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文化

 互联网金融会所 2014-02-25

  随着齐文化研究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在关注、接触、了解齐文化的时候,往往首先会询问这样一些入门、索引式的问题:什么是齐文化?齐文化有哪些特点区别于其他传统地域文化,从而呈现出它与众不同、鲜明独特的文化个性?对于这些看似简单、实则艰深的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绘,莫衷一是的。笔者愿结合自己所学,尝试答之。

  欲了解中国人的特点,必先了解人类的共性。同理,欲了解齐文化,必先了解什么是文化。所谓文化,我以为,它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产品的总和。这个定义中的产品,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比较抽象但制约着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宗教科技、文艺、思想等精神产品。以此类推,那么文化也就相应地表现为三个层面: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

  了解了什么是文化,齐文化的广义内涵也就清楚了。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在这个定义中,齐人的概念是既宽泛又带有一定标准的。作为齐文化创造主体的齐人,不应该把里籍在齐地作为唯一标准。因为管仲生于楚,宁戚是卫国人,而陈完是陈国迁到齐国的移民,而上述三人都参与并创造了齐文化,他们是很标准的齐文化意义上的齐人;作为齐文化创造主体的齐人,也不应该把是否居住在齐地,是否能齐言作为界定的标准。因为齐地是一个变量,能齐言者也是一个变量。孟子一部分时间并不居住在齐地,也不能齐言,但他在稷下学宫的思想学术交流和言论,却更新发展了齐文化,为齐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虽不是土生土长的齐人,但他对齐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应该是齐文化意义上的齐人。所以综上所述,凡是参与创造过齐文化,对齐文化有贡献的人,都应是齐人。

  定义中所谓的特定历史时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齐文化存在的时间,我认为应主要定格在公元前1045姜太公封齐建国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这个时间段内。当然从文化的渊源角度,齐文化的存在时间可上溯至三皇五帝时期;从文化的影响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止。二是齐文化存在的空间,我认为应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圈定范围,即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

  了解了齐文化的创造主体、时间段、地域范围和主要内容,接下来就要具体的从大面上探讨一下齐文化的特点了。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齐文化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使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星空中一颗亮丽的明星。

  先秦齐文化源自于商朝文化!齐文化代表的是古代东夷文化(东夷族和黄帝族是华夏族的两大主体)!商文化是东方文化,是一种巫蛊文化、天下共主的文化、重商文化、开放文化!而周文化代表的是西方文化,是一种礼制文化、诸侯分封文化、重农文化、内敛文化!这是由于地域导致的,东夷人聚海边,受大海影响,故性格外方;西方种族聚在平原,受山的束缚,故而性情内敛!

  先秦齐文化是一种继承文化,并不是有某个人创造的!

 
齐文化的三大特征
 
    齐文化源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段:周初以前的齐地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个特殊地域形态,其进化发展虽与内陆文化同步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主导因素皆出于当地土著夷人文化;两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严格意义上的齐文化逐渐化入广义的中原文化,一方面具备了华夏民族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又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特质,与根底深厚的鲁学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两大
源头;秦汉以后,齐文化演化为大中原文化覆盖下的山东半岛地区文化。长期以来,齐文化虽与时俱进,日趋同一,而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借鉴齐文化,应特别重视如下几点。第一是它的变革性。在齐国的历史上,大的变革有三次。齐文化不墨守成规,而是尚变道的。这点
在对周以前的文化考古中就有反映,至太公封齐,则因任风俗,尊贤尚功,变中求进,形成不拘于传统的意识。可惜西周时这方面的资料难以详考。桓、管以后,齐国的变革一波接一波,在盛衰不常中求发展,直到灭亡也还基本上是个领衔的大国。我们要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不断变革,再难也得变。让历史为现实服务,研究一下齐文化,会得到不少启发和感悟。
   
 第二是它的自主性。我们说齐文化主变、开放,但它的自主性始终不变。晏子讲以礼治国,倡节俭力行。不过晏子相齐的骨子里头,还是把辅之以弹性外交的立功强国放在第一位,所以他依然摒弃孔子一类的大儒,不用繁琐的儒学移风易俗。然齐文化最终还是接受周礼,自孟子之后儒学大面积侵入齐学就是证据。只是儒学东传之后便齐化了,同时齐学本身仍保持着固有的重法传统,以
致荀子的学术儒法并重,甚至百家兼包,弄得后人不好给他划流派。其实他就是兼收并蓄的齐学的总代表。稷下学术的主导势力一度是道法家(黄老之学),兵学、阴阳学皆一枝独秀,还有其他诸多流派,几乎都是齐化的。不等于失去自己。在今日世界潮流中展望中国文化的发展,回头看看齐文化的历史踪迹会给予今人许多宝贵的启迪。
    
第三是它的开放性。齐文化的变革并不仅靠内部挖潜,因为它地处偏远,底子薄,框框少,因此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强,变化也快。例如胶莱平原一带的龙山文化水平颇高,可能就是受动乱时代的内陆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与后来甚不突出的岳石文化反差颇大。这方面西周以前的情况还不太明白。至于战国时代的稷下之学,则已成为各地学术文化自由输入的大本营,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没有对外来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借鉴,变革求强就是一句空话。这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大致已形成共识,无须多言。
http://www./newweb/univs/sdut/qlwh/2004-07-05/322791.html 


参考资料:http://www./newweb/univs/sdut/qlwh/index.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