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在数次缴纳各种费用后,却一直等不到所谓增值拍卖会,这才惊觉受骗。

 闯王兄弟 2014-02-25

专家:藏品并非都增值莫当财富传后人

2014年02月24日 14:30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揭明玥

  虚假伪劣藏品,忽悠大量老人。此事连续两日来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广大读者强烈共鸣。昨日,仍有数十名老年读者打进本报热线,痛陈无良公司推销假冒藏品,希望这组报道能唤醒更多痴迷其中的老人。

  通过分析多位老年读者购买假藏品的经历,武汉收藏家协会专家、工商部门、社会学家等,从多层次对老人给出提醒,从多角度对收藏品市场规范管理提出建议。

  总之,老人们购买收藏品时务必谨慎小心,切莫盲目相信年代越久远藏品越值钱。

  老人痛诉

  骗子花样百出 万变不离“要钱”

  昨日,几乎所有打进电话的老年读者,均以“我也被骗了,骗子伎俩一模一样,收藏品类完全相同”这类话开头。

  家住汉口航空路的魏爹爹,2008年起痴迷购买收藏品,花去20多万元积蓄,1年多前他终于醒悟。魏爹爹认为,贩卖假收藏品的骗子虽然花样百出,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敛财。“遇到对方不愿意说清协会名称,具体公司地址,而一味向你承诺所购藏品能增值几倍甚至几十倍,并以入会费、押金、手续费等各种名义,索要金额不等的现金,这种公司都有问题。老年人千万不能被收藏品精美的包装和花哨的证书所蒙蔽。”

  记者采访时发现,也有老人在数次缴纳各种费用后,却一直等不到所谓增值拍卖会,这才惊觉受骗。

  专业提醒

  切莫轻易出手 索要合法凭证

  武汉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万健称,近年来,收藏品市场越来越热,但事实上,这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不少市民拿着所购藏品到该协会申请鉴定时,8成以上都是现代工艺品,没有收藏价值。普通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涉足该领域时,一定不要轻易出手。

  首先,要保持良好心态,购买前多参加各种收藏交流活动和鉴宝会,多逛逛古玩市场,与其他藏家多讨论,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收藏品类的行业历史、动态有了解。

  其次,老人们尽量不要抱有将收藏品当作财富留给后人的心态,因为收藏品不像房产、现金等有固定的价值,而且很多藏品也并非年代越久远就越值钱。

  武汉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则提醒,收藏品公司多是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等方式,向老人们推销,无固定办公场所,所以老人被骗后维权有难度。为此,老人购买收藏品时,一定要先核实经营者的资质,面对“专家”增值的承诺,要保持清醒头脑,交易时索要相关凭证和销售合同,为日后维权留下证据。

  专家建言

  加大打击力度 关爱不可或缺

  “我们身边,都存在着这种偏执购买收藏品的老人,而王婆婆的案例特别典型。”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应用社会学系主任梅志罡教授分析,很多老年人因生活单一,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而假冒伪劣收藏品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具有很大的诱惑性。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们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有所下降,面对天花乱坠的宣传,容易被蒙蔽。客观层面上,很多老年人和子女在一起时间少,缺乏关爱,在群体活动时易受影响,导致执迷购买收藏品的行为。

  对此,梅志罡建议,工商部门应加强对商家虚假宣传的惩处;警方需加大对信息泄露、假收藏品违法产业链打击力度;政府、社区和家庭应加强对老年群体和个体的精神关怀,防止老人和现实生活隔得太远,陷入孤单无助的精神状态,从而上当受骗。

  更重要的是,作为子女,平时要多与父母沟通和交流,让老人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对虚假的宣传形成免疫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