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遠離中風 從平日著手

 云天953 2014-02-24
                                                                                                遠離中風 從平日著手
 
  
(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資料照片)
slideshow
久坐不動、壓力過大的上班族也要當心中風找上門。(東方影像)
久坐不動、壓力過大的上班族也要當心中風找上門。(東方影像)
slideshow
●無論什麼疾病,預防重於治療,尤其是腦部疾病。大腦是人體的總司令部,也是最嬌嫩的部位,腦細胞一旦死亡,神經元將不可再生!一旦出問題,就是大問題,也很難百分百康復。  

做好各項預防工作,把中風的風險盡可能降到最低。  

★1.鍛鍊血管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吳同果指出,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於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降低血液黏稠度。

飲食:多吃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少吃肉食、煎炸、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防止因缺水導致的血液黏度升高。   

保健品:吃點深海魚油、優質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卵磷脂,有利於消除飽和脂肪酸在血管內的沉積,幫助血管的通暢、滋養血管。

運動: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

吃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脂、抗血栓藥物等;如果你是高危人群(高血壓、糖尿病、久坐不動族、菸民、肥胖、中風家族史)之一,最好去醫院檢查下你的血管健康狀況,及時疏通血管。   

方法一:頸動脈B超——可看出70%的血管管腔的寬窄和斑塊,適合初篩,普通身體年檢時可做。   

方法二:CTA、MRA——如果B超發現有問題,可以進一步做CTA或MRA檢查,直接形成血管和腦組織影像,比B超更準確,但也只能看到粗大血管。  

方法三:DSA——全腦血管造影,可形成血管血流的動態影像,是專門觀看管腔內血流速度、血管寬窄、痙攣程度的高精度血管檢查。   

★2.控制高血壓   

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尤其要注意保暖,保護外周血管,同時還要及時監測血壓指數,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一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菸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此外,還要控制糖尿病與其他可能導致動脈病變的因素。

注意:有中風家族史的人,一天要測量血壓三到四次,不要過度勞累。「這部分人血管腔可能天生比正常人窄,同樣是合理的血壓波動範圍,但比正常人患病風險高。」   

★3.識別預警信號   

中風並非老年人專利,現在不少年輕人由於工作緊張,久坐不動,也要謹防短暫性腦缺血。   

「短暫性腦缺血也稱『小中風』,症狀主要表現為患者開始眼睛看東西會突然出現黑影,或出現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說話吐字不清、視力模糊等。一般發作時間不長,雖可恢復正常,但卻是發生完全性腦卒中的先兆和危險信號。特別是在冬季,更容易誤認為是天氣寒冷導致的身體僵硬,結果就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治療後效果也不好。

★4.中風急救   

中風發生後的三小時是救治的黃金時間,對病人的康復會比較有利;超過六小時,病人的致殘機率會增加,家屬應及時將病患送往醫院,否則耽誤患者的病情。   

一旦出現單側肢體麻木,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或聽不懂講話,一側或雙側視力喪失或模糊、視物旋轉等,這時一定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爭取救治時間,同時記錄發作時間。在等待急救到來時,應注意不要搬動患者,尤其避免頭部發生劇烈搖晃和震動,盡量讓患者側臥位,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戴假牙者應取出。   

注意:中風患者千萬別在就醫前服藥!否則只會增加死亡率。一是因為此時任何進食動作都可能造成誤吸風險;二是因為目前任何口服藥都不具溶栓功能,溶栓只能靜脈注射,所謂溶栓膠囊或標榜有溶栓功效的保健品都是誤導。   

病人入院後醫生快速診斷並立即給患者進行急診CT平掃,確保最快速度完成檢驗報告和CT檢查。然後,醫生閱讀CT平掃結果,判定患者是否適合溶栓治療,如適合,便立即靜脈注射溶栓藥物,確保患者得到及時、規範的救治。從美國方面的數據來看,到達醫院後60分鐘內進行溶栓治療的病人,與60分鐘後進行溶栓的病人相比,後者死亡率比前者高出22%。(新快報)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醫藥保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