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瓣“贺神梅”

 2009妙手空空 2014-02-25
在春兰传统老八种中,我比较钟爱宋梅和贺神梅。

    前些年买过3苗带花的贺神梅,由于北方的室内温度比较高,阳台的日照也很充足,导致回来不久花便开了,因为早开,花杆很矮,几乎是贴着盆面开的,但即使这样,所开之花也尽显春兰梅瓣名品的神韵:微分的观音捧端庄工整,淡黄色的捧尖肉质感强烈,洁白的刘海舌大小适中,舌上的圆形红斑边界模糊,给人以朱砂浸润之感。加上开的时候正值春节时分,感觉格外温馨,从此便对贺神梅珍爱有加了。后来因为移居北京,这盆贺神梅就送给了东北的一位兰友,去年九月,这位兰友来电告知花突然软腐,使我们当初分苗的约定成了空谈,为此一度情绪很是伤感。随后,又在去年年底兰花价格飞涨的时候以每苗2800元的价格买了两苗种养,但至今只有区区4苗,没有上花。

    贺神梅,春兰传统老八种之一,也是梅瓣花代表品种之一,1912年前后产于浙江四明山脉的鹦哥山上,余姚人黄成庆发掘。兰界泰斗吴恩元先生在他的《兰蕙小史》中对贺神梅如此描述:“贺神梅,亦名鹦哥梅。三瓣短圆,收根。分窠观音兜捧心,刘海舌,飞肩,杆不甚高,(外瓣)色非净绿,为可惜耳。此花杭地种之,不易起发,与代梅、龙字、及蕙花前上海梅同。”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吴老先生的这段话就是:贺神梅,又叫鹦哥梅。它的花外瓣短圆且先端收根,两侧萼飞肩,内捧为观音捧,刘海舌;花杆较矮,外瓣色泽不净绿,为暗绿色,且青紫筋明显。外瓣色泽不纯,是该花的一大遗憾;这品花在杭州种养,发苗率不高。

    吴先生并没有在《兰蕙小史》中给出贺神梅的发掘地,但通过他的描述,已然知道他的贺神梅是从外地移植来的。那么,“贺神梅”的产地到底是哪里呢?《续兰蕙同心录》上有这样的记载:“鹦哥梅,一名贺神梅。出余姚鹦哥山。短圆、结根、紧边、厚肉、捧光、舌圆。开飞肩,品格纯正,惜色稍暗,未免白璧微瑕。” 后来的《中国兰艺三百问》中对贺神梅的产地则说得更加很详细,甚至连选育人的姓名也给出来了:“出产于浙江四明山脉之鹦哥山,余姚镇江南阜生烟店黄成庆选育。”

    四明山脉地处华东前沿,绵延于浙东地区,平均海拔 700 余米,山势雄伟险峻,森林资源丰富,生态资源优越。境内深谷密布,飞瀑幽潭、奇岩怪石点缀于密林之中,素有中国第二庐山之称。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四明山成为了盛产兰蕙的名山。鹦哥山是四明山脉中的一个普通的山名而已,即使是余姚本地人也鲜有知晓这座山的,只是因为出了贺神梅才被兰友们所认识。

    至于这个花的选育人是不是黄成庆,我专门请教过牟安祥老先生。牟先生说出了他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余姚乃至浙江的许多兰花书籍中都记载了该花是“余姚黄氏”发掘出来的,应该不会有错。至于这个黄成庆是何许人也,已经不太重要了,或许他只是个普通的山农,挖草药砍柴火的时候顺手挖了这个花而已。牟先生又介绍说,清末的浙江东南部,当地的山农一般会在冬春季节上山砍柴挖药,以期卖些钱财过年或开春用于农耕,砍柴挖药的同时见到兰蕙也会随手挖掘出来,因为当时的兰花已经有一定的市场了,挖来的兰苗可以随柴火药材一起捎进城镇的集市上买给当地的食店、宿店、烟店、茶庄的老板,这些老板们收购兰苗后,再转手给兰花贩子们贩入周边其他地方。“鹦哥梅”之所以展转到杭州吴恩元之手,应该也是这个过程。因此,“贺神梅”的正名应是“鹦哥梅”,只不过后来被叫做“贺神梅”且流传开来,被人们叫惯了而已。至于选育人黄成庆,也不能算是选育人,充其量是个发掘者或当地的兰花贩子而已,当然更不是吴恩元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一下“贺神梅”吧。

      贺神梅,叶姿斜立,新叶直立性强,老叶斜生。叶长25-35cm左右,叶幅中等,宽约0.8cm左右,叶质薄,叶沟较深,叶色翠绿微有光泽,叶片韧性强,随伸长而倾曲,但无垂弯成圆形的,叶尖钝。贺神梅的新芽呈浅紫红色,成草脚壳低。花苞为绿底缀粉红晕,紫麻筋通透至顶;花苞上部细长且空,锋尖有深绿彩,子房苞衣(箨衣)为浓绿色全绿彩。贺神梅花葶高10-15cm,,花直径4—4.5cm,花葶淡紫顶上一节转绿,外三瓣短圆如勺状,收根细,紧边。瓣端拱抱且内扣,两侧萼呈飞肩或平肩状,主瓣上挺瓣缘与瓣端下扣,三瓣正面翠绿,瓣背有筋纹。软观音兜捧心,捧内有红丝,捧端黄色斑块厚而光洁。刘海舌溜圆而有角,稍下挂,刘海舌上有淡红斑,红斑边缘模糊。“贺神梅”中宫紧俏,外瓣圆紧,花形极佳,是春兰梅瓣花艺兰中难得之佳品,为江浙春兰老八种之一,惜其色不净绿,筋纹显露,为美中不足。

    传统兰花名品一般都受到了战乱的影响,“贺神梅”也没能幸免。抗战结束后,贺神梅在国内几乎绝迹。及至七十年代末,国内才发现仍染存有少量的贺神梅,但兰友们想求得一两苗贺神梅,却是异常困难的事情。随着八十年代后期返销草进入国内兰花市场,这一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但由于兰友们对贺神梅的喜爱,使得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贺神梅的价格在很短的时间就上涨了近十倍,一度成为了九十年代后期春兰市场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至于吴老先生在《兰蕙小史》中“此花杭地种之不易起发,与代梅、龙字、及蕙花前上海同”的描述,笔者并不苟同这个观点。诚然,吴恩元所言确是艺兰人常年积累的经验之谈,兰花的异地栽培,其服盆是正常管理的第一要义,如不能种活,又何谈发苗开花呢?贺神梅在很短的时间内展转于多人之手,最后到达吴老先生手中的时候情况一定不是很好,单说恢复元气恐怕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了。至于贺神梅的现今的生长特性,通过笔者近年来的观察,还是比较好种的,最起码可以说“贺神梅”并非像吴老先生所说的“不易起发”。同时,返销“贺神梅”的大量涌入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这一点。

    贺神梅且记于此。

    附:兰花瓣型学有梅、荷、仙之说。梅瓣要求外三瓣短圆,紧边收根,瓣端稍向内兜呈匙形,形似梅花的花瓣;捧瓣短圆起兜,瓣端有雄性化“白头”,紧边;唇瓣短圆,舒直有骨力不向后反卷,若唇瓣向后翻卷则不能称为梅瓣了。寒冬腊月,梅花含蕾欲放,其花蕾端呈现白头与兰花梅瓣欲开时的白头十分相拟。因此,兰花梅瓣的命名与梅花含苞欲放的形态有着外观相拟的溯源。由此可见古代艺兰家在创造兰花瓣型学说时,有着丰富的生活实践和富有创造性的想像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