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口逐鹿三祖文化、合符文化

 茶香飘万里 2014-02-26
“千古文明开涿鹿”,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教授一语道出涿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继往开来,现代中国赋予涿鹿任重道元的历史责任。

  涿鹿闻名于世,缘自涿鹿是中华民族的奠基地、发祥地和寻根问祖的圣地。5000年前,在古涿鹿发生了奠定中华文明基石的四件大事,一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炎帝的阪泉之战及黄炎联盟与九黎族蚩尤的涿鹿之战。二是合符釜山。三是邑于涿鹿之阿。四是黄帝崩葬桥山。史籍文献详实载明了这段黄帝、炎帝和蚩尤甲兵起涿鹿、融合创文明的历史,如成书于夏商周之际的《山海经》,《逸周书》《尝麦解》,战国时期的《竹书记年》、《周书》、《列子》、《汉书》、《帝王世纪》、《孙膑兵法》、《战国策》、《太平御览》,晋《太康地理记》、魏《土地记》,郦道元《水经注》,唐《括地志》,清《保安州志》、《矾山考古记》等,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亲撰亲书《祭黄帝文》:“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肯定了涿鹿在历史上的地位。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北辰教授指出,关于黄帝、炎帝、蚩尤记载,当以《史记·五帝本纪》最为完整而可信。因为太史公撰写巨著《史记》所据资料来源一是遍览百家之言,并“择其言尤雅者”。二是他游历各地,亲闻亲历,其足迹“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追思古昔,太史公的如椽巨笔定格了中华文明的发端,据《史记·五帝本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弗能征,于是轩辕乃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黄、炎阪泉之战后,涿鹿大战接踵而至,“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此时,天下诸侯皆拥戴黄帝为共主,“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由此,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形成了以涿鹿为中心的东至于海,西至崆峒,南至于江、登熊、湘,北至塞外荤鬻的大一统国家,从而开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在涿鹿征战和融合中,凝聚出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厚德载物中华美德,黄帝的丰功伟绩彪炳千秋,万民景仰,“黄帝崩,葬桥山”,涿鹿百姓黎民在涿鹿桥山之上筑祠祭典,世代供拜。

  史籍中震砾古今的涿鹿是现在的涿鹿县吗?答案是肯定的。“千里桑干,唯富涿鹿”,涿鹿是桑干河畔的一颗耀璨的明珠,涿鹿因山而名,耸立于涿鹿之野的竹鹿山,在5000年前山青水秀,竹茂林密,鹿鸣虎跃,古人取竹与鹿而幸福生活,称地望为竹鹿,其后,竹鹿之称,渐渐演化为浊鹿、独鹿、涿鹿。显然涿鹿与涿水有着很深的渊源,北魏郦道元亲历考察涿鹿后,撰写《水经注》对涿鹿的山水这样记述:“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鹿县故城南,王莽所谓褫陆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邑于涿鹿之阿即是处也。其水又东与阪泉(水)合,水导源县之东源,(中略)涿水又东北迳亭北而东北入漯水(漯水即今之桑干河)”,综观涿鹿现在的河道和地貌,完全与水经注里的记述相吻合。按《汉书·地理志》,汉代全中国只有一个涿鹿县,位于上谷郡内。又《竹书记年》载“燕伐赵,围浊鹿,赵武灵王及代人求浊鹿,则燕师于勺梁”,事在公元前320年间,浊鹿非它,即后来的汉上谷郡涿鹿县,这个地名两千多年来未有变动,涿鹿即是古县,太史公在访古旅行中又特意采访过它,那么太史公在《五帝本纪》里所指的涿鹿,以及先秦诸家所记的涿鹿,显然都指今之涿鹿县。

  涿鹿现存丰富的具有垄断性的黄、炎、蚩时期遗址遗迹和口碑传说。史学界的研究成果表明,黄帝所处的时代大约距今5000多年,处于中国古代原始社会未期的军事民主制时代。即中国古代文明的前夜,华夏文明的初曙。同时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考古学的发展也有力地证实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客观真实存在,这也与李学勤教授的“应该把上古传说当作历史的一部分看待”的观点相楔合。目前,在涿鹿,以黄帝城遗址为中心的方圆三十公里范围内集中遗存有黄帝城、黄帝泉、蚩尤三寨、蚩尤泉、炎帝营、釜山、桥山、定车台、八卦村、蚩尤坟等文化遗址二十三处,其丰厚度、密集度、原始度、完整度举世罕见,绝无仅有。在黄帝城遗址,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的考古调查,城址位于涿鹿山北面的黄土丘陵之上,平面是不规划长方形,南北长510-540米,东西宽450-500米,城墙夯筑,残高3-5米,底宽10米,上宽2.5米,城内散布在丰富的战国及汉代的筒瓦、板瓦、兽面纹瓦,而且在历次的考古调查中,遗址内还采集有大量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的石斧、石锛、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石铙、细石器,蚌器以及彩陶盆、钵、绳纹陶鬲、陶豆、篮纹钗形器等。说明这里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就是一重要的先民集居之地。尤其是作为军事首领权力象征的龙山文化石钺的出土,与黄帝所处的时代和性质相吻合。据《魏土地记》载:“下洛城(今涿鹿县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即今黄帝城遗址)城东一里有阪泉(今黄帝泉),泉上有黄帝祠(今三祖堂)”。黄帝泉如今仍千年不息地滋滋涌潴,黄帝泉水是重碳酸,钙镁型优质矿泉水,源来地下5000米深处,三十年一循环。黄帝祠也被改造成供奉黄炎蚩三祖的中华三祖堂,暨中华第一祭堂,其东南五里的蚩尤南、中、北三寨遗址依稀可辩,寨下蚩尤泉至今仍在滋养当地百姓,日夜喷涌,其水是含硒优质泉水,价值极高。其西南有下七旗村,即炎帝摆下七旗阵的地方,其西去十公里,在保岱镇窑子头村便是黄帝“合符釜山”的釜山,其顶一方形合符石尚存,其北去十公里便是“黄帝崩,葬桥山”之桥山遗址,山上有黄帝殿,山下有温泉行宫遗址,环绕黄帝城遗址相去数十里有东、西、南三座蚩尤坟等,这些遗址、遗迹的方位,地望,皆与史籍文献记载的相吻合,若访问民间长者,口耳相传的故事比比皆是,诸如黄帝避难上七旗,黄帝巧摆八卦阵,黄帝智夺蚩尤城,炎黄决战,蚩尤寨与龙王堂,司马迁考查黄帝城等等,这些均被收录在原河北省副省长、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祖武题写书名的《轩辕黄帝的传说》一书中。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对待历史,可知“黄帝是信史,帝都在涿鹿”(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语)。

  “炎黄子孙,不忘始祖”(陈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涿鹿县提出“三祖文化”、“合符文化”,肯定和缅怀先祖涿鹿征战和实现统一的历史贡献,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促进中华民族团结,民族和谐,民族统一,这是历史赋予涿鹿使命。

  “三祖文化”“合符文化”的含义有四:

  首先,肯定黄帝、炎帝和蚩尤中华民族先祖涿鹿征战、融合、建都、立业的历史贡献,承认涿鹿是这些大事件的发生地,这是三祖文化、合符文化的前提。远古时期,生活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人类为争生存,求发展,部落之间发生争执,格斗是很自然的,涿鹿两战并最终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形成中华统一局面,这符合生产力的要求,由黄帝成为共主实现各部族和民族的融合,为人民所向往,民心所向,倍受拥护,是先圣孔子提倡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理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源泉。我们的先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在涿鹿生活、征战、融合的重大活动,特别是织布、文字、历法、刀耕火种等重大发明创造,是非常神圣的,我们肯定先祖的历史贡献,很好地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

  其次,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有三个,即炎帝、黄帝和蚩尤,这是三祖文化、合符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一直以炎黄子孙而倍感自豪,回顾中华文明初创,炎黄部落处中原黄河流域,代表大汉族文化,而蚩尤居南方,代表九黎、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5000年前,战争的性质是部落间融合,而非国家性质。战争的结局是导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民族的融合与团结,国家一统。社会形态由母系渡向父系,由氏族酋长制转化为中央集权制,游牧文明发展成为农耕文明,战争是推动文明进程的强大动力。黄帝、炎帝及蚩尤是同处一个时代的三位伟大英雄,都是伟大的先祖,都对中华文明的初创贡献出丰功伟绩。因此,客观地看待历史,以历史的功绩论事,摒弃“胜者王侯败者寇”的狭隘思想,还蚩尤以公正的历史地位,因此,涿鹿提出三祖文化、合符文化,认为中华始祖应该是黄帝、炎帝和蚩尤。

  第三,三祖文化与合符文化同脉同源,密不可分,二者的诞生都源自涿鹿是黄帝、炎帝、蚩尤经历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的古战场,并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的历史事实。三祖文化是肯定蚩尤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与炎黄二帝同样伟大功绩同等的。其宗旨是表达了大汉民族与苗、黎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5000年前就是一家,中华民族5000年前就是统一国家的思想。合符文化则基于黄釜山合符,被各部落推为天下共主,筑城涿鹿,开创中华文明历史的史实。旨在表达中华民族和谐共处,团结奋斗,建功立业的大一统思想,目前,耸立在涿鹿中华合符坛的56根民族图腾柱便是这一思想的真实写照,三祖文化与合符文化虽各有侧重,但主脉都是弘扬中华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大一统和合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初曙最早的民族之一,弘扬中华文明5000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弘扬中华民族5000年来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国家。

  第四,“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生生不息,团结奋斗,创业守业,奠定了中华民族悠久烂灿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先民共同书写创造的,这是三祖文化、合符文化弘扬的精髓。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考古学前辈学者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华文明相对世界其他文明发生中心而言是独立起源,本土起源,就中华本土而言又是多源多亲的,在广阔的中华大地,通过各个地区文化的不断组合和重组,在不同文化的交汇、撞击中获得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最后形成中华文明多源一体的格局,这正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探究涿鹿炎、黄、蚩三祖历史,证明中华文明这种多元一体格局奠基于文明初曙的英雄时代,奠基于涿鹿古战场上的两场战争,奠基于涿鹿筑城和发明创造,为部落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创造条件,成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重新组合的标志,这是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里程碑世代流传的重要原因,从历史史实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些辉煌的创立者不仅是黄帝、炎帝和蚩尤这些英雄时代的英雄,更应该是炎帝、黄帝和蚩尤领导下的部落和中华民族的先民。涿鹿倡导三祖文化就是向创造了历史的伟大的中华各民族人民致敬,弘扬中华传统,开创祖国崭新未来。

  弘扬三祖文化、合符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历史证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代表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最大利益,大一统思想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以平等、团结、互助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坚定的信念。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侵略者难以破坏的。弘扬三祖文化、合符文化,共推炎黄蚩为共祖,各民族同源同祖同根,为少数民族的代表者蚩尤始祖正名,这是少数民族如苗族、水族、布依族、瑶族等衷心拥护的,对于促进国家的完全统一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力量。

  2、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的爱国主义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最强大的民族魂。爱国主义的内涵是爱国、爱民,包括热爱祖国的山川田园,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热爱国家的主人——人民、父老亲人、骨肉同胞。五千年来,以黄帝、炎帝、蚩尤为代表的先祖创立古代文明的集体主义精神;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美德,黄帝、炎帝、蚩尤、尧帝、大禹……的无私奉献,勇于求索创造的精神;屈原的铮铮铁骨,忧国忧民精神;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的和合大同精神,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已经超越了时间和阶级的局限,成为道德意识代表着国家和民族尊严,具有神圣的号召力,浓厚的感染力,涿鹿弘扬三祖文化、合符文化,以史为鉴,以史育人,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正视涿鹿历史和弘扬三祖文化、合符文化,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相互转化,共同发展。正是涿鹿厚重的人文历史,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由涿鹿提出,并为大力弘扬三祖文化、合符文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没有这些,三祖文化、合符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生命的源泉。反之,我们弘扬三祖文化、合符文化,就必须正视涿鹿,肯定发生在涿鹿的重大历史事件,肯定涿鹿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贡献。三祖文化、合符文化扎根于涿鹿,是涿鹿名片和独有的文化资源,涿鹿上古史研究越深入,成果越显著,三祖文化、合符文化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昌盛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