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哈佛

 齐鲁一粟 2014-02-24
    提起哈佛大学,人们心中大多会浮现出蜚声中外的学府、大师云集的天地、精英荟萃的沃土等赞叹、溢美之词。2006年6月25日至9月30日,我参加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牵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哈佛大学联合举办的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历时3个月,近距离地感受、体味到了这所名校的风貌特色。
  哈佛大学被誉为“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美国私立综合性大学,坐落于马萨诸塞州剑桥,主要校园区位于波士顿以西数公里的查尔斯河沿岸,占地约154公顷。该校创建于1636年,比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建立几乎要早一个半世纪。当年,移居美洲的英国清教徒,为其子孙后代的幸福,仿效当时英国剑桥大学的模式,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这所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始称剑桥学院。逐渐兴起的小镇,从此亦称剑桥,中文译音称坎布里奇。1639年,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为了永久纪念学校创办人之一、办学经费的主要捐献者、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文学硕士约翰·哈佛。1780年,哈佛学院被马萨诸塞州议会破格升为哈佛大学,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常被简称为哈佛。
    现在,哈佛大学规模庞大、资产超群,被人戏称为“哈佛帝国”。全校共设有13所学院,其中本科生院两所,即哈佛学院与拉德克利夫学院;研究生院11所,即文理学院、商业管理学院、肯尼迪管理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大学扩展部等。
  到目前为止,哈佛共出过6位美国总统、33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32名普利策奖获得者。此外,还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我国近代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江泽涵等。
  哈佛大学作为莘莘学子们神往的圣殿以及世界级企业总裁的摇篮,其教育理念与方法确有其独到与超群之处。20%的哈佛毕业生在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担任要职,30%的哈佛毕业生担任世界各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董事长,美国500家大财团中2/3的项目经理人有哈佛背景,即是其教育成功的明证。
  厚重的校园文化。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校徽上用拉丁文写着“VERIAS”字样,汉译为“真理”,均可以看出其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一代又一代的哈佛人秉承“求是崇真”的立校兴学宗旨,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才使她成为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的世界顶尖大学。诚如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这就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
  浓厚的国际化氛围。21世纪哈佛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全球性的社会公民,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理解他人的才能,而且要具备理解自身和祖国的才能。哈佛本科生课程高度重视国际化和全球性研究学习,每位本科生都要完成一次国外工作、学习、研究的经历。哈佛校园犹如一个小联合国,在这里,你能看到各种肤色的面孔,听到多个国家的语言,有来自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学生,虽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政治观点,但相互了解,友好沟通,和睦共处,并肩学习。
  先进的教育理念。目前,哈佛大学有18000名学生,其中本科生4000人。本科生集中在作为二级学院的哈佛学院进行培养,只有研究生才有资格进入各个专业学院。这种特殊的教学体制,缘于美国大学多年形成的教育理念。今天美国一般大学的课程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通识教育”,其中包括数、理、化、文、史、哲、艺、体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在几个主要的领域都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进入大学课程的第二部分,即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识教育”的重点在于追求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在于培养人的才智和想象力,在于加强人的伦理、道德教育和培养社会责任感,旨在培养一流的脑袋、一流的心灵。只有拥有一流的脑袋和心灵,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才有产生的可能。否则,大学生产的只是一群高级工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