去,其中就包括两个苏联顾问。

 

此时已经是中午,一线战斗更是激烈。

西面的440团此时已经阻挡不住日军猛攻,丢掉了小山包,退到石龙岗。张自忠命令刚刚赶到战场的工兵营180人,在营长赵德志率领下去增援。

结果赵德志赶到440团阵地,惊讶的发现阵地上几乎没有几个活着的战士了,到处都是尸体和伤兵。最前沿的战壕已经被炮火轰平,根本看不出这里曾经是深达1米多的战壕了。

可是,少数幸存的国军战士仍然坚持作战,对冲过来的日军猛烈投弹射击。

赵德志营长再看过去,山下日军黑压压的一大片。鬼子们更疯了一样,前仆后继的冲上来。

仗打到这份上,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180多人刚到阵地就和冲到眼皮底下的日军发生了肉搏,仅仅一次作战,就伤亡了一半,带去的4挺机枪枪管全部打的通红,由于敌情紧急,连更换的时间都没有。

赵德志认为顶不住了,要撤。

但刚撤了不到15米,突然看到74师参谋处主任许文庆。许说:赵营长,你还往哪里撤?后面就是总司令的指挥部了,无论如何也要守住!

赵赶忙回答:许主任,你放心,我就是死也死在阵地上。

话音未落,一颗炮弹落下来,赵营长双腿被炸断,颈部也被炸裂,当场就殉国了。

工兵营这180人此时也几乎伤亡殆尽!

马贯一师长无奈,被迫从同样吃紧的东面444团处调动几百人支援,才稳住了阵地。

 

日军见猛攻一个上午,还是不能吃掉仅有1000多人的74师,就改变战术,不但从东西夹击,更调动重兵从北面,以泰山压顶之势打过来。

 

张自忠没有办法,将手中最后的预备队,总部特务营顶了上去,防御北面的石窝。

 

传承西北军的特点,总部的特务营或者说手枪营,是全军的精锐部队。该营的官兵都是河北,河南,山东的大汉,每人都有一只盒子炮或者手枪,更背着一把大刀。自然,轻武器虽然不错,重武器是完全没有的。

 

张自忠知道到了最后时刻,亲自集中特务营训话:你们很多人都跟随我三四年了,能活到现在不容易。现在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严峻,看来我们为国家献身的时刻到了。我们作为军人,要视死如归!

 

张自忠又看了杜兰喆营长一眼,但却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拍了拍他的肩头。

 

杜兰喆营长带着全营官兵,立即向北面杀过去。他们刚刚占领石窝,日军已经杀到小山下,两军立即厮杀成一块。

 

特务营非常厉害,连续杀退日军数次冲击。但激战中,身先士卒的杜兰喆营长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出来了。张自忠命令将他抬到后方,尽力突围。杜营长却没有坚持到突围成功,他很快因为伤重殉国

此时战斗激烈到无法形容,继任的营长洪进田,刚刚上任不到20分钟,又中弹牺牲。全营四个连长,一个阵亡,两个负重伤,只剩下张连长 一人,士兵伤亡过半,石窝被日军突破。

 

 

知道石窝丢失,张自忠亲自带着几个卫兵赶到前线,正好碰到特务营幸存的唯一军官张连长带着残部退下来。

张自忠对张连长说:怎么退下来了?

张连长说:鬼子太多,伤亡太大,军官都死光了,一个营打成一个连了。

张自忠却说:我今天是总司令,如果我像你一样是一个连长,这几个鬼子不够我一连人打的!亏你还是七尺高的汉子!

张连长一听这话,深感羞愧,将上衣用力脱下,光着膀子,拿着大刀喊道:谁不怕死,就跟我上!

剩下的一连战士也非常激动,他们纷纷拔出大刀,一手拿着手枪,转头冲了回去。

鬼子以为国军已经溃败,所以正在山头打扫战场,被他们一冲,顿时垮了,伤亡数十人,石窝又被夺了回来。

 

不过,此时显然肯定是受不住了。

但张自忠还在鼓励战士们: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晚上黄师长就能到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日军已经从三面杀到距离张自忠指挥部不到1.5公里的地区,各种炮弹如雨点一样落下。

由于距离很近,日军枪弹也如拨水一样飞过来,不时有几个卫兵和总部人员中弹倒地。

 

到了自己的坟墓前,张自忠仍然非常镇定,他丝毫不慌乱,拿着望远镜观察日军。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谁都是危险的。

突然一发山炮炮弹在身边爆炸,弹片撕开了他的右肩,鲜血立即喷出来。几秒钟后,一发子弹又穿透了张的左臂!

几乎是一瞬间,鲜血就染红了半个军装。

护士长史全胜看到张受伤,急忙过来帮他包扎!

张却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这么紧张干什么!

 

又继续坚持了一个小时,此时日军已经攻到几百米内,连面目都看见了。在李文田参谋长的严令下,几十个卫士几乎是强行架走了张自忠,转移到稍后一点的杏仁山,但也仅仅是向后退了几百米而已。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国军此次也用尽全力,连大刀队都上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将军殉国

 

如果此时突围,应该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眼见就要守不住,幕僚徐惟烈对张自忠说:总司令,我们还是转移吧!

 

张自忠却大声回答:我奉命追截敌人,岂能自行退却!当兵的临阵退缩要杀头,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这合理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都是土坷垃?我们中国的军队坏就坏在当官的太怕死了!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此时日军已经知道张自忠司令部在杏仁山,又调集重炮猛攻。这个山,不过是个小山包,一顿重炮下去,参谋处长吴光辽腿部被炸成重伤,贴身副官贾玉彬、护士长史全胜被炸死,张自忠右腿又被炸伤,裤腿、袜子全部被鲜血湿透。

 

张自忠此时也知道到了最后时刻,他不愿意临阵退缩求生,却不愿意部下一起陪着他死。

他先是下令将受伤的吴光辽架走,尽量突围出去,然后命令部下全部分散突围,只留几个卫兵在身边。

幕僚都不愿意走,张自忠命令卫兵架走了参谋长李文田,又带走了徐惟烈。只有高参张敬等人打死也不愿意走,自愿留下陪总司令一起死。

此时已经是下午3点,张自忠身边已经不剩多少人了,他知道难逃一死,干脆亲自持手枪赶到前线。

所谓的前线,也不过是指挥部外几百米了。

当时日军已经攻打杏仁山,74师几乎伤亡殆尽,仅剩几百人。

张自忠和张敬加上几个卫兵赶到山脚,发现几个士兵向后跑过来,张敬大喊:总司令就在此地,谁也不许退。

这几个士兵一听之下,不敢逃走,又返回阵地。

只是大局已定,国军实在是挡不住了。日军攻上杏仁山,朝着山脚的张自忠这几十人猛烈射击。

张还不愿意走,继任特务营连长的王金彪(本来是排长,张连长已经战死)命令几十个卫兵,强行将张架走。

张就是不愿意:要死我也要死在前线,不能死在后面。你们怕死,你们走,留我一个在这里。

王金彪流着泪说:总司令,我们不怕死,你先走一步,我们留下。我们死都不会下火线!

随后,王金彪带着剩下的几十人,朝着山顶日军一个冲锋,居然又将日军击溃了。

 

此时日军已经四面围住小山,将74师派来救援的区区100多人打散,看来是难逃一劫了。

日军四面进攻,特务营剩下的几十人非死即伤,王金彪也中弹殉国。

马孝堂副官大腿被弹片击中,受伤卧地不起,身边两个副官贾玉彬、崔永祥二人上前救护。马副官赶忙说:要保护总司令,不要管我,这是命令,快去!快去!

 

话音刚落,日军机枪扫射过来,贾、崔二位同时中弹倒地,壮烈牺牲。

而马一瘸一拐的赶到张自忠身边!

 

张自忠身边仅剩下高参张敬少将,副官马孝堂(卫士长,少校军衔)和朱增源,卫士谷瑞雪这四个人

 

突然,一串机枪子弹射过来,张自忠胸部连续中弹,当场就倒下了。

马孝堂回忆:我见总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喷血。血如泉涌,溅上了我的脸和全身。

马孝堂少校急忙赶过去替他包扎,急救包还没有打开,日军已经冲到几十米处。

重伤的张自忠对身边四个人说:不用包扎了,我不行了,你们快走!我自己有办法。快走!快走!

张敬,马孝堂他们怎么可能自己走,要背着他走。

张自忠见他们不走,就去拔手枪自杀,被副官朱增源一把枪下。

四个人里面最年轻的卫士谷瑞雪,忍不住哭出声来。

张自忠却说:你这小子,哭什么?战死沙场,是军人的本分。

随后,他又脸朝着天,异常平静的喃喃自语道: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你们快走!

这时,鬼子已经冲到眼皮下,高参张敬拿起手枪击毙了一个日军,随即被几把刺刀捅死。

 

几个鬼子冲到近处,但他们没有看到倒在地上的张自忠,倒是要对付站着的马孝堂少校。

就在这时候,本来已经不能动弹的张自忠突然站了起来。

 

随后,就是日本人的一段回忆!

日军《231联队史》记载:第四分队的藤冈元一等兵是第一个冲到近前的。他端着刺刀向敌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高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 三中队长堂野军官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 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刻,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张自忠将军由此光荣殉国,时年49岁!

 

于此同时,马孝堂也中弹倒下!

 

只有卫士谷瑞雪当时没有中弹,他奋力逃到附近一片麦地。日军见他孤身一人,也没兴趣追过去,就远距离扫射。谷瑞雪的肩膀,屁股,大腿连中三枪,倒在地上昏死过去。好在他年轻,生命力顽强,挺了过来,最后被赶来的骑兵六师救活。

马孝堂少校受伤也很重,昏迷中被日军俘虏,但稍后逃走。他被老百姓所救,送到增援而来的179师处。当时179师参谋长徐廷瑞回忆:乡民四人用大箩筐抬着受重伤的副官马孝堂来到师部。马孝堂受伤过重,语音非常低微,我将耳朵贴在他的嘴上方听清楚。马少校稍后伤重殉国!

 

 

张自忠殉国以后,起先日军并不知道他是谁,只认为这是一个高级军官。

 

据鬼子自己记载:随后打扫战场时,藤冈也从将军的胸兜中掏出一支派克金笔。他仔细一看,上面赫然刻着张自忠”3个字。这群日军大为震惊,不禁倒退几步,地立正,恭恭敬敬向遗体行了军礼。然后靠上前来,仔细端详仰卧在面前的这个身穿将军戎装、佩戴中将领章的血迹斑斑的大个子中国人

 

在日本人的文化中,为国家民族殉国的人都是真正的英雄。张自忠作为一个上将,居然在肉搏战中殉国,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大英雄。日本人是极为崇拜这种行为的,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

 

这群日本兵将张自忠殉国的消息汇报给231联队长横山武彦大佐。横山命令,将张将军的遗体,用担架抬到陈家集日军第39师团司令部,请曾经见过张自忠的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亲自核验。

专田盛寿大佐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0期毕业生,和张自忠是同学,后来他又在原中国驻屯军担任高级参谋。期间,他在北平天津期间多次和张自忠会面,谈判,所以对张非常了解。

专田盛寿急忙赶到陈家集,此时已经是深夜。专田盛寿拿着蜡烛,仔细看了半天,终于看到腮边的一颗黑痣。他沉默了一会,悲戚地说道:没有错,这确实是张自忠!

 

据鬼子们回忆:在场者一齐发出庆祝胜利的欢呼声,接下来则是一阵鸦雀无声的肃穆。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仔细擦洗干净,用绷带裹好,并命人从附近的魏华山木匠铺赶制一口棺材,将遗体庄重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头立一墓碑,上书:中国大将张自忠の墓。

 

日本广播电台,随即播报了这条新闻,但他们的强调和以往有很大区别。相比以往傲慢自大的新闻稿,此时他们说道:张总司令以临危不惊、泰然自若之态度与堂堂大将风度,从容而死,实在不愧为军民共仰之伟丈夫。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敛入棺。

 

20多年后,没有参战此次战役的冈村宁次和何应钦闲谈的时候,也表现出对张自忠的极度尊敬:我们成了冤家对头,不过这种冤家对头奇妙无比。您也许知道,我以前在北平认识了张自忠司令官,而在进攻汉口之后,不幸得很,我们在汉水(即襄河——编者 )东岸之战两相对峙下来。那个时候战事爆发,张先生勇往直前,挥兵渡河,进入我方阵地,唯遇我方因战略关系向前进击,他竟冲至我军后面战死。他之死令我 感慨无量。

 

18日,得知张自忠殉国以后,蒋介石非常悲痛,下令代理集团军司令冯治安和38师师长黄维纲,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张的遗体。

 

蒋介石在给冯的电报中写道:顷悉荩忱总司令亲临前线督战,壮烈阵亡,噩耗传来,痛悼万分!顾荩忱忠贞英勇,牺牲成仁,本其素志,光荣一死,炳耀千秋!惟在此抗战中 途,将星忽殒,使国家遽失长城,损失过大,其何以堪?此中追念素所信赖爱护之袍泽,不禁悲痛无已者也!至荩忱尽瘁革命,功在党国,所有表扬抚恤诸事,自当 从详拟订,呈请国府明令施行。其所部,请兄代中善为抚慰,务继荩忱总司令遗志,益加儆奋。俾得复仇雪耻,完成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慰其在天之灵,是所切望! 闻耗仓猝,未能尽意。现荩忱遗体,已否寻得运回?其阵亡详情,均盼详报。中正巧已川侍参。

 

在张的遗体抢回来以后,代理集团军司令冯治安和两名苏联顾问含泪查看了遗体。他们发现,张将军全身竟有8处伤痕:除右肩、右腿的炮弹伤和腹部的刺刀伤外,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额各中一弹,头部已经塌陷变形,面目难以辨认,唯右腮的那颗黑痣仍清晰可见。

 

痛哭不已的冯治安命令医疗队,将遗体重新擦洗,作药物处理,给张自忠着马裤、军服,佩上将领章,穿高筒马靴,殓入楠木棺材。

 

本来俄国人是最强硬的民族,他们的男人成年以后,只能流血绝对不能流泪,不然就是懦夫和胆小鬼,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但这两个苏联顾问也被张将军的壮举深深感动,忍不住默默的流泪。

 

521日晨,突围出来的参军李致远、徐惟烈顾问奉冯治安将军命令,亲自乘6辆卡车从快活铺启程,护送张自忠灵柩前往重庆,沿途数万群众出门祭祀。

 

528日晨,船到重庆,10万人在储奇门下设奠。蒋介石亲自率领冯玉祥、何应钦、孔祥熙、宋子文、孙科、于右任、张群等军政大员,臂缀黑纱,肃立迎灵。

蒋介石此人一生极为严肃,身边跟随几十年的副官都没看过他哭过一次,或者说过一个笑话。

此次蒋介石居然抚棺大哭,悲痛无比!

28日下午,蒋介石亲自主祭,军政百官及各界代表为张自忠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当天,蒋还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通电全军,表彰了张自忠将军的勋绩。

 

81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也为张自忠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主席台正中悬挂着巨幅张自忠遗像。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分别题词祭奠,朱德总司令代表八路军献花圈,并庄严宣读祭文。

 

19415月,国民政府在南瓜店将军殉难处的山头建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并在山下修建十里长山阵亡官兵公墓。1945年,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湖北宜城县改为自忠县1949年恢复宜城县建制)。

 

1947313日北平市政府颁令将铁狮子胡同改为张自忠路,该路名沿用至今。天津市和平区海河西岸有张自忠路,上海和武汉亦有张自忠路以示纪念。

1951年蒋中正至阿里山视察,将该区一处更名自忠,以纪念张自忠。

张自忠殉国时候的军衔是二级上将,集团军司令官。他是抗战中,国军殉国的两个集团军司令之一,也是二战同盟国中殉国军衔最高的将领。

 

 

而联队长横山武彦,在一号作战的1944611日,于浙江省龙游县,被国军击毙。当时他已经是六十二旅团旅团长了,少将军衔。

 

最让人悲痛的是,事后整理张将军的行李,副官们试图在找出留个家人的财产或者遗嘱,但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也没有找到任何财产和存款。

副官们还要继续找,前来处理张自忠后事的弟弟张自明说:你们别找了,他如果爱钱,想着家人,就不会这样了!

 

其实,当时张自忠的家庭并不好。他成婚30多年的太太李敏慧当时已经癌症晚期,正在上海租界医院治疗。三个孩子年纪都不大,最大的才17岁,小的仅仅6岁,也急需要人照顾。

张为了国家民族,也只得不管自己的小家了。李敏慧在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在3个月后去世!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张自忠和普通的军人不同,他的父亲是赣榆县知县,从小受过很好教育。在参军之前,他曾经北洋法政学堂学习,又转入济南法政专门学校。张自忠一生唯一的阴暗,就是作为29军代言人曾经留在北平和日寇周旋。最近,宋哲元的后人跳出大肆攻击张自忠,甚至说张是临阵脱逃时候被打死的。无语,现在真是什么人都有!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宜昌沦陷


张自忠殉国和74师被日军歼灭,其实并没有改变枣宜会战的局势。

当时日军后方运输线仍然不太稳定,而第3师团第26旅团又被国军合围痛击。

38师等33集团军部队仍然在汉水以西攻击日军交通线,获得不错的战果。

 

鉴于情况严峻,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认为枣宜会战第一阶段已经失败,并没有歼灭第五战区国军主力,反而自己损兵折将。现在务必着手第二阶段的攻略宜昌。

目前第3师团勉强突围,如果各部蜂拥渡河,国军肯定会尾随追击,刚刚北上的江防军一定会顺势回防,那么攻略宜昌自然就失败了。

军刀组出身的园部和一郎果然厉害,他经过仔细思索,认为下一步无论是撤退还是继续进攻一场,都必须继续来一次反攻。

 

于是,日军突然停止撤退,全军向西边和北边的国军全线进攻。

第五战区主力和日军发生大规模激战,双方伤亡都很大。

鉴于日军进攻猛烈,此时第5战区高层都认为,不应该正面硬碰,以损失自己有生力量,让日军如愿。所以李宗仁命令国军闪开正面进行侧击,一部仍在敌后以牵制敌人。

21日,第3师团进至邓县,第13师团进至老河口以东,第39师团进至樊城。

 

日军还想继续西进,但此时前后已经作战近一个月,弹药匮乏,补给不济,上上下下都极为疲惫,战斗力锐减。

而国军则以退为进,退到一些利于防御的地段继续作战。

 

歼灭张自忠74师的第39师团向北进攻,很快到达樊城东北约20公里的梁家嘴附近时。其先头的233联队(该师团为3单位编制,辖有步兵第231、第232、第233联队),奉命在20日的夜间率先渡河,然后北上

师团长村上启作让233联队务必小心,尤其在渡河时候需要仔细观察。

 

此时日军却大意了,他们仅仅在20日傍晚派出侦察兵3人,在河边胡乱侦查了一下。这些人认为国军早就跑了,肯定没有抵抗。况且当时对面的芦苇确实异常平静,根本不像有人的样子。

他们随即检查了一下水流情况,就返回联队司令部,报告:对岸没有敌人!

其实,当他们傻头傻脑观察的时候,汤恩伯31集团军的侦察兵早就看到了他们,并且上级报告。

汤恩伯认为日军乘夜色渡河的可能性很大,立即命令主力部队潜伏到河对岸部署,并且使用了大量的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甚至少量苏罗通小口径机关炮。

 

而这边233联队大摇大摆的走到河边,架起橡皮艇就渡河。第233联队长神崎哲次郎大佐见水并不深,流速也慢,下令一部分官兵涉水过河。于是,该联队1000多人,一半乘船,一半涉水,缓慢的向对岸靠过去。

国军不动声色的等他们走到河中心,然后突然开火。31集团军的火力可谓是国军最强的,日军渡河无法携带重武器,又完全在明处,光是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经过短短20分钟激战,日军300多人被击毙在河中,伤者无数,连联队长神崎哲次郎大佐也被流弹击毙。

该联队伤亡惨重,只得溃败下去。

 

此次拦截作战,宣布日军的进攻到达尽头。

 

11军指挥部由此判断,第五战区虽然损失了173师和74师,但主力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当日晚,第11军下令各师团停止追击,襄河以东枣阳地区作战至此结束。  

此时,轮到园部和一郎犹豫了。

这次233联队吃了大亏,可见国军还是颇有战斗力的。

那么现在还要不要继续南下100多公里以外的宜昌作战!园部和一郎本来认为占领宜昌意义不大,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占领宜昌,又陷入拉锯战,恐怕前景更是不好。

 

523日,11军高层举行了讨论会,看看是否要继续进攻宜昌。参谋长青木重成则表示不能继续进攻,对此后勤方面的军官们都表示支持。但作战参谋都表示需要继续进攻宜昌。作战主任参谋天野正一中佐更是说:一来江防军已经调出,正好是好机会,二来这是日本军部的命令,我们这些军官如何能够随便篡改,必须执行。

参谋长青木重成则表示目前日军伤亡已经近万人,现有兵力无法继续攻击宜昌。

天野正一则表示日本军部为了保证可以占领宜昌,临时又从后方抽调大量部队增援11军,兵力应该够了。这批增援部队包括:驻咸宁的第40师团大部、驻九江的独立混成14旅团的3个独立步兵大队、驻安义的第33师团一个步兵大队。

 

双方激烈争辩了一整天,最后园部和一郎认为自己刚刚上任3个月,如果此时就公然违背军部命令,显然是非常不合适,就同意继续进攻宜昌。

 

由于此时日军严重缺乏补给,11军从武汉地区调动全部可以使用的汽车,以6个汽车中队紧急调运1000多吨军需品到前线。这部分汽车运输队早于国军的零散拦截,但大部分都顺利赶到了一线。

与此同时,增援的3个步兵大队和1个山炮大队日军也都赶到了前线。

 

于是,日军以3个师团兵力,突然放弃随枣一线,并且放弃向北面的工事,全军转而全部西进。日军除留下第40师团殿后以外,包括13师团,39师团,第3师团,以及第5师团一部,全部向西进攻。

 

由于这一线汉水防线长达数百公里,国军非有重兵很难防御成功。

 

本来这一线防御的兵力不少,仅仅江防军就有4个军12个师8万多人。但由于战局吃紧,战役开始时候仅剩3个军,而第一阶段期间,由于李宗仁和蒋介石都判断日军不会进攻宜昌,强行命令江防军94军和75军北上增援新野一线了。

 

这样一来,江防军仅剩肖之楚的26军和94军一个师还在原阵地,兵力锐减到4个师,仅有2万多人。

 

所以,这一线除了江防军的4个师以外,仅有川军22集团军一个41军,张自忠33集团军唯一没有渡过汉水的77军一部负责防御。

川军41军是孙震的部队,战斗力很弱,战斗力还不如江防军1个师。

 

至于77军这个师也因为张自忠刚刚殉国,士气较为削弱。

 

由于兵力空虚,所谓宜昌三道防御线的最后一道,也就是宜昌城根本没有驻军,仅有警察和保安团维护治安和对付日军空袭,由此可见防御兵力虚弱到什么程度。

 

其实,就算不谈其他的,单单靠这几个师想要防御日军3个师团又2个师团一部的重兵,几乎是不可能的。双方战斗力上有着数倍的差距!

 

531日,日军分别从长达200多公里的三处强渡汉水。

最北面的第3师团在襄阳以南的郑家冈、欧庙之间强渡汉水。川军孙震的41军本来就是国军中战斗力最弱的部队,此时下辖仅有4个警备旅,都是刚刚组建的新部队。兵力不足且不说,有的新兵刚刚学会放枪。

他们在日军渡河初期还能顽强抵抗,但激战数小时后,日军突然大量使用汽艇冲击。

川军官兵上上下下从没有见过这种装甲汽艇,误以为日军使用了水陆两栖坦克。见子弹打在上面没有作用,又不知道怎么摧毁它,部分阵地上的川军官兵惊慌下自发撤退。

 

日军很快渡过汉水,蒋介石李宗仁见川军阵地崩溃,周边又没有可用的兵力支持,被迫调动了空军。

国军空军9架轰炸机冒着很大的危险(当时湖北境内的制空权是日军的),在汉水一线反复投弹扫射,造成日军一定伤亡,却无力阻挡日军的强渡。

6118时,这一路日军经过激战,占领了襄阳,215时占领防御空虚的南漳,8日占领了远安。在8日内,推进了100多公里,

 

这边39师团从在宜城以北的王集、小河镇一带横渡汉水。经过与孙震的第41军这一线防御力量较强,经过33夜的激战,该师团63945分占领了宜城。

随后,日军继续西进,经过同张自忠33集团军56师的苦战数日,于6日傍晚占领了荆门。

 

此时蒋介石也好,李宗仁也罢,都大吃了一惊。他们当时都没有判断日军有可能会进攻宜昌,所以这时候就慢了一拍。李宗仁立即调整部署,由北面的国军主力立即向西猛扑。

不过,日军早有预计,他们留下一部兵力殿后,阻击国军的增援部队。以北上后回防的江防军94军为例,他的185师和121师虽然距离日军仅有2日的路程,但就是难以追上。一路上遭遇日军阻击部队的层层阻截。日军虽然数量不多,但坚守一地死不撤退,国军只得尽量绕过,实在绕不过的只好硬啃。

江防军虽然是中央军精锐,全军根本没有什么山炮野炮,仅剩一些迫击炮,无法攻坚,所以花费了很多时间才击溃日军的阻击。

同时回防的江防军75军也是一样,该军战斗力比较强悍,它的第613、骑兵第4师追上日军后卫部队和一部分辎重部队,将这些日军杀的一塌糊涂。丢下的尸体长期没有人掩埋,直到一个月以后,仍然臭气熏天,当地乡民都绕道经过。

但日军居然不管后卫部队死活,只是一味南下,这样一来,国军怎么都赶不上,始终被日军甩在身后。

 

 

此时蒋介石也立即命令后方的18军,第2军,第11军等中央军精锐立即赶赴宜昌增援。但这些部队都距离宜昌较远,看来日军怎么也会遭遇他们到达。

同时,蒋介石命令陈诚立即赶赴宜昌,陈诚紧急于63日晚到达了川东的万县,随后在4日赶到宜昌!

 

一切都晚了,这就像下棋,有时候你在最初三步棋中一步走错,慢了一拍,整盘棋就往往很难扭转,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64日,第13师团为了策应两个师团的进攻,从最南面的从旧口、沙洋镇一带强度汉水。本来要北上增援的江防军26军,和仓促赶到的94军各一部,只得停止前进,转而南下应战第13师团。

13师团是甲种师团,满员兵力3万人,而26军,94军在这一线防御部队仅有1万人。

经过数日苦战,第13师团一举击破江防军的防线,也渡过汉水。

 

13师团随即向国军侧翼包抄,此时国军各部兵力有限,为了防止被日军切断后路合围,只得放弃阵地,向西面做总退却,防守第二道防线。

 

 

此时李宗仁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他慢了一步,目前周边的国军都被日军甩在身后,而宜昌一线的国军兵力稀少,肯定不足以抵抗日军7万大军的冲击。

李宗仁败中求胜,命令北方的国军主力一部立即尾追渡过汉水的日军猛击,攻击他们已经占领的城市,迫使日军回头。

同时,李宗仁出兵猛攻留守在随枣一带的日军40师团,试图将其合围歼灭,迫使日军进攻宜昌部队转向。

没想到,此次日军的目的就是宜昌,所以他根本不理会李宗仁的围魏救赵。为了集中优势兵力占领宜昌,日军连续放弃已经占领的城市,更不管40师团的死活。

 

汉水以西第3师团于63日放弃襄阳,之后又放弃南漳、第39师团6日放弃宜城。

日军并不固守占领的城市,只留下一部殿后,阻击国军增援部队。

 

所以,此次日军推进非常迅速,而且进攻兵力非常强大,攻势锐利,很快又突破了国军第二道防线。8日第3师团占领了远安;第39师团到达了远安东南的当阳附近;第13师团的主力到达了当阳东南的河溶,其一部与池田的第11旅团,于814时占领江陵、15时占领厂沙市。


此次日军几乎破釜沉舟,他们在汉水以东的部队全部抽调进攻宜昌,仅仅留下40师团殿后。

 

孙连仲第3集团军,汤恩伯第31集团军,黄琪翔11集团军在西进增援宜昌同时,更对孤军作战的40师团以合围痛击。

 

首先由大洪山的川军29集团军负责切断40师团后路。611日,40师团发现处境不妙,立即向川军猛攻,向打通交通线。

川军咬牙以劣势装备苦苦支撑,40师团激战数日未果,在六房咀大山区被张雪中第13军,莫树杰第84军等国军合围。

 

当时第40师团本来就是强弩之末!由于不是进攻宜昌的主力,也只得到很少补给。师团长天谷直次郎慌忙向11军司令部求援,得到的回复是:目前没有一兵一卒可以增援,务必趁中国军队更多主力到达之前突围!

天谷直次郎无奈,指挥40师团奋力向东边突围。当时是6月,湖北一带都是酷暑,这对于生活在较寒冷地区的日本人来说,极为不适应。

加上补给几乎断绝,只好依靠空投苦苦坚持。

40师团经过66夜的苦战,才勉强突围,伤亡累累。其实,40师团之所以突围,不过是国军主力都去救援宜昌!

40师团此次突围作战的伤亡超过3000人,加上之前一系列作战的伤亡,大大伤了元气!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日军占领宜昌以后,并没有什么作为,甚至连宜昌到武汉的水运都不能进行。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虽然汉水以东重创了40师团,并且造成此处日军全面溃败,但汉水以西局势却没有丝毫好转。因为日军根本不顾40师团死活,反而却又急速恶化。

 

由于日军3个师团重兵推进,不但速度很快,兵力也很大,在局部形成绝对的优势。少数国军防御部队抵抗不住,节节败退,而增援部队又来不及赶到,看起来,宜昌丢失已经不可避免。

陈诚仍然指挥手中现有的部队,继续和日军激战了33夜。以18军为例,他们的18师几个团仅仅早于日军几小时进入阵地,还没有查看清楚地形,日军就杀到。

在日军3个师团重兵攻击下,国军各部不止,只得再次后撤。1117时,田中静一的13师团一部首先从东南方向突入了宜昌城。彭善指挥的第18军的第18师,在城内与日军激战1天,苦苦支撑。此时日军第3 39师团一部又由北面攻入城内。

18师知道宜昌一丢,被迫北撤至南津关方向的山区,一部经葛洲坝、黄草坝撤至长江的对岸,

61216时,18师所留的断后一个营, 在营长邓萍指挥下,激战至最后一刻。日军久攻不下,采用燃烧弹火攻,该营官兵大部分殉国,宜昌最终沦陷。

 

就第二阶段攻打宜昌来说,日军此次这一手耍的非常漂亮!

先是全军向北猛攻,让第五战区误认为日军还要继续北进。在两军对峙的时候,日军突然转向向西进攻,从三点突破汉水,攻破宜昌外第三道防线。

在进攻宜昌时,日军并不像以往步步推进,每进一步留下一部分主力固守。此次日军的目标就是宜昌,所以集中三路的三个拳头,也不顾国军的尾追,全军猛击。

宜昌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由于国军兵力空虚,实在抵抗不住日军7万大军的猛攻,所以先后崩溃。

就军事作战来说,日军此次战术战略都非常成功。

 

 

 

日军占领宜昌以后,由于补给线中断,长达一个多月作战伤亡累累,前线官兵深感无法坚持,一致要求撤退。

当时园部和一郎也认为,目前保守估计日军也伤亡了近2万人,官兵极为疲惫,甚至行军期间都能睡着,加上又没有稳定的补给线,宜昌如何能够固守。

所以在占领宜昌同时,园部和一郎就下令务必摧毁宜昌,然后全军后撤。

当时甚至力主占领宜昌的作战主任参谋天野正一也认为:目前确实无法确保宜昌,顶多坚守12个月。超过这一时间,就必须后方增调大部队!

 

于是,615日,日军将宜昌城几乎全部烧毁,烧毁7000多间民居,然后3个师团放弃宜昌后撤。

 

让基层日军大跌眼镜的是,短短几小时后,日本军部又命令园部和一郎务必占领宜昌。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德军刚刚占领巴黎,而意大利也在几天前宣布参战。

见盟友进展如此顺利,日军的野心又突然膨胀起来,开始做灭亡中国的老梦了。

6151330分,日军参谋总长载仁亲王、海军军令部总长博恭王面见天皇裕仁,痛陈必须控制宜昌,然后用大轰炸迫使蒋介石投降的主张。天皇裕仁表示认可!

于是,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日军被迫在177时,再次回头进攻宜昌。

由于日军几乎烧光了宜昌,此次回去只看到一片废墟,不但没有粮食,连找所完整的房子睡觉都难。日军基层官兵忍不住对军部高层破口大骂!

 

其实占领宜昌,让日军背上了大包袱。面对陈诚第六战区,李宗仁第五战区的重兵包围,日军被迫将关东军驻于佳木斯的山下奉文的第4师团,保护京都的饭田祥二郎的近卫师团都增援到这一线。只是因为后来进攻越南,临时将近卫师团编组到南方去了!

 

在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日军在宜昌附近集结了2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重兵驻守。由于国军封锁了这一线的水运,所有的补给必须通过可怕的汉宜公路运输,这一线到处都是国军的游击队,运输是极为困难的。

 

 

纵观此次枣宜会战,就第一阶段来说,国军没有大的问题,张自忠东渡汉水不幸殉国,是一个技术上的失误。如果不是日军通过无线电定位出33集团军司令部的位置,张自忠不可能殉国,这是李宗仁和蒋介石无法预计的。至于33集团军在汉水以东的作战,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更是必须的。只是,因为常年征战导致33集团军的减员,导致在汉水以东作战的部队仅有2万多人,甚至张自忠身边仅有3000人,这才是张殉国的原因。

其实就算张殉国,也不影响会战的大局。当时国军不但不占劣势,甚至还掌握着战场主动权,关键问题在于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中,日军伪装北上和国军决战,居然转戈一击,猛地集中几乎所有主力,西渡汉水,进攻宜昌。其实日军此举虽然出乎意料,但如果蒋介石和李宗仁对日军试图攻占宜昌有所预计,还是有办法应对的。

比如在调动江防军主力北上之时,也可以调动其他部队,诸如18军等部给予补充江防军留下的空档,还是完全可行的。

当时宜昌外面共有三道防御线,都修筑了一些工事。如果此处有国军10万重兵防御,再由追击的10万国军两面夹击,还是有把握击溃日军的。

正面国军只要能够顶住一周,后面国军追上来猛攻,补给不足且疲惫不堪的日军,恐怕也只能退却了。

 

只是凡事不能做事后诸葛亮,在当时来看,日军占领宜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第一阶段一举一动也丝毫看不出又占领宜昌的意图。

古往今来打仗,军事高层判断失误是很寻常的。只是如果国军手中有强有力的部队,又占有一定优势,还是可以挽救的。但此次作战,国军显然是全然劣势,手中根本没有什么好牌可打。

以肖之楚26军为例,该军本来也是中央军精锐,早在1933年就参加了长城会战。但此次遭遇日军重兵前后夹击,力不能支,险些崩溃。

此战失利,宜昌沦陷,张自忠殉国。

整个二战期间,同盟国有几个上将战死的?

此次枣宜会战中,国军苦战到集团军司令,堂堂二级上将也殉国,足可见拼劲了全力。打到这种地步,还能说是消极抗战?此战国军伤亡也不轻。日军战后声称国军伤亡失踪总数高达10万,而日军仅仅伤亡7000人。显然,这又是胡扯。

国军此战伤亡总数有5万多人,而日军伤亡近2万人,双方伤亡都不轻!


至于宜昌沦陷,对国军也有很不利的影响。除了让日军得到一个距离重庆仅有400多公里的机场以外,更切断了第五战区的水运,以后的运输只能通过四川艰难的陆地运输。

当然,军事上只是其中一部分,由于宜昌距离四川边境近在咫尺,政治上的影响很大,导致了四川民众的恐慌。为此,蒋介石特别命令成立第六战区,负责这一线的防御工作,而战区司令官就是蒋介石的心腹陈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