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明与春娇》:苹果梨的滋味

 昵称535749 2014-02-24
2014-02-24 00:02 

拿到这本小说的第一时间,就被作者名惊得全身震了一震:彭sir的“写作痨”在粉丝圈子里有目共睹,不单是电影剧本全都一手包办,出电影的同时原创故事也能顺带出书捞一笔;单是那些神神叨叨的短中长篇小说连载、各大杂志故事专栏、感情问题咨询问答、新浪博客和微博的家长里短……简直就是二十一世纪口水多过茶的人物典范。这样一个人,居然舍得把自己的电影,而且是如此方便倒腾成铅字的电影,交给另一个作家改编小说,不由得让人怀疑其背后的动机——到底是最近大事业真的干太多顾不上这座小庙,还是签约的当口背后正好有一个变性人基佬杀手拿着一把轮盘赌手枪顶着他的后脑勺呢?

啊鉴于您是一位这么有意思的导演,所以一定也会选变性人这个选项。是吧?是吧?

好了跑题完毕。说实话我有点搞不清楚这本书所面对的受众群体。虽然从小清新的包装到宽得可以跑马的行间距都说明了这是一本轻小说,但没看过这部电影并且也并不熟悉彭浩翔的轻小说少女读者们能有多大几率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问号。——当然腰封上还躺着余文乐和杨千嬅,不过作为粉丝周边,这本只在最后出现了若干剧照的小书比起动不动送抱枕送水杯的歌手专辑吸引力难免也太薄弱了些。淘汰了这些人,剩下的消费者们自然是“彭胖子的死忠粉丝”和“《志明与春娇》电影深度沉迷症晚期患者”了(话说后者真的存在么?恩。。。)。于是我都能想象刁钻古怪不下于彭sir本人的粉丝们屁颠颠的买回家去然后一边摔电脑一边尖叫的画面:“我擦这样一本书你都不肯自己写!!照着电影打一份文字版我也会啊!!不如老子给你出一套彭浩翔无耻全集吧!!

啊当然这本书里的故事还是想办法玩了一点花样的。比如补充了一点春娇的少女时代,比如虽然看着很老套但也聊胜于无的一个故事两种视角。因为电影剧本本身轻松有趣,所以也就毫无障碍的看过去了,每看一句对白,脑子里都有画面和声音再过一遍,对于正好没带psp ipad 手机 笔电以及一切能拷贝电影并且播放电影的工具的人们,这样重温一下也挺开心的。(我到底在说些什么啊?。。。)比较值得玩味的一点是一个内陆作家改编一部香港电影作品,一个女作家改编一部男性导演作品,一个瘦子作家改编一个胖子导演的作品(最后一条当然不是认真的)……所有这一切掺在一起会发生一种古怪的化学效应,让人看着时不时的脑子抽一个筋说“啊刚刚的风格不是很干净利索的嘛怎么突然来了几句少女系旁白注解啊?”“为什么这里面的角色都像是一不小心说两句TVB粤语的内陆人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苹果梨,就是那种把苹果树和梨树嫁接到一起长出的家伙。我至今没想明白那些绯红澄黄的父辈们是怎么孕育出这样灰铁蛋子一样长相不讨喜的下一代来的。虽然吃起来还是香香甜甜,但是那滋味是属于苹果和梨的,却惟独不是属于它的。(《志明与春娇》书评/黄青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