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启发展的蓝色引擎·台州日报

 小木舟 2014-02-24

  本报记者周旻澍 钟荣华 朱小兵

  

  在温岭东部沿海,321平方公里的东部产业集聚区,承载着温岭的梦想,也孕育着温岭的未来——

  只占温岭全市三分之一的面积,将要创造出温岭目前全年的生产总值!

  这个被定位为温岭转型升级主战场的产业集聚区,占据台州沿海产业带总体面积的42%。在近年来的强势推进之下,盐碱地被统一平整,滩涂渐成历史,工程车往来穿梭,道路向天际延伸,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2013年东部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32.97亿元,其中政府性投入17.45亿元,工业性投入25.38亿元。新引进企业15家,新开工17家,新投产14家,各项指标任务均超额完成。

  近日,温岭在全市海洋经济与集聚区考核中获一等奖,系全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市、区)。

  从解决两个难题入手

  东部,滨海新篇正徐徐展卷。

  东部产业集聚区打破了经济发展受土地制约的瓶颈问题,为下一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目前,已有150家企业“住进”了东部产业集聚区。区内以船舶制造、机械、水产加工、汽摩配等四大行业为主,还有为园区配套的沿海高速公路、石松一级公路、81省道等建设。

  2012年上半年,当卢茂良调任温岭开发区(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的时候,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区还是这片广袤土地上唯一的建筑。36.9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区,是东部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块。财政没有任何拨款,每年基础设施建设却需投入8到10个亿!

  在政府性融资平台紧缩的大环境下,这个问题尤为棘手。在温岭市委常委、东部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蒋招华的带领下,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一班人,一家一家地跑银行,以各种方式寻求合作。集聚区管委会根据要求,将所有项目进行梳理和打包,不停跑杭州与省行对接,反复沟通协调。因为贷款标准要求高,手续繁琐,相关攻关小组没日没夜地赶时间整资料。

  这样的工作劲头和诚心还感动了其他银行和企业。2012年,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向各大银行融资9.3亿元,2013年又融资6.7亿元,有效解决了东部开发建设资金问题。

  第二个难题随之而来。是关于宕碴的问题。

  在一片海涂上搞建设,宕碴是基础建设必需的,据初步估算整个园区需8000万吨。但大量的宕碴从何而来?卢茂良说,我们必须创新思路,一方面是挖潜,加快现有矿山的出方量;另一方面是改革,调整思路,全面加快大方量工程矿报批和建设。

  2012年,正逢石矿的审批接近尾声,再批的难度很大。经过争取,4000多万方量的白岩二期矿山批下来了。矿山工程量达4.9亿元,管委会积极筛选优质企业,克服招投标工作中的各种难题,矿山顺利开工建设,确保了今后几年的宕碴供应。

  培育四个超百亿产业

  作为产业新城,东部新区力图改变产业“低散小”现象,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产出率要高于一般的工业园区。同时,围绕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4个产业,把每个产业都培育形成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这是温岭未来竞争力之所在。

  每一个产业均注重龙头带动:南洋科技、爱仕达电器、利欧股份、钱江摩托四大上市公司相继落户东部,去年还成功引进一家外资企业里阳电子。

  说起里阳电子的引进,还有一段故事。经过调查,东部新区管委会获悉该公司的老板是温岭女婿。管委会相关人员多次与他联系沟通,并在他每次回温岭时均派人与其联系沟通,经过两年的跟踪关注后,该公司终于决定落户东部。

  “里阳电子经营模式是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对温岭产业的发展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卢茂良说。

  这是温岭今后发展的主阵地,温岭市严格东部新区准入门槛,力图集聚优质企业引领发展。据了解,东部新区继续实施招商项目评估办法,去年已完成评估12家,累计已完成评估100家,通过57家。新引进企业10家。

  (下转第二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