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数码相机ABC之七)

 大漠荆棘 2014-02-27

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数码相机ABC之七)

.

从这一节开始,我们重点讨论照相机的对焦问题。

当镜头和传感器(或胶片,下同)的位置确定之后,只有和镜头保持一定距离的景物才能在传感器上有清晰的图像。反过来说,要让被拍摄的特定景物(如人的脸部)在传感器上有清晰的图像,就要调整镜头和传感器的相对距离。让景物能清晰地成像在传感器上,这就是对焦。

是不是只有被准确对焦的景物才能拍得清楚呢?不,在被准确对焦物体附近也有一段成像比较清晰的距离。过了这段距离,影像就开始模糊,距离越远图像就越模糊。这段比较清晰的距离就是所谓的“景深”(景深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今后常常用到,务必掌握)。景深如果比较长,对焦有点偏差也不要紧,一般自动对焦都能确保清晰无误;景深如果很短,略有偏差就模糊了。于是对焦就得下大功夫,有的非手动对焦不可!

从前的胶片照相机,只要高档的才有自动对焦功能;可现在的数码相机刚好反过来,一般只有自动对焦,高档的才有手动对焦!

我们先来谈谈自动对焦。自动对焦大概有三十几年的历史,早期只有主动型的自动对焦,近期更多是被动型的自动对焦。

主动型自动对焦是相机对准被拍摄的物体,发出一束红外线或超声波,接着对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或超声波进行角度或距离的鉴别,然后自动调整镜头的位置。这种方法能够测定比较暗的被摄物体的位置。但由于要发出光、波,照相机必须消耗较多的电量;如果隔着玻璃拍照,受到玻璃反射的影响,测试可能不准确。

被动型自动对焦的相机,并不发出光、波,只是接收被对焦物体进入相机的光线,对它进行测量和分析,然后进行镜头调整。这种方法省电,也能隔窗拍照。但碰到被拍摄的物体亮度很低时,测试的光线不足,就很难准确对焦了。所以你应该尽量选择较为明亮的部位对焦。

为了兼顾两种自动对焦的优缺点,有些相机同时提供了两种自动对焦的方法,供使用者选择使用。

主动式自动对焦有可能不够精准,但是在景深较长的情况下效果还是不错。被动式对焦,特别是经过信息反馈和调整的,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结果。有些相机还有很多智能的对焦功能,例如人脸识别对焦、分区对焦、多点对焦、跟踪对焦……这些功能固然很好,我认为都是锦上添花,不是至关紧要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的觉得方便,有的觉得反而烦琐。如果您的照相机有这些功能,也无妨试试,觉得方便就使用。

自动对焦确实给我们提供很多方便,但也有它的局限。

有些被拍摄的物体不容易被捕捉或对准,例如运动的人或物、体积很小的或线状的东西、像云彩一样形状比较模糊的物体,一般照相机的自动对焦难以准确测定它们的距离,最好用手动对焦。毕竟人比机器聪明得多。

如果您要拍艺术照片,特别是近物,要突出主体,让前景和背景模糊,必须缩短景深,放大光圈,您就要用手动功能精心对焦。你看下面这张照片,前景后景都模糊,只有主体清晰,如果焦距偏差一点点,哪怕只有1公分,照片就拍不好了。关于这方面的相关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谈光圈的时候再详细讨论。

最后举一个一定得用手动对焦的例子。比方您要拍摄一幅蜘蛛网,两种自动对焦肯定都难以信任。因为蜘蛛网传到相机的光太弱了,背后的光要比它强得多。自动测量只能将它背后的物体当成被拍摄的对象。手动对焦借助您的眼睛判别就好得多了。不过如果背后的景物都拍得很清晰,蜘蛛网就不突出了。所以要近拍,要用大光圈缩短景深,让背景模糊方能突出主体。如果您不使用手动对焦,您就很难得到下面的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