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须磨级防护巡洋舰

 咸临 2014-02-27

    须磨级巡洋舰是日本自行设计建造的一级小型巡洋舰,是秋津洲级的缩小版。该级舰共2艘,分别为须磨号(Suma)与明石号(Akashi)。

    须磨舰于1892年8月1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建造,1895年3月19日下水,1896年12月2日建成。隶属于佐世保镇守府。1899年10月13日被编入常备舰队,随后被派往中国,在华南至澎湖海域之间担任警戒任务。1900年6月7日被派往中国大沽,镇压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中被编入第3舰队第6战队参战。1912年8月28日舰级变更为二等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1914年编入第1特务舰队,并作为旗舰参战。1921年9月1日舰级变更为二等海防舰。1923年4月1日除籍后被佐世保防备队留用。1928年解体。
    明石舰1894年8月6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建造,1895年5月27日命名为“明石”。1897年12月18日下水,1899年3月30日建成。1900年6月18日被编入常备舰队。8月6日被派往中国大沽,镇压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中被编入第2舰队第4战队参战。1904年12月10日在旅顺的遇岩南方触雷受损,随后被拖往大连的船坞修理。此后,被编入第1舰队第4战队参加了对马海战。1912年8月28日舰级变更为二等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1914年编入第2舰队,参加进攻中国青岛的战斗。随后又被编入第3舰队第6战队,赴南洋作战。1917年3月6日被编入第2特务舰队,并作为旗舰派往地中海作战。1921年9月1日舰级变更为二等海防舰。1922年11月该舰的后桅被移到江田岛海军学校,作为信号桅使用(二战后该舰桅又被移到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第1术科学校)。1928年4月1日除籍。7月6日被列为第2号废舰。1930年8月3日在伊豆半岛南方约15海里的海域被日本攻击机作为靶舰击沉。
    排水量:2657吨(常备)(明石为2756吨)
    主尺度:须磨93.5米(全长)×12.24米(宽)×4.63米(吃水);明石90米(全长)×12.7米(宽)×4.8米(吃水)
    动 力:2座直立三气筒三段鼓胀式蒸汽机,8台燃煤锅炉(明石为9台),8384马力(明石为7890马力)
    航 速:20节(明石为19.5节)
    续航力:11000海里/10节
    防 护:甲板25-50mm,炮盾115mm
    火 力:2座单装阿姆斯特朗式152毫米L/40速射炮,6座单装阿姆斯特朗式120mm毫米L/40速射炮,12座单装47毫米重型哈乞开斯速射炮
    鱼 雷:水上356毫米×2
    舰 员:310人

    须磨(Suma):1892.08.01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895.03.19下水,1896.12.02竣工。1912.08.28列为二等巡洋舰,1921.09.01列为二等海防舰。1923.04.01除籍后解体。
    明石(Akashi):1894.08.06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897.12.18下水,1899.03.30竣工。1912.08.28列为二等巡洋舰,1921.09.01列为二等海防舰。1928.04.01除籍后被当做靶舰击沉。

    模型状态:目前仅有波兰的Modelkrak开有须磨舰的模型,年代设定为1896年初建成时。


须磨号线图


1897年6月22日在神户拍摄到的须磨舰。其时该舰正张挂满旗,欢迎英国远东舰队的来访。该舰当时为白色涂装,侧舷是一条代表本级1号舰的红色识别线,舰首是金色的御纹章。


1899年5月在吴港拍摄到的明石舰。该舰其时刚刚竣工,可见其略微后倾的轻质后桅。此外,舰首华丽的御纹章图案已经被取消。

        
国外模型爱好者所做的Modelkrak的须磨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