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泰名山室道院

 道场所志 2014-02-20
         永泰名山室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大洋镇,是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殿名山室,悬崖覆盖,可容纳数百人,有东西两室,善男信女分东西入梦叩神。灵龟洞,有一长10米,高2米摩崖石窟图,是我国仅存“白莲菜”造像遗迹。“白莲菜”南宋盛行江南,“连社七祖”为宗门之祖,教义大多不抵荤酒,不杀物命,近于为善。有说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过。包括游观农务、牧女献糜、世尊诞生、太子纳妃、六年苦行、世尊成道、禅河大悟、习炼降魔、二商粥食、希会宝地、佛现金刚等组画。其中七佛图更是雕得栩栩如生。一幅生动的佛教史卷。祖师洞建有宋代飞檐翘角古建筑,明末贤人余潜士在傍书斋撰对联“草草花花世界,山山水水人情”耐人寻味。西侧凤立峰下玄帝殿、观音阁依洞而建。尤其观音阁上供奉的石象男士观音极为珍贵。有诗句曰“登高观世成真梦,山静闻声悟妙心”。有“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等众多摩崖石刻。
         素有“永泰第一山”之称的高盖山,位于大洋镇棋杆村境内,海拔近千米。坐落在半山腰的名山室坐南朝北,架木结构,由大殿、灵龟洞、血盆洞、观音洞组成。名山室建于汉代,据传汉徐登、赵炳在山上麒麟崖壁下辟东西两石室,后得道飞升。唐文德元年(888年)建有道观,1926年重建。
       名山室东室内保存有宋元时期福建省仅见的浅浮雕造像,上百尊的人物、动物浮雕至今仍清晰可见。雕刻内容有释迦牟尼和佛系列,以及早期残雕。据国家级考古专家温玉成实地考察:石窟浮雕中有一组佛像是中国惟一的“白莲菜”(流传于宋代的道教之一,与“白莲教”颇有渊源)七祖佛造像。另有仅存的宋代男观音石刻,由于曾经经过偷盗,故现在展览的为赝品,真品藏于名山室道观之中。该处也是佛道共生的典型之一。1980年,由陈玉堂道姑筹资主持重新修葺,兴建大殿与住房,并收回经营竹山56亩。1983年新修楼阁,重塑神像,美化环境。1983年5月22日设坛诵经举行开光盛典,恢复正常宗教活动。1991年,名山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来,它又成为福州市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推荐单位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