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出版(二版,初版为1958年)的中国古代笑话中,有几篇很不错。摘录于下,享见者。另,在编辑此帖的过程中,遇到不错的古代笑话,顺录,并未拘泥于原书。
1.难道是给车子扎伤的吗
有个山东人娶了蒲州的女人做妻子。
蒲州地方,患甲状腺症的人很多,岳母的颈项也肿得很粗。
婚后数月,女家疑心女婿是呆子,岳父要试一试,就办了酒席并请亲戚聚会。
岳父问女婿道:“你在山东读书,懂得道理,可知道鹤为什么会鸣的?”
女婿答:“这是天生的。”
“你可知道松柏叶子为什么到了冬天也是青的?…”
“这也是天生的。”
“你可知道路边的树为什么有节瘤吗?”
“这也是天生的。”
岳父生气地说:“你完全不懂,亏你还是读书人!告诉你吧,鹤所以会鸣、是因为它颈项长;松柏叶子所以到冬天也是青的,是因为它心中强:路边的树所以有节瘤,是因为给车子轧伤的,哪里是什么天生的!”
女婿却问岳父道:“蛤螟会叫,难道是因为它颈项长吗?竹叶到冬天也是青的,难道是因为心中强吗?岳母颈项这么大,难道是给车子轧伤的吗?”
岳父又羞又傀,无话可说。
2.獬豸辨奸
齐宣王问艾子道:“听说古时候有一种动物叫獬豸,你熟悉吗?”
艾子答道:“尧做皇帝时,有一种猛兽叫獬豸,饲养在宫廷里,它能分辨好坏,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艾子停了停接着感慨地说:“如果今天朝廷里还有这种猛兽的话,我想它不用再寻找其它的食物了!”
3.有尾惧诛
艾子漂浮在海上,晚上停留在一个岛屿上。听见水下有哭泣声,于是仔细去听。
那声音道:“昨天龙王下令,水族动物中凡有尾巴的都斩首,我是鼍呀,所以害怕杀头而哭泣,而你们蛤蟆又没有尾巴,干嘛也跟着哭?”
另一个回答说:“我今天幸而无尾,只是怕又追究起我做蝌蚪时带有尾巴的事呀!”
4.父愚子蠢
齐国有个富人,儿子很笨。一天,艾子对他说:“你的儿子不通世务,将来怎能继承你的家财呢?”
富人很不高兴,说:“我的儿子聪明得很!”
艾子说:“那么你问他吃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回答对了,就算我说错了。”
富人叫来儿子讯问,儿子嘻笑道:“这个我还不知道吗?
每次都是从布袋里拿来的呀。”
富人气白了脸,说:“你真是笨极了,米不是从田里取来的吗?”
艾子道:“哈哈!田里自己会长出来吗?看来,不是你这样的父亲,是生不出这样的儿子来的!”
5.小病大治
某人稍受风寒而咳嗽,就很紧张,急忙求医。医生诊断为盅病,并给服攻打肾脏和肠胃的药物,禁忌他吃美味的食品。一月过后,无病之体倒真弄得百病发作,与患盅病者一模一样了。这人赶紧另求医生诊治。医生断为内热病,给寒药吃,结果上吐下泻,连饭也不能吃了。他害怕起来,急忙改用热药,把钟乳、乌喙之类杂乱地吃下去,全身浮现出痈疽、疥疮和目眩眼花的症状,几乎什么病都跟踪而来了。
6.石学士
北宋真仁年间,有个人叫石曼卿。以武臣叙迁得官,官至太子中允。人们都称他石学士。有一回,他要骑马外出,他刚刚认蹬搬鞍,还没骑上去,马夫牵着马就走,一下把石学士摔下来。马夫慌了手脚,不知怎么办。石曼卿从地上爬起来,掸掸身上的土轻松地说:“幸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学士岂不摔得粉碎!”
7.逐客
有人作客,十分嗜酒,喝了一瓶又一瓶,还嚷着要喝。主人笑道:
“我来讲个故事,有个客贩卖瓷器,忽然撞见老虎张开血盆大口扑将过来,那人慌忙将一只瓷瓶投去,那虎不退,又投一瓶,又不退。一担瓷瓶投剩一只了,那人高声叫道:‘畜生畜生,你走也是这一瓶,不走也只是这一瓶!’”
8.枇杷和琵琶
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9.喜欢逢迎的人
有个县官,很喜欢人家逢迎,每次办案,如果大家都称赞,他就高兴得不得了。
有个下属为了要逢迎他,故意在他的旁边跟人家说:“大凡做上司的,总喜欢人家逢迎;只有我们的上司,他可不是这种人,人家逢迎他,哼,他连瞧都不瞧一眼哩!”
县官听见了,叫这个下属过来,大大称赞这个人能干,说:“只有你知道我的心意,你真是一个最好的下属!”
从此,他就对这个下属特别的好。
10.免得麻雀散伙
邻居请苏东坡吃一盘红烧麻雀,一共四只,有位客人吃了三只,才请苏东坡尝尝剩下的一只。苏东坡说:“还是你吃了吧,免得它们散了伙!”
11.两条梁
支元献建造了一座大房子,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等到房子建成,连生活费用也很困难,只好东挪西借的过日志。
他的朋友看了这座新房子,说:“这房子造得的确好,只可惜还缺少两条梁。”
支元献问他还缺少两条什么梁,他说:“一条是不思量,一条是不酌量。”
12.屋里屋外
大家都说朱古民足智多谋。有一天,他在汤生的书房里谈古说今,汤生有意要难他,对他说:“现在我坐在房里,你能有什么办法,把我骗到外面去?”
朱古民说:“你一定不肯出去的,因为外面很冷呀!如果你先站到外面,我就有法子把你骗到里面来。”
汤生果然站到外面去,说:“好,看你用什么办法把我骗到房里来?”
朱古民拍手大笑,说:“哈哈,我不是已经把你骗到房外去了吗?”
13. 一毛不拔
猴子死后去见阎王,要求投生做人。
阎王说:“你要做人,必须把身上地毛都拔掉。”就叫夜叉过来,给它拔毛。才拔一根,猴子就痛得大嚷起来。
阎王说:“看你,一毛不拔,怎能做人呢?”
14.属狗和属虎
许多人在一桌吃饭,其中有个馋鬼,吃相着实难看,狼吞虎咽,把别人的也都抢吃了。
有人问他:“你生肖是啥?”
馋鬼说:“我属狗。”
那人连声道:“还好,还好!亏得你是属狗的,要是属虎,岂非连我们都要被你活吞了?”
15.与我无关
乡里有人脚上生了疮,痛得难以忍受,便对家里人说:“你们为我在墙壁上凿个洞。”
洞凿成后,那人便把生疮的脚伸进洞里,伸到邻居家一尺多远。
家人惊讶地问:“您这是干啥!”
病人答道:“让它到隔壁人家去痛,不干我的事了。”
16.死爱面子
有个读书人家里很穷,却又死爱面子,老是吹嘘家里有钱。
小偷以为他真的有钱,某晚去他家行窃,却发现家徒四壁,一样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便咒骂道:“晦气,是个穷鬼!”
读书人听见了,就从床头摸出仅有的几文钱,追上小偷,送给他道:“你来得不巧,请把这钱拿去。不过,你到外面千万给我留点面子,不要随便说我家穷啊!”
17.夏天带毡帽
热天,有个男人戴着毡帽在太阳下面走,走得满头是汗。遇到一棵大树,就在树荫下歇凉。他一面脱下毡帽当扇子扇,一面说:“要是没有这顶毡帽,真要热死我哩。”
18.感激不尽
有人犯了罪,依法要打屁股,就花钱雇人代替。雇的人也怕痛,又把钱交给差役,央求道:“行行好,打轻点。”差役收了钱,还是重重地打了他一顿。他走出衙门,向雇主感谢道:“幸亏你的钱,不然我一定要给打死啦。”
19.接待者
古时候宴请宾客,门口有接待者,口齿十分伶俐。
第一位客人来了,他问:“先生怎么来的?”客人答道:“骑马来的。”接待者恭维道:“啊!威武、威武!”
第二位客人来了,说:“坐轿来的。”接待者一脸尊敬的模样:“啊!阔气、阔气
第三位客人来了,说:“走来的。”接待者立刻换了一副风雅的面孔:“啊!清闲、清闲!”
轮到一位听了三次精彩寒暄的客人,他想难一难接待者,大声说道:“我爬来的。”不料接待者不假思索地答道:“啊!稳当、稳当!”
最后一个客人说:“我是滚来的。”接待者毫不犹豫,“啊!周到、周到!”
20.从容不迫
有个酒鬼,一闻到酒香就丢了魂。
一次,在朋友家喝酒,已喝了很久,忽然乌云遮空,马上要下雨了。随从催他道:“早点儿回家吧。”
他说:“就要下雨了,怎能回去?”
雨一停,仆人又催道:“可以走了。”
他说:“雨停了,还急什么。”
21.和尚放生
鹞子追赶麻雀,麻雀乱飞乱窜,一下飞进了和尚的衣袖里。和尚抓住麻雀说道:“阿弥陀佛,我今天有肉吃了。”
麻雀听后紧闭眼睛,一动不动,和尚以为它死了,把手一张,麻雀便飞走了。
和尚说道:“阿弥陀佛,我把你放生了吧。”
22.无比快乐
举人陈琮,性格豪放洒脱。他曾购置一幢别墅,座落在二里冈,正处在县城北郊,前后是无数坟墓。
有个朋友对陈琮说:“你眼里天天见到这坟里的鬼魂,一定不会快乐。”
陈琮笑道:“不,眼中天天见到这班鬼魂,使人感到自己存在阳世而觉得无比的快乐。”
23.赞颜回死
有个读书人很懒惰,常恨书太多。一次读《论语》,读到颜渊死一节时,便赞赏道:“死得好,死得好。”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他不死,再做出上颜回下颜回,我怎么读得完?累死我了!”
24.萝卜代鸡
鸡被杀掉请客,很不服气,便到阴间去向阎王告状:“鸡请客是常事,可主人不该拿我
这只鸡请许多客人。”原来主人杀了鸡,用萝卜一同煮,而且请了30多位客人同吃。
阎王不信,说:“哪有这等事?”鸡便要求传讯萝卜来作证人。
萝卜作证说:“鸡的话也不老实,那天请客,只见我萝卜哪见鸡呀!”
25.秋蝉
有个富翁,对待仆人很刻薄,从不让他们吃饱穿暖。
一天,他在花园里饮酒吟诗,知了在树上鸣叫。仆人故意问:“老爷,树上是啥东西呀?”
主人不耐烦地答道:“这也不懂?秋蝉!”
问:“秋蝉吃什么?”
回答说:“餐风饮露。”
又问:“秋蝉要穿衣服吗?”
答:“用不着!”
仆人说:“那好,让秋蝉来侍候老爷,可比雇用我们省开销!”
26.敲桌敬酒
一人请客前私下对仆人说:“你不要随便斟酒,听我敲一下桌子,你就敬一次酒。”
这话被一位客人听到了。席间,客人故意问:“令堂高寿多少?”
主人答:“73岁了”。
客人敲一下桌子,说:“难得!”仆人听到桌子响,立刻给客人敬酒。
过了一会,客人又问:“尊翁高寿多少?”
主人答:“84岁了。”
客人又敲一下桌子说::“更是难得!”仆人又来敬酒。
主人发觉上当,便大声对客人说:“你不要管他73还是84,你也喝得够多的了!”
27.畜生道号
党太尉很蠢。一次,有人来信说:“偶有他往,借骏足一行。”
太尉吃惊地说:“我只有两条腿,若借给他,我如何行走。”
下属告诉他:“信上说的是问你借马,骏足只是一种尊称。”
太尉笑说:“如今世道不同,原来这种畜生,也有一个道号。”
28.只顾说嘴
京城里选拔将军,人们都围聚在一起品头评足。
一个山东人说:“这些武士都算不得魁梧,我家乡有个巨人,站着就能头顶屋梁脚踩平地。”
一个山西人说:“我家乡有个巨人,坐在地上就能头顶屋梁。”
一个陕西人说:“这些都算不上希奇,我家乡有个巨人,开口时上嘴唇能碰上屋梁,下嘴唇能搭在地上。”
旁边有人驳斥道:“照你这样说,这巨人身子站在哪里?”
陕西人答:“管不了这么多了,先只顾‘说嘴’(说大话)吧!”
29.六只脚跑
有个差役走路很快,上司发下紧急公文,怕他走慢了误事,便拨给他一匹马。差役赶着马跟着它上路。
有人问他:“这样紧急的公事,你为啥不骑马?”
回答说:“6只脚跑,岂不比4只脚跑快得多?!”
30.井中短鱼
店主招待客人,每次吃饭总要做鱼,但就是只见头尾,很少有中间的肉段。
客人问道:“店主啊,您的鱼都是从哪里弄来的呀?”
主人答:“都是池塘里养的。”
客人说:“恐怕是井中养的吧,不然这鱼怎么长得这么短?”
31.难熬三年
新官上任,问亲信道:“官要怎么做才好?”
亲信说:“第一年要清,第二年要半清,第三年就可以浑了。”
新官叹口气道:“叫我怎么才熬到第三年呢!”
32.难做东道
一个和尚每逢夏夜,总是赤身裸体躺睡在山边,口中念着佛经,舍出自己身体喂养蚊子,一心想做佛。
观音大士听说此事,要考验他是否诚心,便变成老虎,咆哮着来到山边,要他舍出身体给它吃。
和尚跑起来避开,大叫道:“今晚撞见这个大客人,此东道叫我如何做得起?”
33.画俯首人
党太尉想请人为自己画一幅逼真的画像,喊来几个画工估计费用,都说要银子数两,党太尉很不开心。
有个画工就说:“我只需白纸一幅,笔一枝,墨一锭就足够了。”党太尉高兴极了,问怎么个画法。画工说:“黑纱帽,皂角袍,犀角带,皂靴,画一个黑番童。”
太尉又问:“着什么颜色呢?”
画工答:“画一只漆黑桌子在旁,你斜俯在桌上即可。”
党太尉说:“此画最要紧的是人面,如果俯伏在桌上,怎么能看见啊?”
画工说:“相公这等嘴脸,如何还要见人?”
34.都统畏妻
唐朝末年中令王铎,非常怕老婆。
一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兵进攻京城长安,王铎被任命为都统镇守江陵。他上任时禁止女眷跟随,夫人也没有同行。一天,忽然有人来报告说:“夫人离开京城起程了。”
王铎大为惊骇,对下属说:“黄巢从南边渐渐攻来,夫人又怒冲冲从北面开到,叫我怎么对付?”
幕僚开玩笑道:“还不如投降了黄巢吧。”王铎大笑。
35.止 风
船主:咱这船刚到江心急流中,偏偏又遇上大风,太危险了!
医生:荆芥、薄荷、金银花。
船主:你说这个干啥?
医生:这几样都是止风的中药。
36.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37.五大天地
古有一贪官,任内贪得无厌。
一日,迁官临行。竟向当地百姓索要“德政碑”。
翌日,百姓送来一牌匾,上曰“五大天地”。官甚喜。详问,乃知“刚一到任,惊天动地;内署生活,花天酒地;坐堂听案,昏天黑地;百姓含冤,怨天恨地;如今滚蛋,谢天谢地。
38.先学游泳
一位医生治死了人,被这家人捆绑住,准备送官府。夜里乘人不备,医生挣脱绳索,游水过河逃回家中。见到自己儿子正在读诊脉之书,便忙说:“儿子啊,读书还可以缓一缓,还是先学会游泳更重要。”
39.便宜你了
从前,有一个武官在战场上督阵时,查获一名逃兵,他大发雷霆,写下了一道手谕:作杖毙论处。谁知“毙”字不会写,想改打军棍,可是“棍”字也不容易写。最后只得对逃兵说:“去吧!今天便宜你了。”
40.拾了草绳
某人犯了偷窃罪,被官府锁上枷销示众。有人问他:“犯了什么大罪?”他长叹道:“一个人倒起霉来,走路都撞板。昨天我偶然见到街上有条草绳,心想以后会有用,便随手拾起来......”
问者道:“拾了一条草绳也判这么重?”只听犯人继续说:“哪知草绳那端,还绑着一条牛呐!
41.秃 字
一个秀才遇见一个和尚,秀才想出和尚的丑,便问和尚:“师傅,秃驴的秃字怎么写?”和尚说:“就是秀才的秀字,屁股略为弯弯掉转就是了。”
42.见鸡行事
有个地主准备把多余的田租给张三耕种,但每租一亩田,须先交一只鸡。
一天,张三去办理租田手续,故意把鸡藏在背后。地主看了张三一眼,说:“此田不给张三种。”
张三忙将鸡拿出送上。地主马上改口道:“不给张三却给谁?”
张三问道:“你先说不租给我,现在又说租给我,为啥?”
地主答道:“刚才是无稽(鸡)之谈,现在是见机(鸡)行事。”
43.十竹一叶
钱塘有个文人写了一首《竹诗》,读给苏东坡听:“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条枪。”
东坡道,“此竹叶似太少了。”
那人不解其意。东坡笑着解释:“你诗中的十竹方生一叶,不是大少了吗?”
44.戏子嘲官
有个勋臣总督团营时,私自遣官兵为自己造私房。两戏子知道后,就扮作儒生,嘲讽此事。一个先高声咏诗说:“六千兵散楚歌声。”另一个也高声咏诗说:“八千兵散楚歌声。”
两人为六千、八千争辩起来,谁也不肯服输,最后慢慢解释说:“你们都不知,那二千不都在家盖房吗?哪在营里!”
45.“一”字长大
父亲写了个“一”字教儿子,儿子读了几遍,记住了。
第二天,父亲抹桌子,顺手用湿布在桌上画一横,问儿子:“这是什么字?”儿子眨巴着眼不认识。
父亲说:“这就是我昨天教你的那个‘一’字啊!”
儿子惊奇得睁大眼睛,说:“隔了一夜,它长成这么大啦?!”
46.梦见周公
某老师大白天睡觉,醒来后,撒谎说:“我梦见周公了。”
第二天白天,学生仿效老师呼呼大睡,老师用戒尺敲醒学生:“你怎么书不读,睡起觉来了!”
学生说:“我也去见周公。”
老师说:“周公怎么说了?”
学生答:“周公说,昨天并未看见老师您。”
47.缰绳太长
有人持竹竿进城门、横竖不能进,截断又可惜,正想不主意时,旁人说:“10里外有个叫李三老,很聪明,你可去请他出主意。”
持竿者正想去找,刚巧三老骑了驴也到城门前,众人欢快地跑上去迎接他。只见李三老直喘粗气吃力地坐在驴子的屁股上摇摇欲坠。
有人问:“您怎么不坐在驴背的中间?”
李三老答:“缰绳太长了。”
48.半天悠闲
有个官吏游寺庙,和尚设宴招待他。官吏酒足饭饱后,兴致勃勃,当即吟了唐人两句诗:“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和尚听了苦笑两声,官吏问他为啥笑,他说:“你官老爷偷得半日闲,我老和尚忙了三天哩。”

水之声:对于这样的笑话,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生活阅历,笑的意境也不相同。记得上小学二年级吧,曾经有一个卖书人经常到学校去。所卖者大都是小人书,短小且配着图画。自己买过一本笑话方面的书,第一篇就是那有名的《隐身草》,那时只是一笑了之了。前两天,给孩子讲《免得麻雀散伙》,他也就笑笑罢了。到了现在的这个年龄段,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增长,自己再去翻看这些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笑了,而是更多地去体味其中的寓意,更多的是去思索笑中所藏的“道”,比如《石学士》、《两条梁》等。古人的那些诸如《笑林广记》、《笑林》、《雅谑》、《嘻谈录》等笑话集中的笑话,并不像今人的作品那样令人捧腹,但其之所以流传至今,有这样强的生命力,似乎与其所藏的“道”息息相关吧。真得就好笑吗?连我自己也不这样认为。只是愿那些摘录的笑话,在带来笑的同时(如果能),能让见者有所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