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溯源] 袁氏

 观文书苑 2014-02-22
袁氏家谱

 一、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西周时期陈国开国君主陈胡满之裔孙伯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其始祖是袁涛涂。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永济),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一族。妫姓源出姚姓。 
    夏王朝时期,夏王曾封舜之后虞思、虞遂官爵。到商王朝时期,其后代已湮没无闻。虞遂的后代投奔周部族,任陶正,生下儿子名满,是帝舜的嫡系子孙。到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后,大封宗族子弟和异姓功臣,在追封五帝时名君、名臣之后时,就把妫满封到古陈氏部落故地,建立陈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让他承袭帝舜的祭祀、香火,并把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就是陈国的开国始祖,史称陈胡公。 
    陈胡公逝世后,子申公犀侯继位。犀侯嫡子突又承袭国君之位,是为陈孝公,犀侯庶子靖伯庚成为陈国卿士。靖伯庚的九世孙,也即陈胡公的第十一世孙名诸,字伯爰。伯:爰的孙子宣仲涛涂因功受封阳夏(今河南太康),成为卿士,就以祖父的字为氏,形成爰姓。由于在上古时,爰、袁、辕、溒、榱、援同音通用,后来因传写不同,一姓分为六家,爰姓也作袁、辕、溒、榬、援姓,相互混用。如爰涛涂,字仲,逝世后被追谥为宣,故称宣仲涛涂。在《袁枢年谱》中记载“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 
    但当时人又把袁氏始祖称做辕宣仲、辕涛涂,例如在史籍《左传》中,就把辕涛涂的儿子写作袁选,孙子写成袁侨。据史籍《北史》记载,北魏人李绘同南朝梁大臣纵论姓氏,袁狎道:“未若我本源于黄帝,在十四姓之限。”李绘道:“兄所出虽远,当是共车千秋分一字耳。” 
    关于袁氏之由来,在唐朝学者林宝所著的《元和姓纂》中也认为,袁氏源于“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之后。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恬,悟生仲牛甫。甫七代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以王父字为氏。字或作'爰’、'辕’,其实一也。”南宋学者郑樵将袁氏列入“以字为氏”类,并在所撰著的《通志》中记述:“袁氏,亦作'辕’,亦作'爰’,妫姓,舜后陈胡公之裔。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世为陈上卿。” 
    周惠王姬阆二十一年(陈宣公妫杵臼三十七年,公元前656年),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为独霸中原,率鲁、卫、宋、郑、陈、曹、许等诸侯联军击溃蔡国军队后,进兵讨伐楚国,兵驻召陵(今河南郾城),辕涛涂率陈国军队从征。楚国在严加防范的同时,派使臣屈完到联军帐中与齐桓公当面理论。齐桓公见楚兵防守严密无隙可乘,便与楚国订立盟约。诸侯国联军罢兵回国。 
    联军即将经过陈国和郑国边境时,辕涛涂怕齐军过境会给陈国增加物资供应方面的负担,就与郑国领兵将领申侯商量,最好让齐军绕过陈、郑边境,从东夷部落穿过。申侯当面答应,而背后为了取悦齐桓公,把辕涛涂出卖了。申侯当时对齐桓公说:“辕涛涂的计策不可行,经过几番征战,大军已经很疲惫了,如果兵出东道,一旦遭到楚国人进攻,恐怕要受损失,不如从陈、郑两国边境经过保险。我们郑国愿意供应粮草,保证大军平安归国。” 
    齐桓公听后,觉得此计甚妙,为嘉奖申侯,就把齐国以前侵占的虎牢之地归还郑国。齐桓公认为辕涛涂不忠于霸主,就把辕涛涂抓了起来,押送至齐国。第二年,齐国又指使鲁国的叔孙戴伯率诸侯军队讨伐陈国,陈宣公被迫屈服请罪并订立和约,齐国这才把辕涛涂放回。 
    辕涛涂为了国家利益而受此磨难,使陈宣公深受感动,任命他的后代子孙世为陈国上卿。 
    到了周敬王姬丐三十六年(陈湣公妫越十八年,公元前484年),辕涛涂的裔孙辕颇为陈国的大司徒,因事被国人驱逐,逃往郑国,随他同时逃难的还有族人辕糠。 
    周烈王姬喜元年(郑康公姬乙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辕颇的裔孙成为韩国人。 
    秦王赢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灭韩国,辕氏族人又成为秦国人。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辕颇的裔孙辕告率族人避难于河洛之间(黄河、洛水之间地区,今河南洛阳、偃师、巩义一带)。到了汉朝十七,辕告的少子辕政,将“辕”字去掉“车”字偏旁,改为袁氏,因此袁氏后人有的将袁政奉为袁氏的立姓始祖。 
    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中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汝南袁氏已经南迁,源于陈郡、汝南两望族的后裔已散居于江南许多地方。在隋、唐以前,袁氏的许多显赫名人都出自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氏族人已遍及全国。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轩辕氏皇帝居所辕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轩辕黄帝以土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 
    轩辕氏初建都于有熊之墟(今河南新郑州),在所居之地,有族人以辕为名命称其邑,后称为袁邑。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是为河北袁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据史书《明史》记载,明朝崇祯年间,山东东明人袁葵任洪洞县令时,在灾荒之年收养了数百个百姓遗弃的幼儿。 
    灾荒过后,袁葵又让百姓们各自把孩子领回去。在袁葵离任时,这些百姓纷纷抱着曾被袁县令养育的亲骨肉,恳切要求这些孩子随袁葵姓,请他一一赐予他们名字。 
    袁葵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些外姓的后裔子孙纪念袁葵的恩德,大多世代称袁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皇族拓拔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鲜卑拓跋氏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即有胡姓汉化的内容。他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汉姓元氏,成为朝中第一姓,自己就称为元宏。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后,使北方诸多处于奴隶制度的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汉民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食物、服饰、艺术、生活用具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过程,为北方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在社会制度上迅速封建化。 
    当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遭到了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反对者中就有太子拓拔恂、东阳王拓跋丕父子及大批其他贵族,许多贵族还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发动了叛乱,但这些叛乱都被北魏孝文帝以强硬手段坚决镇压下去了。 
    文化的演进采用硬性方式,总是有许多弊端,但在北魏孝文帝的声望和强大实力下,这些弊端后来多隐而不显。到了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病逝于南征路上,太子元恪即位,是为北魏世祖宣武帝。北魏宣武帝立即颠覆了北魏孝文帝的许多改革成果,其后,许多鲜卑族人又大多恢复了原鲜卑姓氏。 
    但在历史长河的冲击下,最终这些鲜卑族人多被逐渐汉化,还是采用了北魏孝文帝所改革的汉姓。到了隋朝时期,一些拓拔氏后裔已经分不清元、袁二姓的区别,故而有称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高车族,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车族袁纥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书《魏书》记载:“高车,盖古赤狄之种,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有小异,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无都统大帅,当种各有君长,为性粗猛,党类同心,至于寇难,翕然相依,斗无行阵,头别冲突,乍出乍入,不能坚战,其俗蹲踞亵黩,无所忌避,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荣。俗无俗,不作酒,迎妇之日,男女相将,持马酪熟肉节解,主人延宾,亦无行位,穹庐前丛坐,饮宴终日,复留其宿,明白将妇归。颇讳娶寡妇而优怜之,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俗不清洁,喜致雷震。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尸其中,张臂引弓,佩刀挟槊,无异于生,而露坎不掩,其迁徙随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产,尽与蠕蠕同,唯车轮高大,幅数至多。高车之族有六种分支:狄氏、袁(韦)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又有十二姓:泣伏利氏、吐卢氏、乙旃氏、大连氏、窟贺氏、达薄氏、阿仑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罗氏、乞袁氏、右叔沛氏。” 
    其中的第六支袁纥氏,实乃回纥部族。在史书《唐书》中记载:“回纥,其先匈奴之裔,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为特勒,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 
    此回纥民族即高车族中的第六支袁纥氏,后多汉化为汉姓袁氏。 
    另外,据回族袁氏族人自称,先祖也是出自袁纥氏,是在公元五世纪形成的高车国的成员,居于古车师国西北部。在数百年前为回族将军令入回回教,编入军中后迁往中原各地,遂形成袁氏回族。 
    据文献《鲁山县志》和《周口市志》记载,回族袁氏最早居于今河南省鲁山县,其定居时间为元末明初,此后人口不断发展,今已遍及鲁阳、下汤、熊背、董周、张店等十九个乡镇,在周口地区的回族袁氏地属大户望族。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土默特部乞袁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漠北民族十五部大联盟中,就有蒙古族土默特部,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先民。到了唐朝时期,称之为“都播(都波)”,在史籍《蒙古秘史》中,记录其后裔在宋、元时期的称“秃马敦(秃巴思)”,而在史籍《元史》则中记作“吐麻(秃马)”。 
    在都播(都波、秃马敦、秃巴思、吐麻、秃马)族人的蒙古化衍迁过程中,第十一姓即为乞袁氏,即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始祖乞颜部姓氏,亦称乞引氏、乞元氏。其后裔自谓源于蒙古族王公显贵乞袁氏家族,多冠有汉姓为袁氏者。 
    另外,在蒙古族古老的乞颜部中还有一个分支,即呼热特氏族,在明朝时期即多冠汉姓为袁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满族、瑶族、彝族、白族、朝鲜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袁氏族人分布。例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丁当乡及云南省富宁县的瑶族袁氏,在当地皆属大族。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宣仲涛涂、袁政。
二、迁徙分布
    袁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七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六十三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8%左右。 
    袁氏族人最早发源于今河南淮阳一带,世居阳夏(今河南太康)。至西汉时,其子孙世代为官,地位显赫,成为当地一大望族,阳夏是袁氏族人的祖居地,该地晋代属陈留,所以袁氏族人以陈留郡最望。此后,迁徙各地的袁氏族人多为陈留分支,他们都以'陈留”为其堂号,至东汉,迁居汝南的袁氏族人发展形成了当地的一大望族。 
    秦汉朝期,袁氏族人以向外地播迁。由于战乱,官职调迁等原因,陈郡袁氏族人与汝南袁氏族人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如袁干的后裔有一支徙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另一支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袁绍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东陵东光(今河北东陵);袁术的子孙分散于江、淮之间,有一支居住在襄阳;袁涣的后裔有一支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另一支徙居华阴。 
    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汝南袁氏后裔,因仕途、避难等原因形成众多支系,在北方的广大地区及江南的许多地方,经过不断的繁衍、发展,成为当时望族,形成了彭城、京兆、东光、太原、华阴、襄阳、濮阳、宜春等郡望。 
    袁氏族人南迁始于唐朝以前,至宋朝时期,已成为南方的一大望族,其中以浙江、江苏、江西分布最多。袁氏族人入闽始于宋朝以前,宋朝以后便自福建迁入广东等地,到明、清之际,袁氏族人已遍布中国广大地区,在广西、云南等省境的瑶族中,袁氏为大姓。 
    自宋朝开始,中华政治格局为之一变,士族门阀制度彻底被扫荡干净,“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在这个历史转折中,自东汉末年至唐朝,兴盛了几百年的陈郡袁氏族人早已湮没无闻。此后的袁氏族人再也没能凭家族关系、无任何功劳即获取重要官职,沦为寻常百姓的袁氏家族成员,很快适应了社会变迁,靠着个人努力和机遇,在社会上出人头地。 
    南宋时期有个著名的史学家袁枢,为建安人(今福建建瓯),说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族人徙居福建。据《袁氏族谱记载,袁安第三十八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自江西信丰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定居,为广东袁氏开基始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 
    据有关资料,在北方,河南、河北是袁氏族人聚居地;在南方,袁氏族人在四川、江苏、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所占比例很高。总体而言,南方袁氏人口超过北方。 
    在台湾省的百家姓中,袁氏族人居第九十四位,他们大多是清朝时期和1949年左右从中国大陆迁居来此,主要聚居在台北、新竹、南投、嘉义、台南等地。 
    在国外,袁氏族人侨居地比较集中在东南部亚各国及欧美一些国家,如袁世凯的后代侨居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闽、粤袁氏于清朝开始陆续有人移居,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及其他国家。 
    如今,袁氏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为多,这六省袁氏族人约占全国袁氏人口的52%以上。


  三、  郡望堂号
    1.郡望: 
    陈 郡:秦朝时期置郡。西汉朝初期改为淮阳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汉献帝时改回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一带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将其管辖区域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的太康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阳夏县。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时期皆改为陈州淮阳郡。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彭城郡: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汉宣帝地节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西汉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复名楚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复为彭城郡。隋开皇时期(公元581~600年)废郡,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为徐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徐州。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宜春县:西汉时期置宜春县。晋朝时期改名为宜阳。隋朝时期设袁州,改宜阳为宜春,治所便在宜春(今江西宜春),其时辖地在在今江西省宜春市一带地区。元朝时期为路。明、清两朝均为袁州府。民国时期废府改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县。
    华阴县:本春秋时晋地。汉高祖八年置华阴县,以在华山之北,故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 
    东光县:西汉高祖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以秦时胡苏等地置东光县,治所在今河北东光。 
    
    2.堂号: 
    陈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陈国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宜春堂:以望立堂。 
    华阴堂:以望立堂。 
    东光堂:以望立堂。 
    卧雪堂: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 
    守正堂:袁安为人严谨,后来作了楚郡太守。当时楚王谋反,株连了数千人。袁安处理这个案子时,审清问明,释放了四千多人。后来外戚窦氏擅权,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怀楚堂:资料有待补充。 
    维则堂:资料有待补充。 
    介禳堂:资料有待补充。 
    介江堂:资料有待补充。 
    介祉堂:资料有待补充。 
    宗臣堂:资料有待补充。
  
    
   四、 宗祠通用对联
    1.四言通用联: 
    扬风惠政;卧雪清操。
         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东阳太守袁宏,字彦伯,阳夏人。少有逸才,文章艳美。曾为谢安的参军、桓温的记室,后自吏部郎出为东阳太守,谢安赠他一把扇子说:“聊以赠行。”袁宏应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因不满当时已出的几种《后汉书》,继荀悦的《汉记》,著《后汉纪》,又著有《竹林名士传》三卷及《东征赋》、《北征赋》、《三国名臣颂》等篇。下联典指东汉司徙袁安,字邵公,汝阳人。曾客居洛阳,恰值大雪,洛阳令巡行至他门前,见关着门没有行迹,就命人扫雪入内,见他僵卧在屋里,又听他听:“大雪天人们都在挨饿,不好去麻烦别人。”便认定他是贤人。明帝时,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后历官太仆,司空、司徒。和帝时,外戚窦宪兄弟专权,他不避权贵,多次弹劾窦氏专横。其子孙世代任大官僚,“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疏陈五弊;曲列三绝。
        上联典指明朝进士恺,字伯顺,聊城人。崇祯时,由推官入为给事中,上疏陈时弊五事,因语侵佥都御史宋之普而遭贬。下联典指西晋吴郡太守袁松,博学能文,曾著《后汉书》百篇。他性情秀远,善长音乐,其歌《行路难》,听者无不落泪,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三绝”。 
    书藏万卷;笔扫千军。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袁抗,喜藏书,至万卷。下联典指晋袁宏为桓温记室,所著《咏史诗》、《东征赋》、《北征赋》、《三国名臣颂》等,世称其美。 
    忠臣孝子;四世三公。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袁粲,为刘僧敬所害,其子以身卫父。粲曰:“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遂俱死。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袁安、子袁敞、孙袁汤、曾孙袁逢,时谓“四世三公”。 
    登龙望重;倚马才高。
         上联典指南朝梁国的袁昂,雅有人鉴,入其室者称“登龙门”。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袁宏,于军中作书,倚马立就。 
    
    2.五言通用联: 
    抚射衔道义;接武在文章。
          康有为撰明朝军事家袁崇焕祠联。祠在北京市左安门内新西里三号。 
      
    3.七言通用联: 
    到处自开诗世界;无人不拜老神仙。
          此联为黄之纪赠清朝诗人袁枚联。袁枚创作讲求性情个性。反对清初以来拟古和形式的风气,其诗风格清新,与蒋士铨、赵翼并称“江吉三大家”。 
    黄初词赋空千古;白下江山送六朝。
          此联为孙子潇赠袁枚联。 
    明德自有达人后;忠臣心求孝子门。
         此联为上海袁公祖德祠联。 
    才捷当庭赋铜鼓;节高卧雪对梅花。
         上联典指清朝朝时期的诗人袁枚(公元1716~1797年)的事典。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叼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进士,入翰林。任县令时。推行法制,不避权贵,有政声。后不复仕,于南京小仓山筑随园,创作诗文。其文学观主要表现在《随园诗话》一书中。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司徙袁安,字邵公,汝阳人。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叱逆怀忠,谁出其右;负图卫主,重义予生。
        上联典指南朝宋太子左卫率袁淑,字阳源,陈郡阳夏人,博学多通,曾任彭城王军司祭酒,元嘉年间官至太子左卫率。元凶刘邵将为逆时,胁迫他参与,他不从,叱责道:“这样作为天地之所不容!”于是被害。谥忠宪。有才辩,能诗词,后人辑有《袁阳源集》。下联典指南朝宋袁淑的侄子袁粲,字景倩,好学有清才,历官尚书吏部郎、太子左卫率、侍中、史部尚书,以尚书令(宰相)受明帝遗命,与褚渊共同辅佐苍梧王(后废帝)。顺帝时,官中书监,镇守石头城。当时萧道成(齐高帝)权势日重,他密谋起兵灭萧道成,因褚渊泄密,他父子均被杀。当时人们唱道:“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莫作褚渊生。” 
    隋主宫人,司花美眷;随园女弟,小草楼居。
         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袁宝儿。下联典指清朝时期袁枚的妹妹袁静宜。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
            此联为明末大将著名军事家袁崇焕(公元1584~1630年)自题联,。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今广东东莞)。明万历年间进士,授邵武知县。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自请守辽,超擢兵部佥事,监关外军,驻守关内。三年,修筑关外重镇宁远城,继而又修锦州、松山、杏山等城。他曾屡次获得对后金作战的胜利,宁远一役,使用权努尔哈赤受伤而死。宁锦大捷又逼皇太极大败而归,被崇祯任命为兵部尚书。 
    政得民心,后刺史称前刺史;春交郎手,小登科兆大登科。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节度使袁滋,他曾为华州刺史,清简慈惠。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名人袁筠的事典。 
    水东追祖源,姓字尝开传帝后;埭南立门户,农桑自可乐田园。
             此联为安徽省芜湖县棣南街袁氏宗祠联:上联“水东”,指袁氏世代所居住的泾县水(青弋江)东翟村;“帝后”,指袁氏来源于舜帝的后人陈胡公的后裔。
袁氏源于妫姓陈氏
                                          一、总论袁氏源于妫姓陈氏   
    袁氏源于妫姓陈氏是一种全面的正确的表述,反映了袁氏姓源史的本来。由于人们长期只知单说“袁氏源于妫姓”这个史实,而忽略了袁氏同时源于陈氏这个基本史实!本文侧重“袁氏同时源于陈氏”的探讨。
    (一)总论袁氏源于妫姓
    1、虞舜身兼多姓
    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姚,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虞舜,本有虞氏,生于姚墟(山东菏泽县南50里今诸城县),以出生地为姓曰姚。
    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妫,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虞舜,本有虞氏,婚后生活、发迹在妫汭(山西永济市区东南虞乡),以住地为姓亦曰妫。 
    虞舜身兼二姓,到公元前2112年,61岁的虞舜登帝位在蒲坂建都,改国号为虞后,人称虞舜,也可认为是舜帝之新姓。没等到“五代”,舜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084年)封子义均到河南啇地,人称商均,商均择地筑城曰虞城,其后代便以虞为姓,传至虞(妫)满。
    在舜帝身上姚、妫、虞三姓该是同时兼之。姚、妫、虞三姓是有虞氏下衍最早的姓,同是舜帝身兼和创立。
    2、简说满之妫姓
    (1)虞满受封于陈地
    周文王为灭殷纣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发继位,称武王。武王继续文王的事业,将都城由丰邑迁至镐京,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本属试探式的军事练兵,却有八百诸侯闻讯赶来参加。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立即向朝歌进军。“牧野之战”纣王自焚身死,商朝由此灭亡,周朝诞生。
    《诗·陈风谱》唐孔颖达说:“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则陈与蓟共为三恪,杞宋另为二王之后矣。”
    (2)周赐虞满之妫姓
    《左传·昭公八年》曰:“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正因为“胡公不淫”,即妫满父子都没有偏向商纣王,而是积极参与周武王对殷纣的征伐。周武王在灭了紧跟殷纣王的伯戏国后,为祀舜帝,同时也为表彰妫满父子对殷纣征伐的功绩,未下车便封伯戏弟阏父之子妫满于陈地建陈国。
因陈地先属舜裔虞遂下第十九世虞伯戏的虞姓国。为同属舜后有所区分,周武王便以舜帝另一姓氏妫姓,赐满为妫姓。《左传》虽没说明“周赐之姓”到底是何姓,陈国始终是“妫”姓,可以证明“周赐之姓”为妫姓。
    3、袁氏源于妫姓
    (1)袁良碑确认辕涛涂是妫满后裔
    欧阳修《集古录》中有篇《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的碑文拓本。碑文曰:“君讳良,字囗卿,陈国扶乐人也。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兴,虞阏父为周陶正,嗣子满受封陈。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
    (2)辕涛涂是妫满下第十三世
    1〉妫满出生接近年
    《夏商周年表》所确定的时间,周武王伐纣并建立周王朝是在公元前1046年。立国初,周武王便大封功臣及贤君后裔。《史记》曰:“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曰:“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于诸陈。”这说明周武王嫁女与封妫满于陈国是前后时间。周武王嫁女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将来外孙掌权执政,以利周朝江山长期稳固。若说政治婚姻,周武王无求于妫满,满只是圣君之后裔,其父在周为陶正。周武王的女儿除非弱智或再婚不会到30岁还没出嫁吧?此时周武王不会找一个与自己岁数差不多的人当女婿。因此,公元前1046年时的妫满在25~35岁这个范围是较为适合的,取30岁这个中间数是可行的。妫满的出生接近年约为1046+30=公元前1076年。
    2〉辕涛涂出生接近年
    《史记·陈杞世家》曰:“宣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 这是袁姓首次出现在历史的记录上。公元前656年,辕涛涂为陈国大夫,时年约有45岁左右,其出生接近年约为656+45=公元前701年。
    3〉辕涛涂是妫满下第十三世
    妫满出生接近年约为公元前1076年,辕涛涂出生接近年约为公元前701年,前后共用时1076-701=375年。在375年里可繁衍多少代呢?用代间隔常数30年进行匡算,375÷30=12.5代,取整为13代,括两头为14代(世)。留余地取13世,即妫满为一世,涛涂为第十三世。
    妫满之“妫”姓,是周武王所赐,是周朝在政治上对“妫”姓的认可。辕涛涂是妫满下第十三世孙,公元前656年,陈国立国已390年时陈涛涂因祸得阳夏封邑后改氏为辕涛涂。在周朝“姓”、“氏”是同时存在的,“姓”为大且人人有,“氏” 只贵族、士大夫及以上人才有,用于显贵。故以“姓”论,袁氏源于妫姓是史实,本无争议,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
   (二)总论袁氏源于陈氏
    研究中国史依靠的就是古史记载和考古新资料,这既是常识也是共识。
研究考证袁氏历史问题,也应以历史史料为依据,这是主线。不同时期的历史问题,应以相应时期的历史史料记载为准为佳选。
袁氏始于公元前656年,研究其姓、氏源,离不开周朝、陈国这个政治大背景、大前提。
    1.周朝姓氏制度的核心
    陈絜博士在《啇周姓氏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赐姓’、'命氏’与'胙土’是周初封建过程中三位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赐姓’封国以姬姓为主,而异姓之赐姓是对异姓亲戚与功臣在政治上的认可,强调受赐者的责任与义务;'命氏’主旨在于承认受赐者的自主权。” 
    《左传·隐公八年》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胙之土而命之氏”,其意是给土又命氏,两者同时进行。如刘师培云:“盖土失则氏亡,惟有土者斯有氏。”换言之周初在为某人(集团)命“氏”的同时并给予一定面积的土地(地盘),让其有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在周人看来“姓”是要认可,“氏”则需要任命的。从周初赐姓命氏制度开始,才有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姓、氏两分现象。确如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云:“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也。”
    在周朝,贵族、士大夫及以上人既有代表本氏族部落的“姓”,同时又有用于显贵的“氏”。这个“氏”属姓氏范畴,事实上周朝的众多“氏”到秦汉时期基本上都逐渐衍变为“姓”了。其后姓与氏便合一了,具有同等功能。
    2.陈国以国名命陈氏
    《史记·陈杞世家》曰:“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後,得妫满,封之於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周武王在赐虞满“妫”姓的同时胙之陈地之土建陈国而又以国名或地名命之为陈氏。这正体现了周初封建过程中 “赐姓”、“命氏”与“胙土”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封建体制。
    对满而言妫姓和陈氏是同时而得,所以陈国的首任国君妫满姓妫姓,同时又姓陈氏、位陈侯、谥胡公。
    3.满在姓、氏上的同兼性
    妫满与周朝其他贵族、士大夫及以上人一样,具有“姓”、“氏”同有性、同兼性。妫满的妫姓、陈氏几乎是同时受赐、受命的,不存在妫、陈谁衍谁的问题。因妫满在姓、氏上所具有的同兼性!他在姓“妫姓”的同时也姓“陈氏”,因此满既可叫妫满,也可叫陈满。从姓氏角度上称满,全称应叫妫姓陈氏满。在周朝那个特定以“氏别贵贱”的时代,人们以称“氏显贵”,对有氏者不再称姓。古籍中称妫满者或妫陈满者少,称陈满、陈侯、陈胡公、陈胡公满者普遍就是这个道理。
    4.袁氏源于陈氏
    (1)陈胡公满是陈氏的始祖(妫姓陈氏),是史实。
    《左传·昭公八年》曰:“晋侯问于史赵,曰:'陈其遂亡乎?’对曰:'未也。’公曰:'何故?’对曰:'陈,颛顼之族也。岁在鹑火,是以卒灭,陈将如之。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且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胡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臣闻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继守将在齐,其兆既存矣。’”
    公元前534年11月,楚国兴兵杀死陈弱(哀公),陈国第一次被楚灭。晋侯知道这件事后便向大臣们说:“陈国就算完了吗?”史赵回答说:“陈国还没亡,要等到'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这是晋国大臣史赵向晋侯回话时称陈国为陈氏。这足以说明妫姓陈国在当时是以陈氏著称的。
    (2)涛涂是妫满下第十三世,自然是姓妫姓又姓陈氏,改氏前理应叫陈涛涂。
    公元前656年,陈涛涂因祸得阳夏封邑后改氏为辕涛涂。陈宣公三十七年,齐桓公姜小白会集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联军攻蔡,蔡败。又南伐楚,和平解决后,联军返回准备过陈地时,涛涂让齐联军走“东道”。被申侯出卖后,涛涂被齐人捉去。齐人把涛涂捉去的目的就是要涛涂从齐盟,也要陈国从齐盟。涛涂在被捉期间始终不从齐国之盟,齐桓公没办法,为示国威,两次举联军伐陈。秋伐陈,因故未果。冬,齐联军伐陈,大军压境。在国将不保的形势下,涛涂担心宣公联齐杀己;宣公同样担心涛涂盟齐杀己换位,自己的儿孙们都当不成国君了。从内心深处都想退让一步。齐国并不想灭陈国,只是想让陈涛涂、陈国从其盟。在这种形势下,宣公、涛涂双方私下达成协议:涛涂放弃国君继承权;宣公确保涛涂后人世袭陈国大夫职,双方共从齐盟。齐国则让宣公继续当陈国君,赐封涛涂阳夏邑,而后罢兵。
    赐封涛涂阳夏邑,很可能是齐桓公和陈宣公联手所赐,齐桓公要表现对涛涂从齐盟的奖赏;陈宣公因为没有及时救助涛涂,对被关了十来个月的涛涂表示的歉意。
3)几项杂说解
    1〉《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下》说袁从“靖伯庚”分支
    先不论史上有无“靖伯庚”其名。按新唐表说“靖伯庚”是陈胡公满的孙子辈,前后三代人,在五服以内。陈胡公满姓妫姓又姓陈氏,陈满的玄孙以内无论正出还是庶出,都应是姓妫姓又姓陈氏!若真有“靖伯庚”,他也要姓妫姓又姓陈氏!因此,用“靖伯庚”分支说来否定袁氏源于陈氏是站不住脚的!
    2〉除五服改氏论
    在中国古代确有除五服后改氏的做法。
    就袁氏而论:其一,若真有“靖伯庚”,他是第三代,不存在改氏的问题!其二,辕涛涂是陈胡公满的第十三世,两个五相加等于十,三个五相加等于十五,怎么算也轮不到涛涂除五服改氏;其三,从一世陈胡公满至十三世辕涛涂,中间十几代人均无改氏记录。
    既然没改氏记录,只能说明:袁氏涛涂上溯至陈胡公满十几代人都是姓妫姓又姓陈氏!其世系就是陈国主干世系。用“除五服改氏论”来否定袁氏源于陈氏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3〉陈完始陈姓说
    《史记·陈杞世家》曰:“宣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2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曰:“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相爱,恐祸及己,完故奔齐。齐桓公欲使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後,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与京。’卒妻完。完之奔齐,齐桓公立十四年矣。完卒,谥为敬仲。仲生稺孟夷。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
    从这两段摘抄中可知:陈完奔齐是陈厉公佗死后30余年的事;在此文中没有半句说陈完是奔齐后姓陈氏的!齐桓公在任命陈完为工正前,直称陈完就是例证。陈完在陈国时本来就姓妫姓陈氏,人们以“氏”称称陈完。
    如何理解“以陈字为田氏”?正如在此句下注释所说,索隐云:“敬仲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应劭云'始食菜於田’,则田是地名,未详其处。”正义案:“敬仲既奔齐,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陈字为田氏。”
    陈完奔齐接受齐桓公命为工正后,齐桓公又赐封名为“田”的地方让陈完居住掌管。按周制授之土应有之氏,陈完正好不想再以陈国时旧称为号,为不忘祖,取在陈国时常用的陈氏的“陈”字与现住地“田”字相联系,又因古时“陈”、“田”声相近,故“以陈字为田氏”。准确地说:田完,乃妫姓陈氏改田氏。陈完始陈姓说是无根据的,用此来否定袁氏源于陈氏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妫满之“陈”氏,是周武王所命,是周朝姓氏制度所决定的。辕涛涂是妫姓陈氏满下第十三世孙,公元前656年改氏前人称陈涛涂。在周朝贵族、士大夫及以上人,“姓”与“氏”是同时身兼的,用“氏” 来别贵贱。故以“氏”论,袁氏源于陈氏也是史实,这是事物的另一个方面。
    总之,由于满在“姓”、“氏”上的同兼性,即“满”在姓“妫姓”的同时又姓“陈氏”。所以在说袁氏姓源时,单称袁氏源于妫姓,虽是习惯之称但不全面;单称袁氏源于陈氏,虽是应当知晓但也不全面。应用全称:袁氏源于妫姓陈氏!
                       二、详解袁氏源于陈氏
    (一)从姓、氏谈起
    1.姓的由来
    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各部落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这些图腾崇拜物就渐渐成为各自的种族称号,也叫种族名号。“姓”是由种族名号自然发展形成的,并不需要外力作用。姓是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整个氏族部落的表征名号,本质是用于别婚姻。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这个解释虽不全面,但道出了“姓”的血缘本质。丁山《姓与氏》论得精到:“姓是亚血缘群婚时代母系血统的氏族遗迹,而氏则为父权时代的氏族组织。”
    文字产生以前可统称为传说时代,纯正的远古传说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但从先秦文献中可窥见一斑,在先秦文献中可见:姬、酉、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等十二姓直接出自黄帝;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出自祝融;姜姓出自少典氏;姚、妫、虞出自舜;还有娰、嬴、风、漆、隗(怀)、允等等。从这些古姓中可以窥视出群婚时代母系血统“姓”的遗迹,也可体察到父权时代“氏”的初展。商朝有大量甲骨文,是中华文字发展成熟与归整时期的体现。从甲骨文中可知,商朝人对姓是不太重视的,正如陈絜博士所说:“商人并不重视其远古的血族组织名称,是基于在殷商古文字材料中找不到与周代的'姓’字含义相对应的文字。”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曰:“凡此记录,皆出周世。据殷人文字,则商人之妣与母,皆以曰名,与先王同。诸侯以下之妣亦然。然女子不以姓称,固事实也。”众多学者考证:殷商时期男女基本上都以氏族名号相称而不用姓,没有姓氏两分的现象。在商代,地名、族名和人名往往是三位一体的。
    2.“氏”从“姓”中分
    “氏”是从“姓”中分出的。一个氏族部落快速发展,人越来越多,因住居、田地、婚姻等原因势必会分成若干个新氏族。新氏族除了保留老氏族的名号,也就是“姓”外,新氏族也应有属于自己的新名号,这个新名号即为“氏”。在远古时人们对姓、氏的关系没有像周人那样概念化,存在着“氏”下有姓,姓下有“氏”的混乱现象。由此可知:“氏”和“姓”在初始阶段都是血缘组织的表征名号,具有别婚姻的作用,到周朝时期“氏”和“姓”往往还具有政治性。正如陈絜博士所说:“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先秦古姓其产生时代颇早,但'姓’作为一个概念性名词的出现与使用,极有可能是周人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为了区分于同为血缘组织之标识符号的'氏’而创设的。在西周之前,我们没有见到具体的古姓的使用,也没看到作为某一类血缘组织标识符号的概念性名词'姓’字的出现。”
    (二)周朝的姓氏观
    学者考证,封建社会当起源于西周,是与周初实行的封邦建国制分不开的。伴随着周初大分封而产生的赐姓、胙土、命氏制度,只是周初封建过程中的一项临时政治策略,与前代无关。分封制一直沿袭到西周晚期,但未见赐姓事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此说证明西周的赐姓、胙土、命氏制度其目的在于“以蕃屏周”。 其分封核心是以本姓“姬”为主,正如《荀子·儒效》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1.“因生以赐姓”
    《左传·隐公八年》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正确理解这段话是关键。“天子建德”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天子建立了国家,一个无政权的“天子”怎么可能为他人赐姓、胙土、命氏呢?这里的关键在对“生”字的理解。其解如:
    (1)杨希枚在《〈左传〉“因生以赐姓”解与“无骇卒”故事分析》中认为“因其生而封赐,死后并不追赐”,理解成生死的生;
    (2)辛立的解释则重“因”字,“姻生以赐姓”,从周分封的外姓人情况看姻亲人不少,有一定道理;
    (3)大多典籍认为“生”即岀生地,如《左传·隐公八年》杜注“因其所生以赐姓,谓若舜居妫汭,故陈为妫姓”等;
    (4)章炳麟在《序种姓上》则以母系说,“古者母系未废,契之子姓,自玄鸟名;禹之姒姓,自薏苡名。夏后兴,母系始绝,往往以官、字、谥、号为氏,而因生以赐姓者寡”;
    (5)马雍在《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中说:“所谓赐'姓’似指周天子对其所分封之异姓诸侯原有'姓’的重加赐命,表示政治上予以承认。”马氏说法道破了周初赐姓对异姓赐姓的天机,周承认你们的“姓”即承认了你们的氏族,你们这个氏族就有责任和义务为周分理天下,效忠大周。
    2.“胙之土而命之氏”
    “胙之土而命之氏”,其意是给土又命氏,两者同时进行。如刘师培云:“盖土失则氏亡,惟有土者斯有氏。”换言之周初在为某人(集团)命“氏”的同时并给于一定面积的土地(地盘),让其有充分的管理自主权。陈絜博士在《商周姓氏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赐姓’、'命氏’与'胙土’是周初封建过程中三位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赐姓’封国以姬姓为主,而异姓之赐姓是对异姓亲戚与功臣在政治上的认可,强调受赐者的责任与义务;'命氏’主旨在于承认受赐者的自主权。” 
    在周人看来“姓”是要认可,“氏”则需要任命的。人们习惯于“三代之前,姓氏二分。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说教,却不知商人虽有姓氏,但不重视姓也不用姓只用名,更不用说夏人了。从周初赐姓命氏制度开始,才有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姓、氏两分现象。确如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云:“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也。上古女子无称姓者,有之惟一姜源。然则商人六世以后,或可通婚。同姓不婚之制,实自周始。女子称姓,亦自周人始矣。” 随着“氏”的多方式产生和姓氏的平民化进展,“氏”的作用与“姓”的作用等同,姓氏又失去了“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制度保障,到战国时代“姓”与“氏”就没有严格区分了,只是保持着这两个名称。战国以后姓、氏合一是显见的。时至两汉氏姓普及化后,就成现在意义上的姓氏观了。
    3.氏、姓发展的三大阶段及特点
    (1)氏、姓起源于远古氏族部落名号,在周朝前氏、姓没有严格区分,是不分大小、先后的。有的氏族部落先用氏,氏下立姓;有的氏族部落先用姓,姓下立氏。
    (2)氏、姓在周朝,情况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周朝“姓”为广人人均有,“氏”为少为贵,只有士大夫以上及贵族才准有“氏”,用于“别贵贱” 。在周朝凡有“氏”者,一般都有一定量的地盘,这就是“胙之土而命之氏”的精髓之处。
    (3)周朝以后特别是到战国以后,随着“氏”的多方式产生和姓氏的平民化进展,“氏”的作用与“姓”的作用就等同起来了。到汉朝姓、氏合一,日常生活中人们只称姓,少有提到氏。
    (三)陈国的姓与氏
    1.赐姓、命氏、嫁女是前后时间
    《左传·眧公八年》曰:“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 《左传·隐公八年》杜注“舜居妫汭,故陈为妫姓。”
    (1)周武王封妫满之因
    1〉虞满是虞舜后裔,使祀虞帝。
    2〉虞满父子不赞成前陈地虞氏国紧跟商纣祸国殃民,而是投奔周氏国积极参与周武王对商纣的征伐。周武王对虞满父子功绩的奖励。
    3〉周武王嫁长女与满是为巩固周朝政权。
    4〉为有别于同是虞舜后裔的原陈地虞氏国,周武王用虞舜另一妫姓,赐虞满妫姓曰妫满,给予“妫”姓政治上的认可。
    (2)周武王命陈氏满之由
    1〉“胙之土而命其氏”是周朝姓氏制度决定的。
    2〉“姓为广,氏显贵” 是周朝姓氏制度的一大特点。
    3〉周武王胙妫满于陈土而命妫满为陈氏,适应周朝姓氏制度的要求。
    4〉胙陈土,立陈国,给予妫满自主权,同时肩负着周朝外围的保卫义务。
“赐姓”、“命氏”与“胙土”是周初封建过程中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周武王用“赐姓”之手段给予 “妫”姓政治上的认可,同时“胙土”陈国给予妫满自主权,再以地名或国名命氏法命为“陈氏”。
    换言之,陈国的首任国君妫满为妫姓、陈氏,陈侯,谥胡。满的后世子孙在未改氏前为妫姓、陈氏是顺理成章的。
    2、满在姓、氏上的同一性
    妫满的妫姓、陈氏几乎是同时赐、命的,不存在妫、陈谁衍谁的问题。因妫满在姓、氏上所具有的同一性,他在姓“妫姓”的同时也姓“陈氏”,因此满既可叫妫满,也可叫陈满。从姓氏角度上称满,全称应叫妫姓陈氏满。在周朝那个特定以“氏别贵贱”的时代,人们以称“氏显贵”,对有氏者不再称姓。古籍中称妫满者或妫陈满者少,称陈满、陈侯、陈胡公、陈胡公满者普遍就是这个道理。
    陈胡公满是陈氏的始祖。也有人认为开陈姓者为陈完,这是不知所以然之故。陈絜博士持相同观点:“陈国之公族,出奔于齐而以'陈’为氏名,妫姓也。” 陈完在出奔齐之前本妫姓陈氏,齐给邑后才改为田氏,还是妫姓。
四)细说袁氏源于陈氏
    1.袁氏现史册
    (1)、《史记》曰:“宣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这是袁氏首次出现在历史的记录上。
    (2)、《春秋左传·魯僖公》传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曰:“夏,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慭,盟于翟泉,寻践土之盟,且谋伐郑也。卿不书,罪之也。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这是辕涛涂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记录上,年已古稀。\r
    (3)、《欧阳修全集卷集134·集古录跋尾卷一》中有篇《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碑文云:“君讳良,字囗卿,陈国扶乐人也。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兴,虞阏父为周陶正,嗣子满受封陈。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传十六世至辕生,当秦之乱隐居河洛,高祖破项实用其册,天下即定还宅扶乐。孝武征和三年曾孙辕干斩贼公先勇,拜黄门郎,封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薨,子经嗣。经薨,子山嗣。传国三世至王莽而绝。君即山之曾孙也。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讨江贼张路等,威振徐方。谢病归家。孝顺初帝复诏公,府举君拜议郎、符节令,后拜国三老。年事高请辞归家,帝御九龙殿,引对飮宴。使者持节安车,几杖之尊,袒割之养,君实乡之。永建六年二月卒。”(据欧阳公拓本整理,忠于碑文。无下画线字是笔者补加)
    这是袁氏至今为止,查到的最早的有关袁氏自身的族传记录。袁良碑文可以与《史记》比美,它比《史记》晚面世200余年,距涛涂立姓曰袁,也只有790年,距今已有近2 000余年的历史。它比《元和姓纂》早面世678年,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早面世926年。身为袁氏后人,我们应深信自家的族传-袁良碑文!
    2.袁氏溯源
    《史记》曰:“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帝就是妫姓的始祖。
    《史记》曰:“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妫满就是陈氏的始祖。
    按我国在公元2000年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所确定的时间,周武王伐纣并建立周王朝是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封陈国予妫满同是公元前1046年。辕涛涂首现历史记录上的时间是公元前656年,两者相距1046-656=390年。
    在390年时间内可繁衍多少代?用代间隔年常用系数为30年进行匡算,390÷30=13代,括两头十四代。留余地取十三代,即妫满为第一代至涛涂为第十三代。陈胡公满的第十三代孙,陈涛涂因得到阳夏封地后按周制立新氏,故以陈侯字辕改氏为辕涛涂。辕涛涂就是辕氏的始祖。
    “代间隔年” ,即上代人一岁到下代人一岁时的相距时间,以年计算。常用系数为30年,正负5年。
    3.陈国说
    周王朝是个“姓”、“氏”等级森严,“姓”、“氏”严格区分的时代。《殷周制度论》云:“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也。”在周王朝有两大特点:用“姓以别婚姻”;用“氏以别贵贱”。女子与贫民是有姓无氏的,士大夫及以上才有“姓”又有“氏”。陈国是以“国名命氏法”命为“陈氏”的,辕涛涂为陈胡公满的十三世孙,是陈国的大夫,不可能只有姓而无氏!涛涂的上辈都是陈侯姓妫姓陈氏,涛涂在改氏前为陈氏应是顺理成章的。全称是:妫姓,陈氏,名涛涂,字仲,谥宣。
    陈涛涂改氏。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伐蔡,南侵楚,得胜返回打算过陈地。陈大夫辕涛涂担心陈国付出过多,便诈齐出东道。东道恶,齐桓公便将辕涛涂捉去。从春至冬十来个月的时间,涛涂从齐盟后才被放回。赐邑阳夏很可能是齐桓公和陈宣公联手所赐,齐桓公要表现对涛涂从齐盟的奖赏;陈宣公因为没及时救助涛涂,对被关了十来个月的涛涂表示的歉意。
    在周朝凡有土地者便有氏,刘师培说得更直观:“盖土失则氏亡,惟有土者斯有氏。” 陈涛涂改氏的起因是被捉,本质原因是因被捉而得到封地。按照周朝的姓氏制度,陈涛涂有了自己的阳夏封地就应有自己的新“氏”,这是周朝姓氏制度所决定的。 阳夏属陈国辖地,陈国是妫姓陈氏,居阳夏的陈涛涂再为陈氏似有不妥,便以陈侯字辕为新氏曰辕涛涂。从此天下便有了袁氏!
    4.春秋文献说
    (1)《春秋左传·昭公三年》曰:“既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
    这是公元前539年,距陈涛涂由陈氏改为辕氏只晚117年,晋国叔向与齐国晏子的一次对话。姜姓吕氏齐国将要被陈分田氏所替代时,别国大臣们不说“田氏”將取代姜姓齐国,也不说“妫姓” 將取代姜姓齐国,而明指“陈氏” 將取代姜姓齐国。虽然田氏从陈氏分,陈氏本妫姓,但在社会名流中人们只讲“陈氏”不提妫姓,正是“氏别贵贱”时代以氏显贵的特征,也是人们对妫姓陈氏陈国的尊重!
    (2)《左传·昭公八年》曰:“晋侯问于史赵,曰:'陈其遂亡乎?’对曰:'未也。’公曰:'何故?’对曰:'陈,颛顼之族也。岁在鹑火,是以卒灭,陈将如之。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且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胡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臣闻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继守将在齐,其兆既存矣。’”
    公元前534年11月,楚国兴兵杀死陈弱(哀公),陈国第一次被楚灭。晋侯知道这件事后便向大臣们说:“陈国就算完了吗?”史赵回答说:“陈国还没亡,要等到'陈氏得政于齐而后陈卒’”。这是晋国大臣史赵向晋侯回话时称陈国为陈氏。这足以说明妫姓陈国在当时是以陈氏著称的。
    5.良公碑文说
    《汉故国三老袁君碑》文曰:“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兴,虞阏父为周陶正,嗣子满受封陈。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 碑文“厥先舜苗,世为封君。”是总体概括,它既指“周兴” 前,也指“周兴”后,而更突出“周兴”后。碑文中的“周兴,虞阏父为周陶正,嗣子满受封陈。”之句,标明的是时间分段,重点在于 “周兴”以后的“世为封君”。夏朝封舜苗虞思于虞地,商朝封舜苗虞遂于陈地,这是“周兴”前所表现的“世为封君”。 “周兴”后“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照常是“世为封君”。陈国虽本于陈地,但商朝的陈地这时已是周朝的属国陈国了。“满为陈侯” 讲了三层含义:
    其一指人,“满” 姓妫名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国,以国名命陈氏,爵侯;
    其二指侯位,“侯”即爵位,陈国是侯国,这时的'君’即是“侯君”。
君指向的爵位(级别)有所变化,但陈侯还是一国之君!'君’的性质并没改变!
    其三陈侯的氏,“陈”既指陈国也指陈氏,这里的“陈”当指陈氏。目前还没发现史书上有称妫满为妫侯、妫公满、妫胡公、妫胡公满的就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周朝通制的体现。
    “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指的就是:人从妫满传至涛涂;爵位“陈侯”也是从第一位陈侯传至涛涂(准陈侯),至少涛涂的父亲已世袭陈侯应是无争议的;满为陈氏,传至涛涂也应为陈氏。
    “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这里省写的前提为“世为封君”,换言之从满为陈侯起到涛涂(改氏前)都是陈侯之列,至少涛涂的父亲是位陈侯,为陈氏,应是无可争辩的。奇怪的是,身为袁氏后人不信2 000多年前的袁氏自己的祖宗碑文,而去相信比良公碑文还晩900多年面世的吕夏卿编排的《唐宰相世系表》。
    6、西汉皇帝说
    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的诏书中就指明:“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妫,在周曰陈,在齐曰田,在济南曰王,皆黄虞苗裔,同族也。” 王莽讲的曰姚、曰妫、曰陈、曰田、曰王,讲的都是“姓”,都是舜帝宗人在繁衍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同宗妫姓中“氏”的变化。在这里姚、妫、田、王是姓,“在周曰陈”,能说成“陈”为陈国而不是陈氏吗?回答是肯定的。 
    7、唐朝宰相说
    《袁氏先庙碑》文曰:“周树舜后陈,陈公子有为大夫食国之地袁乡者,其子孙世守不失,因自别为袁氏。袁自陈分,初尚蹇连。越秦造汉,博士发论。”这是唐朝宰相袁滋请韩愈(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为“袁氏先庙碑”所写的碑文部分内容。在袁滋和韩愈看来:袁氏是“袁自陈分”,“陈公子有为大夫自别为袁氏”。这已明白无误地说明袁氏源于陈氏。
    8、旁证说
    宋朝人邓名世在他的《古今姓氏书辯證》第三十二卷中说:“凡人姓似出于国而非者,秦、楚、晋、宋、齐皆是也。”邓名世的意思是说,在古代只有秦、楚、晋、宋、齐几个国家的主姓不是以国名为姓的。秦国的主姓嬴,楚国的主姓芈,晋国的主姓姬,宋国的主姓子,齐国的主姓姜、田。换言之,陈国不在“姓似出于国而非者”之中,陈国的主氏陈,而姓妫!姓氏合一后,陈国的主姓陈氏,或陈姓!
    9、世俗说
    《通志·氏族略》曰:“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复言公孙,则以王父字为氏。”这段文字用姓氏说解读,即:诸侯(王)本身的姓氏只有他的儿子和孙子才能够继承,他的重孙(第四代)则以王父字为氏。此说法有不小的巿场,权且信它一回。“涛涂以(王父)字立姓曰袁”是侯的第四代的特性,侯的第三代(涛涂的父亲),侯的第二代(涛涂的爷爷)都应随侯氏为陈氏! 
    按《唐宰相世系表》为袁氏所臆造的世系,涛涂定位在满下第十三世,若侯(王)的第四代必须改姓此说成立,则改姓者不应该是涛涂,而应是涛涂上溯第五代人,或满下衍第六代人。以此看《唐宰相世系表》、“姓氏书”不能自圆其说,自身就不能自圆其说怎能让他人信?再者《通志·氏族略》的“公孙之子不可复言公孙,则以王父字为氏”的本身也决不是硬性规定,只不过是当时社会上有这个说法。姓氏书的作者们把它拿来作为考证姓源的理论根据。若姓氏书的这一说法成立,陈姓从开国到国亡有二十几代国君,到现在陈姓只派生了二十来个别氏,无法与陈姓这个大家庭人数相比,也就是说陈姓人的第四代没有也没必要非以王父字为氏不可。
    10、大姓的责任
    袁姓,在我国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在百位大姓中位列36位。既然是大姓就应有大姓氏的风范,就应担负起大姓氏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敢于面对历史,敢于正视自己的姓氏史!我们要做的既要对祖先负责也要对后世子孙负责!!袁氏是贤德圣君舜帝后裔,不要因为怕陈姓人说“袁姓是陈姓人所生”平日的玩笑之语,而否认袁氏源于陈氏这一无需争争辩的史实。
    袁姓起于妫姓,这是无争的史实!袁姓源于陈氏,这同是无争的史实!只不过是两种表述方式而已。因妫满在姓、氏上的同一性,用周朝“氏以别贵贱”论,袁姓源于陈氏不是更好!更为贵!
    (五)、结论
    结论是:陈国为妫姓,以国名命陈氏,这是周朝姓、氏制度所决定的。满集妫姓、陈氏于一身,妫满即是陈满。满至涛涂的父亲都是陈侯。涛涂是 “世为封君”之列,本妫姓陈氏,后改为妫姓辕氏。战国后期姓、氏逐渐合一后,陈氏即陈姓,袁氏即袁姓,袁氏源于陈氏或袁姓源于陈姓是史实!全面准确的称谓是:袁氏源于妫姓陈氏!
    为说明问题,现将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辯證》等有关从陈姓派生出的其他姓氏登录如下:
    一、从陈姓直派生出的姓氏
    1.子禽:《古今姓氏书辯證》第333页,《论语》有陈子禽毁仲尼于子贡。陈僖子相去未远,必僖子之子字子禽,而其子若孙以王父字为氏。
    2.子穆:《古今姓氏书辯證》第336页,《世本》曰:陈僖子生子穆安,因为子穆氏。
    3.鍼-《古今姓氏书辯證》第297页,陈僖公之孙鍼子,以所食邑为氏。其孙莊子,为卫大夫。八世孙宜臼奔楚,为筬尹。
    4.子占:《古今姓氏书辯證》第333页,《世本》曰:陈威子(陈桓子)占书,书生子良坚。坚子以王父字为氏。
    5.子石:《古今姓氏书辯證》第336页,《世本》曰:陈威子(陈桓子)生子石难,自别为子石氏。
    6.庆:《古今姓氏书辯證》第519页,陈桓公五世孙,亦为庆氏。
    7.子仲:《古今姓氏书辯證》第336页,《风俗通》曰:陈宣公子子仲之后,以字为氏。
    8.夏:《古今姓氏书辯證》第400页,夏非国氏,与秦、齐同。《春秋》曰:陈宣公庶子西,字子夏,别其族为少西氏,生御叔。御叔生徵舒,字子南,始以王父字为夏氏。
    9.少西:《古今姓氏书辯證》第502页,陈公子子夏之后,别为少西氏。
    10.子沮:《古今姓氏书辯證》第337页,《世本》曰:陈烈子生子沮与,后为子沮氏。
    11.偃师:《古今姓氏书辯證》第337页,《元和姓纂》曰:陈掉太子偃师,为公子招所杀,裔孙以王父字为氏。
    12.鬬门:《古今姓氏书辯證》第531页,《世本》曰:陈鬬父之后为氏。
    13.胡:胡姓当在陈胡公满卒后才有的姓氏。按说比袁、田要早。《古今姓氏书辯證》中没发现此姓氏。
《姓氏略考》曰:“舜裔胡公满之后。望出安定、新蔡。”满受封陈国,周武王赐予国姓,满子即为陈姓。满死后谥号为“胡”,因此胡姓的产生时间当在满公亡后。 
    14.袁:《古今姓氏书辯證》第104页,《古今姓氏书辯證》抄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是极错的。
    15.田:《古今姓氏书辯證》第130页,陈厉公佗生公子完,避禦寇之乱奔齐,因陈、田声相近,称田氏。
    16.公良:《姓氏略考》曰:“公良氏为春秋时期陈国公子良的后裔。” 
    17.歂孙:《风俗通》曰:“陈公子歂孙仕鲁,子孙氏焉。旺出汝阳。” 
    二、从田氏派生出的姓氏
    18.孙:《古今姓氏书辯證》第109页,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無宇,二子:常、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
    19.車:《古今姓氏书辯證》第175页,本田氏,其先齐诸田,徏长陵。
    20.占:《古今姓氏书辯證》第296页,陈公子完裔孙书,字子占,后人以字为氏。
    21.陸:《古今姓氏书辯證》第541页,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字季逵,封于平原般县陸乡,即陸终故地,因以氏焉。
    22.法:《古今姓氏书辯證》第639页,田氏齐襄王法章之后,因以为姓。秦灭齐,子孙不敢称田姓,以法为氏。
    23.五王:《古今姓氏书辯證》第365页,东莞五王氏,《史记》云:自齐威王(田因齐)至王建为五王,建虜于秦,子孙别以五王为氏。
    24.王:《古今姓氏书辯證》第206页,北海剧县王氏,陈公子完奔齐为田氏,裔孙和取齐自王。秦灭齐,项羽封其孙田安济北王,齐人其后为王家,因氏焉。
    25.姚:《名贤氏族类稿》曰:“舜后胡公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至田丰,王莽封为代陆侯,本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妫氏,五代孙敷,又为姚氏,吴兴、南安。” 
    26.胡毋氏:《风俗通》曰:“胡毋,姓,本陈胡公之后也。公子完奔齐,遂有齐国。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也。” 
    27.汲:《路史》曰:“齐宣王之子孙封于汲,以汲为氏。” 
    28.文:《中华姓氏源流》曰:“出于妫姓,战国时齐国有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是当时的四公子之一。田甲叛乱,孟尝君到魏国任相国,死后号文子,后人姓文姓。”
    29.毋:《百家姓考略》曰:“春秋末年,齐宣王辟疆分封其弟于毋丘,用于主持先祖胡公满的祭祀,故赐为胡毋氏。后分三支:一曰胡毋、一曰毋丘、一曰毋。
    三、从袁氏派生出的姓氏 
    30.衡:《万姓统谱》曰:“东汉末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几个儿子自相残杀,其支孙为避杀戮,逃亡到湖南衡山,以山名'衡’作了姓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