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

 沧海一粟1951 2014-02-21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  

 

游完乐山大佛后,驱车前往朝思暮想的峨眉山。
当年大诗人李白也是沿着同样的道路前往峨眉山的。峨眉山在李白的心中十分崇高。他在登山时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登峨眉山》一诗:“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临,绝怪安可息。”蜀中那么多雄奇的大山,李白对峨眉山情有独钟。因此,在他出川远游的时候,路经乐山,也要上岸去游览一下心中的峨眉山。
    李白到了白水寺,见到了好友广浚和尚,在寺前的明月池畔,二人论琴比剑,广浚为李白弹响了高山流水般的琴声,琴声如此悠扬,让李白如沐春风,而且周围的青蛙也被琴声吸引,学着琴声一起和鸣。李白很为广浚的琴声所感动,写下了他那篇著名的《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随流水,遗响如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从此以后,青蛙们也学会了演奏。广浚去世后,寺的周围琴声不绝,其叫声如广浚的琴声那样悠扬婉转,这就是峨眉山的“弹琴蛙”。直到今天,人们到白水寺前,还要去一睹弹琴蛙的风采。寺前还留有“广浚弹琴处” 和“李白听琴处”题刻。
    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峨眉山的得名是因为峨眉两山相对,如同姑娘的蛾眉,秀美无比。峨眉山远看如美丽的少女,走近了才知它心胸之博大,内涵之丰富,身躯之伟岸,体格之刚劲,其性格更像一个奇伟的男子。峨眉山的挺拔峻秀,高大雄伟,是中国其他同类文化含量很高的大山所不能匹比的。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这古老的中华五岳,除了南岳衡山稍显高大外,其他不过是峨眉山的小兄弟。峨眉山不仅仅是高大而已,它不是一座文化荒山,作为文化大山,比起中华五岳来,它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它一直远离中华文化的中心,但是它却在这—隅小角落里,积淀出了厚厚的文化层,其文化积淀的层面之高,与它的伟岸的身躯十分相宜。峨眉山可以说是无壑不秀,无壑不幽,无山不峻,它的那些深沟幽谷为它提供了无比的肚量,使它能够将各种纷呈的文化都容纳进来。这一点,让中国的许多大山、名山都感到困惑不解,在中国西南的四川的西南一角,居然出现了这么一座大山。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末年。按照常规的看法,佛教最早进入中原地区后,在六朝时期,佛教在中原大地上很是热闹喧嚣的时候,四川的佛教传播却是悄无声息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东西都已经烟消云散了,最后佛教在中国留下了四大道场,峨眉山就居其一,这又让人们大吃了一惊。文殊菩萨选中了五台山作为道场,地藏菩萨选中了九华山作为道场,观音菩萨在普陀山显灵说法,普贤菩萨则选中了峨眉山。在中国众多的佛教胜地中,峨眉山成了中国的四大佛教胜地。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 - zjg - zjg6230的个人主页
(峨嵋金顶的四面普贤菩萨,背倚蓝天,面带微笑普渡世人)
    峨眉山的寺庙曾经成百上千,直到今天还给我们留下了26座,而且几乎座座寺庙都名闻天下。报国寺的雄伟广博,伏虎寺的幽深秀丽,清音阁、洪椿坪的玲珑精致,仙峰寺、洗象池的离奇圣洁,万年寺的雄浑古朴,华藏寺的金碧辉煌,与峨眉山著名的冷杉、含笑、珙桐、桫椤、楠木、香樟,以及数不清的珍稀类动物一起,构成了峨眉山的灵魂。
    佛教在峨眉山居于垄断地位来之不易,也经过了长期与道教争夺地盘的过程。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对于峨眉山这样的钟灵之地,道教岂能放过。曾几何时,峨眉山的许多显赫之地,都被道教所占有,峨眉山里也曾遍布道教的宫观。在后来的争斗中,道教没有占到上风,佛教的势力一天天增大。尽管道士们传说,轩辕黄帝退位后,也曾到峨眉山修炼而升天,吕洞滨也曾到峨眉山的紫芝洞、千人洞隐修,就是搬出这些人来,也还是以失败告终。峨眉山上最后一个道教宫观,即纪念吕洞滨的纯阳殿,也在清代乾隆年间被改成了佛教寺庙。现在攀登在山上,只依稀可见天皇台、九老洞、真人峰之类的地名,让人遥想起这儿曾是道教的胜地。
    “三皇九老洞,万古一仙峰”,九老洞是峨眉山道教的一个著名胜地,以洞里曾经住着九位仙人而得名。九老洞扑朔迷离,带有十分浓厚的神秘色彩。仙人居住的洞中究竟是什么样子,确实没有人知道其中的详情。据说,九老洞里深不可测,相传在宋代时,曾有一人打着火炬进入洞中30余里,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鸡犬之声,洞壁斑驳,刻有许多奇文异字。据说,再往里走,洞中有九个支洞,各支洞又有九个小洞,九条阴沟,其下有龙居住。准备再往里走,忽有蝙蝠如鸦扑火炬,不得不转身向外走。
    峨眉山佛教与道教的争斗几乎是看不见硝烟的。佛教采取的斗争策略是争取道士归依佛门,在佛门僧侣的说服下,众多的道士放弃了原来的信仰,成为佛教的僧侣。这样对道教来了一个釜底抽薪,道教在峨眉山也就难以立足了。
    从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我们看得出来,佛教与道教的争斗显得文雅、和气,看不到刀光剑影。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道奇特的风景,展示出文化相融的魅力。北宋时期著名的道士陈抟到峨眉山讲法时,反而得到了山上众多僧侣的尊重和钦慕,中峰寺精通书法的惠法和尚决定要煞一煞他的威风。当他见到陈抟在观摩吕洞滨“大峨”二字时,就上去在后面加上“佛地”二字。陈抟对惠法和尚说,妙字要入石三分,用水泼不掉。陈抟端来一盆水向石上泼去,“佛地”不见了,然后走过去在岩石上画了龙蟠仙柱和鹤踏方田图案,人们后退几十步一看,结果是“福寿”二字,用水去泼,怎么也泼不掉。这一故事是佛教与道教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的真实反映。即使如此,也是一团和气的。    
    尽管峨眉山已经被佛教所占有,但道教在那里的影响,以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仍然是不可低估的。上面提到的吕洞滨、九老洞、陈抟,也为许多游人所熟知。而白蛇和青蛇的故事传说,更是使峨眉山家喻户晓。
在万年寺的象牙坡下,有一个白龙寺。这个寺庙是在明嘉靖年间由别传禅师所建,清代重修。实际上,这里以前也是道教的宫观,因为它是传说中的白蛇和青蛇修炼之处,即使后来别传禅师在此建成寺庙,还是将寺庙的名字取名为白龙。白龙者,白蛇也,尽管改换了门庭,还是可寻找到白蛇的蛛丝马迹。
白龙寺樟树、楠木参天蔽日,这是当年别传禅师所植。别传禅师按照《法华经》的字数,在寺庙周围种植了樟、楠等高大乔木69977株,取名为“古德林”。今仅存100多株。这里峰峦叠翠,远望峨眉12峰峰峰相连,金顶雄姿也尽收眼底。相比之下,白龙寺的规模与这里的风景却很不相称。站在寺前,一点体会不到古寺的宏大与肃穆,因为寺庙留下来的建筑已不多了,仅存正堂等建筑。
    进了白龙寺,已经看不到白蛇的一点痕迹,哪怕有关她的故事传说也没有一丝踪影。所幸的是,在寺侧,被翠竹环绕,流水淙淙的地方,有一个洞,是白娘子修炼之地,看到洞旁大书“白娘子修道处”,终于感到了一丝欣慰,它证明了白娘子的存在和在峨眉山的活动。原来的洞已经坍塞,现在的洞是后人修复的。
    白娘子一生正气,经常惩恶除善,尽管在峨眉山经过千年的修炼,已得道成仙,但依然眷念人间温情,表现出了神仙的人性的一面。她与许仙一见钟情,两人一起到了风光旖丽的杭州西湖,始终受到法海和尚的阻挠,于是,为了人间最美好的爱情与法海和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引出了一段雷锋塔的故事。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 - zjg - zjg6230的个人主页
(峨眉山秀甲天下,不仅因为她拥有秀美的风光,
更因为她有着动人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与法海的斗争,是峨眉山上佛教与道教争斗的缩影,而法海占上风,也是峨眉山佛教占上风的真实反映。当然,中国人之所以喜爱这个故事,主要是感动于白娘子与许仙的可歌可泣的爱情。
于是,峨眉山这座大山,展示给人们的,就不再仅仅是严肃、刻板的宗教文化,也不仅仅是佛光、圣灯、云海日出等奇绝的自然风光,还有人间最美的爱情。
 
    本文节选自《风景的文化记忆》,科学出版社,2009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