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志文:不介意老夫少妻,工作为养家

 昵称535749 2014-02-25
2014-02-24 22:46 

王尔德说:把人分成好与坏是荒谬的,人要么迷人,要么乏味。

王志文则有着一种迷人的乏味感。

除了“给片方一个交代”的宣传期,他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不走穴不站台不去做评委,他用记者递过来的名片包口香糖,在自己的电影首映礼公开表达不满,酒驾事发后对着镜头竖起中指。他有限的采访里无限多次出现“这个就不说了吧”、“没有”、“还行”、“你觉得呢”,能用十个字说清楚的他都尽量争取八个字搞定。

他在新剧《大丈夫》里演一个被准岳父各种嫌弃的“老帮菜”,头发稀疏,一笑起来满脸都是褶子,让人大有“大叔”变“师傅”之感。

但“王志文”这三个字,在二十年前可是等同于“都教授”一样的存在,在其后的二十年间,这个名字也一直以“实力派”等金光闪闪的形象存在于江湖中。“难搞”、“老了”这类评价他自己一点也不在乎,他有一套强大的自我运行体系,颇有点“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戏里“老少恋” 戏外比妻子大八岁

“恋爱为什么要介意年龄呢?”

《大丈夫》里的欧阳剑49岁,扮演者王志文48岁了,欧阳剑爱上了比自己小近20岁的姑娘,王太太则比王志文小8岁,这样的设定,大约也称得上“本色出演”了。而剧中的主要矛盾也集中在年龄上,因为和未婚妻相差近二十岁,王志文饰演的欧阳剑遭遇了准岳父的百般刁难,一场“翁婿战”打得甚是艰难。但王志文拒绝给这部剧贴上“老少恋”的标签,即便这是宣传方主打的卖点。

“在我看来,剧里这两个人老的不怎么老,少的也不怎么少,我喜欢简单地把它看成一个爱情故事。”他觉得年龄在感情中并不是障碍,“两个都是25岁的人,谈恋爱难道就没有障碍了?我不关心‘老夫少妻’,我关心的是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感情。只要两个人真诚相爱,就应该保护。‘你是干吗的?’‘你多大了?’这些问题重要吗?”

如果把这些观点放到王志文本人身上,或许就会有更好的理解。

王志文在2008年愚人节迎娶了比自己小八岁的妻子陈坚红,为什么选在愚人节?王志文难得说句浪漫话“取意死磕一辈子”。相差八岁当然没进入“老少恋”的行列,连“忘年恋”都算不上,但这个“八岁之差”当年也被拿来大做文章,王志文并不在乎。“(恋爱)为什么要介意年龄呢?我认为每一份真挚的感情都应该得到祝福和尊重。”

腾讯娱乐:大家都觉得你对剧本的要求高,挑剔,什么因素吸引你接了《大丈夫》这部戏?王志文:不挑剔,正好那会儿有时间,导演姚晓峰是我很熟的朋友,于是就接了这部戏。我接戏也不会为了角色激动,工作而已,养家糊口的一个事儿,哪儿有那么多激动。

腾讯娱乐:那你怎么看待剧中“老少恋”的关系?

王志文:叫老少恋啊?

腾讯娱乐:恩,对,这部剧的宣传点。

王志文:在我看来也不怎么老也不怎么少,它就是一个爱情故事。

腾讯娱乐:你之前接受专访挺少的,这次是特意为这个剧做宣传?

王志文:没有,我每次有新的剧上演,都会参加首播或首映的活动。

腾讯娱乐:之前你也说过不喜欢和陌生人聊天,每次进入新的剧组和新演员搭戏的话,会不会比较慢热?

王志文:从工作来说不会,从事这个工作这么多年,有一个最基本的叫做职业态度,不管交流怎么样反正剧本在那里,人物关系确立,导演会有指导会有要求,所以不会在创作的工作过程中产生难度,很少,几乎没有这种情况。

腾讯娱乐:剧中你被岳父百般刁难,有没有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带到戏中?

王志文:还真没有,我跟我丈人关系特别好,像哥们儿一样。其实也不用有这方面的经验,剧作都写好了,你照着演就行。现在电视里老有那种嘉宾戴着墨镜、老讲掐架的节目,拍戏时如果你感受不了,那就听听看看这些(节目)。

42岁结婚生子,更踏实了

“不拍戏的时候都呆在家里”

不介意“老少恋”,但很介意分享自己的感情,一提到老婆,王志文马上变身“冷面郎君”,“咱不聊这个”。江珊、许晴、徐静蕾,到如今的李小冉,王志文部部戏的女人缘都不错,但戏外,42岁前的他鲜有恋情曝光甚至传绯闻。“想找一个随时都能交流的,爱着,相处着”,这是王志文少有的一次吐露对另一半的渴望。

3年之后,王志文迎娶了昔日名模陈坚红。外界对于这个女人所知甚少,只能从只言片语去拼凑这个女人。除了可知的名模身份,“转做车行老板”、“年收入过千万”,“家底丰厚”,传闻很多,但没有一件得到过当事人的回应。

两人的婚礼办得低调,席开38桌,酒店布置仅用两小时。新郎也依旧“难搞”,50多家媒体被拦在了会场外,前去参加婚礼的明星都被下达“封口令”。即便六年过去了,王志文面对记者,仍旧非常明确地说:“咱不聊结婚、老婆”。

那么宝贝儿子呢?这回王志文脸上有了笑意。

42岁完婚的王志文,结婚第一年就抱上了大胖小子。2008年儿子刚刚降生时,他兴奋得给每位亲友发短信报喜。孩子刚接回家那几天,王志文由兴奋变成紧张,从前热衷的会友应酬也减少了,天天在家守着儿子,连邻居都奇怪“几乎都看不到他,连遛狗都少了。”

王志文承认婚姻和家庭让他改变了不少,“更丰富了,更踏实了。”

每年工作四、五个月,其他时间专心陪家人以及打高尔夫球。他会每天早晚坚持接送儿子上下学,“做父亲的感觉不错。”每周要去两三次球场,不需要教练,“自我摸索能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腾讯娱乐:很喜欢打高尔夫?

王志文:是啊,大家都知道我喜欢打球。孩子上幼儿园了也就没事了,我每天上午送送,下午四点才去接他,中间是没事的,可以去打打球。这可以称之为合理安排。

腾讯娱乐:打球为什么吸引你?

王志文:它能培养人的计划性、自律,简单一点,准时、专时专用,怎么打、怎么安排球位、打球顺序都是讲究。剧组也需要这种,计划很重要,说12点开就12点开,人哗啦啦12点半才来,全乱了。我一直在乎这些,打球之后更在乎这些契约精神了,这个运动,可能核心的东西和我的价值观是比较融合的。

腾讯娱乐:那你觉得自己算一个严父吗?

王志文:应该不能算是一个严父。

腾讯娱乐:那是什么样类型的父亲?

王志文:我更多的希望孩子快乐,身心都比较快乐,每一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都是从孩子过来的,应该会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一部分理解,比如五六岁的孩子就应该玩,他想的就是玩,他要不想玩这时就不正常。

腾讯娱乐:对他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王志文:我还没有想到这么远,慢慢来吧,上小学啊中学啊,每个人的人生的过程基本上都是相差不会太大。

腾讯娱乐:不拍戏的时候会在家里多陪陪他?

王志文:是的,大部分的时间呆在家里。

腾讯娱乐:你觉得这五年的婚姻给你怎样的改变?

王志文:让我觉得更丰富了,更踏实了。

不在乎媒体怎么写我

“不能说实话就不想聊了”

二十多年来,母亲时常对王志文说:“你脾气要好一点。”

在媒体看来,王志文大多数时间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场。某发布会上,他将主持人的提问一一撅回,每个问题给三五个字的答案,主持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电视剧要做宣传,他只给片方三四次的宣传机会,配额用完后,管他什么宣传,一律拒绝出席。拍定妆照,同样不配合,最后,片方只得找来PS高手进行“移花接木”。

再往前数,2003年,王志文在其主演的电影《芬妮的微笑》首映式上,直接表达对剧本的不满,让主办方暴跳如雷。他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莫斯科最佳男主角,却给了一句“莫斯科人瞎了眼”的评价。更严重的那次,他因为一张照片而一怒挥拳打向记者。

关于王志文的报道,“和媒体不和”已经成为高频话题,在对他的专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回答似乎是“自己看戏”、“就那样吧”、“我没办法知道/回答”。这个套路和他同时期同地位的演员们很不一样。

4月8日,2011中国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庆典上,九十多岁的蓝为洁(汤晓丹夫人)拉着王志文的手说:“我就喜欢你,没脾气能叫艺术家吗?”

“他不喜寒暄、说场面话,他眼里有是非,须有深度沟通才能与他成为朋友。一旦成为朋友,他是轻松的、有趣的、重情的。”这是导演黄建新对王志文的评价。要和王志文成为朋友,难度系数似乎无上限。

而我们的采访,一开始也似乎被定下了高难度。专访前,摄影大哥先进入王志文的休息室拍照,和很多明星为了好看摆各种POSE不同,穿着一件橙色羽绒服的王志文面无表情坐在沙发上,“可以摆个POSE吗?”“不。”“可以笑一下吗?”得到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摄影大哥还想让王志文把羽绒服脱掉,得到的回复是到此为止。

看到摄影大哥垂头丧气,片方安抚道:“王老师今天心情不错。不然,绝对不会拍照的。”

采访时忍不住问王志文,为什么不和媒体关系更亲近一些?王志文的回答很直白,“很多时候不能和媒体说实话,所以就不想聊了。”

腾讯娱乐:现在挺流行明星自我营销的,你那一辈的演员好像比较少?

王志文:这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我觉得,我不太喜欢在人多的地方,会不自在,所以,我更喜欢独处。

腾讯娱乐:在媒体的印象里面,你一直比较严肃,不喜欢接受采访?

王志文:对,的确不是很喜欢,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说话,然后话题几乎都一致,重复着,让人很不自然,很不舒服。

腾讯娱乐:不担心“得罪”媒体?

王志文:对,这其实让人挺无奈的,特别是从事我这种工作的人挺两难的,说做人应该说实话,但是有时候跟媒体不能说实话,到底怎么说我就挺无所适从的,于是就形成了你刚才说的那种窘境,我企图跟人交流但是有时候不允许我说实话,所以有时我就不想聊了。

腾讯娱乐:会在意媒体对你的报道吗?

王志文:没关系,怎么写都可以,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需要的也不一样。

腾讯娱乐:负面也不会太在意?

王志文:没关系了,随便。

腾讯娱乐:我觉得这两年你的性格变得更温和了。

王志文:不愿意去讨论问题了,以前年轻的时候过于顶真了,愿意讨论问题,愿意抒发自己个人的观点,现在年龄大了不太喜欢讨论问题了,不会因为讨论问题而改变现状,挺无趣的,弄得大家挺不愉快的,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挺好!

腾讯娱乐:听说你小时候的愿望也是做记者?

王志文:我如果不是做了演员,那我肯定会去做一名记者。我小时候一上语文课就兴奋,考北京电影学院之前,我想过考新闻系和中文系。记者曾经是我的一个人生理想,后来让位给了表演。

腾讯娱乐:如果你是记者,你会如何采访演员王志文?

王志文:首先要跟他成为朋友,我得先问问他喜不喜欢接受我采访。如果愿意当然好,如果不愿意也不能强人所难,对吧?这是前提。像今天(发布会),我和《大丈夫》剧组有契约,不得不来。既然来了,就只能尽量以不错的心情来做,这也是一种自我调整。

当演员这一生遇到很多贵人

“别叫我艺术家,就叫从事演员工作的王同志吧”

不得不说,做演员比做记者更适合王志文。早在初中时代,王志文就显露了表演才华,会讲多种方言,随便表演一段滑稽戏就能将老师同学逗笑。于是初三那年,王志文考进了上海中学生艺术团的话剧队。王志文曾回忆,那段时期他正懵懂,团里的老师们不仅教了很多表演基本功,还教他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以及做人从艺不可或缺的“格”。

有这几年垫底,1984年王志文带着母亲东拼西凑来的200元钱和干粮水壶,坐了三天两夜的硬座,来到北京电影学院成都考点,并顺利拿到了面试第一名。不料安心准备文化课考试的他,却在高考前被卡车撞成骨折,需要静养三个月。当时他很坚决,对母亲说,“我就是爬也要爬进考场。”高考那三天,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躺着完成了答题,结果以文化课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被北电录取。与胡亚捷、孙松、高宝宝成为同学。

北电读书初期,因为对形象的自卑,以及内向的性格,王志文一度萌生退学的想法。好在当时的班主任很看好他,使他坚持读到毕业,同一年就顺利接到了剧本。巧合的是,他的第一个角色就是演一名记者。

之后他的演艺路很顺遂,与众多大导演合作过。

赵宝刚说,他相信王志文是个有成为表演大师潜质的好演员。陈凯歌说,王志文演戏,在豪放的同时可以自如地捕捉各种细腻的感受。这些早期合作过的导演,给了他很多的自信。

王志文回忆时曾说,他这一生,遇到许多贵人。

腾讯娱乐:最近拍《一步之遥》和姜文、葛优合作的怎么样?

王志文:很好。

腾讯娱乐:有没有一种知音的感觉?

王志文:是多年的好朋友了,又是两个我非常喜欢的人,在一起自然是快乐的。

腾讯娱乐: 以前的作品这么经典,现在的作品不像以前那么的红,会不会觉得有一点尴尬?

王志文:感谢依然怀着旧的这些广大朋友。喜欢拿那些比如说二十年前的作品来看,也许我想大家会对那个时候的人,生存状态有一种怀念吧?那时候的人更认真一些,会把自己从事的一件事情更职业化一些,可能对那个年代的这部分的气质的需要一种呼唤。

腾讯娱乐:那你觉得现在可不可以称呼你为艺术家呢?

王志文:别,别,别,就是一个从事演员工作的王同志吧。

腾讯娱乐:你挺谦虚的。

王志文:我就是这样。

腾讯娱乐: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是最好的吗?

王志文:状态,一直没怎么差过,始终热爱生活。

腾讯娱乐:没有过低谷期?

王志文:几乎没有这样的时期, 不太会让我觉得有不开心,我的日子很少有不怎么舒心的,一直比较自我,所以就自我的人,不太会有不舒心的事情。

记者后记:男神变成老小孩

采访王志文,要看他的心情。心情好了,就多说几句,心情不好,就会面临冷场的尴尬。

据说专访那天,他心情还不错,至少坐在摄像机前,他一直是笑呵呵的。还会跟记者学几句流行语。“您猜我伙呆是什么意思?”“小伙伴呆了?”“对!不明觉厉呢?”“哦?什么意思?”待记者解释清楚,王志文露出孩子气的表情,“挺有趣的,挺好玩的!”

不过你想在气氛这么融洽的时候,问几句私生活?王志文可没那么好“忽悠”,不想答的还是一概不说。不算长的采访中,与他不断暗中“推拉”,也算有趣。

只是眼前的王志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留着半长发、穿背带裤,开辆敞篷吉普车,迷倒女生一片的男神,现在,更像个老小孩。(来源/腾讯娱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