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4日,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如期而至,难得一遇的是情人节碰上了元宵节,可谓“福无双至今日至”,我早晨无意中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今天究竟汤圆、巧克力、玫瑰花的销量哪个会更好。西方的节日在慢慢地变成中国80、90后的重要节日,比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我们小时候憧憬传统的节日——春节,但是现在更喜欢接受西方的节日,喜欢用自己的方式代言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节日。其中有文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更加国际化,受其影响商业的气息让我们觉得原来我们一直很重视西方的表达方式,只是过去忽视了。我许久没有好好静下心来写点东西,正如一个好友说的,毕业工作之后思维都有点迟钝,几乎很难写出好的东西。虽然学习了四年的市场营销,我偶然被问起营销是什么,还是很难真正表达清楚其中的意境,但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营销人。
爱情,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不仅因为它的美好浪漫,更因为它的扑朔迷离。有人说它很简单,只要心意相通就可以天长地久;有人说它很复杂,酸甜苦辣,百转千长。中国人的传统是不善于表达感情,不敢于表达感情,比较含蓄。情人节,虽然和七夕一样,都是情人之间的节日,但它比七夕更独特的是它更加是一个表达的机会,让爱情可以勇敢地表达,这也符合80、90后对于个性张扬的特点。80、90后不仅关注自己,而且关注自己所爱的人,其中包括亲情、爱情、友情。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情人节当天,最畅销的应该是玫瑰花,随处可见卖玫瑰花的,更多的是手捧玫瑰花的情侣,此时的玫瑰花一入“洛阳纸贵”,据说一朵20元,就像平安夜的苹果一样,早上路过一个花店的时候也是很难的开张。此外还有酒店、餐厅、咖啡厅等也是爆满,甚至连超市、便利店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做宣传。就像今天到7-11看到的一样,店里在举办拍下情侣相框分享到朋友圈就可以享受咖啡第二杯免费的优惠活动。当情人节变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力量自然推动人们行动。所有在情人节里的举动都被设定了自然的特定模式,比如送玫瑰花。情人节把人们内心不善于表达的需求引发出来,借着这个契机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感情。即使有人看出了其中营销的意味,但是他们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营销人考虑的不仅是实现需求的结果,更加看重满足需求的过程,他们更愿意看到一种氛围通过影响一部分人然后把这种影响变成一种潮流和一个特定的符号。情人节,在营销人的眼中,不仅要看到人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且希望不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能够实现各自的双赢。不管情人节你是如何度过的,只需要记住一点,大声说出自己的感情,勇敢地行动,这也是耐克所倡导的精神——“Justdo it”,不管事业,还是爱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