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城门影像(78)紫禁城

 mthsjmthsj 2014-02-27

    紫禁城是老北京四圈城中最核心的“城”,它具有城墙、城门、护城河...,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标准的小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百年城门影像(78)紫禁城

    紫禁城,周环砖城,上置雉堞,外绕护城河筒子河。又从皇城北面西步粮桥引水入筒子河,进入紫禁城后,于太和门前绕过文华殿,再进入筒子河, 是为内金水河, 又向南汇入外金水河。紫禁城的范围,乾隆《国朝宫史》载“内围墙一千六十八丈三尺二寸”, 实测南北长961米, 东西宽753米。城设四门, 南为午门, 东为东华门, 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康熙时为避玄烨帝名讳改玄武门为神武门。 

百年城门影像(78)紫禁城

    总体上分为前朝和后廷,或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前朝正门为奉天门嘉靖时改皇极门,清代改太和门,主体为“前三殿”,东西配文华与武英殿,是处理朝政的场所。后廷正门为乾清门,主体为“后三宫”, 东西分列各六宫; 后为御花园和乾东、 乾西各五所,是居住生活的场所。

    清朝入主北京,一改以往改朝换代先拆前朝宫殿以破“王气”的习惯,直接沿用明宫。

    民国以后, 前朝部分公开开放供人游览。宣统元年1909年, 隆裕太后追求西化, 将道光年间被焚毁的延禧宫改造成二层钢架玻璃欧式小楼,名灵沼轩俗称水晶宫,但未及完工清朝即覆亡。1914年民国政府改造武英殿为古物陈列所,殿内全部改为西式装修, 又在其西建了一座二层西式楼房, 名宝蕴楼,这是皇宫中少见的“西化”痕迹。1923年建福宫被火焚毁。1924年驱出溥仪小朝廷,紫禁城建立“故宫博物院”, 午门成为历史博物馆。上世纪七十年代拆西华门内两侧建筑,新建了四幢仿古四层高楼,九十年代在武英殿后新建了地下文物库房,近年来又在运作占用上驷院遗址兴建地下展厅,皇宫基本上成了一座博物馆。

百年城门影像(78)紫禁城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正门(南门)为午门;后门(北门)为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和西华门。详述于后面博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