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状元和他的两本字帖

 苏迷 2014-02-22
陆状元和他的两本字帖
黄孟弟
■陆润庠字帖局部 乔勇翻拍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多出状元之地。实行科举制度以来,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共出了文武状元42名(不包括它所辖的常熟、昆山、太仓、吴江等地)。最后一位状元陆润庠,还是位书法家,还曾在上海出版过两本字帖。

  陆润庠(1841—1915),字云洒,号凤石,晚号固叟。苏州府元和县(今苏州市)人。清同治甲戌(1874年)科状元。曾先后担任或兼任以下官职:翰林院修撰、现任经筵讲官尚书衔、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署工部尚书管理京师医局大臣、南书房行走。南书房在乾清宫西南,为皇帝读书之处,选翰林等官员入内当值,称“南书房行走”,专司文词书画等事。

  陆润庠参加殿试,除文章、策对超群之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书法。爱好翰墨的慈禧太后十分欣赏他的字,将陆取为一甲一名。故宫里不少楹联、题壁,至今尚存陆润庠墨迹。创办于1894年的北京荣宝斋,首块店招即为陆所题,足以说明他的书法在当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了。其“三真六草为天下宝”。

  陆润庠出身于书香门第,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科状元陆肯堂第七世孙,是清代少见的祖孙状元之一。自幼聪慧,爱好书法,师法赵孟頫、董其昌,笔力遒劲刚健、风姿隽秀俊逸,具二王之意,虽出身科举,却不落“馆阁体”窠臼。光绪十二年(1886年),陆润庠丁父忧回苏州,无所事事之中,他想到了写字帖。盖是时字帖多为庙碑、亭记、墓志、山铭、经文之类,学子习其字、书其文,却不解其意。陆润庠为之着想,选通俗易懂之文入帖,让学生在习书同时,亦能欣赏文章,一举两得。其一本字帖谓《西湖风景记》,原系明袁宏道文,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陆略加改动,使更通俗。另一本字帖谓《读书乐》,亦改写于宋朱熹的《四时读书乐》,百四十字讲春夏秋冬读书之专、之苦、之乐,对今日学生亦恐不无启发,全文录之如下: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业薰风,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后陆润庠交求石斋付印,由上海尚古山房、育古山房出版、发行。因印数有限,存世不多。   黄孟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