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艺人生 云南丽江束河皮匠周湘[组图]——福客民俗网民俗资讯频道

 终归一梦 2014-02-26
手艺人生 云南丽江束河皮匠周湘[组图]
添加日期:2007-1-15 14:51:00 作者:洞庭老狼 新闻来源:福客民俗网 点击次数:856

    题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冲击,许多我们熟知的老手艺,正在悄悄的远去,甚至消失......每每回味这些伴我们成长的老手艺,总有些许惆怅,往事并不如烟。随着这些老手艺园区的,还有这些老手艺人们,他们大多有些年纪,曾经这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现在却无法坚持,至多只是惨淡经营,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渐渐远去的行业和身影。

    云南丽江束河是个名副其实的“皮匠之乡”,纳西语中有“少坞习日奔”之说,意思是“束河皮匠之村”。许多在滇藏地区发达出名的束河人最初是靠当皮匠起家的。相传束河皮匠的祖师是南京应天府的著名皮匠,因在明初某年元宵节上独出心裁作了一个靴形大灯笼,被人诬告是影射明太祖皇后的大脚,被判充军云南,其中的一支流落到了丽江,仍操旧业。由于他们手艺高明,很快生产出适合滇川藏高原特点的产品,如藏靴、皮鞋、皮口袋、皮条索等,购货者踊跃、从师者如云。到40年代末,束河的仁里、街尾、松元等村,从事皮革业的人员达到336户。而今,发展旅游业,皮匠就更多了。只要有一把锥子,一扎纱线,束河人就敢走天下。束河人携这两件谋生之物,浪迹于滇藏地区,远的到拉萨、昌都、康定、木里、巴塘、理塘等地,近的到迪庆、怒江以及丽江城乡各地,皆有束河的皮匠高手传艺谋生。

    今年57岁的周湘师傅老家在湖南邵阳,自小来束河学皮匠的手艺已快半个世纪。

    皮匠周湘的师傅是束河著名皮匠张皮匠,张师傅已经80多岁高龄了,现在很少亲自操针缝皮。他自11岁学皮匠,三年出师,14岁自立门户。开店是近些年的事,原来他只加工,皮具做好后,有商人上门收购。后来,看到束河旅游开发的商机,就租了间20多平米的小门面,边做边卖,生意也还过的去。

    周湘师傅的老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纳西族妇女,勤劳质朴,家里的家务事包揽了不说,还常帮他做些简单的皮匠活。周师傅的两个孩子,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这点老皮匠很自豪也很骄傲:学皮匠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无论哪朝哪代都有一碗饭吃。

    周师傅见专注的听他介绍,他说了许多真话:现在的皮匠不需要自己动手做皮了,皮革都是从批发商那里购买,再说而今几乎没有真皮可做了。他拿起一块皮革料给我看:你说这是真皮吗?那肯定不是,真皮的纹理不可能这样一致。你说是假皮,那也不准确。这是将各种各样的皮料,打碎成浆再加工的皮料。到昆明买,是30块一公斤。周皮匠转身拿起一个女式包给我看:这样一个包,估计要一公斤的皮料,一个熟练的皮匠做它半天时间,市场标价120块,顾客都要讲价的,50块也卖。

    说到皮货的生意,老皮匠无奈的望了望门外:现在丽江以及束河做皮货生意的很多,鱼目混珠的也不在少数。有些人根本不会做皮匠的手艺,也挂个好大的招牌“真正老皮匠”等等。当然,我从来就没有奢望过做皮匠发财,能有口饭吃就满足了。一个中等大小的皮背包,除掉直接皮料成本30多块,辅助材料成本6-8块,卖50块钱,净利润也就是十来块钱。一天的工钱能上三十块就相当不错了。聊天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进门问一只男式钱夹的价格,周师傅起身招呼,手中的皮匠活始终没停。男子看了看钱夹,又讨价一番,还是离开了。这是我在他的皮匠店里两个多小时内,见过的唯一客人。(本文图片由洞庭老狼提供)

    相关链接:
   
手艺人生 桂林阳朔的蚕丝作坊[组图]
    手艺人生 湖南陬市镇开棺材铺的李树民[组图]
    手艺人生 黔城雕刻梨木私章的朱学胜[组图]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责任编辑:晨阳
上篇文章:武则天墓考古获突破 下宫遗址布局初露真容[图]
下篇新闻:苏州百名绣娘赶制巨幅刺绣[组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