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鸡汤”式文学溯源

 昵称14561756 2014-02-27

【导读】“心灵鸡汤”是时下的常用词,却为引进不过数十年的舶来品,本是一系列英文畅销读物的冠名主题。这些读物往往以浅显易懂的格言和故事,阐述生活哲理、分享人生感悟。虽说“心灵鸡汤”作为专用名词走进读者的视野是在90年代,但在80年代末,当人们被动荡的生活折磨地身心俱疲的时候,以汪国真为代表的“鸡汤文学”进入民众视野,成为抚慰受伤心灵的“良药”,随后经过各方“鸡汤”导师的推动,这股风潮持续升温。但近年来,人们对于各种“鸡汤”文字逐渐产生了排斥之感,对于其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也成为争论的焦点。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抚慰心灵的文字在动荡后的恢复期对民众来说或许是一味良药,但在当代社会特别是改革阶段来说,这样带有逃避情绪的阿Q话语或许只是麻痹神经的迷药……

30年进化史:乏味年代生长出的理想之花

“心灵鸡汤”是时下的常用词,也是一些浅显易懂的格言和故事的代称,这些故事为读者阐释生活哲理、分享人生感悟,犹如心智快餐和情绪安慰剂而流传于市井。心灵鸡汤的流行,已经颇有些年头了,早的不说,70后、80后、90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喝过不少。谁都有过把《读者》、《青年文摘》的小段子摘抄下来用到作文里的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在长期精神生活极度匮乏之后,中国迎来了一个类似“文艺复兴”的时期,大众阅读兴起,群众对一些通俗易懂、温暖人心、能够励志,又不乏哲理智慧的读物求之若渴,于是《读者》应运而生,并长盛不衰,堪称“鸡汤界”的泰山北斗。

在同一时期,陕北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风靡一时,这部作品形式上虽然与后来的鸡汤文字不同,但在当时却发挥了鸡汤的作用。它叙事宏大,试图阐述一个时代的变迁,其高度的理想主义现在看来更是达到了离奇的程度。一个贫苦的陕北农家,长子成为腰缠万贯的老板,次子跳出农门被高官女儿倒追,女儿考入名校欲实现科技兴国梦。这本书正契合了80年代改革伊始、万象更新、勤劳致富、改变命运的乐观主义的时代精神,虽然其文学价值经常被诟病,却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因为它更是鸡汤,而不是文学。

80年代末,当人们被动荡的生活折磨地身心俱疲的时候,乏味年代里,知识分子走向犬儒,于是“鸡汤诗人”汪国真横空出世,1990年成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人们厌倦了80年代浓重的火药味,在愿意听听汪国真的无比清淡又无比正确的“废话”:“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之后,港台出品味道淳厚的鸡汤如席慕容、刘墉等等一拥而入,国内又崛起了受过哲学科班训练的周国平,他们的文字更适合此时文化品位上已不那么粗鄙的大陆青年们……[详细]

浩劫之后的恢复期或为“心灵良药”

如果要追溯“心灵鸡汤”这个专用词汇正式在中国流行的历史,恐怕要从1993年由杰克-坎菲尔与马克-汉森与共同负责出版和发行的《心灵鸡汤》这个系列的书讲起。当时这一系列的书超过200种类别,有许多书籍都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这组书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了一种文体类型,他在我们很多本土的作家配上其自身的故事,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故事和人生感悟。

而作为动荡过后中国“鸡汤文学”狂潮的代表,汪国真的诗歌风靡全国,在浩劫之后的恢复期,他的诗歌的确给了众多读者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在这样的时代中,心灵的抚慰也是因为大多主题积极向上、文字浅显易懂、阅读起来朗朗上口。一首诗歌大致讲一个简单的人生道理,这种特点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所以他的诗歌在学生中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在这个时代中,人们推崇“鸡汤文学”,是因为在经历了混乱和动荡之后,人们需要这样一味“心灵良药”来抚慰“元气大伤”的心灵,“鸡汤文学”顺应了这种普通民众的呼唤。

汪国真自己阐释走红原因时说道:“大家能产生共鸣,与其读诗不如说是读自己的心声。读者读出的是生活中的友情、爱情、亲情,无论风云如何变换,人类最基本最美好的情愫没有改变。当时读诗的群体都是成长中的青年人,诗里面找到了他们自己情愫的影子。”

进入新世纪之后,网络的普及为“鸡汤式”文学提供了更高速的传播介质,鸡汤界已是群雄蜂起,于丹、傅佩荣、李开复、唐骏等等各有山头,国学鸡汤、职场鸡汤、创业鸡汤、风水鸡汤满汉全席。尤其是微博兴起后,140字每条简直就是为鸡汤文字量身定做,打开微博和朋友圈,“鸡汤味”时不时飘过。

鸡汤信息的流行与社交网站自身运营有很大关系,由于社交网站的传播特性,运营人员过度地开发了普通用户的兴奋点,而能够让草根网民产生基础认同的恰恰是一些人生哲理、笑话段子、星座占卜等等泛鸡汤内容。鸡汤草根大号除了一批早期入驻的团队外,官方的支持、甚至官方的推动也有很大的关系。鸡汤读者一般也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把它当成人生指南,所以这样的文字难免混杂进大量的成功学甚至厚黑学的东西,心灵鸡汤成为心灵鸡血。“独立思想”、“批判精神”被这些快餐式、娱乐化的“精神食粮”代替,像汪国真时代那样全民如痴如醉喝鸡汤可能一去不复返,但鸡汤文字却并没有消失……

改革阶段的争鸣期化为“麻醉偏方”

虽然“心灵鸡汤”式的文学和片段还在不断进化传播,但近几年,显然这样的流行风潮受到了一系列的“反击”,人们开始逐渐疏远这样的“正能量”文字,甚至对这种言论和文字感到反感,“心灵鸡汤”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也成为争议的焦点。

首先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鸡汤文,总体而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试图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试图得出一个人生感悟。他们的目的,用现在的话说,是由情绪上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让你每天都活在正能量中。而赞美正能量,也恰恰反证了在现实社会中,负能量已经带来了一些无法挽回的消极影响,沉浸在其中的人无非是想重建对这个社会的一点信心,一点希望。但问题在于,要多少碎片式的励志话语才能抵消一个负能量积累的社会所带来的戾气?试图用这些“心灵良药”来消化那么多的负能量,“蜉蝣撼树”“螳臂当车”“以卵击石”这三个成语都不甚恰当,却也都比较形象……[详细]

尽管用华丽的现代词藻把这些文字打扮的五彩缤纷,花枝招展,但只要静心品味就不难发现,这些文字里的核心思想无非是把社会中遇到的冲突转化成一种“阿Q精神”,用自我安慰的口吻把这些文字都贴上“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的标签,这样表面上看似是顺从“天命”之意,但实际上,大部分内容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麻痹罢了。

上世纪80年代末,“鸡汤文学”仿佛雨露,洒在民众“久旱”的心田之上,而在当代社会,随着各种文化生活的丰富,随着各种思想的引入,人们逐渐开始了建立在扩大认知基础之上的思考,对公共事件逐渐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而这时的“鸡汤文学”还在十年如一日地传播着“随遇而安”、劝人们适应“日常秩序”,这样吊诡的局面更让人自觉荒诞。有学者指出,“国民幸福总值由六类要素——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构成”,所有这些本应由政府承担、提供的幸福指标现在都被一句“与内心相连”轻而易举地消解了。

比如遭遇公共事件,民众有抱怨、有不满,这些反应都很正常。倘若不给人一些排解抱怨的出口,那才是社会的非常态。但这些抱怨也正说明人们在不断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中,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只有先找出问题,才会有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若只是因为人们发了一些牢骚,就有人站出来为民众操心是不是心理状态不健康,泼上一盆“心灵鸡汤”,让人们各回各家,修身养性,那问题的解决出口或许永远都只会被尘封在这碗汤底,混沌不清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