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之五十八
2014-02-24 | 阅:  转:  |  分享 
  
每天学一章《道德经》之五十八



原文:第章其政闷闷,其民涥涥: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亷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任法融注释:?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治国者,应以自然、宽宏、没有高下、贵贱、贤愚、荣辱分别之心,体天地无不覆载的自然好生之德,国民自然会得到妥善的治理。王弼曰:“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于大治。”此谓“其政闷闷”。民不知不觉各得其宜,各有所适,上下彼此不争不竞,而生活在淳朴厚实的浑化之中。又如王弼注曰:“其民无所争竞,宽大淳淳”。此谓“其民淳淳”。失去好生之德,政令烦苛,事事明察,物物检点,荣辱不共,贵贱有殊,“立刑名,明赏罚,以检奸伪”。此谓“其政察察”。而人民始感彼此有别,上下相隔,缺缺不足。此谓“其民缺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宇宙间的品物万类,虽然复杂万端,其造化之机及运化规律,莫不过对立统一而巳。

“祸”,是难、凶害、灾殃之类。“福”是吉、荣贵、昌达之类。无论那一类事物,它的变化规律是向相反的方向转移。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夏至后必移于冬,冬至后向于夏,周而复始,无有休止。人类亦是此理:人在贫穷时,与人相处态度谦恭,在事业方面向上奋发,其结果,人必辅助,事业必成功。贫穷虽是祸,可它无形中相携着福。人若富贵,为人处事易横蛮骄傲,对事业易轻率为之,久而久之,人必厌恶,而事业必败。富贵虽是福,可它无形中隐含着祸。故《老子》第九章中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与此意相通。社会变迁,仍遵循这一规律:犹如水向东流,一浪赶一浪,兴了又向衰的一方转化,衰了又隐含着兴的因素。每个朝代在刚兴盛时期,必内修道德,外施仁政,处处以国事生民为重,政通人和,事事得宜。待至日久,以得民富国强,执政者贪求享乐,以荣贵执权,骄肆于民,于是引起了人民的反抗,酿成天下大乱。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即是此意。?

“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民之迷,其日固久。”

天地间一切事物就这样成败交替,阴阳相易,祸福相倚。这种转化,或正或奇,或善或妖,是没有定向的。正可以转化为奇;善可以转化为妖。常人对这种转化原因,久已迷惑。“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明了事物转化规律的圣人,明知品德端方,心性清廉,处事正直,智能聪明,是善、是奸、是福,却不以端方、清廉、正直、聪明炫示于外,强加于人。圣人的品德虽然端方,却不以端方妨害于人;虽然心底清廉,却不以清廉刿伤于人;处事正直,却不以正直撞击于人;智能聪明,却不以聪明炫耀于人。这正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与万物“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的长生久视之道。2014/02/01

桂·鍾富运(14971047)11:43:15

混沌以养真,杳冥以养神。无我气自淳,忘我才和真。

桂·鍾富运(14971047)11:43:30

混沌以养真,杳冥以养神。无我气自淳,忘我才合真。

福建?林典镜(1391409351)12:05:06

气真以为灵,惚恍以为精。牝下成自然,太上一神凝。

江西??刘逢然(147726326)13:21:46

不错!

江西??刘逢然(147726326)13:21:52



广东梁耀辉(407074775)22:10:29

修真一途以治國者用寬宏無分別之心體天察地自然而善治政德去治理自己身體這個國家,運气如治水其政悶悶無形無名無事無政無為也

广东梁耀辉(407074775)22:34:00

气運行於身體這個國家各藏腑的人民各得其宜各有其所适彼此不爭不竟或沌或厚渾化其中,其民淳淳事事明察.物物檢點以檢奸偽之法。

广东梁耀辉(407074775)22:38:26

人之藏腑彼此有別上下相隔缺缺不足,是為其人缺缺。

广东梁耀辉(407074775)22:53:01

萬物莫過對立而統一其造化与運化之功禍福規律,負陰而抱陽。

广东梁耀辉(407074775)23:10:43

天地正气成敗交替.陰陽相易鍋福相依或陰或陽或善或妖,正可奇善可妖,人體之迷其日已久,維有仙道可正其法。

广东梁耀辉(407074775)23:26:55

證其生化規律聖人知德端方.心性青廉明善福直知其紅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五行險陽二气与萬物生化和光同塵為之長生久視為之道

献花(0)
+1
(本文系修道學習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