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理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一家图书馆 2014-02-19

□ 本报记者 张  杨 辛向东 朱  蕾

核心速读:云龙县工业园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桥头堡”建设为契机,遵循科学规划、生态环保、优质服务的原则,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落实资金和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强力推进园区快速、高效发展。

1月4日,本报工业园区建设采访组来到此次采访行程的最后一站——云龙县工业园区。云龙县由于山地较多,多年来工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但近些年,特别是2012年以来,为加快工业强县步伐,实现工业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云龙县工业园区管委会顺势而谋,紧紧围绕自身发展的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园区快速、高效发展。

据云龙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字剑文介绍,云龙县漕涧工业园区于2003年2月经州经贸委批复准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2011年3月,云龙县正式成立云龙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云龙为加快工业强县步伐,实现工业跨越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决定》,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依托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协调发展、优势互补、政策共享”的原则,将工业园区规划面积扩大为50平方公里,采取“一园多区”的布局,将全县工业园区统筹为“一园三区”, “一园”指云龙县工业园,“三区”由漕涧工业核心区、沘江工业区、澜沧江工业区组成,主导产业为能源(电力)、矿冶(铜、锡、铁采冶)、建材(水泥、板岩、大理石等)、生物加工(林木、农副产品加工、红豆杉制品等)。园区于2012年启动建设,是拟培育的40个省级园区之一,规划到2016年打造成为百亿元工业园区,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3亿元,其中漕涧工业核心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澜沧江工业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3亿元,沘江工业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工业产值年均增长50%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2%以上。

2012年,园区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漕涧核心区工业大道已完成地勘、设计、预算工作,完成土地征拆迁,一期工程3.92公里半幅路基工程正进行BT代建制的招投标工作;先期流转的560亩土地正在进行公示和资金兑付工作;原硅厂土地已基本完成相关转交手续,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土石方开挖回填清运量约60000立方米,平整近80亩;云龙锡矿基地的地块正进行范围认定和土地平整;标准化厂房建设已交付设计院进行设计。招商工作步入良性轨道,已与5家企业签订招商协议,协议资金达5.7亿元;已落地5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到位资金1.03亿元;太平洋建设集团以BT模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云龙县锡电公司日处理1000吨选矿生产线、大理州彤林农林资源开发有限公司5000立方米指接板和年产5000吨环保机制炭项目、云龙县阿昌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业开发项目已入园开工建设,昆明盟通钢结构公司年产1.5万吨钢结构制品生产线项目正准备入驻;已经对接商谈有投资意向的矿泉水生产线项目、葛根种植加工等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