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壶道——电影《壶王》

 rree360 2014-02-26

   “手艺人,心比手要紧。”

    江南水乡,烟雨朦朦,细腻悠闲的美丽中,这一句话,掷地有声,紫砂壶的魂,由此而生。

 

    电影《壶王》,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杜月笙派手下到袁家找壶王袁朴生定制紫砂壶。却没有想到,袁先生患重病无法再做壶,而袁家的少爷袁宝不学无术,无法撑起濒临衰败的家。这时袁朴生意外发现家中的仆人阿多偷学到了家中本不外传的紫砂壶技艺。

    阿多说:“心里有壶,不做出来,会觉得苦。”袁朴生气愤,却也无奈,在家中越来越紧迫的时候,终于开始教阿多做壶,并迫于无奈让阿多给自己代工,把家里的重担交给了他。

 

   “做壶跟做人是一个道理,每一把壶里头都有气撑着。”工,料,形缺一不可,成百种工具,要光则光,要方则方,不得半点含糊。阿多走进做壶的世界,单纯而平和。不断地学,不断地悟。那个干净的能洗涤人心的清晨,阿多站在古桥上,面对袁先生,讲出了自己的心,也讲出了一代代紫砂手艺人不变的追求与传承。“手艺人,心比手要紧。”只有人与艺融合在一起,淡泊宁静,才有大艺。

 

    而这时,杜月笙的手下发现了阿多代工的秘密,闯入家中。提出要阿多做壶,打上袁先生的章,参加将要到来的壶王大会。并步步紧逼,想要最终谋害袁先生,让这把壶成为壶王绝品。

    紧急的情况,让阿多乱了心,久久不能动手。袁先生来到房中,告诉阿多他已经成为袁家紫砂壶正式的传人。并给阿多上了重要的一课。

    壶,从最初就与茶生在一起,茶气自始至终淡泊平和,壶的气必要与茶相配合。壶还要有形,而形是无界的,壶的形,要隐于心中。心中有壶,才能做出真正的精品。

    一夜的无眠,阿多做了两把壶,躲过了一次次的检查,最终救了袁家,也成就了新一代年轻的壶王。

    电影结尾处,阿多站在袁朴生身旁,平和却坚定。《壶王》讲述的就是紫砂的精神。做壶,做到最后,就是做人,做一个心底有天有地的人。有人说,真正的手艺人就像手下那把壶,泥土细细雕琢与千锤百炼才成才,出窑后永远站得直,站得稳。

 

    故事的最后,依旧江南水乡,碧绿的水与悠悠的小船,依旧是清淡细腻的美丽,那里面却悄然多了紫砂的魂,还有那人顶天立地的艺与德。

 

 

    (写这个,其实是为了完成作业,选了个不是很有名的电影,但真的挺感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