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爱爱医资源-孙思邈“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
2014-02-23 | 阅:  转:  |  分享 
  
陕西中医2012年第33卷第6期709

·学术探讨·

孙思邈“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

刘玉霞陕西省铜川市中医医院(铜川727000)

摘要目的:探讨孙思邈“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意义及应用。方法:解读孙思邈的“治

未病”理论,总结现代研究成果。结论: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治未病”思想贯穿于疾病发生

发展的全过程,与现代医学所讲的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相吻合。

主题词未病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1R54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0—7369(2012)06—0709—02

所谓“治未病”,就是采取预防和治疗手段,防止疾

病的发生、发展的方法。“治未病”的概念最早见于《黄

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日:“是故圣人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

锥,不亦晚乎!”历代医家对此多有阐发,尤以孙思邈贡

献最著,他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

病。”明确地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

层次,相当于现如今中国高血压防治管理将人群分为

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及高血压人群l】]。要求医生“消未

起之患,治未患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

后。”现在“治未病”理论的内涵更为丰富,外延也不断

扩大,其研究范畴也涉及健康人群、亚健康状态人群及

疾病人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等。所以,“治未病”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未病

先防,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强调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演变;三

是愈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和治愈后遗症。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iIlin

Hg和/或舒张压≥90mmHg,常伴有脂代谢和糖代谢

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

性改变全身性疾病。如今,高血压已成为“心血管事件

链”发病的源头,最终引起心脑血管的多种并发症,严

重威胁人类健康。针对不同的人群,做好高血压的“三

级预防”,能有效切断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从而

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未病先防中医的“未病先防”,在高血压的

防治中,相当于西医的一级预防。主要是指针对正常

人群及已有高血压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发生高血压

的个体或群体的预防。此时血压正常或处于正常高

值,临床上往往无明显头痛、头晕,但可能有一些非特

异性的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

定、失眠、多梦等。现代研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

有:①高盐饮食。据卫生部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

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盐的摄人量高达

12g水平。②超重。有文献报道,随着体重指数

(BMI)的增加,血压进行性增高,呈正相关关系,在控

制其他危险因素后BMI每增加1个单位(kg/),5

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9。③吸烟。吸烟可引

起正常血压者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使高血压患者更

易发生或加重靶器官的损害。有吸烟习惯的高血压患

者,对降压药的敏感性也会降低。④精神紧张。精神

紧张可导致大脑皮质抑制过程失调,心血管运动中枢

失去平衡,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

多,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⑤饮酒。饮酒

与血压的关系呈“U”形,白酒中的乙醇既有收缩血管

的作用,其代谢产物乙醛又有一定的舒张血管的作用。

大量的乙醇可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负荷加

重和需氧量增加。如果对这些危险因素不加控制,

将有一部分人发展成为高血压患者,因此,我们提倡开

展健康宣传,帮助人群提高认知力,主动接受血压测

量,医院对35岁以上的初诊病人应进行血压测量,社

区内应设立血压测量点,对35岁以上的居民最好每3

~6个月测量血压1次,提高高血压的检出率,对正常

高值血压(130~139/85~89mmHg),进行强化生活方

式干预,包括均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

衡、控制体重。对患有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的人群,应当积极、规范治疗,使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

范围。对有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通过体质辨识、调整

脏腑经络,使人体阴阳气血恢复到正常状态。干预内

容及要求如下。盐:每日摄入量6g以下;膳食:合理膳

食,每日脂肪摄人量应小于总热量的3O,其中饱和

脂肪酸应小于1O;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食物,

维持足够的钾、的摄人;烟:戒烟;酒:限酒,每日饮酒量

应小于50g白酒;运动:增加体育运动:每周至少3次

有氧运动,每次时间要达到30~40rain,形式是快走、

慢跑、游泳、太极拳、跳舞等;体重:体重指数应保持在

20~24kg/nf;睡眠:保证充足睡眠;精神状态:保持平

和心态及良好的精神状态。早在唐代,孙思邈在其著

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中就详细论述了

710陕西中医2012年第33卷第6期

“治未病”与“养性”的关系:“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

即是说养生要以养性为本,性命双修,通过修性,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治未病,而且还可以“疗顽

疾大患”,更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提出“动则不衰,

用则不退”,创造了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既强调静

养,又重视动养;既强调食养,又重视药饵;既强调个人

卫生,又重视环境居处。在饮食调养方面,孙思邈认为

“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

不愈,然后用药”,并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

志以滋气血。”详细介绍了“治未病”各种食物的治疗作

用,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曾日:“善养性者先

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饮顿而多,多则难

消也。”这不能不说是对今天防治高血压的一个巨大贡

献。

2既病防变相当于高血压的二级预防,是对已

经发生了高血压的患者所采取的防治措施,防止高血压

的进一步发展,防止心、脑、肾损害的出现和心血管事件

的发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系统正规降压是关

键,且需要医患双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定期测量血

压,并进行危险程度分层,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针对

不同级别、不同危险度的高血压患者制定出合理的、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当非药物治疗无法控制高血压的时

候,应果断采取药物治疗。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利尿

剂、j3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

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钙离子拮抗剂(CCB),

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使血

压达标,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中西医结合

治疗高血压已成为一种趋势。现代医学研究降压药物

降压作用肯定,除降低血压之外,还能有效的保护靶器

官,但部分病人存在不能耐受某些降压西药的副作用,

而中药在改善症状,减少副作用方面又有其独特优势。

在西药降压的同时,及早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治疗,会大

大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起到既病防变的作用]。高血压

病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属中医学眩晕,头痛范畴,也

有部分高血压病人无任何不适症状的。中医认为本病

的发病原因有三:一为情志失调,肝失条达,郁而化热,

肝阳上亢而致;二为劳欲过度或年高肾亏,阴精不足,阴

虚阳亢而致;三为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

湿浊内阻,痰湿上扰而发病。常见分型为:肝阳上亢型、

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此期,除了继续

按“未病先防”的方法控制危险因素外,还要根据患者的

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

3愈后防复相当于高血压的三级预防,是针对

已经出现心、脑、肾损害和已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

病人进行综合系统的防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出现

心、脑、肾损害的重度高血压病人,应严密观察,要求患

者及家属能正确识别“卒中先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等疾病;二是出现严重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力衰竭、脑

卒中等情况时,进行及时处理,控制病情发展,抢救病人

生命,降低致残率、死亡率;三是病情稳定后,应进行全

面的康复治疗,以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康

复治疗是指包括各种康复手段(如针灸、推拿、按摩、中

药熏蒸等),配合饮食、运动、心理及护理疗法的综合治

疗方案。在出现急性并发症时,主要依靠西医手段治

疗,可根据病情配合中医辩证施治。在我国未治疗的高

血压患者中,70~8O死于脑卒中,10~15死于冠心

病,5~1O死于肾功能衰竭,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其

致残率是75%左右,其中有40是重度残疾,经合理的

康复治疗就只有5完全需要有人照顾[=4]。所以康复

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是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在病

情稳定24~48h以后就可以进行,同时需要强化训练,

持之以恒。康复锻炼之余还要严格进行抗高血压、抗血

小板聚集、调脂等治疗。还要继续按“未病先防”的方法

控制危险因素,防止复发或病情加重。

4小结现代医学在近20年来对于高血压的

治疗有很大进展,降压药物的研制日新月异,但我们看

到我国乃至全世界,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

每年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

竭、肾功能衰竭等死亡或致残的人数不断增加,人群高

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然很低。对于大多数

患者、甚至医护人员来说,以往只重视该病的二、三级预

防,没有从一级预防上下功夫,致使高血压的“三高”(发

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三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

率)现状难以彻底改观。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及

其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抓住“三个人

群”,即一般人群(未病)、高危人群(欲病)及高血压人

群(已病),开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从根本

上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所以“治未病”思想

应贯穿于高血压病防治的全过程,中西医结合、防治结

合,是今后高血压防治的一种趋势,与现代医学所讲的

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相吻合,在高血压的预防,防止高

血压病情加重以及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防止

高血压并发症的复发及范围扩大将发挥巨大作用,值得

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余震球,牟建军,朱鼎良,等.社区高血压防治[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218.

[2]张冬梅,中西医结合在高血压三级预防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7):80.

(收稿201l一12—05;修回2O12一O2—17)

献花(0)
+1
(本文系河南咳喘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