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B 5797-86 秦川牛

 文山书院 2014-02-22

GB 5797-86 秦川牛

本标准适用于秦川牛的品种鉴别和等级鉴定。

1 品种特征

 1.1 外貌
  秦川牛毛色有紫红、红、黄三种,以紫红及红色最多。角短而钝,质地细致,呈肉色,多向外下方或向后稍弯。鼻镜和眼圈多为粉肉色。尾帚多混有白色或灰白色毛。蹄壳多为红色。皮薄毛细。体格高大,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0cm以上, 体 重580kg以上;母牛体高124cm以上,体重370kg以上。
 1.2 生产性能
 1.2.1 肉用性能:在维持标准下,6~18月龄日增重0.6(母)~0.8(公)kg,每增重1kg消耗6.6~9.8兆卡增重净能。屠宰率56(母)~60(公)%,净肉率48.5(母)~51.5(公)%,骨肉比1:6.0(公)~6.5(母),眼肌面积80.0(母)~100.0(公)cm2。胴体产肉率76.0%,肉质细嫩、柔软多汁、大理石纹明显。
 1.2.2 役用性能:秦川牛最大挽力,平均为体重60%,经常挽力18%。
 1.2.3 泌乳性能:在供给6.6~9.8兆卡/日产奶净能的条件下:7个月的泌乳量为710kg。乳脂率4.70%,乳蛋白质4.00%。
 1.2.4 繁殖性能:在130%维持标准下,秦川牛母牛的初情期为8.5~10月龄,初配年龄为1.5~2岁,繁殖年限为14~15岁。繁殖率为70~90%,犊牛初生重25(母)~27(公)kg。公牛12月龄性成熟,2岁开始配种,使用年限10岁,射精量5~7ml,精子密度5亿/ml以上,原精液精子活力0.7。

2 鉴定标准

 2.1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需要,秦川牛将从役用为主向肉-役兼用方向选育。
 2.2 外貌鉴定
 2.2.1 外貌评分标准:按表1规定,评出总分。
 2.2.2 凡全身毛色较淡,颜面(鼻梁部分)有少量黑毛,鼻镜有少数乌斑或黑点,蹄色黑红相间,或腹下有少量白毛者,在品种特征一项中应适当扣分,公牛总评时不能进入特级。
 2.2.3 凡具有狭胸、靠膝、交突、跛行、凹背、凹腰、拱背、拱腰、垂腰、尖尻、立系及卧系等缺陷而表现严重者,母牛只能评为二级以下(包括二级),公牛只能评为三级以下(包括三级)。
 2.3 体尺
 2.3.1 按表2规定,先评定体尺等级。四项体尺标准,按最低一项评定等级。
表 1 外貌评分标准
 
项 目
给 满 分 标 准
 
公牛
  
母牛
满分
评分
满分

评分
  

外貌与气质
  
 体格高大,皮薄毛细;品种特征明显;母牛温驯,公牛有悍威
20
  
15
  

整体结构
  
 体制结实,结构匀称,体驱长而宽深,发育良好。公牛头型宽短、颈粗,母牛头型轻秀、颈长短适中
15
  
15
  

前驱
  
 公牛耆甲高而宽,肩峰发达;母牛耆甲较低而薄,胸宽而深,肩长而斜
15
  
15
  

中驱
  
 背腰平直、宽广、长短适中,接合良好
 肋骨弓圆,公牛腹部呈圆筒形,母牛腹大而不下垂  
15
  
15
  

后驱
  
 尻宽长,不过斜,肌肉发达,大腿充实,公牛睾丸两侧对称,发育正常。母牛乳房发育良好,乳头整齐
20
  
25
  

四肢及步样
  
 四肢健壮结实,肢势良好
 蹄大圆厚,坚实致密,蹄壁光滑,蹄缝紧
 运步敏捷有力,后蹄落地能赶过前蹄
15
  
15
  
  

合   计
  
100
  
100
  
 
表 2 体尺标准
cm 
 
性别→
项目\
等级\
年龄
公牛
母牛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坐骨端宽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坐骨端宽
五岁以上
146
166
206
34
132
148
179
28
143
161
201
30
128
143
174
24
140
158
197
28
124
139
168
22
135
152
190
26
120
134
163
20
四岁
142
159
196
30
130
143.5
174
25
138
155
190
25
126
139
168.5
22
135
152
186
24
122
134.5
163
20
130
146
179
22
117
129
156.5
18
三岁
138
152
185
28
128
140
166
23
133
149
180
23
124
135
161
21
130
145
177
21
120
131
156
19
125
140
170
19
116
127
150
17
二岁半
133
147
179
26
126
136
163.5
22.5
130
144
175
21.5
122
132
158.5
21.5
127
141
171
19.5
118
128
153
19.5
123
136
166
17.5
114
123.5
148
17.5
二岁
130
143
174
24
124
134
160
22
126
139
169
20
120
129
155
20.5
123
136
165
18
116
125
150
18.5
117
129
157
16
112
120
145
16.5
一岁半
123
133
161
22
120
128
156
21.5
120
129
157
20
115
123
149.5
20
117
126
153
18
113
121
147
18
114
123
149
16
110
117
143
16
一岁
117
123
148
21
114
119.5
146.5
20.5
114
120
144
19
112
117.5
144
18.5
111
116
141
17
109
114
140
16.5
108
113
137
15
107
112
137.5
14.5
7月龄选留指标
104
103.0
124.0
14
100
99
120
13
2.3.2 按表3规定,将体尺等级折合为分数, 其给分多少依体尺的实际数值而变化。
表 3

等 级
  

公 牛
  

母 牛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85以上
80~84
75~79
70~74
  

80以上
75~79
70~74
65~69
  
2.4 体重
2.4.1 按表4规定,先评定体重等级。
表 4 体重标准                kg  
 
性别→
等级\
年龄

  

公牛
  
母牛


  
五岁以上
700
640
580
520
450
410
370
340
四 岁
600
550
500
450
420
380
340
310
三 岁
540
490
440
400
380
350
320
290
二岁半
500
450
400
350
350
320
290
260
二 岁
420
380
340
300
330
300
270
240
一岁半
330
300
270
240
290
265
240
215
一 岁
240
220
200
180
220
200
180
160
七月龄
185
170
155
140
165
150
135
120
 2.4.2 按表3规定,将体重等级折合为分数。给分多少依体重的实际数值而变化。
 2.5 后代品质
  公牛后代品质评定采取同期同龄比较法。即后备种公牛1.5岁左右,在2个月内,随机配孕母牛40头,然后停止使用,待其后代生出,1岁时可按日增重或体重计算其相对育种值。相对育种值超过100%以上者为良种公牛,可按表5 规定划分等级:
表 5

相对育种值,%
  

等 级
  
115.1及以上
107.1~115.0
100.1~107.0
100.0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2.6 综合评定
 2.6.1 后备种公牛和母牛的综合评定指数根据外貌、体尺和体重三项指标,按下列方法进行。
 2.6.1.1 各性状依其重要性进行加权,其加权系数b为:
  外貌评分(b1)=0.35
  体尺(b2)=0.25
  体重(b3)=0.40
 2.6.1.2 计算综合评定指数
综合评定指数(I)=0.35W1+0.25W2+0.4W3
式中:W1──
外貌评分;
W2──
体尺评分;
W3──
体重评分。
 2.6.1.3 按表3规定将综合评定指数换算成综合等级。
 2.6.2 种公牛的综合评定:以后代品质为主,参考其他各项指标。如外貌评分、体尺和体重三项综合等级低于后代品质等级两级者,须降低一级,如未经后代品质评定,可暂按外貌、体尺和体重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三岁以后没有后代测定结果的种公牛,禁止使用。
 2.6.3 进行综合评定时,须参考其父母血统等级。如父母双方总评等级均高于本身总评等级两级,可将总评等级提升一级;反之, 如父母双方总评等级低于本身总评等级两级,可将总评等级降低一级。

3 鉴定规则

 3.1 秦川牛的鉴定,应在各级农牧部门的领导下,组成技术鉴定小组进行。
 3.2 秦川牛根据外貌、体尺、体重和后代品质等项进行综合评定,并参考其父母血统等级。
 3.3 秦川牛一岁半、三岁和五岁共鉴定三次。五岁以后不再鉴定,但可根据其后代质量情况调整其等级。一岁以内根据外貌、体尺和体重等三项进行初步选留。

4 种牛出场标准

  出场的种用秦川牛必须符合下列标准和要求:
 4.1 年龄在1.5岁以上。
 4.2 综合评定等级,公牛在2级以上,母牛在3级以上。
 4.3 健康无病。
 4.4 持有种畜合格证(格式见表6)。
表 6

种  畜  合  格  证
  

畜 别
  
  
性 别
  
畜 号
  
年 龄
  

系     谱
  
 父号              等级

 祖父号         等级
  

 祖母号         等级
  
 母号              等级

 外祖父号        等级
  

 外祖母号        等级
  

综  合  评  定  等  级
  

鉴定时间
  
外 貌
体 尺
体 重
后代品质
总 评
  
  
  
  
  
  
  

鉴定员签章:            年  月  日  
  

(必须检查结核病、遗传性流产病等)
  
  
  
兽医师签章:        年  月  日  
精液品质检查结果
射精量


密 度
  
  
活   力
畸形率
精子耐冻性
原精液
解冻后
  
  
  
  
  
  
  
 
畜牧师签章:
年  月  日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年  月  日

附 录 A

体尺、体重测定方法与要求

( 补充件 )

A.1 体尺测量

 A.1.1 测量用具:测量体高及体斜长用测杖,测量胸围、管围用皮尺,测量坐骨端宽用骨盆卡尺。测量前,测量用具必须用钢尺加以校正。
 A.1.2 牲畜姿势:测量体尺时,应令牛端正地站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前后肢和左右肢分别在一直线上,头部应自然前伸(头顶部与耆甲接近水平)。
 A.1.3 测量部位
  体高:耆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体斜长:从肩端前缘到坐骨结节后缘的直线距离(若计算体重,须用卷尺测量曲线距离)。
  胸围:由肩胛骨后角处量取胸部的垂直周径。松紧度以能放进两个指头上下滑动为宜。
  坐骨端宽:两个坐骨结节外缘之间的宽度。
 A.1.4 在坚硬地面测量体高时,须将测得的体高数增加1cm(系测杖下端螺丝钉的高度)。

A.2 体重测定

  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实际称重(早饲前空腹称重);若无条件时,可暂采用下列公式进行估算:
式中:胸围、体斜长以厘米计。

附 录 B

种公牛相对育种值计算方法

(补充件)
B.1 先计算同期同龄比较值∑dw。∑dw即是被测公牛与其他公牛的同龄后代的体重加权差数,以一岁体重为比较的依据。然后根据其所有有效后代的头数(∑W)计算被测公牛与其他公牛后代体重的加权平均差数(DW)。此差数与群体平均数的和,即为被测公牛该项指标的育种值。其育种值与群体平均值的百分比,就是该公牛此项指标的相对育种值。
B.2 计算公式是:
  a.加权平均差数按式(B1)计算:
………………………………(B1)
 
式中:DW──
加权平均差数;
d──
被测公牛后代与同期同龄牛体重的差数,dMXMy
W──
有效后代的头数,即调和均数,WN1·N2N1N2
N1──
被测公牛后代犊牛头数;
N2──
同期同龄公牛后代犊牛头数。
  b.公牛育种值按式(B2)计算:
………………………………………(B2)
  c.公牛相对育种值按式(B3)计算:
………………………………(B3)
式中: ──群体一岁体重的平均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