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作死就不会死 】——盘点十大不良手机使用习惯

 枫夜听雨 2014-02-20

有了智能手机,也不用天天坐在电脑前了、睡觉也不抱着另一半了、一口气购物聊天不费尽,有木有?反正小编是不敢否认。但你可知,你待手机如亲人、爱人,它却会回你以艳照门甚至生命的威胁。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当的手机使用习惯。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十大危险手机使用习惯,可以尽早防患未然,避免作死。

1.账号自动登陆

这是懒人玩手机的常用做法,在首次登陆手机软件账号时就勾选记住用户名的选项,下次打开软件便可自动登陆。但是懒人做法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一旦手机丢后,就会让人萌生出拿块豆腐撞死的冲动。小编有幸品尝过一次这种感觉,二十几个软件账号啊!全部是设置的自动登陆,包括淘宝、QQ等,小编借同事手机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把这么多账号密码全部修改完。否则,个人信息泄露不说,钱都有可能被盗,到时就只有哭的份了。

2.手机存艳照

智能手机越来越高端,当个相机用简直轻松愉快,尤其是各种美颜相机出来后,不管男生女生,基本走到哪就自拍到哪,甚至不惜把各种不雅照也存入其中,一旦手机丢失,艳照外泄,后果将不堪设想。想想林峰、潘霜霜、金巧巧……哪个不是因手机丢失导致手机内艳照外泄,最后个人名誉尽毁。手机存艳照的坏习惯得改啊,再存就剁手!

3.乱点短信链接

短信手机带链接称是商家减价推销,你有没有看到链接就想点的冲动?这些链接或许是钓鱼链接。尤其是那类银行诈骗短信链接,看起来真的银行链接差不多,但一点开,就会掉入连环诈骗陷阱。所以,玩手机可以,可不要随便就点开陌生链接,不然,亏的就是你的腰包了。

4.乱扫二维码

有智能手机,不扫一扫倒显得落后了。但也要小心扫码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不少不法分子利用用户扫码习惯,将木马球值入二维码,用户只要扫码,手机就中毒,轻者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的钱财不保,手机甚至沦为肉机。

5.发微博定位

看到哪个明星了,发个微博炫耀一下,不忘附上位置信息。可要小心这位置共享曝露个人行踪啊。就曾有一哥们泡妞时,老婆搞调查,他谎称自己在办公室工作,可发来的微博位置却显示在某酒店,结果老婆到访,被逮了个正着。智能手机位置共享功能都能被誉为捉奸神器了,喜欢泡妞的屌丝可得注意啊。

6.不从正规渠道下载应用

最近Flappy Bird挺火,小编网上搜索下个试试,却下了个冒牌货,手机瞬间死机。这就是随便找个地儿下载应用的后果。据360发布的《2013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内容显示,超过60%的恶意程序来自第三方应用市场和论坛,一旦下载这些不安全程序,手机会死机、黑屏的现象,甚至沦为肉机。下载应用请谨慎,要下就去正规应用市场。

7.不装安全软件

《2013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13年Android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67.1万个,用户感染数量达9747万人次。一些人习惯不装手机安全软件,习惯突破安全防护裸玩。可要知道购机容易,可要安全使用可不容易啊,各种恶意程序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呢!

8.充电打电话

如今智能手机都能成为人的伴侣了,连睡觉都舍不得放开,超过80%的手机用户与手机共枕,连充电时也要拿个手机打电话。但科学分析,手机充电打电话时辐射最大,遇到那些问题手机,动不动就充电爆炸的,此时打电话生命或许都不保。

9.开通快捷支付

有了手机,购物也方便了,开通个快捷支付,不需要网银,仅手机验证码和支付密码就可完成手机支付。但方便的同时,安全风险便成倍增加,不妨试想下,如果开着快捷支付的手机丢失,然后软件还是自动登录状态……真是突然有种雪上加霜的感觉。所以小编认为,这快捷支付虽然方便,但在开通时还要三思而后行。

10.不给手机买保险

手机还能买保险?许多人根本没听说过这事,也完全没这个意识,手机被偷、被抢时也只能自认倒霉。尽管国内关于手机的险种甚少,但提高手机保险意识很有必要,毕竟手机也算高价消费品,尤其是三星、苹果类的高端智能手机,售价都不菲,一旦丢失,损失也不少。此类险种国外有不少,国内360手机卫士也推出了相关的手机防盗险,能够挽回经济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